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原理簡報4-合作學習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教學原理簡報4-合作學習

教學原理
課程綱要四
合
作 學 習
(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學習的定義
 是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方法
。
 依學生能力、性別….等異質分組。
 教師鼓勵小組成員彼此合作、支持
 提高個人學習成效,並達成團體的
目標。(達成團體目標,也成就個人)
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
社會互賴論
接觸理論
認知理論
行為理論
社會互賴論
 不同團體成員的互賴方式有差異
。
 合作式的積極互賴會產生助長式互
動,成員彼此鼓勵而提昇學習;
 競爭式的消極互賴會產生對抗式互
動,成員彼此不鼓勵成就上的努力
,會相互阻礙進步。
接觸理論
 人際間的合作能促進團體的向心力及
友誼。
 為增進社會次團體的和諧,在教育及
學習上須提供不同種族、性別及社經
地位學生彼此互動的學習情境
 使不再是「物以類聚」
認知理論
 Vogotsky
提出最近發展區的觀點。
 學生間的合作能促進成長,提昇學
習成效。
 知識具有社會性,是經由合作學習
、理解、解決問題而建構起來。
行為理論
 個體行為受外在增強作用後,能逐
漸學會許多本領(包括認知、技能、
情意)。
 提供適當的刺激環境、增強、回饋
及酬賞是建立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
合作學習的 師生角色
 教師角色
教師只是旁觀者與指導者,其任務
在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參與。
 學生角色
學生應主動學習並相互輔導,在團
隊精神中一起學習成長。
合作學習的要素
 異質分組
 積極互賴
 面對面的助長式成長
 個人學習績效
 人際技巧
 團體歷程
異質分組
 依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及
社經背景將學生分配到不同小組 。
 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認識不同學習
對象、聽取不同看法、分享彼此經
驗。
積 極 互 賴
 小組中的學生能知覺到自己與小組
成員休戚相關;
 個人的成功有賴於整個小組的成功
,小組若失敗,個人也就失敗 ;
 每個成員都應共同努力完成任務。
積極互賴
 設計小隊隊名、隊呼,或徽章標誌。
 建立互賴的學習目標。
 建立互賴的報酬系統。
 建立互賴的角色。
 安排互賴的任務。
面對面的助長式成長
 合作學習利用各種交互作用的型態
及語言交換,增進彼此的互動。
 互動有助於小組成員學習社會行為
、態度和知覺,並獲得更多友誼與
關懷。
個人學習績效
 小組成功界定在組內每個人的成功
 教師須評鑑每個學生的學習情形,
判斷小組學習成功狀況,並將結果
回饋給每一成員。
 讓成員瞭解自己和他人學習成功的
重要性,也知道誰需要支持、鼓勵
和協助 。
人 際 技 巧
 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須進行兩方面的
學習。一為學業有關任務,二為參與
小組學習所需人際技巧和小團體技巧
 小組工作能力包括彼此認識信任、正
確無誤的溝通、相互接納支持、建設
性的解決衝突。
團 體 歷 程
 小組學習效能的展現有賴於小組自我
檢討其運作狀況和功能發揮程度。
 團體歷程即在分析小組目標達成程度
、行動表現是否有助於目標達成,並
決定何者宜繼續保留,何者應調整。
合作學習是否有效?
合作學習的實施
教學前的準備
教學的要點
學習評鑑與表揚
團體歷程與教學反省
教學前的準備

決定小組人數:以三至六人為宜。

進行學生分組:考慮性別、能力、人際
技巧,採異質分組。

分配組內角色:主持人、紀錄、觀察員..

安排學習空間:避免組間干擾。

準備教材
教學的要點
 說明學習任務、目標及作業安排。
 說明成功的規準
 建立積極的互賴關係
 設計個別績效評鑑
 指出期許的合作行為
 進行合作學習教學
學習評鑑與表揚
 追蹤學生的行為
互動狀況、學習情形、人際關係
 提供學習任務和社會技巧的協助
 評鑑學習結果
 進行學習表揚
(重視團體表揚)
團體歷程與教學反省
 反省團體歷程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整體回饋和檢討,
可全班進行,亦可採取小組方式
 反省及改進教學過程
。
STAD的教學步驟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
全班授課:教師說明教材重點、提示學
習任務。

分組學習:透過作業單以學習和精熟教
師授課的教材。

學習評量:小組整體表現建立在個人進
步的分數上。
STAD的教學步驟
 學習表揚
包括個人表揚與小組表揚,小組表揚
可透過布告欄與刊物實施;個人表揚
重在與個人過去學習做比較。
 團體歷程與反省
教師應安排系統化的團體歷程,引導
學生反省小組功能的發揮情況。
拼圖法第二代
 Robert
Slavin (1986) 所創 。
 拼圖法第二代是一種任務專業化的合作
學習策略,讓小組內的學生個別精通學
習主題的某個部分,並利用其專業教導
所屬小組內的其他成員。
 實施步驟為:全班教學、專家小組討論
、回原小組報告、測驗、小組表揚。
拼圖法第三代
實施步驟
1.全班教學
2.專家小組討論
3.回原小組報告
4.考前合作複習
5.測驗
6.小組表揚。
拼圖法第四代步驟
1.全班教學
2.專家小組討論
3.回原小組報告
4.教師回饋(解惑)
5.考前合作複習
6.測驗
7.小組表揚。
共同學習法

Johnson & Johnson(1975)的合作學習策略。

學生在四到五人的異質性小組中,依據教師
分派的工作單進行學習,而後每小組繳交一
份代表成員努力成果的工作單,並以此作為
小組考評與獎勵的依據。

此法特別強調:
1.共同學習前的小組建立
2.小組運作中的團體歷程。
學習圈

Johnson & Johnson(1984)修改前述共同
學習法,而成「學習圈」

建立二至六人的異質小組。

成績採個別計算,當小組整體表現或成員
個別表現達到預設標準,即可獲得獎勵。

小組與小組間的關係,可以是競爭,也可
以是合作,形式由教師決定。
合作類型
一、以Slavin為代表,重視小組間的競爭、
組內的合作,強調透過合作學習提昇學
業成就,並提供誘因及動機。分組只是
工具,重點是學業成果。
二、以Johnson 與Johnson 為代表,重視團
體歷程,強調如何透過社會化的方式、
或人際互動以昇學生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的成效
 可提高學習成就
 可增強學習動機
 有助人際交往並促進班級和諧
 增加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尊敬
 協助學生為今日社會作準備
 增進教師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