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生評量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特殊教育學生評量

特殊教育學生評量
于曉平 101.9.27
評量基本意涵
• 評量是落實特殊教育的重要過程
• 對特殊教育理念與目的的清楚掌握與對特殊
兒童的了解是評量進行時的成功關鍵
• 評量是觀察及掌握人與環境互動的產物
– 為因應其特殊學習需求,因此需要加以鑑定與評
量。
– 評量工作不限於使用測驗工具,各種有利於蒐集
學生學習的相關資訊,皆不應被忽視,應具有多
元化的過程與內容。
– 評量與鑑定安置、教學息息相關,藉由嚴謹的鑑
定評量過程將特教學生安置於適宜的場所進行學
習,或是提供其學習需求。
實施評量之初
• 目的
– 了解學生的功能、興趣與教學需求
– 分析其學習困難
– 配合學生與環境而改變教學目標
– 了解其不同的需要、協助與資源
– 知曉父母與孩子的準備與期望
– 提供特殊教育與服務以滿足其個別需求
(Chasty & Friel, 1993)
• 雖然常見以建立可行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目標的
達成以及改進教學的方法為主,但也會用來進行安
置、分類,成為特殊教育學生『死亡』的判決,影
響著學生未來學習機會。
評量重要課題
• 法律
–
–
–
–
個別化教育計畫
保障評鑑程序
最少限制環境
正當程序
• 倫理
–
–
–
–
–
評量人員應對自己所做決定的行為結果負責
認識個人能力的界限
評量資料的隱密性
監守專業的評量標準
測驗安全性
(張世彗、藍瑋琛,2011)
評量目標與應用
• 分類與資格認定
– 鑑定標準
– 綜合研判
• 個案描述、分析、後續處理建議
• 評估狀況與進展
• 發展與形成教學介入計畫
– 長短期目標
– 評量標準
– 介入優先順序
評量前的重要步驟
• 告知學生評鑑最後要求的產出為何
– 說明評量的指標,讓學生了解評量的指標(知
道要完成什麼)
– 與學生討論評量的指標
• 學生在課程時的反應-老師持續的觀察與評
量
• 老師本身亦為學習的典範-學生學習、反思、
實踐與堅持
• 剛開始對模糊狀況的容忍
評量與教學目標的連結
• 成功學習之評量指標
– 學生表現:知識、理解、分析、應用、評鑑、創造
– 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 學習思考與態度
• 多元的評量向度
• 成功的評量情境
–
–
–
–
–
清楚傳達成功表現的指標
學生特質
課程內容與特性
評量媒體與資源
教學回饋
• 監控與診斷
(王文中等人,2000)
特殊教育教學評量
•
•
•
•
•
•
IEP
學習成果評量
成就測驗動態評量
錯誤類型分析
真實評量
替代型評量
(陳政見, 2007)
新的評量概念
• Sternberg (2008)的WICS模式
– 一個有價值的評量應該能夠反映學生在21世紀
生存所需要更多樣的能力,評量學生成為在世
界上更主動參與的公民,在學校與生活中獲得
成功。
– 強調在工作中所須的重要能力,更強調其非傳
統評量實施的可行模式。
– 分析、實用、創造智能與智慧
• 多元評量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