Transcript Document
寫作特色
•層層深入,由近及遠,使本文具有廣度和
力度。尤其第二段說理有三層議論。
◊ 第一層說明天下事可由小害發展為大患,因此
要於一般輕忽的事情中,看出可能的禍端來。
◊ 第二層針對時弊直接加以揭露、抨擊。
◊ 最後一層,作者正式點出「謀國」二字,說明
「喻」之本意是希望「有位之人」能以「拇病
為戒」,同時也寄託了作者之政治理想與高遠
抱負。
寫作特色
•全文排比、層遞、映
襯的句型運用得極為
純熟、精到,內容精
湛、脈絡清析,不僅
彰顯了一代醇儒的文
學風采,也讓人體會
到正學先生深刻的思
想內涵。
修辭手法
層遞
始
疾已成
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
症狀 隆起而粟 聚而如錢 皆為之痛,若剟刺狀;
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越旬
治療
終日
三月
時間
治療
方法
發
艾
三
日
藥
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
重要修辭
1.
2.
3.
4.
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排比
隆起而粟:(明喻)譬喻
聚而如錢:(明喻)譬喻
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
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層遞
5. 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
也;至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
臂之憂。非有以禦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
治其外,疾未易為也:層遞
6. 傅以善藥:倒裝
重要修辭
7.
8.
9.
10.
11.
12.
13.
14.
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
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映襯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設問(激
問)
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設問(激問)
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設問
(激問)
視之以至疎之勢:(以至疎之勢視之)倒裝
此真可謂智也與哉:設問(激問)
布衣:借代
傳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引用
「然」的用法
1. 助詞:「闐然」、「渥然」、「充然」用於形容
詞後以表示情狀,意為「……的樣子」,是形容
詞或副詞的後綴。
2. 連詞:表示轉折或讓步。
例: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
非。(司馬光訓儉示康)--近代寇萊公豪奢一
時稱冠,但因為功業大,大家就不便非議他。
3. 助詞,表示情狀,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
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 盡心
下)--對當權者進言,要藐視他,不必理會他
高高在上的樣子。)
結構表
天下依然多事
國君治國態度
輕慢
全國經濟蕭條
酷吏不知恤民
總結︰
源起︰鄭君仲辨左手
之拇有疹焉
論明初
國政︰
險象已
敘
指
生
指
喻
病
勉鄭君有位時,
宜以拇病為戒
疾初成︰隆起而粟
發病
三日後︰聚而如錢
經過
疾已成︰
拇之大盈握,肢體
心膂無不病
治療 日服湯劑
方法 傅以善藥
結
果
二月而後疹
三月而神色始復
問題討論
一、依方孝孺之見,治理國政,有「未足深畏」
者,亦有「君子之所深畏」者,試分別舉出並加
以說明。
答:「未足深畏」者,乃「眾人之所可知者」。明
顯的缺失,一般人也看得出弊病,說得出解決的要
領,那麼即使是很麻煩、很危急,也不必太恐懼,
因為大家有警覺。「君子之所深畏」者,是容易疏
忽的小毛病。暗暗的醞釀、蓄積,若不保持高度警
覺,隨時謹慎小心,就會輕易錯失了防杜的時機,
尤其是像鄭君這樣日後有機會成為在上位者,更是
應當謹慎。
二、本文既由指病推衍謀國治天下之道,試
就文中醫者所言探討治國之理。
答:
(1)「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
治,且能傷生。」此即「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
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2)「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
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此即「當其易也,惜
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
思慮,而僅克之。」
(3)至於用艾、用藥,禦內、治外,則國事有微患,
牽涉不廣,及時處置,費力不多,收效快速;若積
患禍,則不僅內部多艱,外力亦可能趁機侵擾,既
要「安內」,又要「攘外」,否則就要國破家亡
了。
三、試從日常生活中舉例,來印證、闡
發「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
患」的道理。
答:華人大概是最會充分利用空間的民族,
逃生用的太平梯的一點小空間也要拿來當
貯藏室,甚至連各大百貨公司也不例外。
一旦發生火災,太平梯所堆放的許多物品
既阻礙逃生,也助長火勢,無怪乎釀成大
悲劇。
四、國學常識窺堂奧─相關資料
•古錢漫談
•明初三大家
•艾草與針灸
•施政諫言之古文
•湯劑
•託物寓意之古文
─ 中藥劑型
•寓言簡介
古「錢」漫談
古錢的材質與單位
質料有貝殼、銅、金、銀、
鐵、紙 、穀帛。
單位有貫、串、吊、釿
(斤)、兩、錙、銖、
鎰、兩、錢、文。
銅錢方孔的由來
熔銅鑄錢輪廓總不
齊,必須用銼刀修銼故於銅
錢的當中開一個孔,將一百
個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一
次銼成。工匠們把當中的孔
做成方形,穿進一根方棍進
行修銼,這樣銅錢就不會轉
動了。
古錢的別稱
1. 阿堵物
2. 孔方兄
3. 白水真人
4. 王老
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用各種
特製針具,於經絡穴位處施行一定的刺激
方法;灸法主要是用艾絨等物薰灼經絡穴
位以防治疾病。
http://chinesenj.com/Health:HuaKang.ht
http://zhenjiu.abang.com/od/dingyi/a/xiay
艾草
•艾草嫩葉可食,晒乾製成艾絨以治病。燃
燒的艾絨稱艾柱,放在相關的經穴上慢慢
薰灼,病疾自然痊癒。
http://www.takungpao.com/news/top/2011-03-29/664545.html
http://www.lysk891.com/wp/?p=107
湯劑
從中藥煎出來的濃液就是煎劑,又稱湯
劑。湯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內服後立即吸收,治
急性病特別有效。
2.配合病症加減藥劑。
3.液體易於吞嚥。
中藥劑型
(一)膏劑:如「桑椹蜜」、「枇杷膏」。
(二)丹劑:如「三仙丹」、「小金丹」。
(三)丸劑:在體內可維持長時間藥性。
(四)散劑:將藥料磨細、過篩,均勻混合。
(五)酒劑:即藥酒。
(六)露劑:如「銀花露」、「地骨皮露」。
(七)湯劑:用水煎成藥液口服。
製藥稱為「炮製」。「如法炮(ㄆㄠˊ)製」,
原是指照著程序,炮製藥劑,後來比喻照現成的
樣子去做事。(「炮製」不可寫成「泡製」)。
明初三大家
人名
字
諡號
世稱
宋濂
劉基
方孝孺
景濂
伯溫
希直、希古
文憲
文成
文正
濂溪先生
誠意伯
正學先生
1.開國功臣
1.明太祖:吾 1.師事宋濂
傳略 2.訂典章制度 之子房
2.惠帝倚重
2.諸葛亮儔也 3.諸滅十族
3.流放病死
文:宋濂並稱 以明王道致太
成就 明初第一大家
詩:高啟齊名 平為己任
著作
宋學士集
郁離子
遜志齋集
施政諫言之古文
篇名
作者
主旨
過秦論
賈誼
使漢文帝戒秦之失,施行仁政
出師表
諸葛亮
勸勉後主尊賢納諫,復興漢室
六國論
蘇洵
北宋勿賂敵,重蹈六國破亡覆轍
教戰守策
蘇軾
國家承平應使人民訓練攻防戰守
指喻
方孝孺 希望「有位於時」者能防微杜漸
託物寓意之古文
篇名
作者
主旨
庖丁解牛
莊子
說明養生之道及處世哲學
桃花源記
陶淵明
託言避秦,自創一理想國
司馬季主論卜
劉基
闡論盛衰循環,物極必反
指喻
方孝孺
借鄭仲辨指病,以喻國政
騾說
劉大櫆
以騾之習性喻說人事
寓言簡介
定義
型式
結構
起源
隱含寓意或教訓之作品。寓,寄託;言,議論。
寓言的創作就是利用類比的思維,以比喻的技巧,
將原本要說的哲理或勸諫寄託在所編造的故事中
伊索寓言以動物為主角,作擬人化敘述,故事多
為虛構。中國傳統的寓言寫作則是以人為主,主
要在講人事
以故事為喻體,以寓意為本體。故事有虛設的情
節和隱喻的技巧,或誇張的手法
寓言一詞始見於莊子•寓言篇:「寓言者,藉外
論之。」(假託他人之語,陳說自己之意)莊子
•天下篇:「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寓
言為傳達意念的工具)
1.先秦:哲理寓言,作品集中在諸子散文裡面,
闡述不同學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張
2.兩漢:勸誡寓言,透過寓言宣導歷史的經驗教
訓,在政治及生活上予人們警戒
流變 3.魏晉南北朝:嘲諷寓言,是中國寓言創作的過
渡期
4.唐宋:諷刺寓言,是寓言創作的第二個高潮時
期。諷刺性加強而哲理性減弱
5.明清:詼諧寓言,冷嘲熱諷的笑話成分增多
韓非子稱「儲說」;劉向•別錄稱「偶言」;魏
晉南北朝稱「譬喻」;或有稱「戒」(如柳宗元
異稱
•三戒)、「說」(如艾子雜說)、「傳」(如
中山狼傳)、「志」、「言」等
源起 先秦寓言雙璧:莊子、韓非子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蝜
蝂傳、三戒(黔之驢、臨江之麋、永某氏之
鼠)
著名
宋:蘇軾•日喻
作品
明:劉基•賣柑者言、司馬季主論卜;
方孝孺•指喻
清:錢大昕•弈喻
1.大凡以「喻」為題名者,每多寓言
2.指喻:以指病喻國,說明「防微杜漸」之
理(此文一大特色是以小喻大)
附註 3.方孝孺喜以一事為喻,以自抒所見,指喻
外,如溪喻──以溪流地低故能奔流不息,
喻人須以周公、孔子為源,謙沖自牧,始能
有成
五、文化知識任我行─語文天地
•一詞多義
•形近字辨識
•三折肱而成良醫
•病況知多少
•成語
一詞多義:艾
字
義
詞 例
終日而愈,「艾」可治也
多年生草本,可治病
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ㄞˋ)
「艾」
盡、終止(ㄞˋ)
方興未「艾」
口吃(ㄞˋ)
期期艾「艾」
五十歲老人(ㄞˋ)
瞽史教誨,耆「艾」修之
美好、漂亮的人
積得些金帛,娶了些嬌
(ㄞˋ)
「艾」
通「乂」,治理(ㄧˋ) 有私淑「艾」者
通「刈」,剷除(ㄧˋ) 自怨自「艾」
一詞多義:傅
字 義
詞 例
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
通「敷」,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
塗抹
帝疑其「傅」粉
通「附」,
「傅」璣之耳,阿縞之衣
鑲嵌、裝飾
教導
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
教師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一詞多義:萌
字 義
詞 例
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
於不可見之初
發生
故態復「萌」
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
草木初生的芽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
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事物發生的開 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
端或徵兆
知末
形近字辨識
•剟:ㄉㄨㄛˊ,刺。
•掇—ㄉㄨㄛˊ,拾取。如:拾掇。
•輟—ㄔㄨㄛˋ,止。如:輟學。
•啜—ㄔㄨㄛˋ,嚐、食。如:啜飲。
•惙—ㄔㄨㄛˋ,憂勞。如:綿惙。
•綴—ㄓㄨㄟˋ,連接。如:綴輯。
形近字辨識
1. 瘡—ㄔㄨㄤ,腫起或潰爛的皮膚病。如:瘡 疤。
2. 創—ㄔㄨㄤ,傷口、傷痕。如:創口。
3. 傖—ㄘㄤ,粗俗、鄙賤。如:寒傖。
4. 愴—ㄔㄨㄤˋ,悲傷。如:愴然涕下。
5. 嗆—ㄑㄧㄤˋ,氣管裡進入異物而引起咳嗽。如:
濃煙嗆鼻。
6. 蹌—ㄑㄧㄤˋ,走路歪斜不穩的樣子。如:踉蹌。
7. 滄—ㄘㄤ,深綠色。如:滄海桑田。
三折肱而成良醫
•語出左傳定公十三年:「荀躒、韓不信、魏曼
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將伐公。
齊高彊曰:『三折肱知為良醫。唯伐君為不可,
民弗與也。我以伐君在此矣。』」
•比喻多次歷經挫折,增長了經驗,便知缺失所
在,而能處置得宜。肱,音ㄍㄨㄥ,手臂。
病況知多少
• 病
•
•
•
•
•
癒-「瘳」(ㄔㄡ)、
「小差」(ㄔㄞˋ ,通「瘥」)
尚未痊癒-「殗殜」:病未痊癒,半臥半起
重
病-「甚病」:大病。
病
危-「緜惙」:病勢垂危。
「危惙」:病重將死。
「病革」:病勢危急。
「易簀」:喻人之將死。
「氣息奄奄,日薄西山」:一息尚存
「彌留」:病重將死之際。
成語
• 防微杜漸:在禍亂剛發生或未顯著時就加
以防止,不使之擴大發展。
◊
◊
義近:杜漸防萌、防患未然、曲突徙薪、未
雨綢繆、三年蓄艾、積穀防饑。
反義:養癰遺患、江心補漏、鬥而鑄兵、大
寒索裘。
• 三折肱而成良醫:比喻多次歷經挫折,增
長了經驗。
◊
◊
義近:久病成醫、折肱成醫、穴處知雨。
反義:宴安酖毒、懷安敗名。
六、相關選讀閱多分─延伸閱讀
•司馬遷 扁鵲見齊桓侯
•蘇軾
日喻
扁鵲見齊桓侯 司馬遷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
「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
「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
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
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
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
「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
應。
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
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
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
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
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
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
遂死。
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
則疾可已,身可活也。
【注釋】
•腠理:肌膚的紋理,即皮膚。
腠,音ㄘㄡ ˋ 。
•湯熨:用熱水熨貼患處以散寒止痛。
•醪:ㄌㄠˊ,濁酒 。
•司命:掌管生命的天神。
蘇軾
日喻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
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
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
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
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
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
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
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
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
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
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
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
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苟然
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
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
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
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
也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
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
以告之。
【注釋】
•眇者:瞎子。眇,音ㄇ一ㄠˇ。
•扣:擊、敲打。
•捫:撫摸。
•揣籥:以手揣摩籥之形狀。揣,稱量忖度。籥,
竹子作的樂器,有的三孔,像短笛子。有的六
孔或七孔,長三尺,可以拿著跳舞。
•相:視察。
•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意謂主動自擇戰地,不
為敵人所招誘而求戰。語見孫子虛實第六。致
人,設法使敵人自至。致,招致。人,敵人。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工匠在
作坊成就百業,君子以學習獲得道理。語出論
語子張,是子夏的話,不是孔子的話。肆,指
官府造作之處,猶言廠肆。
•沒人:能深入水中游泳者。
•聲律取士:唐及北宋初,科舉以詩賦舉士。詩
賦講求音韻格律,以聲調和諧、平仄適度為尚。
故以聲律代表詩賦之舉。
•經術取士:王安石當國,以為經術正所以經世
務,科舉改試經義,即以經文命題而作論文。
•求舉於禮部:謂應進士試。禮部,官署名,舊
官制中央六部之一,後周始有此名,唐、宋襲
其制,掌典禮及學校科舉。舉人在京城會試由
禮部主持。
七、牛刀大試顯身手─隨堂練習
1.((A)
)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的字讀音相
同的選項是:(A)「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
表)/侍「婢」羅 列(杜光庭虯髯客傳)
(B)若「剟」刺狀(方孝孺指喻)/何不餔其
糟而「歠」其釃(屈原漁父) (C)貧賤則
「懾」於飢寒(曹丕典論論文)/農夫「躡」
絲履(司馬光訓儉示康) (D)乃使人修「葺」
南閤子(歸有光項脊軒志)/無「揖」讓拜跪
禮(陳第東番記)。
【單選題】(98指考)
2.((D)
)下列各文句「 」中的句意,解釋正確的
選項是: (A)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
是說秦軍大勝,追趕敗逃的敵軍將 之驅逐至北方
(賈誼過秦論) (B)「而君慮周行果」,非久於
布衣者也:是稱讚對方思慮周密,故行事皆能有
好的結果(方孝孺指喻) (C)於水見黃河之大且
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
是指見到歐陽脩後,歐陽脩還以為蘇轍尚未見過
韓琦之面(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D)武陵人誤
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沙連觀之,信
彭澤之非欺我也」:意謂從水沙連的風土人情來
看,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確不是虛構騙人的
(藍鼎元紀水沙連)。
【單選題】(98指考)
3.((A))寫作常使用「借事說理」的技巧,以提
高道理的可信度。下列文中所述「市集人潮聚散」
的事例,最適合用來證明 哪一選項的道理?
君獨不見夫趣市朝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
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
所期物忘其中。(史記孟嘗君列傳)
(A)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 (B)彼眾
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C)君子寡欲,則
不役於物, 可以直道而行 (D)諺曰:「千金之
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
【單選題】(97學測)
4.((C))閱讀下文,選出與本文作者見解最相符
的選項:人的意識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
部分只有一點點,下面是龐大的潛意識,安靜
地累積並成長。當我們從事創意工程時,像是
從冰山的頂端鑽洞下去探測並採取那下面的一
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組成成分是什麼,以及自
己鑽洞探索的技術如何。(賴聲川賴聲川的創
意學) (A)年齡越長,越適合從事創意工程
(B)創作應破除冰冷虛偽,展現熱情 (C)擴充
內在的儲存,有助於啟發創意
(D)潛心鑽研
知識,是藝術創作的起點。
【單選題】(97學測)
5. ((ABCE))張潮幽夢影:「少年讀書,如隙中窺
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
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上
文以「隙中窺月→庭中望月→臺上玩月」,比喻
讀書有層次進境。儒家論及進德修業,也常提出
一套程序或層次,下列選項所列舉的情況,具有
程序或層次關係的是: (A)知之→好之→樂之
(B)親親→仁民→愛物 (C)定→靜→安→慮→得
(D)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E)不惑→
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
【多選題】(93指考)
參考資料
•翰林版教用手冊
•翰林版備課用書
•圖片出處
本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