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中世纪文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章第一节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思考:为什么叫做中世纪(The Middle Age)
呢?它处于哪两个时期中间呢?
古希腊罗马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前后两个时期在文化上都是极度
繁荣辉煌,相比之下,中间这一段时
期文化普遍衰落贫乏。

中世纪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或者说封
建社会时期的文学。

它包括四种类型:教会文学、英雄史
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一、教会文学(或基督教文学)


关于基督教:
中世纪时期的头等大事是基督教兴起,并
主宰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基督教最初是穷苦人的宗教,深入人心,
后来统治者感到可以利用它统治人民,于
是就改造了它,定为国教。这样,统治者
控制了基督教,实际上就控制了人民。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包括《旧约》
和《新约》)。基督教的前身是西亚的犹
太教。犹太人最早居住在现在的以色列和
巴勒斯坦一带。《旧约》最初是犹太教的
经典。后来犹太教流传到欧洲,就被欧洲
人所利用改造,产生出了欧洲人的宗教即
基督教,欧洲人又模仿《旧约》创造出
《新约》,并把两书合称为《圣经》。
《旧约》的艺术成就高于《新约》,
出自《旧约》的故事有:
亚当夏娃的伊甸园的故事
 挪亚方舟的故事
 大力士参孙的故事(参见17世纪弥尔顿

的《失乐园》与《复乐园》)

伊甸园的故事:
上帝在东方造了一个伊甸园,并给里面
配上了许多种活物。上帝造了亚当,让他去
园中,告诉他说,除智慧树上的果子外,其
他果子他都能吃。 之后,上帝就让亚当好
好睡一觉。亚当睡觉的时候,上帝取下他的
一根肋骨,用这根骨头造了夏娃,这样,亚
当就不会孤单了。亚当和夏娃裸着身体,很
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上帝和谐相处。

可是,所有动物中最邪恶的是蛇,蛇问
夏娃,问她能不能吃任何树上的果子。
“那当然,”夏娃答道,“除开智慧树上
的果子,我们想吃什么果子都行。但智慧
树上的果子,我们吃了便会死。”
“才不会哩,”蛇说,“如果你们吃智
慧树上的果子,就会发现善恶有别,这样
就跟上帝是一样了。上帝就是因为这个理
由而不让你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的。”

夏娃带着渴求看着那棵树,被那水灵
灵的果子诱惑着,因为那果子会使她智慧。
最后,她再也忍受不了,就摘下一枚果子
吃了。之后,她再摘一枚递给亚当,亚当
也吃了。之后,他们彼此对望,意识到自
己是裸体,也明白男女身体有别,就有了
羞耻之意。他们急忙摘下一些无花果叶盖
住身体。

天黑了,他们听到上帝的脚步声,就藏
了起来,上帝看不见他们两个,就喊亚当,
问他在何处,为何藏起来。亚当答道,他
听到上帝的声音,但很害怕。上帝说:
“如果你害怕,那一定是吃了我禁止你们
吃的果子。” 亚当说是夏娃让他吃的。
“是的,”夏娃答道,“可是,诱惑和
欺骗我的是那条蛇。”

这样,上帝对蛇下了诅咒,让它永远
用肚子爬行。并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
让他们到尘世里受苦。并说从今往后,亚
当必须累得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夏娃必
受分娩之苦。

挪亚方舟的故事:
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此后,该隐由于嫉妒而杀死自己的弟弟,
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
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
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
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让
诺亚一家活下来。


上帝要求诺亚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
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诺亚花了120年时间
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
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
兽各保留一对,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
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
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
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
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都低于水面7米。

40天后,水势渐渐消退。方舟停靠在
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
舟的窗户,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
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
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
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
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
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
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 榄
枝来象征和平。
教会文学的内容:


1、赞美诗:大部分赞美耶稣的诞生、显灵、
受难、复活。
关于耶稣:相传是上帝的独生子,是上帝
的化身,代表着上帝的意旨。他是圣母玛
利亚无孕而生。他生前到处传道,做善事
(五饼二鱼),后被门徒犹大出卖,被钉
在十字架上,死后复活。

英国卡德蒙的《圣歌》:
“让我们赞美天国的守护者,/赞美造物主
的能力和智慧,赞美光荣的天父,是他,
永恒的主,/起始了一切奇迹。/为了人类的
孩子,是他,那神圣的创造者,/先让天穹
成为屋顶,然后/那人类的眷顾者,永恒的
主,/全能的上帝,又为我们/造出中间的世
界和大地。”
2、圣徒传:
《圣徒阿列克西斯行传》
中世纪有大量的“殉道者”,这些人就
是为了基督而献身的人。还有苦修士,他
们住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一辈子不结婚。
有的连续多天不饮不食,有的用鞭子狠狠
抽打自己,还有的睡在钉满尖铁钉的床上,
用种种使自己痛苦的办法来表达对上帝的
虔诚。


阿列克西斯希望自己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
教圣徒,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在新婚之夜逃
出了家门,表明自己战胜了情欲。离家出走之
后,他把身上所带的钱财散发给穷人,自己却
过着乞丐般的生活,风餐露宿过了20年,然后
他返回了家乡,为了考验自己是否已经战胜了
七情六欲。他的父母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只
是把他当作一个乞丐收留了,他住在家里,每
天都能听到父母思念儿子的叹息,听到自己20
年未谋面的妻子在房中哭泣,但他却没有任何
触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名真正的
圣徒,最后他愉快地死去了。

如何评价主人公的行为?或者
说,如何看待主人公的禁欲主义行
为?

中世纪的修道运动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
基督教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
洁身自好的对抗姿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
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
其方式有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
思冥想等。
关于禁欲主义:
 谚语“娶个妻子就是引魔鬼入身”、“如果你
的日子太舒服了,去娶个妻子”。
 15世纪著名神学家杰尔森说:“世界上没有比
独身更令上帝欢喜,没有比处女和童身更让上
帝喜爱。”他不仅自己当了教士,还鼓励他的
9个兄妹奉行独身主义。
 因此,在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约有40%的欧
洲妇女过着独身生活,这也加剧了男女婚姻比
例的失调。
从积极方面看:人们能够磨练意志,战胜
自我。
 从消极方面看:禁欲主义违反人性, 压
抑人的七情六欲,这也是基督教受到人们
抨击最多的一点。也是人们认为基督教文
学成就不高的主要原因。
 古希腊文学→教会文学→文艺复兴文学
(张扬人性)(压抑人性)(张扬人性)


二、英雄史诗:
1、早期:《贝奥武甫》
2、后期:《罗兰之歌》
罗兰:是爱国忠君的英雄,把保卫
“可爱的法兰西”作为自己神圣的天
职。有着强烈的军人荣誉感。

“罗兰之死”:
“罗兰感觉死亡已经不远,/死亡从头上渐
渐降到胸间,/他跑到一株松树下面,/他伏
身倒向青绿的草原,/在他身下放好他的号
角和剑,/向着异教徒的大军转过了脸,/他
这样做是因为他要让人明了,/查理和他的
全军都将称道,/高贵的伯爵是在胜利时死
掉。”
三、骑士文学:
关于骑士:这是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时的一个
特殊的社会阶层。
 产生原因:战争不断,各个国家的国王都需
要一支亲信部队。相当于中国古代皇帝的
“御林军”和现在的“保镖”。
 这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
后来由于出色表现,由军事仆人——武士逐
渐上升为贵族阶层,因此许多骑士也是贵族。
这些粗野的武士也逐渐变得文雅化。



骑士的三大美德,也就是骑士文学中表
现的三个主题:
1、忠君、忠诚勇敢、行侠冒险。
2、护教、对上帝的虔信。
3、崇拜贵妇人,歌颂理想女性和爱情。
总之,一个优秀的骑士应该既是一个视
死如归的战士,又是一个谦卑虔诚的基督
徒,同时也是一个行为高尚的情人。
骑士文学:
 是反映骑士生活的文学,内容主要是
行侠冒险和追求爱情。又分为两类:
 骑士抒情诗:《破晓歌》
 骑士传奇:《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
士”》,以亚瑟王的12名骑士围坐在
圆桌旁叙述爱情和冒险经历的形式,
反映了骑士的愿望和理想。


亚瑟王是 6世纪英格兰的一位传奇国王,他
因领导人民抵抗国外侵略者的入侵而被人
们怀念。
“圆桌骑士”是中世纪传说中亚瑟王的朝
廷中最高等的那些骑士,因他们聚会的桌
子是个圆桌而得名。
四、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多为民间创作,
没有具体的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
故事主要描写动物的生活,以狐狸列
那和代表贵族的狼伊桑格兰的斗争为线索,
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辛辣地嘲讽了专
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



列那狐的形象是复杂的。
他在与狼、熊、狮子和神父等的斗争中是一
个与贵族作对的人物。他捉弄国王,杀害大
臣,嘲笑教会,从这方面看,他又不完全属
于上层贵族。
另一方面,列那狐又肆意欺凌代表下层劳动
人民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
了他的腹中之物。从这方面看,他又不是底
层市民的形象。综合看来,他应该是一个上
层市民形象。
列那狐既敢于向强大动物作斗争,
不畏强暴,又欺负小动物。是当时小
市民的象征。既反抗上层权势,又有
着狡诈圆滑的一面。

作品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
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
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
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
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叙事诗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
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
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
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
《列那狐的故事》之“列那狐偷鱼”片断:
两人(指鱼贩)漫不经心地把列那狐扔到
了鱼筐边,重新上车,继续赶路了。
你们一定会猜到,我们这只狐狸在车上笑
得多么开心!他正落在好地方:那里有够他一
家人吃的丰盛的午餐。
他几乎一动也不动,毫无响声地用锋利的
牙齿咬开了一个鱼筐,开始了他的美餐。一眨
眼工夫,至少三十条鲱鱼进了他的肚子。虽然
没有佐料,但他并不在意。吃完后,他丝毫不
想逃跑。他还要利用这个好机会呢。
咔嚓一下,他又用牙齿咬开了另一个
鱼筐。那是一筐鳗鱼。这次,他要为家里
人着想了。他自己只尝了一条,那是为了
察看鱼儿是不是新鲜,保证亲人不会受害。
他巧妙地把好几条鳗鱼串起来做成一
个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轻轻地
从车后滑到了地上。
他下车虽然很轻,但还是发出了一点
响声。
赶车人发现那只死狐狸已从车上逃跑,
正感到莫名其妙和惊讶不已的时候,列那
狐嘲讽地向他们喊道:
"上帝保佑你们,我的好朋友!让皮货
商节约六个索尔吧!我给你们还留着一点
很好的鱼儿呢,谢谢你们送给我鳗鱼啦!"
商贩们这才明白,是列那狐用计捉弄
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