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教育中的防災教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九年一貫教育中的防災教學

九年一貫教育中的防災教學
-- 以健康與體育領域為例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
白志元
臺中教育大學防災計畫研究員
九十六年十月廿六日
大綱
壹、前言
貳、防災教學計畫目標
叁、防災教學深根計畫內容
肆、九年一貫教育
伍、健康與體育綱領
陸、防災教育綱領
柒、教材範例
捌、網路連結
壹、前言
一、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性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每年天然災害的損失即達
GNP的0.33%以上 (Ex:2006國民生產毛額 1萬6471美元)
世界銀行2005年A Global Risk Analysis指出:在低
度發展國家,面臨災害威脅的人口數為11﹪,因天然
災害死亡人數為死亡總人數之53﹪;高度發展國家,
面臨災害威脅的人口數為15﹪,但因天然災害死亡人
數僅佔死亡總人數之1.8﹪
落實推動災害防救工作,可使人民因天然災害死
亡的機率可 減低40倍,災害所造成之經濟損失可減
少30﹪!
二、災害防救已成為全球重要議題

聯合國UNDP報告(2004):

地震、颱風、洪水及乾旱四種天然災害過去
二十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超過150萬人;
平均每天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超過184人。

全球天然災害造成經濟每年平均損失:
1960年代:755億美元;1970年代:1,384億
美元; 1980年代:2,139億美元;1990年代:
6,599億美元。
聯合國大會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
三定為「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藉
此在全球宣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
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減災戰略秘
書 處 於 95 年 6 月 15 日 共 同 發 起 名 為
「防災從學校開始」的全球防災教育
活動,突顯出保護我們的兒童安全的
必要性及讓兒童直接參與我們增強防
災意識的工作的必要性。
三、台灣的自然災害

(林俊全 ,2000)
有一些災害是由於地表的自然作用所
引起的,然而仍然有一些是因為我們
的土地利用不當或與土爭地所引起的。
諸如:
1.
2.
颱風:颱風是威脅台灣地區最嚴重的自
然災害。
地震:台灣因位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
海洋板塊的接觸帶上,因板塊運動所發
的碰撞和摩擦而導致的地震特別多。
3. 崩山:台灣由於地理環境特殊,地形陡峭、坡
度大、地質脆弱,地震頻繁,再加上降雨強度
大,豪雨與山崩常造成交通道路中斷、房屋遭
掩埋等,並造成人員傷亡。
4. 海岸侵蝕問題:以宜蘭地區為例,宜蘭沿海地
區近年來有不斷受海水侵蝕之跡象。
5. 海岸變遷問題:造成海岸侵蝕或堆積的重新分
配,東部是海岸後退非常明顯的一個地區,台
灣西部也由於養殖漁業的超抽地下水與各種工
程建設 。
6. 洪水與水患:1996年賀伯颱風後,臺灣各地區
皆受重創,尤其是南投山區及阿里山地區,災
情最慘重,特別是嚴重之山崩及土石流等災害。
四、媒體對地震災害的報導
媒體對地震災害的報導
防災常識報導
內
容
防二次災害
危屋莫入、避免接近危險建築物
堰塞湖、水庫安全
位置、現象、成因、危險性
落石防範
山區邊緣,容易落實應避免上山
土石流的防範
有土石崩落的區域應加以防範
貳、防災教學計畫目標
一、具體目標





強化災害防救之觀念與認知—編撰防災科
技教育教材及試教推廣 。
培育推廣災害防救教育之專業人才及團隊 。
協助各級學校研擬災害防救計畫推動建立
自主性防災學區 。
發展共通性數位化防災科技教育網站與知
識庫提升全民防災素養 。
結合學校、社會與政府部門之防災科技教
育資源與活動 。
二、95年度計畫重點
• 防災素養指標修訂及檢測
• 初擬「防災教育服務團」運作機制
• 教材編修、教案試行
• 師資培育機制建立
•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編撰指南及地震災
害示範光碟拍攝
• 建置「防災e學院」
• 各級學校災害潛勢資料分析
三、防災教育白皮書四個基本理念
 深植『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 防災教育導向永續發展
 建立主動積極的安全文化
 邁向『零災害』的願景
叁、防災教學深根計畫內容
一、計畫目的
透過研習活動,加強教防災教育知識技能,充分運用
已研發之防災資訊科技能量,並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中,
以研發在地防災教育課程,並進行教材教案交流,讓
防災教育在校園中深耕
為將92-95年度「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在「教材編撰」、「師資培育」、「校園災害防救計
畫」、「數位學習網站」及「防災教育宣導活動」等
項目已有之初步成果逐步落實於中、小學。
鼓勵各縣市政府重視並參與中、小學防災教育之推動,
強化所轄之中、小學災害防救功能,維護校園及學生
安全,促使防災教育能向下紮根,進而建立永續之推
動模式。
二、計劃依據
89年『災害防救法』第22條第2項:「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
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災害防救教育、訓練及觀念
宣導。」
92年開始配合「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執行「防災科技
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透過教育體系加強落實防災教育
到各學習階段,以提昇師生之防災知識、技能及態度,進而強
化社會抗災能力
 為健全校園災害防救體系,強化災害防救功能,以維護校園及
學生安全,於92年12月1日台軍字第0920168279號令頒「教育
部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函各公私立大專校院、
直轄市、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明訂各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為
落實校園災害管理工作,應整合單位及學校行政資源,訂定校
園災害管理實施計畫,執行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等災害管
理工作。
三、計畫內容

「教材編撰」、「師資培育」、「校園災害防
救計畫」、「數位學習網站」及「防災教育宣
導活動」等項目已有初步成果。因此,自民國
96年起為尋求將前述成果逐步落實於中、小學
及鼓勵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重視並參與中、
小學防災教育之推動,強化所轄之中、小學災
害防救功能,維護校園及學生安全促使防災教
育能向下扎根,進而建立永續之推動模式。

國中小學習階段推動小組:國教司、顧問室、
縣市政府教育局及計畫辦公室。
四、推動議題
A.
建立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
B.
強化地方防災教育師資
C.
研訂學校災害防救計畫
D.
充實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
A.建立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

結合校內相關領域之教師,共同建立具在
地化災害特性、與生活密切結合,且可融
入各科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社會領
域及綜合領域)中之防災教育教案(紙本或
數位資料,均應包含教師手冊及學習單)。

針對所完成之教案進行試教,進而提出未
來供其他教師應用之教學模組。
B.強化地方防災教育師資



每年至少應辦理一場防災師資培育活動,針對培
育之模式、課程、吸引教師參與之誘因及衍生之
代課、補課等相關問題提出具體建議及解決方法。
地方政府應協助及整合推動本項目之學校,以地
方政府為主辦,學校為協辦之方式辦理。該縣市
國中或國小二所以上學校選擇推動本項目者,應
辦理二場以上防災師資培育活動,各場活動培育
之內容並應有所區隔。
參與防災師資培育之教師應配合本部之防災素養
檢測,確認防災素養提昇程度,以作為師資培育
推動模式修改之參考。
C.研訂學校災害防救計畫


結合校內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共同研擬符合
學校現狀之學校災害防救計畫,計畫內容應包含
地震、颱洪(視區域特性撰寫)、坡地(視區域特性
撰寫)及人為等災害類別之減災、整備、應變及復
原階段之內涵,並自了解學校周圍環境、建立有
系統之校園災害防救組織及繪製校園防災地圖等
進行推動。
應針對所擬計畫編撰演練腳本,每年至少辦理一
次全校動員之地震災害實員演練,以確保防救計
畫之正確性及可行性,提升全校同仁自救救人之
能力。
D.充實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

結合老師及學生共同完成具有在地化環境
特色、災例之數位化資料(如多媒體動畫、
遊戲等)。

試用本部「防災e學院」網站相關內容,提
出具體修正建議。
縣市
學校名稱
推動議題
縣市
學校名稱
推動議題
16,49(16,38)
五、96年度核定實驗學校名單
(16,38)
基隆市
台北縣
新竹縣
台中市
彰化縣
高雄市
屏東縣
宜蘭縣
台東縣
武崙國小
B、C
百福國中
A、D
海山國小
B、C、D
民安國小
A、C
瑞芳國中
臺北市
士林國小
A、B、C
三民國中
A、C
觀音國中
B、C
C
僑育國小
B、C
樟樹國中
A、D
內灣國小
A、B、C
嘉興國小(含分校)
A、B、C
南庄國小
A、B、C
石光國中
B、C、D
大湖國中
B、C
永安國小
B、C
通宵國中
B、C、D
育英國中
A、D
苑裡中學
B、C、D
村東國小
A、C
和平國中
C
草港國小
C
東勢國小
A、B
永靖國小
D
樟湖國小
A
彰化國中
B、C
台西國小
C
花壇國中
C
古坑國中
B、C
彰興國中
B
北園國小
A、C
壽山國小
A、B、C、D
蘭潭國小
B、C
光華國中
A、B、D
嘉北國小
A、B、C、D
塭子國小
A、B、D
北園國中
A、B
長樂國小
A、B、C
北興國中
B、C
龍潭國小
B
民生國中
A、B、C、D
東光國中
A、C
中和國小
A、B、C、D
德高國小
A、C
三和國小
A、B、C、D
利嘉國小
A、C、D
忠和國小
A、B、C、D
桃園縣
苗栗縣
台中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肆、九年一貫教育
一、基本理念
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
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
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
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

教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
善生活環境的學習歷程

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
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
健全國民
一、基本能力1
1. 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情緒、需求與個性,愛護自我,養成自省、
自律的習慣、樂觀進取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並能表現個人特質,積
極開發自己的潛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 欣賞、表現與創新
培養感受、想像、鑑賞、審美、表現與創造的能力,具有積極創新的精
神,表現自我特質,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
3.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使其適性發展,建立人生方向,並因應
社會與環境變遷,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4. 表達、溝通與分享
有效利用各種符號(例如語言、文字、聲音、動作、圖像或藝術等)和工
具(例如各種媒體、科技等),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情感,善於傾
聽與他人溝通,並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
5.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具有民主素養,包容不同意見,平等對待他人與各族群;尊重生命,積
極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並遵守法治與團體規範,發揮團隊合
作的精神。
一、基本能力2
6. 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了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
並體認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
界觀。
7. 規劃、組織與實踐
具備規劃、組織的能力,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增強手腦並用、
群策群力的做事方法,與積極服務人群與國家。
8. 運用科技與資訊
正確、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蒐集、分析、研判、整合與運用
資訊,提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
9. 主動探索與研究
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的
知能於生活中。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養成獨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與習慣,有系統地研判問題,並能有
效解決問題和衝突。
伍、健康與體育綱領
ㄧ、基本理念1


培養健全的國民,為了因應新世紀的需要,
我們的國民必須要有良好的適能,才能擔負
新時代的任務
美國健康教育體育休閒舞蹈學會(AAHPERD)
根據適能(fitness)的觀點,對健康提出五
個安適狀態(well-being):
1.
2.
3.
4.
5.
身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
情緒適能(emotional fitness)
社會適能(social fitness)
精神適能(spiritual fitness)
文化適能(cultural fitness)
ㄧ、基本理念2

「健康與體育」建構在「人自己之生長發
育」、「人與人、社會、文化之互動」、
「人與自然、面對事物時如何作決定」三
個層面的教育活動,而達成全人健康
(total well-being)
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體適能,而不是塑造
一個競賽的勝利者去追求「贏」而已

「健康與體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擁有良
好適能,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同時擁有
支持的法規與人群
二、課程目標
1.養成尊重生命的觀念,豐富全人健康的生活。
2.充實促進健康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3.發展運動概念與運動技能,提昇體適能。
4.培養增進人際關係與互動的能力。
5.培養營造健康社區與環境的責任感和能力。
6.培養擬定健康與體育策略與實踐的能力。
7.培養運用健康與體育的資訊、產品和服務的
能力。
三、實施要點1
1.一般原則: 學校為提昇學生健康,可配合
綜合活動及學校自主之時間,進行各項健康
教學活動,如:晨間檢查、視力保健、口腔
衛生、午餐營養教育、B型肝炎防治、菸害
教育、藥物濫用教育、環保教育、防火、防
震、防颱等活動;並設立健康中心,以利實
施健康服務,及配合健康教學之進行
2.教材編選:教材編選宜秉持課程統整之精神,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可採大單元教學、融合
不同主題軸的教學設計,並注意各階段能力
指標之銜接
三、實施要點2
3.教學方式:方法及過程應生動靈活,彈性運
用。如:價值澄清、腦力激盪、遊戲、陪席
式討論、布或紙偶戲、演戲、角色扮演、小
組討論、實驗、示範、問答、講述等方法,
並注重適性發展,以啟發、創造、樂趣化之
教學,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享受學習樂趣。
4.教學評量:評分方法可採課前活動準備、上
課參與、課後作業、平時觀察、行為態度問
卷、紀錄表、自我評量、學生互評、家長評
量、紙筆測驗、實作及表現等方式進行。
四、主題軸及其內涵1
1.生長、發展
(1)由出生、成長、老化、死亡的各發展階段,開發個
體生長、發育和身體功能的潛能。
2.人與食物
(2)食物的選擇,受到社會、文化、經濟、自然環境及
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3.運動技能
(1)運動技能可透過基礎性、特殊性的動作發展來培養,
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運動參與
(1)身體活動的參與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型態,具有個人、
社會和文化層面的意義。
四、主題軸及其內涵2
5.安全生活
(1)具備安全概念,應用安全資源,執行社區安全行動,以適
應現代生活。
(2)具備緊急情況處理及急救技能,以降低傷害的嚴重性。
(3)具備正確使用葯物的概念,避免物質(葯物)濫用,而危害
個人、他人及社會健康。
(4)具備運動傷害預防及處理的知能,以減少運動事故傷害發
生並維護身體健康。
6.健康心理
(3)壓力調適、情緒管理、有效溝通與問題解決等技巧,有助
於行為的適應。
7.群體健康
(3)在營造個體、社區與環境健康的過程中,人與環境是相輔
相成的。
五、時間分配
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健康行為及體適能為首要
目標,教學方法及過程應生動靈活、彈性運用,
為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享受學習樂趣,「健康」
與「體育」課程時間分配以1:2為原則。
(92.6.11台國字第920086737號函)

各校應儘量利用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安排
體能及其他休閒活動,每週至少實施三次,並
鼓勵學生參與運動競賽、表演與欣賞等活動,
以提昇學生體適能狀況及培養學生健康休閒生
活的觀念
陸、防災教育綱領
一、前言1

學校教育(formal education) vs.社會教育
(non-formal education)

九年一貫學習階段(小學與國中)階段與高中
階段,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基礎學習階段,在該
階段培養出來的素養,將有終生的影響。

我國過去的防災教育並不成功,必須結合防災
專業與教育專業,以系統化的腳步予以改進。

我國亟需完整、系統化,且能與目前的教育體
系配合運作的防災教育教材。
一、前言2


九年一貫(國小至國中三年級)為學生最重要
的基礎學習階段,因此,九年一貫階段的防災
教育對於一位國民防災素養的養成,具有關鍵
的重要性。
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負責統籌,
將九年一貫防災教育教材以天然災害與人為災
害區分,天然災害中再區分為地震、颱洪與坡
地三大類別,並以九年一貫的三個學習階段,
分別設計防災教育教材。
二、基本理念

近十來年國內重大災害發生後,不但暴露了國
內民眾的預防警覺性之不夠,也顯現了對災害
應變的知識不足,因此針對國中、小的學習階
段規劃正面積極的防災教育課程,應可提升國
人的防災素養,減少人命與財產的損失。

旨在藉由教育的過程,讓學生學習到災害發生
前的預防、災害發生時的應變及災害發生後的
處理與重建之正確知識,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
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能以實際行動參與、預
防、解決災害問題,以減少災害帶來之精神和
物質上的損失。
三、課程目標
1. 培養學生對各種災害之警覺心及敏感度。
2. 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概念及知識。
3. 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4. 培養學生防災行動技能及處理災害的能力。
四、能力指標1

災害的警覺心
1-3-1 能找出個人生命財產與災害預防的關係。
1-3-2 能覺知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減低災害的發
生。
1-3-3 能時時刻刻持有「多一分防備少一分災害」
的警覺性。
1-3-4 能保持警覺心,留意日常生活環境中可能
發生的危害並注意其逃生方式。
四、能力指標2

防災概念與知識
2-3-1 能從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災
害結果,討論如何防止災害的發生。
2-3-2 能說出災害發生對個人生命安全和國家社
會成本所帶來之影響。
2-3-3 能於平日即提出防範災害於未然之優點。
2-3-4 能分別說明本土性和國際性的災害議題。
四、能力指標3

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3-3-1 能主動關懷受災民眾之生活環境。
3-3-2 能主動參與國內與國際防災議題之討論。
3-3-3 能分析災後復建應有的態度及價值觀。
3-3-4 能從災害發生的原因分析協助災區救濟及
重建計劃。
四、能力指標4

防災行動技能
4-3-1 能蒐集國內外人為防災相關議題與策略。
4-3-2 能在日常生活中,參與規劃及改善環境危
機所需的預防策略和行動。
4-3-3 能在日常生活中,參與規劃及演練緊急情
境的處理與救護的策略和行動。
4-3-4 能歸納思考不同類型人為災害發生的原因
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式。
4-3-5 能運用科學工具分析災害發生地之現況與
變遷。
4-3-6 能就自己的防災知識,適時提醒周遭的人
們做好預防或處理災害的工作。
柒、教材範例
一、防災教育的基本特性





防災教育是結合科學與工程專業、防災與管理專業、
教育專業的跨領域整合教育。
防災教育的目標至少包括防災的知識、態度與技能各
面向。
防災教育的對象除了中小學學生之外,教師與學校行
政人員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小學防災教育教材的設計開發,必須有中小學教師
的親身參與,才能反映學生的知識基礎與需求。
中小學防災教育活動若可融入目前課程,則可協助各
科或學習領域教學,對於教育者與受教者的負擔較低,
而效果則可相當顯著。
二、九年一貫防災教育教材之設計準則

能彰顯台灣地區各類天然與人為災害特色;

能符合各學習階段學生程度;

符合各學習階段教師需要與便利性;

涵蓋知識、態度與技能三方面與具有使用
上的彈性。
三、融入式原則
摘自葉欣誠 (2007)
四、學校可推動方向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減災、整備、應變、復建)
生活周遭
課程綱要
教材、教案
課程
師資
應變演練
環境
網路資源
資源
提升師生防災素養(知識、態度及技能)
摘自蔡憶雯 (2007)
生命財產有保障
五、防災素養指標
性
防
災
價
值
觀
防
災
責
任
感
覺
防
警 災
災 害
認
災
災
態
知
防災素養
識
度
防
災 技
變
行
為
能
動 行
防
備
知
識
備

防災教育內容可融
入各學習領域能力
指標部分

防災教育宣導手冊
可融入各學習領域
能力指標
應
變
知
識
應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
標與防災素養指標
之關係
知
防
防

準
六、教學模組建立1

災害類型選擇:地震災害、人為災害
及學校所屬地區之災害特性

教學型態:

學校本位課程

各學習領域融入

其他型態
六、教學模組建立2
1. 課前充分準備:各科教師預備實施時必須
針對其主題先做充分的準備。
2. 善用教學媒體:防災教育的實施首重親身
演練與操作,故善用教學媒體可以吸引學
生注意力。
3. 活動重於講述:防災教育應設計適當的教
學活動,讓學生從做中學。
4. 讚美重於批評:對兒童發表思考、分析、
批判、評鑑、欣賞的意見,宜加以讚美或
補充,不宜從成人的角度來批評。
七、範例

地震災害類 (請參考PDF 檔資料)

第一章地震了!怎麼辦?

前言

學習路徑

教學活動設計

學習活動單

學習資源
捌、網路連結
一、政府單位

現階段網路資源







防災e學院
計畫辦公室網站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台北市消防局
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百問目錄
內政部消防署宣導網
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


數位教案
防災素養檢測系統
二、民間網站

台灣防災教育協會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地球科學園地
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防震教育

紅十字會防災資訊


推動學校防災的好處

自主性的救災行動,往往可以趕在第一時間,糾
合內部的人力與資源,將生命或重要的設備及時
搶救,把災情損失大幅減輕。

結合學校、產業界、民間團體與社區力量,進行
防災教育之整體規劃,共同推動防災教育,並考
慮以家庭為單位、小孩為訴求,推動學區民眾親
自參與防災教育學習活動。

可提昇學生及教職員有關災害之危機意識,並對
可能導致災害發生或災情加重的原因(潛藏的危
險因子)有所瞭解與警覺,進而願意參與消除或
改善這些危險因子的行動。
結論


教育是防救災工作最具經濟效益的投資,
防災教育為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基礎,加
強民眾對於災害的認識、事前災害的預防
以及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處理,為推動防救
災工作之基本要務。
災害防救是一項跨領域、整體性的長期工
作,現階段台灣的學校防災教育仍須更積
極的投入,無論在觀念的推動、相關知識
技術的開發與學習、種子師資的培育、組
織的建立等,都尚待學習與加強。
參考資料

蔡憶雯 (2007a) ,防災教育推動歷程及成果, PPT檔,
http://hmedu.ncdr.nat.gov.tw/(96年度檔案下載,
高雄市防災教育師資培育研習活動 )


蔡憶雯 (2007b) ,「 防災教育深耕實驗專案」
推動議題內容說明 ,PPT檔 ,
http://hmedu.ncdr.nat.gov.tw/(96年度檔案下載,
高雄市防災教育師資培育研習活動 )
葉欣誠(2007),九年一貫防災教育教材之開發, PPT
檔


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網站
防災e學院網站
謝
謝
聆
聽
簡 報 完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