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興中學社會科學專題 恐怖主義與人類正義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再興中學社會科學專題 恐怖主義與人類正義

再興中學學術人才養成計畫
100學年成果發表會
911事件的因素探討─文明衝突的觀點
指導教授:台灣大學 政治系 徐斯勤 教授
指導老師:林婉萍 陛下
校內指導老師:周浩元 大帥
小組成員:高一誠 胡可昕
高詠晴
路馥銘
樊 莉
穆斯林的血一文不值
,財產又任敵人掠奪…
這些全世界都看到了,
也都知道了,但,卻因
美國與其盟友的密謀而
不能說,全世界都被蒙
蔽在這些不義聯合國的
煙幕之後…。
~選錄自「聖戰聲明─抗議美
國侵占雙聖地之國」
《文本中的蓋達》,頁42
報告大綱
前言: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正文:
A. 國際恐怖主義的基本內涵
B. 911事件始末
C. 911事件之謎的因素分析
D. 文明衝突的觀點
E. 911事件的影響
結論
研究動機
我們只知道恐怖主義是社
會亂象,是造成許多衝突
的原因。但又不知道什麼
是真正的恐怖主義,為了
解除疑惑,而選定這個題
目。
藉由認識恐怖主義增進國
際觀
何謂國際恐怖主義
1. 有意製造恐慌的暴力行為
2. 宗教、政治或意識形態上的目的
3. 無差別性地攻擊非武裝人民或非軍事
目標
4. 多由非政府機構策動
5. 無預警性
911事件
九一一事件的經過
事件經過
1993年2月26日,地下室停車場爆炸案
2001年9月11日,四架飛機遭劫,兩架
撞向紐約世貿中心大樓,一架撞向五角
大廈,一架墜毀
8:59 世貿中心南樓崩塌
12:00塔利班政權的譴責
18:00伊拉克政府的表態
九一一事件因素分析
1. 政治因素
2. 文明差異
3. 歷史因素
政治因素
自18世紀以來,中東地區一直受到西方列強
影響,許多國家成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948年在英美的支持下,以色列建國。
冷戰時,美國為了圍堵蘇聯,支持阿拉伯國
家的國內獨裁,為了穩定反蘇勢力,一方面
又輸出武器,延續國內戰爭對這些國家人民
造成嚴重傷害。
多次介入阿拉伯國家內政。
關鍵:波斯灣戰爭。賓拉登對於美軍
駐紮科威特感到不滿,並四處發表演
說。認為美軍應該立刻撤離科威特。
美國柯林頓政府以砲火攻擊伊拉克,
又將飛彈直接射向柯索沃,這些行動
沒有經過國際協商,進一步惹惱了伊
斯蘭國家。
文明差異
根據杭廷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西方根本的問題不在於回教基本教義派,
而是回教這個不同的文明
西方與回教國家都認為自己的文明占有優勢
,讓他們有責任擴張他們的文化到全世界。
「西方所謂的普世論,對其他地方而言是帝
國主義」
西方帝國主義與物質主義導致文明衰敗
歷史因素
千年以來回教和基督教世界不斷交惡
十一世紀,塞爾柱土耳其人統治西亞
,阻斷前往耶路撒冷之路:引發十字
軍東征
一次大戰後,鄂圖曼帝國崩解,影射
出伊斯蘭世界的沒落
二次大戰後,美國涉入中東政治,支
持猶太人建國,造成了多次衝突。
文明衝突的觀點
文明的定義
1.相對高程度的文化與科技發展
2. 某一時空中,文化的特徵
3. 思想、態度與品味的精緻
 杭廷頓認為「文明的認同根源於一個國家與地區的歷史、
地理背景與情感的差異,影響非常深刻」
文明差異導致衝突的因素
不同文明之間的斷層線,也是全球政治衝突
的中心線 。
「認同相同文明的國家圈」與「核心文化國
家」
當某些文明沒有核心國家時,要在文明內建
立秩序,或在不同文明間談判維持秩序,可
說相當困難
對《文明衝突論》之反駁
自由經濟觀點 《世界是平的》
媒體文化觀點《製造敵人的文化》
《世界是平的》
全球化下的世界經濟整合
專業分工促進各國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人
們或企業可以突破國家疆界與文明限制。
為了賺錢,人們絕對可以合作。
跨國的合作遠多於跨國的衝突。
《製造敵人的文化》
克黑朋認為透過媒體的煽動,死亡影像與頭
條新聞藉由各式各樣的媒介蔓延,我們往往
忽視了自方歷史與政策上的疏失。
「文明衝突論透露出更嚴峻危險的內涵是:
所謂的敵人(中國、伊斯蘭社會),並非是
在某種可能形勢下造就的敵人,而是他們在
本質上就是敵人。」
Raidió Teilifís Éireann(RTÉ)
al-Ǧazīrä
九一一事件的影響
對國際政治而言
對世界公民而言
對國際政治而言
國際政治議程隨著美國的對外政策轉向反恐
而改變
全球化發展因恐怖主義活躍而受阻撓
改變大國之間的戰略關係
國際間文明衝突增加
就世界公民而言
巴克爾認為:當我們譴責美國惡行,也譴責
911事件,他們在道德上相提並論,等於是
煽動了反美情緒
並非所有非西方立場之觀點皆為反美情緒
結論
美國並非是恐怖主義下的單一受害者。
透過檢視文明衝突的觀點,深刻理解這是一個
異質且可能衝突不斷的世界,但這並不決定這
是來自不同文明的人們必須選擇暴力或相互排
斥的共處模式,只要有意願、有方法,人們顯
然有更多理由,諸如:政治的、經濟的與社會
的等等,選擇和平共處。
《文明衝突論》解釋九一一事件是不合理的
。
這也誘發我們必須更仔細思考其他可能的因
素,我們也發現世界上共同存在許多不同的
聲音與意見,但並非每個聲音都能被聽見。
藉著這篇文章,我們發現閱讀許多文獻時,
必須多方參考,並且訓練自己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 巴克爾(Jonathan Barker)(著)。張舜芬(譯)(2004)。誰是恐怖主義 台北:
書林
 李佳怡(2007)。後冷戰時期影響國際恐怖主義發生因素之探討:應用事件史分
析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 .山繆‧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
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 .吉爾‧凱柏(Gilles Kepel)、史蒂芬‧拉夸(Stephane Lacroix)、歐瑪‧沙吉
(Omar Saghi)、尚皮耶‧米雷耶(Jean-Pierre Milelli)、湯瑪斯‧艾格阿莫
(Tomas Hegghammer)(著)。余品蓁、彭懿芬(譯)(2007)。文本中的
蓋達。台北:東觀。
 克黑朋(Marc Crepon)(著)。李鳳新(譯)。白石嘉治、李鳳新(編註
)(2005)。製造敵人的文化 : 駁斥杭廷頓「文明衝突」謬論的明快之作。
台北: 果實。
 弗里曼(Thomas L. Friedman)(著)。楊振富、潘勛(譯)(2005)。世
界是平的 : 把握這個趨勢在21 世紀才有競爭力。台北:雅言文化。
 王高成(2004)。「恐怖主義對當前國際關係的影響」。《恐怖主義與國家
安全學術研討暨實務座談會論文集》。
 索因卡(Wole Soyinka)(著)。陳雅汝(譯)(2007)。恐懼的氣氛。台
北:商周。
心得
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呀!
辛苦催促我們的老師
孩子們,妳們今
天奔跑了嗎?
@@...
緊繃的老師留
Students:
老師到學校圖書館
一起討論!
被拋棄的可憐小孩
剛從美國回來的炎熱
暑假與老師第一次討
論,迅速決定了題目!
Finally…..
天啊!我們完
成了小論文!
同時特別感謝~技術指導
 高二勤班 賈敬德 負責協力製作投影片與修稿
謝謝小天使!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