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教師的任務 - 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明日教師的任務 - 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新願景
--今日教師的任務
彰化師範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劉世雄副教授
1
講者介紹
 教師資歷

小學教師、主任共17年、大學教師5年
 經歷


教育部「資訊種子學校執行成效參訪計畫」委員
「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的創新教學模式及典範團隊」
選拔活動 台南市、嘉義市及台灣南區評審委員
 主持、參與和發表相關研究


學習加油站、資訊種子學校、Intel e教師評鑑研究、
中小學數位應用機會均等之研究..國科會專案、教育
部專案等
發表國內外相關論文20餘篇
 專長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數位媒體教學設計、網路教學
2
十年前的一個夢
3
未來世界
High Speed Internet
互動
擬真
未來世界
整合
即時
智慧系統
4
未來教育的使命
 科技世代的未來公民是digital natives,老師
是digital immigrants。
 未來學生將使用無數的科技,學校教育似乎也
需要改變,以符合科技世代學生的需要。
 現代的教師用二十年前的方法教導未來二十年
後的公民?
 教師們要逐漸體會他們
正在引領一群未來科技
世代的公民適應未來的
科技社會。
5
改變,誰能改變教育?
 教育需要改變,雖然,科技常被視為改變的代名
詞,但只有教師才能改變教室的教學。
 因此,教師需要





創造數位學習環境,未來學校的願景
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的能力。
協助學生掌控資訊(蒐集、分析、判斷、選擇比較、組
織、評估、運用)
Keep your eyes on trends
消弭數位落差與瞭解當前推
動上的問題。
6
過去、現在到未來
教師轉變了什麼?
階段 1
關注資訊科技
階段 2
關注教師運用
階段 3
關注學生運用
7
過去、現在到未來
教室轉變了什麼?
階段 1
資訊科技角落
階段 2
教學應用設備
階段 3
學生學習工具
8
過去、現在到未來
學生轉變了什麼?
階段 1
休閒娛樂
階段 2
完成作業
階段 3
高層次學習
9
今日碰到的問題
 設備永遠是問題?看你怎麼想。
 教師的信念、意願幾乎是這5-10年來國際文獻的
重點。教師都有正向信念:確知資訊科技的運用
對教學有幫助
 但在執行上(因有太多因素影響…)
 講述式教學:藉以呈現教材
 建構式教學:讓學生蒐集、
分析、呈現報告。
 國外文獻提及已經花了很多年
促進建構式的教學應用,台灣
正在追趕趨勢中…
10
我的觀點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



先確定「資訊引導教學」?還是「教學應用科技」
?
非教學生computer skills
是培養學生運用電腦學習(學科知識)
教師在課堂中將融合電腦科技、一般教學策略,亦
即教學策略多元化。
可以看出教師是在教「學科」。
 運用資訊科技的目的



Easier:傳統教學困難之處…
Faster:備課、教材集中、評量
Deeply Learning:探究、合作…
11
面對未來,教師要做什麼?
--協助學生掌控資訊
終身學習
問題解決與實踐
創意思維
群體合作
人際互動
批判思考
內容學習
12
目前作法(電子白板)
 政府影片
目前的作法




教師講述教學(whole class questioning)
但是…
學習、操作與知識獲得?
小組任務導向學習?
14
面對未來,當前有些問題
 一些文獻指出,一般教師缺乏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的素養? 但是,台灣有65萬人次參
加過電腦與教學相關研習…
 大部分教師都認同資訊科技在教育上應用
的價值,卻只有[部分]教師採用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
 當新穎科技出現後,仍
僅是停留在教師在運用
層面(例如:電子白板)?
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的教學活動更鮮少看見。
15
舉例來說:小組任務導向學習
 小組合作學習隱含社會互動的技能,藉由互動可
以促進知識的內化,亦可以學會溝通的技巧。
 多數學生不知如何互動合作,學生沒有思考難以
互動。
 學生對運用電腦進行合作學習比傳統合作學習更
有興趣,原因是



科技因素:新鮮、操作技能、可非同步、更多個別化
的教學與協助
動機因素:比較沒有時間限制、分享理念
(可從他人獲得資訊)
學習因素:可批判性與創意思考、解決問
題
的意涵
16
互動合作的培養策略






給學生機會去指導同儕學習
架構互動合作學習的階段
關注每個學習階段並適時提供訊息回饋
指導學生資訊科技操作技能
處理學習所產生的問題
從實體的合作培養網路互動合作的能力….



安排小組合作、分享學習任務
著重:分享、任務討論與執行、小組互動、建構與貢
獻全體
例如:風華再現-校園拍攝
學生作品
17
但有些議題必須思考
 數位落差→數位均等


Gap between haves and have-nots
教師要注意什麼?
 學習將擴及校外


網路科技促使學習ubiquitous
學校要如何因應?設計與支援→終身學習
 科技進步遠快於學校與教師的改變


通訊與設備的發展,知識為中心的學習主體(軟科技)
逐漸提供學生學習所需。
教師若無法更上科技的腳步,教師將逐漸失去「教師」
的角色?
18
不過,資訊科技亦有許多的限制
 科技本身在教學應用上的限制,如電子白板:



無法直接或顯著提升學生學業成就。
好奇興趣無法維持長久,亦無法直接改變學生學習習慣與
方法。
無法取代教師教學能力或改變其教學信念。
 設備、支援也(將)不是限制

政府提供經費、行政部門藉由研習訓練或提供協助…
 應用學科領域的限制?

那不是限制,而是依據學生所需求的知識、技能和情意,
應用適當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但不管如何,「教師」絕對不是限制。
 教師對教學的信念和意願,可經由學校文化或學
校脈絡進行改善。
 讓老師相互學習吧!,以教師專業成長的社群活
動可達到這些目標。
19
結語




未來的數位學校的什麼樣子?
我們需要培育未來的公民哪些能力?
為了這些能力,現代的教師需要做些什麼?
在強調教師專業的同時


還可以保有什麼?
但需要改變什麼?
 或許,一開始所播放的影片會成真~
20
報告完畢
~互動交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