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文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華文文學

華文文學
區域文學
本課程名稱之範疇與內容指涉?
• 華文文學(四)區域文學
(Regional Sinophone Literature)
• 大家 一起來想像?
•
本課程名稱之範疇與內容指涉?
• 「華文文學」範疇中之各個「區域文學」
•
特定「區域」的「華文文學」
幾個語詞概念釐清
• 地理學(geography)──研究做為人類生
活空間的地球表面的學科
• 區域(region)/地域(region;local)之異
• 地域/地域性──空間尺度低於國家的地方
地域/區域
•
•
•
•
•
相同:都是一種相對性概念;
區域:比地域更強調相對性概念 (相對於
「整體」、且低於「整體」的概念 )
地域:則既強調相對性,更強調「相對」
之下的「獨特性」(local)
其關鍵點在於: 「整體」的概念如何被界
定
區域與整體──同一性與殊異性──同一性
下的殊異性
人文地理學(Human Geography)
的學科特性
•
•
•
•
地域性
社會性
綜合性
複雜性
地域性──地理學科的靈魂
•
•
•
離開地域性或地域性不強,實際上就失去
了地理性;
人文地理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地域性分異
規律
離開地域差異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人文地
理學的研究就失去意義
關於「地域」(區域)
•
•
•
•
•
•
•
「地域」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基本單位
人文地理學的區域屬性,不同於自然地理學;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亦包括人文地理要素。
人文地理學的地域屬性:系統性、整體性、層
次性、開放性、複雜性
地域的時間類型:
自然時間(自然鐘):自然能量的運動節奏
文化時間(文化鐘):創新(思想與技術),
可改變文化鐘
系統時間(系統鐘):人與自然互動、互涉的
時間性(地域特殊性)
人文地理學科體系三部份
• 理論人文地理學:基礎理論與方法論
• 區域人文地理學:對特定區域內的人文現
象進行綜合研究
• 部門人文地理學:包含各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 人口地理學:研究人口空間分布規律。
• 聚落地理學:研究聚落的形成、分布和發展。可細分為城
市地理學和鄉村地理學
• 經濟地理學: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
又可細分為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等。
• 政治地理學:研究人類政治活動空間分布和地理環境關係。
• 社會地理學: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
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
• 行為地理學:研究人類在地理環境中的行為過程、行為空
間、區位選擇及其發展規律。
• 文化地理學:研究文化現象的空間分布、傳播、演化規律,
以及文化要素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
• 1960年代晚期
• 因反對邏輯實證論知識形式而起
• 研究與自然環境相關的、物質及非物質的
人類文化模式之相互作用
• 援用存在主義和現象學
• 援用現象學中論存在與生活世界(時間/
空間)
• 關切身體/感官經驗/記憶與存有
文化活動與地理環境
•
•
地域文化的層次關係──文化因子→文化
叢→文化系統(地域性的複數文化叢之總
合)→文化區(屬某一文化系統、具某種
文化特徵者在空間上的分布)→文化圈
地域文化系統──環境/人/文化系統共
構而成
文化活動與地理環境
• 地域文化系統的綜合表現──文化景觀──體
現地域文化差異
• 法國的左岸咖啡館
• 西班牙的廣場
• 台灣的廟庭----
幾個語詞概念釐清
•
•
•
•
•
•
•
•
•
地方(place)場所(locale)
空間space:空間科學之抽象概念
地方(place)──由人或物佔據的地理空間
場所(locale) ──
1.社會關係構成的環境
2.社會相互作用的場地或環境
(語詞指涉性優於地方,經常用於社會地
理學)
主體觀看、認識、理解世界的位置與方式
空間/地方
• 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
同》)
• 地方: 歷史性意義(記憶)、個人性意義
(想像與認同)
• 地方:暗示了個人所有權的使用,或者它
隱含著個人的隱私與歸屬的概念
空間/地方
• 人在一個空間中「存在」(海德格的:此
在),空間被命名
• 有了記憶,產生想像與認同,
• 空間成為「有意義的地方」
• 例:
• 對水域生活者而言,水域是個「地方」,
而大多數的陸地則是明顯特徵的空間
人文地理學與地方(place)
•
•
•
•
觀看環境,看見地方
地方──指人們發現自己、生活、產生經
驗、詮釋、理解和找到意義的一連串場
所。
「地方」:「價值」、「意義」、「歸
屬」
具有人類和俗世特徵的空間性,必須具
有「方向性特質」
Edward Relph :《 地方與無地方性》
• 對地方實際認識對人類極其重要
• 實證地理學中的區位或位置是地方的非充
份條件。
• 社群和地方有強烈關係
• 強調特定地方共同經驗
• 強調一種「我們地方上的根」的緊密依附
感
• 強調對地方的知識、關懷和感受
Edward Relph :《 地方與無地方性》
• 「在某個地方有根,意味著擁有一個安全
地點,可以從那裡觀望世界,掌握自己在
萬物秩序中的位置,以及對某個地方有深
厚的精神及心理依附。」
Edward Relph :《 地方與無地方性》
• 地方感
• 地方感(家園、家鄉、區域)
• 無地方性(經由傳媒傳播的「無地方性」、
「削弱地方認同」、不承認地方意義)
段義孚(Yi-Fu Tuan)《地方之愛》
•
關注環境與地方,強調環境想像。
•
探討人與地方的情感連帶/強調感知環
境的方式
包括地景記憶/身體/視覺/美感經驗
•
•
「環境」提供土生土長的宇宙論和世界
觀之基礎材料(如原住民的山/海)
巴提默Anne Buttimer
•
「地方認同」:人類的個人感受與文化
認同與空間認同緊密相關
•
局外人(寓居)、局內人(居住)
「區域文學」
•
•
•
•
•
「區域文學」的概念,是相對於某種整體的概
念而來,
「區域」概念界定不同,即影響「區域文學」
的指涉內容
界定的依據不同亦然,如,若以政治活動、經
濟活動、文化活動、旅遊活動、地理特性作為
界定依據,則「區域」的範疇將會截然不同。
或者,相對於「世界文學」,「華文文學」是
某種「區域」,
又或者,相對於「世界華文文學」,某地的
「華文文學」是一個「區域文學」,如中國、
台灣、港澳、馬華、美華、日華───
本課程在範疇方面,採取以下的多
重相對性的概念
•
•
•
•
•
•
相對於「世界華文文學」,某地的「華文文學」
是一個「區域文學」,如中國、台灣、港澳、
馬華、美華、日華───
以地理位置區分,相對於「台灣」此一整體,
北中南東西是「區域文學」的範疇
以自然地理特性區分:山、海、陸---以人文景觀特性區分:鄉村、城市
以地方行政區劃來區分:縣市鄉鎮---以生活聚落觀察:河流、街巷、廟宇----(地景)
區域文學與區域、地方
•
•
•
•
區域的地理空間、自然環境特性
區域的文化系統特性
文本中的「地方」:包含前述二者
文本中的「地方」:包含記憶、認同與想
像
文化景觀
• 景觀(Landscape)
• 地理學被天然給定的研究對象,就是景觀:
區域或地區以及特定區域或地區的那些事
實的獨特地理關係。
景觀/觀景
• Don Mitchell:
• 「景觀」的詞根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
包含著某種獨特的觀看方式。----景觀是事物在土
地上的關係和積聚,是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的一個
瞬間,但是作為某種意識形態,它還是組織和體
驗土地之上那些事物之視覺秩序的獨特方式。景
觀從外部被觀看和體驗──從景觀所限之外──如
同一個人沿著高速公路從一個視點向外俯視景色。
景觀的幾個向度
• Denis Cosgrove:
景觀----既可以表示特定地理區域可觸摸的、
可量度的物質形式的整體,
也可以表示諸如繪畫、文本、照片或表演
等各種媒介形式的表徵,
還可以表示想像和感覺的欲望空間、記憶
空間和肉體空間
景觀的幾個向度
•
景觀包含物理的、感知的、想像的、再現
的
•
一個景觀的再現(文本),亦包含了觀看者/
被觀看對象
/觀看視角/觀看距離
/視閾
──誰的視覺
•
•
•
文化景觀的概念與特徵
•
•
文化景觀的概念:人類附加在自然景觀上
的各種人類活動型態
人類對自然景觀所有可辨識的改變
文化景觀的特徵:
客觀存在的地域單元、人文現象的總特徵
反映了人文現象與環境的特定關係
是能夠觀察和感覺到的事物現象,包括物
質與非物質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
• 卡爾.索爾(Sauer)認為,對任何區域,文
化都是在自然景觀之上運作將其轉變為
「文化景觀」── 「也就是說,文化景觀
──或者我在此所說的『景觀』,──是一段
人類改變的自然,但被改變的自然服務於
一個獨特目標:形成文化的需要和渴望。」
文化景觀
•
Denis Cosgrove
景觀和社會過程:「將景觀當做一個過程,
社會關係和自然世界在此過程中相互建構
在可見景色、生活空間以及受控領土的形
成中。」
文化景觀
• Denis Cosgrove
• 景觀與階級、景觀和種族特性、景觀和性
別(對自然的性別化)成為可討論的課題
• 女性主義批評家和藝術家, 試圖重新研究景
觀、身體和女性特質之間的現代關係--
文化景觀
• 景觀、領土和認同,包含幾個課題:自然、
國家、景觀(包括文化景觀);殖民景觀
• Denis Cosgrove認為:
• 「帝國之眼通過歐洲鏡頭,實際上也就是
從比喻意義上去凝視,將鄉村歐洲塑造成
景觀的那些觀看技術,被用於這些『他者』
空間。」
文學地景的兩種型態:
• 地景/地誌書寫(在場或不在場)
• 地方書寫(在場)
地誌/地景書寫(吳潛誠,1999)
•
•
•
描述對象以某個地方或區域為主,如特定
的鄉村、城鎮、溪流、山嶺、名勝、古蹟,
範疇大抵以敘述者放眼所及的領域為準,
想像的奔馳則不在此限。
須包含若干具體事實的描繪,點染地方的
特徵,而非書寫綜合性的一般印象。
不必純粹為寫景而寫景,可加入詩人的沉
思默想,包括對風土民情和人文歷史的回
顧、展望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