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二、水与废水的生物监测
张敏
学号:040506025
分子生物监测
• PCR技术
• 生物标记物biomarker分析
什么是PCR?
•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80年代中
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 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 快速, 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
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
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
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毛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
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过去几天几星期才
能做到的事情,用PCR几小时便可完成.PCR技术是生物医
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
基于PCR技术的生物监测
• 全世界每年有2亿5千万人感染水源性疾病,而不同的的微
生物病原体具有不同的致病剂量,因此确定水样中病原体
的数量,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显得十分重要。
• 已经发现PCR对星状病毒的检测灵敏度比电镜更高,并可
鉴定这一病毒的不同血清型。
• 利用多链PCR技术可检测非人源性E. coli的甘氨酸羧酶基
因,从而可快速鉴定河流是否受到人粪便的污染。
• 英国人开发了一种基于PCR的E. coli检测方法可以在24小
时完成对99种不同的环境水样的检测,与标准方法100%
相吻合,现已列为泰晤士河的例行项目。
生物标记分析
• 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毒
性物质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的方法,正成为生态毒理学和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 该方法对检测并定量分析各类混合毒性物质所引发的遗传
毒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包括以蛋白质特性为基础的蛋白质
标记,检测亚细胞毒性水平遗传毒性的生理性标记,及以遗
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多态性为特征的分子标记等.该方法
具有测定灵敏、快速的特性,在遗传毒性的研究中将发挥出
越来越大的作用.
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
•
•
•
•
•
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法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五日发酵法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水中沙门氏菌属的测定
水中粪链球菌属的测定
总大肠菌群
• 当饮用水受到粪便等污染,就有可能带有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肠道病毒等,
且它们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总大肠菌群含量可表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并且间接地表明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以
及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
粪大肠菌群
• 粪大肠菌为总大肠菌群的一个亚种;直接来自
粪便,除了它耐热,在44-44.5℃的高温条件下
仍可生长繁殖并将色氨酸代谢成吲哚,其他特
性均与总大肠菌群相同。
• 由于总大肠菌群既包括粪便污染,同时也包括
非粪便污染的大肠菌总数,因此,有必要在饮
用水标准中增加粪大肠菌群这个指标,以便直
接反映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信息,进一
步确保流行病学的安全。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注解
•
总大肠菌群中的细菌除生活在肠道中外,在自然环境中的水
与土壤中也经常存在,但此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大肠菌群培
养的最合适温度为25℃左右,如在37℃培养则仍可生长,但如
将培养温度再升高至44.5℃,则不再生长,而直接来自粪便的
大肠菌群细菌,习惯于37℃左右生长,如将培养温度升高至
44.5℃仍可继续生长。因此,可用提高培养温度方法将自然环
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在37℃培养生长的
大肠菌群,包括在粪便内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总大肠菌
群”(Total coliform);在44.5℃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粪
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粪大肠菌群细菌在卫生学上具有
重要的意义。
水环境的生态监测方法
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 叶绿素a的测定:叶绿素A是植物光合作中的重要
光合色素。通过测定小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可
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的情况。在环境监测中,
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 黑白瓶测氧法:比较在有光照和无光照情况下,
水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来决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的强度。
指示生物 Indicator Organism法
• 被用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污染程
度的生物称作指示生物。
• 已用指示生物作为监测气象、水土、周围环
境污染程度。
• 现在所指的指示生物包括自然指示生物、活
性污泥指示生物和有毒物质指示生物等。
指示生物法
• 原理:水体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
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
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这是生
物群落监测法的理论依据。
• 水污染指示生物:
• 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产生各种
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
浮游生物
• 浮游生物: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
游动物(原生动物),浮游植物(藻类)两
大类。多数个体小,游泳能力弱或完全没有
游泳能力,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是水生食
物链的基础,它们对环境变化反应很敏感。
浮游生物监测实例
• 利用白洋淀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来判断水体
的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
• 结果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耐
污种类逐渐减少,广布型种类逐渐出现较多,在下游许多
正常水体出现的种类均有分布;同时,原生动物由上游的
鞭毛虫至中游出现纤毛虫,在下游则发现很多一般分布在
清洁型水体的种类,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到下游
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减轻,水体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自净功
能。
着生生物
• 附着于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动物、
植物、石头、人工)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
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
甲壳虫……甚至鱼卵和幼鱼,它们对水体
污染的反应很敏感。
底栖动物
• 指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间隙中,
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其体长超过2mm。
• 它们的移动能力差,故在正常的环境下比较稳定的水体中,
种类比较多,每个种的个体、数量适当,群落结构稳定。
当水体受污染时,其群落结构便发生变化。严重的有机污
染和毒物污染会使多数较为敏感的种类和不适应缺氧的种
类逐渐消灭,而耐污染的种类成为优势种。
鱼类
鱼类对水体受污染的反应,比上述生物可能更
敏感,所以鱼类品种的变化、及个体数量的变化,
能够全面的反映水体的总体质量
最后一条人
工饲养的白
鳍豚“淇
淇”,已于
2002年7月
死亡
传说中的长江鲥鱼
污水生物系统法
• 污水生物系统法是由Kolkwiz 和 Marsson 1909年提出,后
经完善的一种用于河流污染、尤其是有机污染的监测方法。
由于河流受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会发生自
净过程,生物的种类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河段将
出现不同的物种。
• 根据生物种类组成可划分为:
•
多污带
•
α-中污带 (强中污带)
•
β-中污带 (弱中污带)
•
寡污染带
污水系统生物学、化学特征表
污水系统生物学、化学特征续表一
污水系统生物学、化学特征续表二
PFU 法
• PFU法(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Water qualityMicrobial community biomonitoring--PFU method)是
用取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生物和测定其群集
速度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1969年
由美国 Cairns 等人建立。国内自80年代开始将这种方
法用于污染水体的监测和评价。
PFU法原理
• 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用PFU浸泡水中,
曝露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
PFU内,挤出的水样能代表该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
• 已证明原生动物(包括植物性鞭毛虫、动物性鞭毛虫、肉足虫
和纤毛虫)在群集过程中符合生态学上的MacArthur-Wilson岛
屿区域地理平衡模型,由此可求出群集过程中的三个功能参
数(Seq、G、T90%)。在生物组建水平中,群落水平高于种和
种群水平,因而在群落水平上的生物监测和毒性试验比种和
种群水平更具有环境真实性,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符合客观
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参数,作出科学的判断。
种类多样性指数
s
ni
ni
d   log2
N
i 1 N
•
值
<1
严重污染
1~3
>3.0
中等污染
清洁
N:单位面积监测区收集到各类动物总个数。
ni:单位面积监测区收集到第i种动物个数。
S:收集到的动物种类数
贝克生物指数法
• 运用计算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
群落结构变化,以评价水环境
质量的数值。
• 贝 克 ( Beck ) 生 物 指 数 法
(1995年提出)
•
生物指数(BI)=2nA+nb
• A:敏感种类,污染情况下从未
发现。
• B:耐污种类
• n: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
BI值意义
0
1~6
10~40
严重污 中等污 清洁区
染区域 染区域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