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不确定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标准不确定度

第三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本章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 测量误差的分类和测量结果的表征
2、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
3、 测量不确定度
4、测量数据处理
3.3
测量的不确定度
3.3.1、不确定度的概念
1.术语
(1)标准不确定度:用概率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
A类标准
不确定度:
用统计方法得到的
B类标准
不确定度:
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
(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的
(3)扩展不确定度U: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
2. 不确定度的分类
A 类标准不确定度 u A
标准不确定
度
B 类标准不确定度 uB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不确定度
U( k  2)
测量不
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U( k  3)
U95
相对不确定度
U99
3. 不确定度的来源:被测量定义的不完善,测量装置或
仪器的影响,测量环境的不完善,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
值本身的不确定度,由随机因素所引起的
3.3.2、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
3.3.3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1.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方法
①
1 n
x   xi
n i 1
n
②
③
S(X ) 

( xi  x ) 2
i 1
式中自由度为v=n-1.
n 1
S( X )
uA  S ( x ) 
n
自由度意义:自由度数值越大,说明测量不确定度越可信。
2.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
B类方法评定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以前测量的数据,生产厂提
供的技术说明书,各级计量部门给出的仪器检定证书或校
准证书等。
uB 

k

——被测量不会超出的区间的半宽度;
K
——
置信因子,通常在2~3之间。
正态分布时概率与置信因子K的关系
概率P%
50
置信因子k 0.676
68.27
90
95
95.45
99
99.73
1
1.645
1.960
2
2.576
3
几种非正态分布的置信因子k
分布
k (p=1)
三角
6
梯形
6 / 1  2
均匀
3
反正弦
2
【例3.6】校准证书说明的标称值为10Ω的标准电阻Rs的电阻
值,在23℃时为(10.000742±0.000129),并说明其不确定
度区间具有99%的置信水平。求解电阻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解:由校准证书的信息已知α=129 ,P=0.99,假设为正态分
布,查表得k=2.58
uB 
电阻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
k
u B ( R s )  129 / 2.58  50
相应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 B (RS ) / RS
 50106 / 10  5 106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1)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
相关性:如果有两个随机变量X和Y,其中一个量的变化导致另一
个量的变化,那么这两个量是相关的
统计独立:如果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是它们每个概率分布
的乘积,那么这两个随机变量是统计独立的
独立的变量之间肯定不相关,但不相关的变量间不一定独立。
①协方差:
Cov( X , Y )  E[( x   x )( y   y )]
协方差的估计值:
②相关系数:
S xy
Q( X , Y ) 
1 n

( xi  x )( yi  y )

n  1 i 1
Cov( X , Y )
 ( X ) (Y )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2) 输入量相关时, 使用不确定度传播律
1/ 2
N 1 N


f f
 N  f  2

uC ( y )     u ( xi )  2  
r ( xi , x j )u( xi )u( x j ) 
i 1 j i 1 xi x j
 i 1  xi 



2
(3)输入量不相关时不确定度的合成
①
可写出函数关系式 Y=f(X1,X2,……,XN) ;
 N  f
u c ( y )   
 i 1  xi





2

2
u ( x i )


1/ 2
f
式中
称为灵敏系数
x i
②
不能写出函数关系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
的方和根值。
uC 
N
2
u
 i
i 1
【例3-7】一台数字电压表出厂时的技术规范说明;“在仪器
校准后的两年内,1V的不确定度是读数的14×10-6倍加量程的
2×10-6倍”。在校准一年后,在1V量程上测量电压,得到一
组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为V=0.928571V,并已知其A类标
准不确定度为uA( V)=14μV,假设概率分布为均匀分布,计
算电压表在1V量程上测量电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解:电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如下计算:
已知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uA( V )=14μV。
B类标准不确定度可由已知的信息计算,首先计算区间半宽

a  14106  0.928571
V  2 106 1V  15V
假设概率分布为均匀分布,则k = 3 ,那么,电压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u B (V )  15V / 3  8.7V
于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 C (V ) 
u A2 (V )  u B2 (V )  [(14 V ) 2  (8.7 V ) 2 ]1 / 2  16 V
4.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方法
包含因子
合成不确定度
U=
测量结果可表示为Y=
y±U
k·u
C
包含因子是的选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如果无法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且测量值接近正态分布时,
则一般取k的典型值为2或3,通常在工程应用时,按惯例取k=3。
2)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规律和所要求的置信水平,选取k值。
均匀分布时置信概率与置信因子k的关系
P﹪
k
57.74
1
95
99
100
1.65
1.71
1.73
3)如果uc(y)的自由度较小,并要求区间具有规定的置信水平时,使用t分
布,求包含因子的方法如下:
①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的有效自由度
veff
v eff 
u C4 ( y )
N

i 1
C i4 u 4 ( x i )
vi
②根据要求的置信概率和计算得到的自由度veff,查t分布的t值表得k p
【例3-8】设某输出量 ,式中 是乘积关系,分别为n1=10次,n2=5次,
n3=15次重复独立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
u( x1 ) / x1  0.25%, u( x2 ) / x2  0.57%, u( x3 ) / x3  0.82%
求:测量结果y在95%置信水平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解:
2
 u C ( y) 

 
 y 
n

i 1
2
 u( xi ) 
2
2
2
2

  0.25%  0.57%  0.82%  (1.03%)
 xi 
uC ( y)
 1.03%
y
v eff 
[u C ( y )] 4
3

i 1
[c i u ( x i )]
vi
4

[u C ( y ) / y ] 4
3

i 1
[u ( x i ) / x i ]
vi
4

1.034
4
4
4
0.25
0.57
0.82


10  1 5  1 15  1
根据P=95%,veff=19,查t分布的t值表3-4得
U 95
 k P uC ( y) / y  2.09  1.03%  2.2%
y
 19.0
3.3.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①明确被测量的定义及测量条件,明确测量原
理、方法、被测量的数学模型,以及所用的测量
标准、测量设备等;
②分析并列出对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的不确定
度来源,每个来源为一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③定量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特别注意采用A类
评定方法时要剔除异常数据;
④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⑤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⑥报告测量结果。
【例3.9】 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一个标称值为200Ω的电
阻两端的电压,以便确定该电阻承受的功率。测量所用的
电压的技术指标由使用说明书得知,其最大允许误差为
±1%,经计量鉴定合格,证书指出它的自由度为10。当
证书上没有有关自由度的信息时,就认为自由度是无穷大
。标称值为200Ω的电阻经校准,校准证书给出其校准值
为199.99Ω,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Ω(包含因子
k为2)。用电压表对该电阻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量5次,
测量值分别为:2.2V、2.3V、2.4V、2.2V、2.5V。测量时
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要求报告功率的
测量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
解 1)数学模型
V2
P
R
2)计算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2.2  2.3  2.4  2.2  2.5
 n 
V  2.32V
① V   Vi  / n 
5
 i 1 
②
(V ) 2 (2.32) 2
P

W  0.027W
R
199.99
3)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本例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①电压表不准确;②电
阻不准确;③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影响所致电压测量的重复
性。
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①电压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a)电压表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V)。已
知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且该表经鉴定合格
,所以u1(V)按B类评定。测量值可能的区间半宽度
a1为a1=2.32V×1%=0.023V。设在该区间内的概率分布
为均匀分布,所以取置信因子k1=
3 ,则:
a1 0.023
u1 (V ) 

 0.013V
k1
3
(b) 电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V)。已
知测量值是重复测量5次的结果,所以u2(V)按A类评定。
n
V 
V
i 1
n
5
S 
 (x
i 1
i
i
 2.32V
 x)2
5 1

0.122  0.022  0.082  0.122  0.182
V  0.13V
4
u 2 (V )  S ( x ) 
(c)由此可得: u (V ) 
S
n

0.13
5
V  0.058V
u1 (V ) 2  u 2 (V ) 2  0.013 2  0.058 2 V  0.059V
v eff (V ) 
u C4 (V )
u14 (V )
v1

u 24 (V )
v2

0.05944
4
4
 4.3
0.013
0.058

10
4
②电阻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
由电阻的校准证书得知,其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
=0.02Ω,且k=2,则u(R)可由B类评定得到
u ( R) 
a2 U
0.02


 0.01
k2
k
2
5)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P)
V2
P
其中输入量V(电压)和R(电阻)不相关。所以
R
u C ( P )  c12 u 2 (V )  c 22 u 2 ( R )
①计算灵敏系数c1和c2,得
P 2V 2  2.32


 0.023V / 
V
R
199 .99
P V 2
(2.32) 2
2
2
c2 
 2 

0
.
00013
V
/

R R
(199.99) 2
c1 
②计算uC (P) ,得
u C ( P)  (0.023) 2 (0.059 ) 2  (0.00013 ) 2 (0.01) 2  0.0014W
6)确定扩展不确定度U
①要求置信水平P为95%(即P=0.95)
②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P)
自由度
v(V )  4.3
可设为
,则
u (V )
veff
u (R)
的有效自由度veff:
v,
(R)
的自由度

uC4 ( P)
0.00144
 4 4

 5.2
4 4
4
4
c1 u (V ) c2 u ( R) 0.023  0.059

4.3
v(V )
v( R)
取veff的较低整数,则veff为5。
③根据P=0.95,veff=5,查t分布表3-42,得 k0.95  t 0.95 (5)  2.57
④扩展不确定度U0.95为
U 0.95  k0.95uc ( P)  2.57  0.0014 0.003 6 W  0.004W
7)报告最终测量结果
功率P=(0.027±0.004)W
(置信水平P=0.95)
正负号后的值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置信水平为0.95,
包含因子为2.57,有效自由度为5。
3.4
测量数据的处理
3.4.1、有效数字的处理
1.数字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
逢五取偶
例如,将下列数据舍入到小数第二位。
12.4344→12.43
25.3250→25.32
63.73501→63.74
17.6955→17.70
0.69499→0.69
123.115→123.12
2.有效数字
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到最
末一位数为止的全部数字
例如:3.142
8.700
8.7×103
0.0807
四位有效数字,极限误差≤0.0005
四位有效数字,极限误差≤0.0005
二位有效数字,极限误差≤0.05×103
三位有效数字,极限误差≤0.00005
测量结果(或读数)的有效位数应由该测量的不确定度来
确定,即测量结果的最末一位应与不确定度的位数对齐。
3.近似运算法则
保留的位数原则上取决于各数中准确度最差的那一项
3.4.2 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X
2
4
6
8
10
Y
8.0
8.2
8.3
8.1
8.0
2.图示法
3.经验公式法
就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它们之
间的数量关系,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各变量之间关系。
根据变量个数的不同及变量之间关系的不同,分为一元线形
回归(直线拟合),一元非线性回归(曲线拟合),多元线
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等。
几种典型曲线对应的直线方程的转换(部分)
函数
名称
双
曲
线
曲线形状
b0  0
y
y
b1  0
经验公式
b0  0
b1  0
0
0
幂
函
数
b
1
 b0  1
y
x
x
转换关
系
直线方程
X  1/ x Y  b0  b1 X
Y  1/ y
x
y
b1  1
b1  1
0  b1  1
0
a 0 0
x
y  ax b1
Y  log y
X  log x
b0  b1 log a
Y  b0  b1 X
3.4.3 建立经验公式的步骤
已知测量数据列( x i , y i i  1,2,  , n
),建立公
式的步骤如下:
yi
1)将输入自变量 x i 作为横坐标,输出量
即测量值作
为纵坐标,描绘在坐标纸上,并把数据点描绘成测量曲线。
2)对所描绘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公式的基本形式。
①直线,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直线方程。
②某种类型曲线,则先将该曲线方程变换为直线
方程,然后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
③如果测量曲线很难判断属于何种类型,这可以
按曲线多项式回归处理。
3)由测量数据确定拟合方程(公式)中的常量。
4)检验所确定的方程的准确性。如果此方程是由曲线方程变
换得来,则应先把拟合直线方程反变换为原先得曲线方程再
进行检验。
①
测量数据中的自变量代入拟合方程计算出函数值
y′
 i  yi  yi '
②计算拟合残差  i ,
③计算拟合曲线的标准偏差

 i 2
nm
式中:m为拟合曲线未知数个数,n为测量数据列长度。
④如果标准偏差很大,说明所确定的公式基本形式有
错误,应建立另外形式公式重做。
3.4.4
一元线性回归
设拟合的直线为 y  a  bx
下几种方法:
1.端点法
a  y1  bx1
,也称直线拟合,通常有一
b
yn  y1
xn  x1
2.平均选点法
k
x1 
x
k
i
i 1
y1 
k
n
x2 
b
x
y
i
i 1
k
n
i
i  k 1
nk
y 2  y1
x 2  x1
y2 
y
i
i  k 1
nk
a  y1  bx1  y 2  bx 2
xyii
3.最小二乘法
n
n
n
 
xi
a
i 1
i 1
n
(

n
xi y i 
n
 
yi
i 1
n
xi ) 2  n
i 1

xi 2
i 1
n
x y
i
b
i 1
n
i 1

xi ) 2  n
i 1
i 1
i
n
(
x i2
n
x y
i
i
i 1
n

x i2
i 1
[3-10】 对量程为10Mpa的压力传感器,用活塞式压力计进行测
试,输出由数字电压表读数,所得各测量点的输出值列于下表
中。试用端点法、平均选点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方程,并
计算各种拟合方程的拟合精度。
压力
2
4
6
8
10
20.093
30.135
40.128
50.072
(MPa)
输出 (mV) 10.043
解:计算过程略。结果见下表
xi
压力 (Mpa)
输出 y i
端点法
平均选点法
(mV)
理想直线
残差
y i '  a  bxi
 i  yi  yi '
2
10.043
10.044
4
20.093
6
最小二乘法
理想直线
残差
理想直线
y i '  a  bxi
 i  yi  yi '
y i '  a  bxi
 i  yi  yi '
-0.001
10.95
-0.052
10.080
-0.0337
20.052
0.041
20.097
-0.004
20.090
0.003
30.135
30.060
0.093
30.099
0.054
30.100
0.053
8
40.128
40.068
0.060
40.101
0.027
40.110
0.018
10
50.072
50.068
-0.004
50.103
-0.031
50.120
-0.048
残差
拟合直线方程
y  0.036  5.004x
y  0.093 5.001x
y  0.070  5.005x
拟合误差σ
0.068
0.049
0.048
第三章小结
1.随机误差:概念及其计算步骤
2.系统误差
3. 粗大误差:概念及剔除方法
4. 不确定度:A类 、B类、合成及扩展不确定
度
5. 测量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