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簡報 - 技職教育宣導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PowerPoint 簡報 - 技職教育宣導

技職教育政策與發展
中華民國102年8月
0
壹、前言
貳、技職教育現況
參、技職教育特色
肆、技職教育的困境及挑戰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
陸、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柒、結語
1
壹、前 言(1/2)

2013年《cheers》雜誌調查「3000大企業決策者最
愛大學畢業生調查」排名,前10名有2所科技大學,
依序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前
30名中則有9所技專校院,技職校院表現亮眼。
排名
學校
排名
學校
1
2
3
臺灣大學
成功大學
交通大學
6
7
8
臺灣科大
淡江大學
臺北科大
4
5
清華大學
政治大學
9
10
中山大學
中央大學
本項調查由8項指
標組成,包含「專
業知識與技術」、
「穩定度與抗壓
性」、「解決問題
能力」、「團隊合
作」、「學習意願、
可塑性」、「國際
觀與外語能力」、
「創新能力」、
「融會貫通」。
2
壹、前 言(2/2)
隨著國內外因素改變,技職教育應再優質化並提出
因應策略
 國際趨勢
 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造成生源不足)
 產業結構改變
 全球化與國際化
 兩岸關係
 國內教育發展
103年起推動12年國教(三大願景、五大理念、
六大目標)
3
貳、技職教育現況(1/4)
一、技職教育學制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
後期中等技職教育
國
中
(1)二技
(2)四技
(3)附設專科部 {五專、二專}
(4)研究所【碩、博士班】
(1)五專
(2)二專
(1)高職【實用技能學程】
(2)高中附設職業類科
(3)綜合高中【專門學程】
國中技藝教育學程
--職業試探、陶冶
4
貳、技職教育現況(2/4)
二、技專校院概況-1
91至102學年度大專校院校數消長表
學年度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增
減
普通大學
68
70
70
70
70
71
69
71
71
71
71
71
+14
科技大學
15
17
22
29
32
37
38
41
46
51
53
55
+40
技術學院
56
55
53
46
45
41
40
37
31
26
24
22
-34
專科學校
15
16
14
17
16
15
15
15
15
14
14
14
-1
合
154
158
15
9
162
163
164
162
164
163
162
162
162
+8
學校別
第
二
國
道
計
91
校
5
貳、技職教育現況(3/4)
二、技專校院概況-2
高等技職教育近10年學生數變動
學制
91學年度學生數
比例
101學年度學生數
比例
博士
1,136
0.18%
2,957
0.45%
碩士
11,238
1.74%
33,250
5.06%
四技
174,940
27.12%
462,090
70.20%
二技
130,785
20.27%
37,142
5.13%
五專
144,276
22.36%
85,667
13.09%
二專
120,318
18.65%
9,789
1.36%
172
0.02%
學位學程
--
--
二專進修專校
50,216
7.78%
18,753
2.82%
進修學院(二技)
12,260
1.90%
14,315
1.87%
總計
645,169
--
664,135
--
1.培育學生數成長:博士、碩士、四技、進修學院(二技)。
2.培育學生數下降:二技、五專、二專、二專進修專校。
備註:資料來源:技專校院校務基本資料庫2.學生數含日間部、進修部、在職專班、進修學院、進修專校
6
6
貳、技職教育現況(4/4)
三、高中高職概況-校數及學生數
91至101學年度全國高中高職學校班級學生概況
學
年
度
校數
計
學生數
高中 高職
計
普通科
職業
類科
綜合
高中
建教合
作班
實用技
能學程
進修
學校
91
472
302
170
858,943 296,135 324,626
87,374
15,001 35,648
100,159
92
472
308
164
848,558 299,999 306,419
93,690
19,577
33,611
95,262
93
473
312
161
866,545 305,698 302,258 103,937 23,901 31,719
99,032
94
471
314
157
889,347 308,942 303,009
111,666 28,595 35,584
101,551
95
474
318
156
895,785 306,463 303,621
112,677 31,933 39,610
101,481
96
476
320
156
898,261 304,342 305,321
110,215 34,176 43,425
100,782
97
477
321
156
898,564 302,741 310,817 103,575 35,746 47,309
98,376
98
486
330
156
901,709 306,787 319,329
96,396
35,279 51,166
92,752
99
491
335
156
902,554
328,322
89,088
34,192 51,904
87,494
100
491
336
155
899,188 318,284 336,594
83,674
29,855 48,018
82,763
101
495
340
155
886,311
79,519
27,463 44,304
74,698
311,554
323,169 337,158
7
參、技職教育特色(1/13)
1)
2)
3)
4)
5)
體系完整制度健全
學制類科多元適性
辦學成效務實致用
國際競賽成果豐碩
產學合作成效卓著
8
參、技職教育特色(2/13)
一、體系完整制度健全
普通教育體系
技職教育體系
大學研究所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研究所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大學部四年制
(四技)
大學
高中
綜合高中
高職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大學部二年制(二技)
二年制
(二專)
專科學校及
技術學院、
科技大學附
設專科部
五年制
(五專)
大
學
教
育
中
等
教
育
專
科
教
育
國 民 中 學
9
參、技職教育特色(3/13)
二、學制類科多元適性
五專
群別
機械群
動力機械群
電機電子群
土木建築群
化工群
商業管理群
外語群
設計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家政群
餐旅群
海事群
水產群
藝術群
科別
機械科、模具科、製圖科等共10科
汽車科 、重機科、農業機械科等共5科
電機科、電子科、資訊科等共6科
消防工程科、土木科、建築科等3科
化工科、染整科、紡織科等3科
商業經營科、國際貿易科等共8科
應用外語科(日文)、應用外語科(英文)等2科
金屬工藝科、室內空間設計科等共10科
農場經營科 、畜產保健科等共6科
食品加工科、食品科、水產食品科等3科
家政科、服裝科、美容科等共8科
觀光事業科、餐飲管理科等2科
航海科、輪機科 等2科
漁業科、水產養殖科等2科
音樂科、舞蹈科、美術科等共11科
*各高職實際招生科別以當學年度各校核定開設科別為準
主要招生科別
護理
商管財金
應用外語
餐飲管理
美容與化妝品應用
幼兒保育
電子與電機工程
資訊管理
 五專尚有醫技、
工程科技、海事、
觀光、文創等類
科
10
參、技職教育特色(4/13)
三、辦學成效務實致用-1
 強化技職教師實務教學
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
 遴聘業師協同教學
 聘用具3年專任或6年兼任之專業科目新進教師
 改進教師以技術報告送審升等機制
 推動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方案
 強化技職學生實務能力
 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鼓勵參與海外實習
 設置跨領域學程,培育跨產業專業人才
 鼓勵師生取得證照,推動落實專業證照法制化
 加強學生工作態度、職業道德等「軟技能」素質培養
 鼓勵學生出國參加各類國際技藝能競賽
11
參、技職教育特色(5/13)
三、辦學成效務實致用-2
加強技職體系學生須取得1至2項專業認證
技職體系
產學攜手
合作計畫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已將技藝、檢定、證照融入高職課程
產學專班尤其重視學生取得專業證照
產業特殊
需求類科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住民
技職教育
計畫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實用技能
學程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建教合作
原 原 原 原
取得證照
升 升
(升 升 )
升 升
註:1.自81學年度至今已有超過100萬名學生取得丙級技術士證。
2. 91至101學年度技專在校生取得證照人數計有1,406,203人。
12
3.持有證照(丙級或乙級)列為各級學校甄審保送入學資格之一。
12
參、技職教育特色(6/13)
四、國際競賽成果豐碩
100學年度技職校院學生參加國際競賽
得獎統計(摘自教育部技職風雲榜)
技職學生102年參加國際發明展成績一覽表
德國iF設計
概念獎
102年我國獲34金49銀14銅
技職學生獲得26金38銀10銅
102年全球100件獲獎件數中,我國共獲
24件,其中有4件排名前10大。
美國展匹茲堡
102年我國獲37金33銀
莫斯科俄羅斯
阿基米德
102年我國共獲得65金63銀14銅
馬來西亞ITEX
102年我國獲得103金111銀11銅
技職學生獲得64金70銀15銅
瑞士日內瓦
競賽類別
獲獎件數
工業設計
商業設計
建築與空間設計
多媒體與遊戲設計
動畫片
創作電影
資訊技術
科技研發
餐飲廚藝
美容美髮家政
創業
國際技能競賽
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
國際發明展
總計
;
34
108
2
3
35
3
8
37
66
42
2
23
6
409
778
13
參、技職教育特色(7/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1
一般碩士專班
產業碩士專班
雙軌旗艦
二技班
二技階段
五專
後2年
五
專
前
3
年
階
段
國中
二專
階段
高
職
階
段
最後一哩
強化大專學生實習策略
產學攜手
四
技
階
段
人才培育
一
般
五
專
班
一般
二技班
雙軌旗艦
二專班
建
教
合
作
班
□
雙
軌
旗
艦
四
技
班
大學學士班(含四技)
一般二專班
雙
軌
旗
艦
高
職
班
實
用
技
能
學
程
產
業
特
殊
需
求
高中職
國中技藝教育學程
高
等
教
育
(
含
技
職
)
教中
育等
教國
育民
14
參、技職教育特色(8/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2
技術研發
推動策略
【策略一】
擴大推動產學媒合學生
校外實習,技術研發及
產業學院等
【策略六】
辦理各項產學合作論壇
及競賽,鼓勵技專校院
師生實務研發之興趣
【策略五】
產學合作績效評量,
突顯辦學與校務經營
之多元面向,促成各
校良性競爭環境
【策略二】
補助設立區域產學合作中
心,媒合產業界與學校/
技術研發中心從事合作建
構區域性資源整合
【策略三】
推動技專院校與產業
園區合作計畫,落實
辦學務實致用特色
【策略四】
鼓勵教師以技術
報告送審升等推
動產學合作
15
參、技職教育特色(9/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3
6所區產中心
協助夥伴學校產學媒合、諮詢服務、跨校資源整合及建置親產學環境,整合
產學媒合、智財加值、創業育成等資源,提升整體產學合作效益。
產業園區產學合作
師生以專題製作方式,主動配合產企業需求提出實務研究計畫,以引領產
企業投資技術研發,協助企業轉型和升級,提升學生實作能力,貼近就業
市場。
跨部會共同合作
與經濟部及國科會合作產業園區廠商轉型再造升級計畫及工業基礎技術計
畫等
16
參、技職教育特色(10/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4
(1) 92-101年成效
產學合作累計6萬8,016件、293億7,362萬元;專利累計申請9,428件、
獲得6,467件;技術移轉累計2,296件、6億2,969萬元。
(2)產業園區產學合作廠商出資比率逐年提升
94-102年補助1,998件,教育部補助金額68,061.3萬元,廠商出資
51,246.2萬元。
8000
6000
4000
2000
0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100年
101年
1,043
1,907
3,747
4,116
4,985
5,233
5,338
5,952
專利申請(件數)
617
305
1,220
918
1,699
1,996
1,845
1,750
專利獲得(件數)
477
196
589
521
568
1,280
1,665
1,884
4,255
5,599
7,403
8,252
7,749
7,789
3,397
3,439
328
562
593
1,128
1,239
1,341
1,431
產 學 合 作 金 額 (百 萬 元 )
廠 商 投 入 金 額 (萬 元 )
技 術 移 轉 金 額 (十 萬 元 )
17
參、技職教育特色(11/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5
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已建立33個產業
公協會交流平臺
產業公協會
1.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2.台北市電腦公會3.台灣區冷凍空調工
程工業工業同業公會4.臺灣區手提包輸出業同業公會5.臺灣區製衣
工業同業公會6.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7.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
業拓展會8.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9.中華工商流通發展研究
協會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1.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2.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
協會3.台灣鍍膜科技協會4.台灣區表面處理工業同業公會5.台灣針
織工業同業公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1.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2.台灣橡膠暨彈性體工業同
業公會3.台灣醫事檢驗公會4.台灣區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5.台北
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中華民國銀行公會2.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3.中華民國物流協會
4.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5.高雄市儀器商業同業公會6.中華民
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7.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1.台灣區模具工業同業公會2.台灣區螺絲工業同業公會3.台灣區電
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中華民國農科園區產學協會2.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3.中華民國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4.台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
參、技職教育特色(12/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6
 產學共同提升大專校院學生就業力—未來的策略
學位及課程分流
將碩士班學位課程分為研究型 與
專業實務型
課程改革
以大學系所增設調整審核機制,引導學校納
入提升學生就業力之課程規劃
以競爭型經費引導課程改革及建立實務課程
實習制度
 建立實習制度、引進企業力量
 建置全國就業與實習網路媒合平臺
產業端需求人才
試辦產業學院及產業工會交流
規劃三贏的產業碩士專班
尖端創新研究人才及跨域人才
建置碩博士研發一貫學位學程
跨領域學程
19
參、技職教育特色(13/13)
五、產學合作效能卓著-7
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具體作法:
透過與各產業公協會之交流機制,研商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等
事宜,並擴大推動產學媒合、學生校外實習及產業學院等,有
效縮短學用落差,培育業界所需人才。
◎未來推動重點:
調查六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動方案合作
公協會,擇定擬合作產業公協會並徵詢合作意願,另透過跨部
會合作機制,請經濟部工業局協助發動公協會,持續擴大產業
公協會合作機制。
教育部與各產業公會產學媒合成效表
產學合作(
件數)
合
計
126
產學合作
(金額)
32,743,590
技術移轉
(件數)
10
技術移轉
(金額)
實習學
生數
見習(參
訪)人次
研習會
(場次)
研習會
(人數)
1,940,180
67
271
42
1,731
教師赴公民
營機構研習
(人數)
57
20
肆、技職教育的困境及挑戰
傳統觀念
學生因素
先高中後高職學生
未能適性選擇
重視文憑及升學之
價值觀
對技職教育缺乏瞭
解及認同
 技專學生社經地位
較弱
 語文能力不足
 基礎學科能力有待
加強
技職教育的
困境與挑戰
技職定位
技職教育學術化
高職以升學為導向,
致基層技術人力不足
高職系科設置漸往
設科成本低之新科系
傾斜,使得產業人力
結構產生傾斜
社會環璄
人口結構改變(少子
女化之衝擊)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之推動
全球化與國際化
兩岸關係
教學資源
 技職教育資源不足
 教師實務經驗不足
 教育結構私校為主
類別
技專校院
大學校院
公立
私立
總計
18
73
91
35
36
71
產業變化
產業轉型,技術人才需
求遽增
產業對技職教育態度
人才培育不符業界需求,
學用落差大
證照法制化未能落實
21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
一、實施多元管道入學 五、培育產學合作人才
二、推動技職學校評鑑 六、重視產學創新研發
三、推動典範科技大學 七、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四、積極提升教學品質
22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1/9)
一、實施多元管道入學
續辦五專菁英班
逐步提高五專免試入學名額比率
學年度
免試入學比率
100
35%
101
55%
102
65%
103
75%
擴大辦理「技職繁星計畫」招生
改進四技二專選才機制,增加非紙本測驗之實作
選才,引導學校重視實務教學,鼓勵學生以競賽、
證照、實務專題等方式適性升學。
23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2/9)
二、推動技職學校評鑑
高職學校
 100 年至 104 年辦理第2期程高職學校評鑑。
 凡受評鑑學校之「校務評鑑範疇」有3個領域的評鑑結
果列為「四等」(含)以下,或「專業類科範疇」之科別
的評鑑結果列為「四等」(含)以下,則必須接受發展輔
導及追蹤評鑑,提升辦學效能。
技專校院
 每校每五年接受一次評鑑(一次辦理行政類校務與專業
類系所評鑑),並就受評三等科系所進行諮詢輔導訪視
及追蹤評鑑。
 改進技專校院評鑑制度
從等第制改為認可制,從效標參照改成自我參照。
擇優推動學校自評。
24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3/9)
三、推動典範科技大學
 目標:
 建立高等技職教育多元典範
 建立整合型之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創新研發機制,並強化
工業基礎技術扎根。
 執行情形:
 101年度試辦遴選6校為典範科大推動學校,另2校獲補助成
立產學研發中心。
 102年起正式遴選12校為典範科大推動學校,另4校獲補助
成立產學研發中心。
 未來重點:
 成功發展國內典範科技大學,彰顯高等技職教育與一般
大學教育之差異與特色。
 提升我國高等技職教育品質與競爭力。
25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4/9)
四、積極提升教學品質-1
 持續強化技職教師實務教學
 擴大推動技職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
 擴大推動引進業界資源協同教學
 建置高職學校各群科業師人才資料庫
 建構並推動產企業界與學校產學合作媒合平臺
 強化技職學生實務能力
 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鼓勵參與海外實習。
 配合高級中等教育法,研擬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學生實習辦法
 鼓勵師生取得證照,並協調勞委會等部會,建立
我國專業證照法制化,落實國家證照就業制度。
26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5/9)
四、積極提升教學品質-2
 提升學校教學品質
 推動「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
方案」
 實施「高中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 提升專科學校教學品質
 執行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
27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6/9)
四、積極提升教學品質-3
 課程調整
 研修高職課程綱要
(一)建立高職課程綱要研修機制
1.強化務實致用
2.落實課程連貫
3.深化基本技能
4.符應差異需求
(二)發展以群為核心的專業統整升學課程模組
(三)發展以科為核心的技術專精就業課程模組
 技專校院實務研發課程
導引學校建立實務課程內容與發展機制,厚植學生競爭力
 技專校院工業類實務課程研發及試辦計畫(正修科大)
 技專校院車輛工程實務課程整體改進計畫及科技校院研究所研
發實務及課程整體改進計畫(國立臺北科大)。
 逐步擴大推廣技專校院實務研發課程。
28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7/9)
五、培育產學合作人才
透過「產」「學」互動方式,推動各類產學專班/學程,持續擴
展並緊密結合產學合作培育方式,提供業界所需人才。
策略名稱
辦理績效
1.實用技能學程
3年免學費,協助弱勢學生就學,學習專業技術。
2.高職建教合作
3年免學費,協助弱勢學生就學,並在職場學習一技
之長,俾利就業。
免學費補助,協助弱勢學生就學,為國家培養產業
3.產業特殊需求類科班 特殊需求人才。
4.產學攜手合作
以高職+技專+廠商(+職訓中心),發展3+2、3+2+2
、3+4或5+2之縱向學制,兼顧升學及就業。
5.產業碩士專班
由產業界及學界合作開辦並共同規劃課程,培育企
業所需人才。
29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8/9)
六、重視產學合作及創新研發
 完善產學法規
101年2月修正發布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
 鼓勵及輔導產學合作機制
• 建立6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
• 建立「技專校院與產企業交流平臺」與增設「創新創業」任務
 建立產業公會與學校交流平臺
選擇特定領域產業公會,定期與學校進行交流。目前已建立產學
交流平臺之公會有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臺北市電腦商業
同業公會、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公會。
 工業基礎技術扎根
選擇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學校擔任召集學校,組成
策略聯盟進行合作與分工,投入工業基礎技術之研發(包括材
料化工、機械、電子電機與軟體),並促成產學研針對重點技
術進行人才培育與合作研發。
 建立技專校院創新創業平臺
30
伍、技職教育發展重點(9/9)
七、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推動技職學校外語教學改進計畫及實施第二外語
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計畫,擴大招收外國學生
鼓勵技專校院依規定開設外國學生專班或赴境外開
設專班
鼓勵學生出國參加各類國際技藝能競賽
協助國際發明展得獎作品產業化
31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1/12)
•前言
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
技職教育與臺灣經濟建設和未來發展關係密切,過去培養不少
技術人才,造就臺灣經濟奇蹟,各界均認為技職教育人才培
育的重要性,惟應強化產業人才的培訓,結合產業需求,改
進技職教育。
 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近10年來技職學校改制升格,加上技職教育並未得到應有的肯
定與尊嚴,致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職教育學術化,引
發技職教育定位不明、學用落差的批評聲浪。
技職教育應隨著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變化,及參考先進國
家作法,快速回應調整,以培育國家所需技術人才,再
現臺灣技職教育榮景。
32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2/12)
•目標
提升技職教育競爭力
無論高職、專科
、科技校院畢業
生都具有立即就
業的能力
充分提供產業發
展所需的優質技
術人力
改變社會對技職
教育的觀點
33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3/12)
•期程
102-106年
•策略

3個面向9個策略

制度調整:政策統整、系科調整、實務選才
課程活化:課程彈性、設備更新、實務增能
就業促進:就業接軌、創新創業、證能合一


34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4/12)
策略1-政策統整
一、結合教考訓用,整合政府部門、產業及學
校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
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二、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建立完整技職教
育體系,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35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5/12)
策略2-實務增能
作法:
一、依據產業發展之人力需求,盤點技專校
院與高職學校系科之設置及銜接。
二、優先補助高職及技專校院調整、設置與
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等辦學成本高,
且基層技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科班。
36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6/12)
策略3-實務選才
作法:
一、現行招生管道之檢討。
二、整併現行招生管道,以朝簡化招生,落
實實務選才目的。
三、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之調整規劃。
37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7/12)
策略4-課程彈性
一、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高職及技專校院課程
與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二、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三、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建立策略聯盟並共構職
能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
倫理)。
四、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五、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技專校院跨國學位學
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38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8/12)
策略5-設備更新
作法:
一、更新基礎教學設備,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
校院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等成本高且基層技
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系科班設備。
二、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結合職業訓練單位設
備資源,降低設備落差。
三、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研訂要點,分階
段提供誘因鼓勵產業直接或間接投入設備至教
學單位。
39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9/12)
策略6-實務增能
作法:
一、教師面:
(一)業師協同教學共構課程並予e化,及建立業師人力
資料庫;同時鼓勵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
(二)鼓勵學校聘任具業界經驗之新進專業科目教師,並
鼓勵高職專業科目教師甄試,著重實作測驗(術科)
。
(三)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或產學研發成果升等及納
入教師評鑑指標。
二、學生面-落實學生校外實習(包含高職、技專校院及
研究生於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40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10/12)
策略7-就業接軌
作法:
一、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
二、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
之指標。
三、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透過宣導及體驗學習活動
,協助國中生依性向、興趣及能力適性選讀技職
教育。
四、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
。
五、培訓國中、高職及技專校院職涯規劃種子教師,充
實學校職輔人力,強化職輔功能。
六、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大
專畢業生至職場就業。
41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11/12)
策略8-創新創業
作法:
修訂教育部補助區域產學合作中心作業要點,
結合地方政府 、學校、周邊產業及社區資源,
協助區域經濟發展,及媒合區域產業所需各層
級就業人力。
42
陸、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12/12)
策略9-證能合一
作法:
一、配合系科盤點及調整結果,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
系科與 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並鼓勵學生
取得。
二、結合教考訓用,獎助高職及技專校院依據各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所建置之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
規劃課程,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43
柒、結語

技職教育要成功培育學生具備就業能力,及充分
提供產業界所需各級優質技術人力,需政府部門
提供詳實的人力供需調查與推估;產業界提供具
有前景的工作環境及薪資待遇;學校依產業趨勢
發展培育具專業及職場倫理之人力。

透過產、官、學、研通力合作,及教、考、訓、用
合一,以提升技職教育競爭力及社會地位,再現
臺灣技職教育榮景。
44
敬請指教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