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课的设计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心理辅导课的设计

心理辅导课的构思与设计
1.确定辅导理念
成也理念,败也理念!
我要解决什么问题?(班里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如何把握辅导主题?
如何确定辅导课题?
主题:即辅导活动的中心,亦即活动内容的核心。
(1)揭示辅导活动的中心、主旨,明确重点、难点或
疑点;(2)阐明辅导活动的原因及相关的理论依据;
(3)明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例1:性健康教育
课题:是主题的标识,它蕴涵着一堂辅导课、的中
心、主旨及基本内容。涵盖着是什么、为什么、应
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及理想的活动效果等。
例2: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确定课题的两种形式
1.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段应选择不同的课题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2.根据活动内容范围确定相应课题
 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
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二、恰当设定辅导目标
●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 目标必须集中;
例3:男生 女生
● 目标必须可操作;
三、精心设计辅导活动

班级团体热身阶段:5分钟左右。启动
(1)教师“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2)告知规则

团体转换阶段:10分钟左右
(1)提出问题,引发冲突和碰撞(2)鼓励积极互动

团体工作阶段:20分钟左右。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期。
(1)设置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引导参与、体验、思考
(2)催化正向团体动力,促进自我开放
(3)鼓励观点交换,支持与面质间平衡
(4)组织调控,鼓励倾听,研讨策略
团体结束阶段:10分钟左右
热身——活动——分享——点评
热身阶段常用的设计形式
1.游戏暖身;例: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2.肢体活动暖身; 例: 《男生 女生》
3.音乐暖身。
4.其他
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条出人意外的新闻,一个惊心动魄
的案例,一部来自学生生活场景的DV,一支拨动心弦的乐曲,
一串发人深省的数字,一组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段诙谐风趣
的动漫,一出自编自演的小品… …
团体转换阶段常用的设计形式
1.小品表演;
2.游戏情境。
例:我的青春我做主
3.录像或电影剪辑等媒体应用;
团体工作阶段常用的设计形式
1.团体讨论(六六讨论法——配对讨
论法——鱼缸讨论法——代议法——班级论
坛——综合法);
2.创意思考(脑力激荡法——六W法—
—分合法);
3.联想活动(自由联想——故事接
龙——语句完成);
4.辩论活动(舌战群雄式辩论——分
组对抗式辩论——同题分组小辩论);
5.机智问答;
6.角色扮演(独角戏——人生AB剧—
—多种角色扮演);
7.身体活动(增进团体凝聚力的身体
活动——促进人际沟通的身体活动);
8.回馈活动(优点轰炸、信件会串);
9.比拟活动(自我比拟——为团体命
名——事件比拟);
10.纸笔练习(促进人际互动和家庭关
系探索的纸笔练习——催化学生自我探索的
纸笔练习——促进团体信任感、凝聚力和合
作态度的纸笔练习——澄清价值观的纸笔练
习)。
团体结束阶段常用的设计形式
1、团康类活动;
2、音乐类活动。
例《我真的很不错》
四、认真理清辅导思路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现场是瞬息万变、很
难预测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团体辅导时,应
把主要精力放在理清辅导思路上,而不应拘
泥于具体细节。
根据所指定的活动内容范围,以自己所
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与设计一堂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主
要理论依据。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叙述中应
包括以下内容:本堂活动课的主题;本堂活
动课的主要目的;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活
动的主要过程;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




自我意识辅导——学会自尊(自我认识、体验、监控)
学习心理辅导——学会学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发展性)
人际关系辅导——学会交往(同伴、异性、师生、亲子、社会交往)
生活适应辅导——学会适应
生涯发展辅导——学会生存(生活、终身学习、谋生、爱)
(青春期、环境、升学就业、消费休闲适应)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体例







【活动设计理念】
【活动目标】
【活动年级】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所附材料】
【问题研讨】 示例
游戏热身活动举隅
 超级拳王(小人、老虎、枪/猎人、狗熊、枪)
 进化论(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
类——哺乳类——人类)
 拼图大考验(NBA、灌篮高手、漫画、其他)
 大风吹
 可怜的小猫(六人一组)





青蛙跳水(六人一组)
造反运动(前后左右——头手均可)
一边倒(大小拇指)
OK,不许动
抓手指
人格辅导
 自我意识辅导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 情绪辅导
主观幸福感、正确表达情绪体验、适当调节不良
情绪
 人际关系辅导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自我意识
1.构成
自我认识:我是怎样的人?
自我体验:我对自己是否满意?
自我调节:我怎样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2.积极的自我意识标准:
(1)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
(2)自我认知、体验、调控协调一致
(3)悦纳自我,与外界保持和谐
(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统一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
初为什么出发 ?
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活在当下。
如果走的太快,要停一停,等候灵魂跟上来。
给心放假。
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看淡得失。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十项
辅导技巧
1、专注(接纳)——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
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 平行面对学生;
● 保持视线接触;
● 采取开放姿势;
● 微微倾向学生;
● 面带微笑,保持轻松;
● 注意声调语气。
2、倾听——全神贯注于学生表达的信息,
而不轻易加以评判。

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渴望别人的关注与理解
是人之天性。班级辅导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
心声,并且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去感
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理解学生各种行为表现的动
机。
倾听的技巧:
● 主动表示倾听(趋前一小步);
● 高度注意,表情全神贯注;
● 用点头、微笑或轻微的声音做出适当回应,
以表示自己的理解或同感;
● 耐心,不应有丝毫的不耐烦、不悦或轻视的
表现,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叙述;
● 适时提问、使用体态语言等。
3、重述——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
确认学生传达的信息,以避免对学生的误解,并表
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
● 重述语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
性;
● 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
● 重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
断表述。
4、具体化——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漫无目标的陈述。
● 具体化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说情“具体经历”、“具
体表
现”、“具体感受”;
● 学生表述模糊的部分往往是他想逃避的部分,因此
具体化不等于贸然对质,若是学生不想具体说明,可给予
接纳和关怀,待时机成熟时再深入聚焦;
● 具体化应采取开放式问句,不要用“对不对”、
“是不
是”、“该不该”等封闭式问句;
● 避免连续发问,以免造成压力感;
● 避免严肃的态度或焦急的表情;
● 对学生的回答应予支持、鼓励或引导。
5、引导——这是理清学生思路、避免学生偏
离主体或表述明显错误见解的重要技术。
● 对学生的观念偏差或负向认知,不宜训斥、
批评,不必强求学生改正或服从,而只需激发学生
群体的求异思维,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便可基本
澄清是非得失。
● 对偏离主题的发言可采用轻松态度做提
醒;
● 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承
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
6、同理心——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
题,并将自己共情、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
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
● 同理心的前提是专注于倾听,力求自己的语言与体态
语言保持协调一致;
● 同理心的关键是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
生
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
● 同理心的反应要把握“简述语言”的原则,力求简洁、
富有弹性或试探性,并让学生有修正、否定、解释、澄清
及确认的机会;并采用适当的表达同理心的开头语和词
汇,如“你好象是说…”、”所以,你才处在一种…”
7、支持(回馈)——给学生以充分的关怀、
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强化,以增强学生在团体中的
自信。
● 支持必须建立在具体的事实、情感、行为的
基础上,不能言不由衷;
● 口头鼓励、赞美、提供参考意见或引导学生
自我肯定;
● 体态语言的支持,如点头、微笑、信任的目
光、肯定的手势等。
8、面质——针对学生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矛
盾,以及前后看法的矛盾,与学生深入探讨,协助
学生面对本想逃避的思想、行为、感受,以促使学
生更坦然地面对自我的挑战。
● 面质应该是建设性的,不应带有敌意、歧
视、嘲笑等态度;
● 面质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基
础;
● 态度必须和蔼,语气必须明确;
● 面质后,要更加专注于倾听学生的说明;
● 要防止引发学生的激动情绪。
9、保护——让学生在团体中免受不必要的心
理伤害,让学生在团体中充分成长。
● 巡视各组互动情况,可大大减少小组内集中
议论某人缺点、嘲笑羞辱某人等现象;
● 制定明确的团体活动规范;
● 引导而不斥责违规现象;
● 不过分保护,以免学生丧失自己解决问题
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 若出现的问题有普遍性,必要时可使用
“暂时中止”策略,待教师重述团体规则后再进行
讨
论。
10、自我开放——教师投入团体互动,表达
出在团体中此时此地的自我感受或人生经历,以引
导学生自我开放,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团
体更深层的互动。
● 教师的开放自我立足于团体氛围;
● 注意适时性,过早过多的自我开放会使学
生觉得不自在;
● 开放的内容必须切合讨论主题;
● 开放时机适合在团体过程或结束阶段;
● 方式必须自然,内容宜简洁。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感情、
知识、信念、行为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
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
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它
包括这样三个內容,即生殖健康,性心理健
康,性生理健康。
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性生理
….
学习心 交往心 性心理 挫折心 ……
理
理
…. 理
性道德
…….
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人的优化发展——性成熟是人发展中
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性健康问题贯穿于一生。
(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性健康具有享受功
能、发展功能与生殖功能。
(三)建立积极健康的性价值观——社会文化生活
的开放,性信息良莠不分,青少年缺乏对性信息判
别与选择能力,性价值观混乱。
(四)完善德育内容——填补我国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内容的空白。
性健康教育的操作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知识性内容要科学,表达
要规范,一般不以经验为依据。
(二)适应性原则:方法使用要合理,强调引
导情感体验,严禁教导行为体验。
(三)灵活性原则:易引发争议的内容从知识性
角度介绍。如避孕、怀孕、人工流产等内容从人
口教育角度讲。
(四)指导性原则:正面指导为主,多讲“可以做
什么”少讲“不准做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行为技
术。
(五)多样性原则:授课形式可多样化,根据内容
选择适合的方法,一般知识性内容用讲授式,价值
观讨论用活动式,特殊事例用个别辅导。
(六)整体性原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同步,
适当机会对家长进行“家庭性健康教育内容与方
法”。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
1.青春期生殖健康任务
2.人口意识
3.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特征及自我保健
4.性角色差异及其认同
5.性道德的内容及价值
6.性道德的自我培养
7.人类性行为的内涵及自控机制
8.青少年性行为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9.性行为取向与社会规范、法律的关系
10.性传播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