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檔 - 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簡報檔 - 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

資訊素養與媒體識讀
單元簡介
• 現今資訊社會,媒體與傳播新科技是人們彼此聯
繫、建立關係的主要工具。
• 本單元將介紹媒體識讀的意涵、概念、種類、生
態、視覺素養,以及新世代的媒體識讀。
單元目標
•
•
•
•
•
•
•
•
能夠瞭解媒體識讀的意涵與重要性
能夠理解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與批判概念
能夠說出媒體的種類與呈現方式
能夠陳述媒體的生態與產製過程
能夠瞭解資訊社會中的視覺素養
能夠瞭解新世代的媒體識讀
能夠注意到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能夠認同媒體識讀課程的必要性
單元大綱
• 資訊素養與媒體識讀
–
–
–
–
–
–
媒體識讀的意涵與重要性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與批判概念
媒體的種類與呈現
媒體的生態與產製
資訊社會中的視覺素養
新世代的媒體識讀
情境劇 -- 「news傳傳傳」
想一想
•
•
•
動畫裡用了幾種傳播媒體?
除了以上幾種,你還曾經使用哪些種類的媒體?
你最常用哪種媒體來看新聞?
媒體識讀的意涵與重要性
media literacy之譯詞
• Literacy傳統定義
– 譯為「識讀」或「素養」
– 原僅以印刷、書寫為主要範圍,指能寫、讀能
力的人。
– 具有寫、讀,或某種知識能力的狀態或品質。
• 現今閱聽大眾的識讀媒體知能,已從早期
的文字推展到聲音圖形影像,以及電腦資
訊的多媒體形式。
media literacy之譯詞
媒體+識讀
• 文字印刷為基礎
線性讀寫領域
• 充滿非線性記號/符號
視覺世界
media literacy之譯詞
• 識讀代表的「讀寫」能力
– 媒體訊息的「解碼」(decoding)與「製碼」(encoding)
能力
– 「分析」傳媒、「產製」傳媒的能力
• 「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媒體素養」、「
媒體公民教育」
資料來源:陳世敏(2008);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
何謂媒體識讀
何謂媒體識讀
• 例如,當我們在看報紙的時候,能瞭解某篇新聞
所要傳達的訊息,或是懂得批判這則新聞。
何謂媒體識讀
• 當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多元素養之一。
• 關注媒體訊息的形式與內容,以及對歷史與情境
因素的洞察。
• 多重能力綜合的表現,不需在個人或群體間相互
比較高下,但有個體自我覺知的需求。
• 為多元素養,可包括:
– 傳統語文素養(traditional text-based literacy)
– 工具素養(tool literacy)
– 再現素養(representational literacy)
資料來源:陳世敏(2008);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
媒體與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 媒體是我們訊息與知識的重要來源
• 透過搜尋引擎,輸入幾個關鍵字,就可以很快的
找到資訊。
媒體佔日常生活的重要比例
• 一般而言,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學生,平均每
年花費在媒體上的時間幾乎與在校的時間相當。
• 透過媒體獲得的資訊已經成為青少年族群資訊來
源最重要的管道。
想一想
• 假如有一天,你一定要過著不出門,也沒有任何
媒體(電視、電話、網路、報紙、書本…)可以
用的日子,你這天會做什麼?
媒體資訊充斥著意識型態
• 現代媒體多屬私人財團
– 商業經營的過程,常受到政治力與經濟環境的
影響,傳遞「主流價值」給視聽人。
• 媒體可說是「意識型態工業」(consciousness
industries)的產製者,試圖控制我們的世界觀
與價值觀。
媒體資訊充斥著意識型態
• 當代公民必須具有媒體識讀的能力,對媒體傳達
的訊息、背後的意識型態,以及對價值觀有思辨
的能力。
想一想
• 有些特別的音樂,創作大唱片公司覺得沒有足夠
大的市場,所以就不發片,也上不了大眾媒體做
宣傳,這是因為這些音樂不屬於「主流」就不夠
好、沒有流傳、保存的必要?
• 如果你是製作人,可以
怎麼做?
消費者與產製者間不平衡
• 媒體本應全民共有,但現今的大眾媒體因需密集
資金,故多走向資本集中的財團化,甚至有全球
化的趨勢,以謀求最大的經濟效益規模。
消費者與產製者間不平衡
• 商業化、整合化、全球化的情形下,媒體產生的
資訊,與閱聽人所需的資訊,往往有很大落差。
• 作為社會一份子,每天都生活在充滿各式媒體的
環境中,需要知道己身與媒體之間的不對稱關係
,也需要檢視有沒有其他的可能關係。
想一想
• 我們需要知道更多的藝文活動新聞,可是大眾媒
體卻說沒有足夠的時段或版面,因為他們只想要
播送、刊登八卦新聞,你覺得這樣可接受嗎?
宣傳媒體公民權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第十九條
人人有權享受主張、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
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國界尋求、
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 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自由,可透過各式媒介、
跨越國界,自由地尋找、接受與傳遞訊息,不受
他人干擾。
• 人民的傳播權還包括「受到媒體侵權的抗辯救濟
權」,以及「接受媒體素養教育的權益」。
想一想
• 假如某一大眾媒體對你所就讀的科系有不實負面
的報導,很多人都來問你:
– 你的科系是不是真的那麼爛?
– 你們系上的學生都是這麼惡劣嗎?
– 你覺得要任由媒體去說,還是透過什麼管道補救?
參考答案:
可以e-mail給該媒體澄清事實,如果該媒
體仍未回應,可投書至其他媒體澄清。
重整資訊秩序
• 資訊已成為經濟進步與發展的核心要素。
• 有些資訊不一定是「有
用的」,甚至是商業化
謀利之誤導資訊。
• 良莠不齊的資訊混雜一起,會影響個人態度與認
知發展,也會影響資訊本身的社會與公共功能。
 必須瞭解媒體,學習如何思辨資訊、學習接收資
訊,對媒體有觀察與批判的能力,重整資訊秩序
想一想
• 假如你家中長輩因為聽到廣播的強力放送,打算
花20萬元去買一種「萬靈仙丹」回來治百病,還
要你一起吃(反正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你會
阻止他去買、去吃嗎?你會一起陪著吃嗎?
媒體參與民主生活
• 媒體已直接參與民主生活,影響大多數人的政治
判斷與生活實踐。
媒體參與民主生活
• 例如威權體制下的媒體,通常閱聽人只能接收到
「官方」或「政黨」想要灌輸給人民的訊息,這
樣民主是不會展現或進步的。
媒體參與民主生活
• 台灣媒體已開放,可傳播各式的言論思想
,但如果媒體都只報導一些惡質謾罵的言
論、沒有啟發性、建設性的內容,對民主
素養、公民素養有何幫助?
 「有什麼樣的媒體就有什麼樣的民主」
想一想
• 你可能已經有投票權了,你對於你們家所在選區
的候選人,以及他的政見,是透過媒體(電視、
廣播、報紙、宣傳小冊、口耳相傳等)得知的呢
?還是你親自拜訪他得知的呢?
• 你確定你從媒體認識
的他,就是真正的他
,以後一定是個好的
民意代表嗎?
學習接收資訊
• 學校教育和學生面臨外在世界媒體的差異逐日加
大,更應培養自己與下一代新的媒體識讀,學習
接收與傳播資訊。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頁23-28;Masterman, 1985
學習接收資訊
• 媒體教育目標
 「先接受預防接種,身體就有抵抗力」
• 面對媒體,要區辨「壞」
資訊的能力。
• 這是保護主義,也是預防
接種主義。
資料來源:陳世敏(2008)
想一想
• 在你的生活周遭,誰最相信大眾媒體的訊息?
– 為什麼相信?
– 我們能夠如何幫忙充實他們的媒體識讀能力?
問題改寫自: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p.19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與批判概念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
• 美國「媒體識讀中心」彙整許多專家看法,擬定
媒體識讀五個核心概念和五個核心問題:
資料來源:毛榮富等合著(2005),p.12-16; 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p.80
媒體訊息是建構的結果
媒體訊息是建構的結果
 「所有的媒體訊息,都是經過一群人建構產生的」
,需思考「誰製作了這則訊息?」,進一步地追問
訊息的製作流程。
想一想
• 你有沒有經歷過:你晚上參加了一個活動,第二
天早上起來看報紙,發現同一件事情,經過不同
的媒體報導,竟然相差很多,與你了解的不太一
樣,這是怎麼回事?
媒體訊息的建構有一套自成的語言
• 「語言」,指的是相關的知識、技術、手法、邏輯
,用來建構、傳播訊息。
• 傳播從業人員  專業語言  「專業準則」
– 優點:效率高、製作水準整齊
– 缺點:可能阻礙與民眾的對話、脫離社會現實
媒體訊息的建構有一套自成的語言
• 觀察一則訊息  分析製作媒體的專業「語言」開始
– 思考「訊息裡用了什麼製作技術來吸引我的注意?」
• 思考「訊息所包含的顏色、形狀、文字、音效、故
事鋪陳」。
想一想
• 你有沒有覺得有些媒體對某些事件下的標題,常
常很聳動?你是不是被標題吸引才去看的?如果
標題不是那麼聳動,你會注意到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媒體訊息體驗
• 每一個閱聽人,解讀同一則媒體訊息時,都會把
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帶進媒體文本的詮釋活動中
,形成自己獨特的詮釋版本。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媒體訊息體驗
想一想
• 你有沒有看過什麼電影、電視或廣告,是你看到
的時候會噗嗤一笑,但是身旁的人都不以為意的
經驗,你覺得為什麼?
媒體的運作具有價值與意識型態
媒體的運作具有價值與意識型態
• 商業新聞或廣告形式,在一定的商業邏輯下鋪陳
故事來吸引人注意、接受、購買。
• 觀看媒體訊息時需瞭解:
– 訊息再現(represent)了
或省略了什麼生活型態
、價值、觀點?必然如
此嗎?
媒體訊息具有經濟與權力意涵
•
媒體訊息製作
– 營利(多數)
– 非營利
•
廣告是印刷媒體的主要收入
來源。
– 60%以上
•
媒體的日常作業規則
– 先留足夠版面,畫廣告位置
– 剩下版面叫「新聞洞」(news
hole),才登新聞或文章。
媒體訊息具有經濟與權力意涵
• 電視節目必須取得高收視率,才能高價賣時段給
廠商登廣告,所以收視率常常會決定一個節目的
存續。
– 例如:有些節目「叫好
不叫座」,也就是收視
率不高,最後遭到腰斬
資料來源:毛榮富等合著(2005),p.16
想一想
• 你有沒有注意到,一旦一個電視節目成功
(收視率高、引起話題、廣告多),立刻
就會有許多類似的節目跟進?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 - 小結
• 閱聽人從媒體的所見所聞可能是人為(有
意或無心)形塑,未必是真實自然的。
• 媒體的運作與表現(隱)含有意識型態,
是出資者的價值觀或利益,難免充當「幕
後老闆」的代理人。
資料來源:余陽洲(2005),引自: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 - 小結
• 媒體擁有獨特語言:符碼形式、美學觀,以及作
業常規。
– 媒體的類別形式決定其訊息結構,進而影響閱
聽人對於傳播內容的感知與評估。
• 媒體訊息的意義,可由接收者自行決定,閱聽人
不必完全接受,可以懷疑、拒絕或否定媒體所傳
達的意義。
資料來源:余陽洲(2005),引自: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
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 - 小結
• 四核心概念為余陽洲(2005)融入Altschull(1995
)「新聞學七大法則」(the seven laws of journalism)的
部分要義,重新歸納。
資料來源: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p.11
想一想
• 你覺得這個網頁資訊可不可信?為什麼?
參考答案:
這個網站是一個購物網站,我們需要想想這
個網站提供的資訊的目的為何?是為了吸引
消費者注意?販賣產品?
想一想
• 如果有廣告主打「情人節一定要送鑽戒」
、「生機飲食才不會得癌症」,你會不會
被吸引?為什麼?
情境劇 -- 「血腥的大猩猩」
想一想
• 你覺得誰說的對?小傑/小文?阿偉/芳芳?
• 你會想要看到這麼血腥的畫面嗎?
• 現今的新聞記者在處理類似的新聞時,是
一刀未剪?還是會把關畫面,以不血腥暴
力的方式呈現新聞?
媒體識讀的批判概念
• 媒體識讀研究,大多談到「批判」(critical)
的觀念、態度、知能之重要性。
• 媒體素養教育的課程應著重在啟發學生的批
判思考能力。
資料來源:吳知賢(2003)
媒體識讀的批判概念
• 識讀教育就是要培養批判能力:
– 閱聽人應該具備挑精擇肥的本領
– 不要將傳媒內容(廣告、新聞、偶像明星、政
治人物)視為理所當然
– 甚至毫無保留地照章全收。
資料來源:余陽洲(2005)
媒體識讀的批判概念
• 批判性思考從不同觀點,看待事物、探討問題。
• 傳播學門學者Schramm(1973:95)早建議,閱
聽大眾應抱持批判立場以認識複雜的現實。
– 媒體產業發達,我們更應培養多方或反向、另類
思考能力,避免傳播媒體主觀的訊息。
• 真正的批判不僅是持有原則的懷疑(principled
scepticism),更在樂意投入社會現實,結合個人直
接經驗,並(視適當情況)採取行動改變。
資料來源:倫敦大學媒體教育學者Buckingham(2000:217)
想一想
•
Alex和 Rose合演一部偶像劇,某天雜誌社收到
網友爆料的電子郵件,其中有三張他們的照片…
•
如果你是雜誌社編輯,你會怎麼處理呢?請說明
理由。
–
–
–
Alex、Rose 假戲真作,預計年中完成終身大事。
為戲炒新聞,Alex、Rose逛婚紗店。
不把這三張照片當一回事,根本不刊登。
媒體的種類與呈現
• 優質的閱聽人,需像媒體經營者,瞭解他
們所經營管理的媒體。
• 如果想要瞭解媒體,可從媒體的定義、種
類、特性,功能、重要性,以及媒體的產
製流程等層面著手。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p.2-3
什麼是媒體與媒體文本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p.13;林子斌(譯)(2006),p.3;張霄亭譯(2002)
想一想
•
以下哪些是媒體?
– 電腦、行動電話、漫畫、報紙、廣播、雜誌
、隨身聽、小說
媒體的種類與符號系統
• 大眾媒體的發展,從書籍、報紙開始,而後雜誌
、電影、廣播與電視等媒體相繼出現。
媒體的種類與符號系統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互動式新媒體
• 傳統的「電子媒體」與「印刷/平面媒體」分類
方式已無法應付科技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 例如:電子書、電子新聞等
– 網路世代,分類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也須重新思考
分類方式。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想一想
• 網路媒體擁有哪些功能可以取代傳統媒體?
參考答案:
線上廣播、網路電子報、電子書、線上音樂
資料庫、e-mail…
媒體的特性
• 印刷/平面媒體的特性
– 傳遞容易、快速
– 獲取成本低廉
– 能作較深入報導
– 為獲取深度知識的最主要來源
– 閱聽人自行控制閱讀速度、順序與內容多寡
– 較能適合讀者特殊興趣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媒體的特性
• 電子媒體的特性
– 訊息的傳遞快速
– 聲光效果佳
– 能給閱聽人身歷其境的感受
– 擁有多樣化、多元化的內容
– 能克服地形地物的障礙
– 資訊擁有門檻較低,擁有基本載具便能立即、
快速地擁有訊息。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想一想
• 以下何者不是電子媒體的特性?
□ 聲光效果絕佳
□ 能克服地形地物的障礙
□ 訊息的傳遞極為快速
□ 獲取成本低廉
■
□ 給人身歷其境的感受
• 你比較喜歡「印刷/平面媒體」還是「電子媒體」
?為什麼?
想一想
• 如果你學校想要用媒體大力宣傳,提高知名度及志
願填寫率,你覺得該用什麼媒體種類呢?為什麼?
–
–
–
–
–
–
–
–
–
親自到各高中宣傳
寄宣傳小冊給高中老師與學生
打電話給應屆高中畢業生
製造校園事件,讓新聞媒體來採訪
在校園中拍一部電視偶像劇
登平面媒體廣告(路口看板、公車車身、報紙、雜誌)
登電子媒體廣告(電視、廣播、入口網站)
透過網際網路(網站網頁、BBS、聊天室、部落格)
其他(請自行說明)
媒體的生態與產製
媒體的功能
守望(surveillance)
• 媒體從業人員,各處蒐集資訊後,經組織處理
、傳播,使閱聽人得知四周環境變化。
– 例如,得知天氣的變化、政治的演變、治安的
好壞、股票的漲跌、大賣場的特價消息等。
協調決策(correlation)
• 大眾傳播媒體扮演提供多元資訊的工具,還可
作為公共論壇,讓民眾的各種意見得以抒發。
– 例如,新建一條高速公路,或是開發一個離島,都
可透過媒體去溝通、辯論、討論。
• 傳播媒體具有協調決策功能,使大眾不同的意
見得以經過充分討論,凝聚共識,形成決策。
教育(education)
• 又稱「傳遞社會文化」(transmit culture heritage)
的功能。
• 對於提升文化與知識水準,有相當大的助益。
• 知識水準的養成,不論
在校階段,或步出校門
,都有賴傳播媒體,持
續獲得資訊與知識。
娛樂(amusement)
• 大眾媒體的內容提供了許多調劑人們生活的訊
息,是我們最重要的娛樂資訊來源。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想一想
• 請同學想一想,當你在使用網路媒體時,
你覺得網路媒體具有以上我們所討論的功
能嗎?這些功能用哪些方式呈現。
參考答案:
• 守望功能:電子報之新聞
• 協調功能:BBS上之討論
• 教育功能:博物館之網站
• 娛樂功能:網路遊戲
媒體的環境
• 整個社會運作體系、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 媒體與其他不同媒體、其他社會體系互動,會
受到政經、文化、科技、競爭等外在環境的影
響,進而影響內在組織結構。
• 傳播媒體的環境組成:
– 媒體
– 閱聽人
– 組織
– 環境變數
閱聽人(audience)
• 傳播活動的接收者, 一切傳播形式的對象
– 過去
• 讀者(平面媒體)
• 觀眾、聽眾(電子媒體)
– 現今
• 網路時代,多稱為「網路使用者」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閱聽人(audience)
• 任何傳播活動的規劃與設計都必須考慮閱聽人
的接收效果、偏好趨勢、態度行為等因素。
閱聽人是整個媒體環境中重要的構成元素。
– 媒體業者:「觀眾有知的權利,觀眾要什麼
我們就給什麼」
• 主動的媒體閱聽人,為媒體訊息的生產者與傳
播者,主張個人在傳播媒體中的肖像權、隱私
權,並保護著作權。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想一想
• 在馬路上,被電視新聞記者問問題,而你不想
接受訪問,可拒絕嗎?
參考答案:
可以拒絕,因為閱聽人可以主張個人有
肖像權與隱私權,所以如果你不想接受
訪問,當然可以拒絕新聞記者。
想一想
• 如果看到電視在報導負面消息(例如一個幫派
鬥毆的新聞),可是畫面中播放是你與同學走
在路上打鬧的畫面,可去向電視台求償嗎?
參考答案:
如果電視台誤用你與同學的畫面,你當然可以去要求更
正或道歉,因為不實的報導,有可能涉及誹謗的刑責,
誹謗罪屬「刑法第二七章妨害名譽及信用罪」,是告訴
乃論。所謂誹謗,是指行為人有對大眾散佈的意圖,而
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的事情,而且傳述的內容
不是事實,就會構成誹謗罪,如果以文字、圖畫散佈前
面所說的不實內容,刑責可能更重。
組織(organizations)
• 為了媒體營運而組成的團隊
– 例如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組織(organizations)
• 台灣早期傳播制度多受政治生態影響,也
多採商業化的模式。
– 許多國家採行的是公共廣播電視制度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想一想
• 台灣的媒體組織中,哪些是公共媒體?
□東森電視
□公共電視
■
□yoyo TV
□中央社
■
□八大戲劇
□蘋果日報
環境變數(environment variables)
• 媒體、閱聽人元素所共同存在的空間,通
常在此環境仍有許多變數去影響媒體、閱
聽人與媒體組織。
– 例如社會的變遷、國民所得的提高、科技的發
展、政治制度的改變,以及法律規範等。
• 管理傳播媒體時,務必注意整個大環境的
變化,並做出適當的因應。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p.5-6
媒體的重要性
媒體是社會環境
• 資訊的獲得不論在數量與速度都日益增加,衝
擊著時間、空間、歷史及地理的概念。
• 媒體不單指物件或工具,而是生活環境。
• 媒體的傳播與紀錄,
打破過去文字書寫歷
史的傳統。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想一想
• 世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例如某地發生了驚人
的大海嘯,死傷無數……
– 你第一時間會用什麼媒體去取得相關的訊息呢
?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媒體,有什麼優缺點?
參考答案:隨手可得、訊息即時性、訊息豐富、
有影像、可攜帶的媒體等。
– 你會不會從多個媒體去取得同一事件的報導?
如果會,為什麼要跨媒體呢?
參考答案:因為跨媒體搜尋的資料,訊息較豐富,
也有專家解說的支持,且不同媒體可能具備功能的
互補性等。
媒體是生活要素
• 媒體已超越物件與工具的本質,成為我們
的生活環境,是每天必接觸的生活要素。
• 媒體活動常做為第二或第三活動,平行進
行。
媒體是生活要素
• 媒體不只與「其他活動」參雜,還常與「
其他人」有關。
想一想
•
日常生活中,你常接觸哪些媒體?是不是
常將媒體活動作為第二或第三活動?
– 例如,邊看電視邊打掃房間;邊寫作業、邊
聽音樂、邊上MSN……
媒體註記我們的經驗
• 媒體是人類共同知識、經驗、記憶的塑造者。
– 提供生活中的資訊與知識,也教導組織、利用
、重現資訊與知識、發展智慧。
• 多元化社會,群體、個人間差異大,藉媒體的
傳達,我們可得知社會其他成員的生活、想法
與作法,對社會整體有較為全貌的了解。
 媒體的重大文化功能—社會知識的選擇性
建構與供應。
想一想
• 有人說,一生只能過一種人生,可是藉由
媒體的報導,我們可以得知別人的人生;
我們通常對某件事只有一種想法,甚至沒
有什麼想法,但是藉由媒體的討論,我們
可以得知還有其他的可能想法。
– 你同不同意?能否舉例?
媒體的產製流程
• 不同的媒體也許有不同的作法與程序
– 例如,電視節目的製作:先企劃、蒐集資訊、
製作腳本,而後錄製,最後透過行銷,在電視
台播放或發行DVD。
– 雜誌、書籍的產製過程,也是類似的程序,只
是媒體的產品是印刷物。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p.10
媒體的產製流程
• 使用的科技
– 哪些科技被用來生產與傳播媒體文本?
– 這些科技使訊息產生什麼變化?
資料來源:林子斌譯(2006)
媒體的產製流程
• 守門人與守門過程
– 由誰來決定、檢視產製訊息的過程
– 通常守門過程會受外在大環境政治經濟力量的
影響。
– 例如,某個偏某政黨的媒體,可能會有意或無
意忽略或醜化對手陣營的訊息。
資料來源:林子斌譯(2006)
媒體的產製流程
• 媒體間的連結
– 媒體組織如何跨媒體販售相同的訊息(產品)?
• 發行與傳播
– 文本如何傳送給閱聽人?
– 閱聽人有多少的選擇與控制權?
– 閱聽人可選擇自己最方便或喜好的媒體去接受訊
息,也可衡量自己的時間與財力參與媒體活動。
資料來源:林子斌譯(2006)
想一想
•
你有沒有參加過歌手的演唱會?
–
–
–
–
你怎麼知道這個演唱會的?
這個演唱會是由哪家公司發行的?
這家公司發行或擁有哪些出版品與子公司?
這家公司是如何宣傳這個演唱會的?
資訊社會中的視覺素養
• 大眾傳播媒介所呈現的是多元化、多樣化
、多媒體化的訊息。
– 人們可能無法判斷訊息的真偽與價值。
• 媒體識讀的一環,有其重要性。
– 視覺的基本思考能力,接觸各式媒體(圖像)
訊息時能具備的判斷能力。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視覺素養的重要性
• 人類是視覺導向的,大多運用視覺來接收訊
息,現今的學生更是依賴視覺圖像成長。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視覺素養的重要性
• 大部分人的視覺與生俱來,卻有不同的鑑識解
讀能力,即不同的「視覺素養」(Visual
Literacy,也譯為「圖像素養」),有時會關係到傳
播溝通的成效。
 現代閱聽人必須具備視覺素養,才能適應今
日傳播科技發達的生活環境。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視覺素養的定義
• 視覺素養(Visual Literacy)的概念自1960年代
在美國廣受注意。
• 「視覺素養」:有能力去瞭解及使用影像的方
式去思考及學習,亦即視覺化思考的能力。
資料來源:(Horton,1982; Johnson, 1977; Moor & Dwyer, 1994)
視覺素養的定義
• 具備視覺素養的人,能夠在環境中分辨及解釋
自然的或是人為的所看得到的動作 (visible
action)、物件(objects)、符號(symbols)。
• 透過這些能力的靈活運用,便能與其他人進行
溝通。若經由更高層次的應用,即可以在視覺
溝通(visual communication)當中獲得樂趣。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視覺素養的內涵
解碼:詮釋視覺圖像
• 年齡與心智發展
• 個人的偏好
• 文化的影響
年齡與心智發展
• 解碼圖像的能力,隨者年紀、經驗增長。
– 例如12歲以下的孩童多傾向看圖像中的個別部
分,不能理解很抽象的符號。
個人的偏好
• 個人的偏好也會影響圖像的接受與詮釋
– 例如喜愛彩色的圖片,勝於黑白圖片,可是有
時黑白的圖片,可更清楚傳達重要訊息,也可
更理解其年代與特殊美感。
文化的影響
• 解讀圖像往往會受到外在環境文化影響。
資料來源:張霄亭譯(2002)
想一想
• 以下的網頁畫面,你第一眼會先看到哪個
區塊的內容?
LOGO
上方的功能列
左
邊
的
網
頁
框
架
右
邊
的
網
頁
框
架
文章標題
製碼:創作視覺圖像
確保可讀性
• 讀者(觀眾、使用者)要能看清楚圖像上
的文字與影像,圖像才能發揮功能。
資料來源:張霄亭譯(2002 )
降低觀眾詮釋訊息要花的心力
• 除非要傳達的是特別的設計美感,否則應
讓觀眾不需花太大力氣,就可理解訊息。
資料來源:張霄亭譯(2002 )
集中注意力
• 合宜的圖像設計,能引導讀者專注在你要
傳達的訊息上,且可維持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
• 在設計圖像時,可考慮把重要的訊息放在
左上方。
– 例如一個網頁的標誌(logo)及標題放在左上
角的位置,選單選項放在左邊,以吸引使用者
注意力。
LOGO
選單
新世代的媒體識讀
資料來源: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
互動新媒體的數位素養
網路的語法與產製過程
• 語法
– 網友在BBS中的發言與討論,用的是一種介於
「書寫」與「口說」的文字,加上特有的表情
符號,以增進溝通的效率。
網路的語法與產製過程
• 產製過程
– 網路訊息的產製者,可以是組織或個人
– 產製的速度,通常可以很快cab
– 產製的方式,有其特殊語言與格式
想一想
• 雜誌出現後,報紙並沒有消失;電視出現
後,廣播也沒有消失,現在網際網路出現
後,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會不會消失
呢?網際網路有沒有可能集上面所有媒體
之大成,成為一個單一超大媒體?
新世代需要新素養
• 搜尋、整合、驗證訊息的能力
– 網路資訊龐雜、來源多元化,品質良莠不齊,
其中沒有守門人幫我們篩選訊息,故使用者自
己需要有媒體思辨、批判的能力。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新世代需要新素養
• 數位創作的能力
– 網際網路有各式的應用,可表達意見、展現專
長、興趣、個人品味
– 例如製作個人網頁、部落格、分享影音檔案,
或參與網路知識分享機制(例如知識+、維基
百科等),都需要最基本媒體製作能力。
資料來源: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
新世代需要新素養
• 「螢幕世代」(screen generation)
– 不特別區分電視、電動、電影或是電腦與手機
,也不會管這訊息是從天空還是電線來的,與
資訊互動,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螢幕。
新世代需要新素養
• 某種特定媒介的文本不再具有優勢,訊息
會淹沒在巨大資訊流中。
• 作為資訊的接收者,具備選擇、分析、批
判資訊的能力成了個人真正重要能力。
新世代需要新素養
• 作為媒體文本創作者,也要學習如何將訊
息清楚有效地傳達出去,如何在資訊洪流
中,讓我們的訊息脫穎而出。
想一想
•
•
有人說,現代學子都是訊息的prosumer
,也就是producer(製作人)與
consumer(消費者)。
網路的環境中,你同意這句話嗎?為什麼
?你是一位prosumer嗎?請舉例說明。
延伸閱讀
• 媒體識讀的網路資源
– 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http://www.mediaed.nccu.edu.tw)
– 媒體改造學社(http://twmedia.org/)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www.mediawatch.org.tw/)
– 媒體識讀推廣中心(http://www.tvcr.org.tw/)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 新世代需要有新的媒體識讀
– 新的媒體世代,需要什麼樣的資訊素養呢?
– 你覺得你具備了哪些媒體識讀呢?
• 成為一個主動的閱聽人,需要:
– 學會解讀各種媒體訊息。
– 具批判、分辨和欣賞媒體內容的能力和習慣。
– 適當的運用媒體技巧來表達意見。
課後作業
•
•
請自擇一則新聞,分析三種報紙描述這則
新聞的不同?
請訪談身邊的朋友/同學/親人(一位或
多位),對於現今新聞媒體的看法, 試著
寫一份新聞稿。
課後作業
•
請找一個你最近看到的、喜愛的媒體文本(新
聞、雜誌文章、連續劇、電影、廣告等等),
試著分析這個媒體文本,並回答以下問題:
–
–
–
–
–
這個文本的出版者是誰?是誰製作的?
這個文本運用了什麼技術吸引你的注意力?
別人對這個文本可能有什麼與我不同的詮釋?
這個文本含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你認為這個文本希望讓什麼樣的人(目標對象)
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