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鸟画(点击下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古代花鸟画(点击下载)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花鸟画不仅仅是指花 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 植物。 按传统的分法可分为: 花卉

,

蔬果,翎毛,草 虫,畜兽等类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 注重“写生” —— 从实际生活中撷取 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 —— 把花鸟的自然属

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 “白眼向 天” 和“四君子画”(梅、兰、竹、

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 精神内涵

。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唐 韩干 〈牧马图〉 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相结合,用笔严谨, 骏马形神俱妙。 [ 法 ] 席里柯 1812 年 油画 《龙骑兵》 造型准确,色彩逼真,强烈的运动感。

白眼向天” :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丛竹图》郑板桥 清

《墨梅图》王冕 元

• • • •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古代 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 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 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 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 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 深邃的文化涵义。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 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 工 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如(唐 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 而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 意花鸟画。)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 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 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 画

此图以传神之笔描绘了或缓步跛行,或低头吃草,或纵跱而鸣,或回顾舐舌, 或翘首而驰,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 为了表现牛温厚老成的性格,作者以枯淡涩笔勾出富有特性的线条,笔不畅而 意畅;对于墨色亦有丰富的处理,并非一色贯穿,其浓淡、干湿变化丰富精妙。 《五牛图》最成功处在于为牛传神,作者实际上通过体察牛的脾性,将人的感 情带入笔端,刻画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牛的性情和形象。“久对之, 神气溢出如 生”, 所以为千古绝迹也。

全 图 虽 无 一 陪 衬 物 , 但 通 过 对 人 物 与 马 匹 神 情 气 色 的 渲 染 , 寓 意 着 辽 阔 的 原 野 风 貌 , 充 满 着 浓 厚 的 生 活 气 息 , 令 人 玩 味 不 尽 。 简 练 的 概 括 与 细 腻 的 写 实 相 结 合 , 形 神 俱 妙 。 使 这 幅 画 成 为 我 国 古 代 早 期 画 马 图 中 的 代 表 作 品 。

黄筌 对自然的观察,是十分认真仔细的,所以,他的作品富有真实感。题材大都是 皇家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异兽。 此乃供儿子临摹之用的稿本,故没有整体布局,动物之间,大小间杂,互无联系, 但每一虫鸟及动物的形态状貌,画得逼真生动。 画家追求的不是线的形式变化,而是对质感的表达。 从《珍禽图》可以看出黄筌的绘画,富丽而不柔媚,精致而不纤弱的艺术造诣。被 人称之为“黄体”,对后代花鸟画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 。。。

徐熙,为人宁静淡泊, 不慕名利,专心于绘事。 技法上,用笔不拘泥于精 勾细描,而是用粗笔浓墨 ,略施杂彩。在一定程度 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 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 有所创造,开创了一种水 墨为主兼用色彩的新体貌 ,画史称为“徐体”,颇 能传达“野逸”之趣。 《雪竹图》是徐熙泛游 江湖,写生创作,清秀淡 雅,朴素自然,一丛竹林 蓬起,根秆枝叶皆用粗笔 浓墨,竹节用青色勾点, 随风摇曳。

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他技巧熟练,落笔可不用 起稿,工而不拘。 画面上,一枝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但是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似 乎并不感到冬天寒冷,依然在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不仅情态各异,而且活灵活现,充满 生活情趣,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说明画家很善于把欣赏自然美时所引起的感 触巧妙地表现出来,此外崔白在这一作品中还善于运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 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显得更具有艺术魅力。

文同少时读书用功,常通宵达旦 十二岁左右就有很高才华,文同 操韵高洁,诗词书画,人称四绝。 因为他画竹最有名,影响也最大, 学他的人甚多,画史上称作“湖 州竹派” 。 《墨竹图》写垂竹一枝,出枝弯 曲,枝叶多用浓墨。新枝 嫩叶,渍以淡墨,熟练地运用了 行、草书法的用笔。在章法方面, 讲求突出气势,虽只作一枝复垂, 但它的奔放形迹,生动地表现了 竹子临风擎雨的神韵,不愧为墨 竹杰作。 文同画竹,正因为十分注重观察 竹子的形态,领会竹子的神韵, 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指文同画 竹的状态。这一帧笔墨简练、功 夫精深的《墨竹图》,正是画家 对普通生活现象那种特殊审美观 念的显露。

致 的 。 画 上 的 题 字 是 赵 佶 的 瘦 金 书 体 , 书 法 与 工 细 、 富 丽 的 画 风 是 相 一 画 中 描 绘 了 一 只 绚 丽 丰 润 的 锦 鸡 , 停 立 在 芙 蓉 枝 干 上 , 回 首 注 视 着 翩 飞 的 双 蝶 , 表 现 出 跃 跃 欲 试 的 神 态 。 锦 鸡 的 回 头 , 芙 蓉 的 微 微 弯 垂 , 使 花 、 鸟 、 蝶 三 者 之 间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而 产 生 了 美 丽 动 人 的 艺 术 效 果 。 左 下 角 那 丛 萧 疏 的 秋 菊 , 也 被 描 绘 得 婀 娜 多 姿 。 王 , 但 却 是 一 位 无 所 不 能 的 书 画 家 。 赵 佶 在 位 时 , 大 力 提 倡 建 立 画 院 , 十 分 重 视 搜 罗 绘 画 人 才 。 他 比 较 注 重 写 生 , 讲 究 画 理 法 度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促 进 了 宋 代 院 体 画 的 发 展 。 赵 佶 , 即 宋 徽 宗 , 宋 代 第 八 个 皇 帝 。 他 是 一 个 昏 庸 无 能 的 封 建 帝

简介 姓名:赵佶 出生:元丰五年( 1082 ) 属相:狗 卒年:绍兴五年( 1135 ) 享年: 54 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初婚: 18 岁 配偶:王皇后、郑皇后 子女: 31 子 34 女 继位人:赵桓 最得意:收复燕京 最失意:被金人俘虏 最不幸:客死他乡 最痛心:馆藏书画为金人所夺 最擅长:绘画、书法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 重用奸臣主持 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竟将父亲留下的当 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 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宋徽 宗被俘囚禁, 五年后病死。 徽宗在政治上没有成就但他酷爱艺术,他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 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 院。以画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 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 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 和尚 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 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 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 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 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徐渭,字文长。不幸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混乱、腐 败的社会激愤不满,他以犀利的笔墨,用揶揄讽刺, 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笔调发泄心头的激 愤。他不拘程式,用笔恣肆狂放,泼墨汪洋淋漓,作 品透出 “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境。徐渭的大写意花 鸟画法,说明了当时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 一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画家生平 :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的灭亡, 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 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 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莫不 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 之”。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他是诗人,他是 画家,他是书法家,他是军事家,他是戏曲家, 他是民间文学家 ,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禅居士、他 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历史学家。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象徐文长那 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 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 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 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齐白石曾说恨不生 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 去,亦快事故。” 然而,徐文长的一生却很不幸。他虽然有着 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 发狂杀妻而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 潦倒而死。老百姓倒是十分喜爱他的,至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 多徐文长的故事。他在绍兴的故居 —— 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 年的人世沧桑,还依然保存,维系着后人对这位富有平民气息 的文学艺术家的长久怀念。

小结和思考

今天,我们利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 赏析了这些作品,了解了有关中国 古代花鸟画的知识。最后,让我们 一起来做个小结 :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 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 主的花鸟画传统。在摹刻客观对象 的过程中,画家们移注了自己的审 美理想和情感,所以,花鸟画便成 了拟人化的对照,审美化的再现, 而花鸟画也有了象征寓意、遣兴抒 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