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課程美學研究的發展(暨大).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台灣課程美學研究的發展(暨大).

台灣課程美學研究的發展
周淑卿
台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email protected]
研究的發展進程
• 自1995年《Understanding Curriculum》一
書引介”curriculum as aesthetic text” 後,
即開始有課程學者關注此一課題
• 從美學的角度來理解課程的內涵,是
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一書中所謂「課
程為美學文本」的意涵
.在台灣,或為求其簡潔,將此觀點所延伸而來
的課程論述稱之為「課程美學」
• 2005年,課程與教學季刊出現台灣學術期刊首
次的「課程美學」專題
• 2006年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出現課程
美學主題
• 2009年起,教育研究院支持「美學取向課程與
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研究,持續進行相關
經典書籍的討論會及專題講座,形成研究社群
課程美學論述的起點
• 教育領域的研究一直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 Huebner(1966)指出,我們需要美學與倫理學
的語言來平衡傳統的科學、技術、政治語言及
其對學校教育的理解
• 美學探究的價值在於提供科學之外另一種解釋
課程訊息的互補觀點
Curriculum as aesthetic text
•
•
•
•
•
•
探討藝術對學校課程的意義,致力於建立藝術
在課程中的地位。
將美學的概念與思考作為社會科學之外的另一
種參照架構或方法,用以探討課程理論;討論
美學概念與課程概念的關係。
探討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從藝術政治學的角度
討論課程理論。
借用藝術的觀念探討課程與教學的藝術性。
闡釋戲劇與課程的關係,討論其間的相通性。
心靈、身體與後現代性
• 若以研究的觀點與方法來看,前述的五
個派別可重新歸納為兩個:
– 1.借用美學概念探討課程
– 2.由藝術的觀點探討課程與教學中所蘊含的
藝術性
從美學文本到課程美學
• 既是由美學角度探究課程,用以觀察和
分析課程現象的核心概念,以及所關注
的課程問題應當與「美」有關
• 既稱為「學」,即是一套相關概念與方
法的集合。
• 欲建構課程美學,即須清楚界定課程現
象中與「美」有關的問題與概念。
核心問題
• 什麼是具有美感特質的課程?-什麼樣的課程經驗屬於美感經驗?在學習歷程
中,師生可以體會或發現到的「美」是什麼?
• 具有美感特質的課程為何值得追求?-美在課程中的作用為何?課程中缺乏美的特質
有何影響?人們可以由此種課程中獲得什麼樣
的發展?
• 具有美感特質的課程如何形成?-學習歷程中「美」的要素是什麼?透過什麼方
法、材料或認識方式才能創造具有美感特質的
課程?教師、學習者、環境和教材方面應當具
有什麼樣的條件?
在台灣的研究類別
• 以鑑賞與評論(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方法進行的課程現象探討
• 視課程經驗為美感經驗,據此探討課程
中的美感經驗性質及實踐的途徑
• 探討教學的藝術性,主張教師為藝術家
• 借用藝術教育的方法或架構進行教學,
並探討其美感教育效果
一、以鑑賞與評論方法進行的課程現象探討
• 以鑑賞與評論方法探討課程,乃是將課程或教
學歷程視同藝術作品或具有美感性質的對象
• 教育鑑賞與評論方法的相關研究不見得都連繫
到「課程美學」的探討
– 李雅婷(2003)著重於以教育評論的方法對藝術課程進
行美感教育內涵的評析
*藝術雖然最接近美,藝術課程的目的卻不見得是為
了美;以這個研究的主要發現來看,對於知識建構的
關注更甚於課程中的美感特質。
• 曾榮華(2005)採用教育評論方法,評析一位國
民小學校長進行課程領導時所展現的實踐智
慧。
• 此研究其實並未以課程為重點
• 應用了鑑賞與評論的方法,未必是美學取向,
更不見得是課程美學
二、課程中的美感經驗性質及實踐途徑
• 這一類的研究堪稱台灣課程美學研究的
大宗,幾乎遍及各科目的探討
• 最常被引用的是Dewey與Greene的理論
• 最常界定的美感經驗內涵是:愉悅、情
感投入、驚奇、滿足感、精神自由、自
我實現
• 成就美感經驗的教學元素是:彈性、想
像、遊戲、感官體驗、藝術媒介
• 常見的問題是:試圖統合某些指涉相異卻不相
容的理論,又以這統合之後的觀點來界定學生
的美感經驗,有時落入強行圓說的窘況。
– 例如,研究者引Dewey的理論界定美感經驗為「完
滿自足的感受」,而教學策略卻是感官體驗、想像與
遊戲。
• 美感經驗的「性質」與「條件」須做更清楚的
分辨與連結。
• 關於精神自由、自我實現和情感投入的
美感經驗原不易捕捉,常出現「一分證
據說七分話」的問題
• 研究者常在未及細究學生的學習經驗
時,就憑學生表現出來的「愉快」與
「學習投入」,即斷言「美感經驗」的
產生
三、探討教學的藝術性,主張教師為藝術家
• 對教學藝術的論述—多仍在論理階段
• 探討藝術創作者與教學者思考之相似性
• 藝術與教學之間的類比性的實徵研究:
– 1.藝術與教學都希望與人溝通思想,甚至進一步影響
人和社會
– 藝術創作歡迎過程中的偶發性,所以目標往往是變動
的,而教學也可以不預設固定目標
– 皆須憑藉邏輯思考以進行佈局,而以直覺、聯想與想
像創造驚奇
– 創新主要在找尋更適切的表現途徑,非徒然標新立異
• A/r/tography理論主張結合藝術家、研究者、
教師三重身份對教育過程進行反思探究,鼓勵
教師從事藝術與研究工作,讓教學更具活力與
創新性
– 許楓萱(2010)的研究援引A/r/tography理論,採
用敘事研究法,敘說自己作為一位高中語文教師,在
演員/教師/研究者三種身分游移空間的所見和省思,
以及對教學實踐行動的省察與修正,並在此過程中,
漸漸釐清「我是誰?」「我要當一個甚麼樣的教師?
」的認同問題。
四、借用藝術教育的方法或架構進行教學,探討其
美感教育效果
• 運用藝術為中介以創造美感經驗(education
through art)
• 在課程中如何透過藝術媒介(文學或藝術作
品、藝術的創作或表現活動)喚起學習者對世
界的感覺與知覺能力,形成對事物與現象的新
理解。
– 陳思玎等(2011)在學校課程中藉著藝術創作連結真
實生活的情境脈絡與生活議題,試圖培養兒童對生活
的美學觀點。
– 他們認為藝術課程真正可貴之處不在於畫得像、唱得
好,而是培養出「真實的人」--有感覺有想法、有熱
情有行動、理解自己、尊重差異的「真人」。
其他課題的開發
• 批判理論美學的應用
– 從美學的角度探討課程這個研究旨趣原本即
是對於科技理性宰制下非人性課程的批判;
– 追求美感內涵的課程,所重視的即是人在課
程中感知與表現的自由,所以此取向的課程
實踐本身即具有批判、解放性質
• 「另類學校的課程美學建構與實踐」的研究
– 選擇台灣幾所理念學校(如華德福學校、道禾中學、
全人中學),針對其辦學理念、課程規劃與教學實踐
方式,探討其中的美學意涵
• 環境美學在學校的實踐—美感經驗建構
• 前述各項研究在理論建構上,乞靈於藝
術與美學理論,開展課程研究的新路徑
• 在課程實務上,提供實現美感教育的課
程設計、教學策略以及教師專業成長途
徑
課程美學的
概念明晰性問題
• 課程美學意義時常令人無法捉摸,目前
文獻中常見的概念問題有二:
1. 美學理論的引用失誤
2. 相近概念的交互混用
美學理論的引用失誤
• 使用「遊戲」作為教學策略,同時引用
Gadamer與Shiller二者,卻未留意到二
者理論的差別,以致其後對於美感經驗
的解釋出現矛盾
• 引用Greene以藝術作品創造美感經驗的
觀點,試圖在課程中以某些材料提供美
感元素,卻未細究Greene所言藝術作品
應有的特質,即將這些材料直接類比為
藝術作品
相近概念的交互混用
• 課程美學 vs. 美學課程
– 課程美學是「研究領域」,而美學課程則是
探討美學的一門「課程」
– 美學課程討論的對象是「美學」,所以不能
稱「具有美感特質的課程」為美學課程
• 美學 vs. 美感
– 美學是一個研究領域或一門學問
– 美感是人對美的感受
– 美感教育不能易稱美學教育
• 藝術即美學?
– 以藝術課程為範疇
– 在教學中以藝術為媒介(如戲劇、文學、音
樂、繪畫、肢體律動)
– 藝術教育即課程美學 ?
• 課程美學的研究帶有文學、藝術的氣
質,書寫方式上也鼓勵突破傳統的論
文架構與行文模式
• 不能不重視概念的明晰性。一旦概念
不清晰,任何形式的行文與文章佈局
都無法令人理解
結論:未來的發展
發展中的課程美學
 「課程美學」或是「美學取向的課程研
究」?
 課程中什麼是「美」?何以稱「學」?
 將美引進課程與教學中,因為對美好事
物的嚮往總能激起人改變現狀的勇氣與
決心
 我們想知道的是課程如何令人感其為
美,以使課程的參與者得美之化育
•
拓展其他美學理論的應用,以拓寬對於
美與美感經驗內涵的探索。
•
有關美感認知的過程可藉重審美心理學,
以便對於想像、直覺、聯想等認知過程
有更深入的探究。
•
課程學者與學科專家合作,可望對於各
學科內涵蘊含的美,有更多發掘。
•
美感經驗與學習成效的關係仍有待更嚴
謹的研究設計,提出具說服力的證據。
常被問到的問題
• 在學校教育中,美感經驗和知識的學習
是兩條平行線嗎?二者有何關係?
• 課程美學是否屬於美育的一部分?
• 課程美學與藝術教育不可分離嗎?
• 具有美感的課程與教學不是「一般的」
教師所能實踐的?
• 課程美學是另一個要學校融入教學的「
新興議題」?
一個建構中的研究領
域,
邀請眾聲喧嘩
:未來的發展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