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五讲

第四章:
固体、液体和组合绝缘
的电气强度
1
§4.1 固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
气、固、液三种电介质中,固体密度最大,耐电
强度最高
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过程最复杂,且击穿后是唯一
不可恢复的绝缘

普遍规律:任何介质的击穿总是从电气性能最薄
弱的缺陷处发展起来的,这里的缺陷可指电场的
集中,也可指介质的不均匀性
2
500
AB:电击穿
450
400
C:热击穿
350
300
区域B
区域A
250
Φ50
200
150
100
50
0
Φ100
μs
10 -1 1
区域C
15.3
击穿电压为一分钟耐压的百分比数(%)
1. 固体电介质击穿特性的划分
s
min
278h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10 10 10 11 10 12
时间(μs)
电工纸板的击穿电压与电压作用时间的关系
3
2. 电击穿

电击穿理论建立在固体电介质中发生碰撞电离基
础上,固体电介质中存在少量传导电子,在电场
加速下与晶格结点上的原子碰撞,从而击穿
4
Ub (kV)(有效值)
3. 热击穿
50
40
30
A
20
B
1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θcr
θ(℃)
交变电压下电瓷的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5
热击穿的概念:
由于介质损耗的存在,固体电介质在电场中会逐渐发热升
温,温度升高导致固体电介质电阻下降,电流进一步增大
,损耗发热也随之增大。
在电介质不断发热升温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通过电极及其
它介质向外不断散热的过程。如果同一时间内发热超过散
热,则介质温度会不断上升,以致引起电介质分解炭化,
最终击穿,这一过程称为电介质的热击穿过程。
6
热击穿的理论分析
电压:U1>U2>U3
曲线1,2,3:电介质发热量Q与介质中最高温度tm的关系
直 线 4 : 表 示固 体介 质中最 高 温度大 于 周围环 境 温度 t0
时,散出的热量Q与介质中最高温度tm的关系
θ
1 2
3
4
b
a
0 t0
ta
tk
tb
tm
不同外施电压下介质发热散热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7
曲线 1:
发热永远大于散热,介质温度将不断升高,在电压U1
下最终必定发生热击穿
θ
1 2
3
4
b
a
0 t0
ta
tk
tb
tm
不同外施电压下介质发热散热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8
曲线 3:
tta 时:曲线在直线4之上
,不发生热击穿,介质温度
逐渐升高并稳定在ta,称ta
为稳定热平衡点
θ
1 2
4
t>tb 时:情况类似曲线1,
最终发生热击穿
t=tb 时:发热等于散热,
但因扰动使t大于tb,则介
质温度上升,回不到tb,直
至热击穿。称tb为不稳定热
平衡点
ta<t<tb:不会发生热击穿
,介质温度将稳定在ta
3
b
a
0 t0
ta
tk
tb
tm
不同外施电压下介质发热散热
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9
曲线 2:
与直线4相切,U2 为临界热击穿电压;tk 为临界热击穿温
度
θ
1 2
3
4
b
a
0 t0
ta
tk
tb
tm
不同外施电压下介质发热散热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10
§4.2 影响固体介质击穿电压主要因素
 电压的作用时间
 温度
 电场均匀度和介质厚度
 电压频率
 受潮度的影响
 机械力的影响
 多层性的影响
 累积效应的影响
11
§4.3 提高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
改进绝缘设计如采取合理的绝缘结构,使各
部分绝缘的耐电强度能与共所承担的场强有适
当的配合;
改善电极形状及表面光洁度,尽可能使电场分布均
匀,把边缘效应减到最小;
改善电极与绝缘体的接触状态,消除接触处的气隙
或使接触处的气隙不承受电位差。

改进制造工艺清除固体电介质中残留的杂质
、气泡、水分等

改善运行条件 注意防潮,加强散热冷却等。
12
§4.4
固体电介质的老化
老化——电气设备的绝缘在长期运行过程
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如固体介质软化或熔
解,低分子化合物及增塑剂的挥发)和化学变化(
如氧化,电解,电离,生成新物质), 致使其电气,机械
及其他性能逐渐劣化。
1.环境老化:光氧老化(主要)、
臭氧老化、盐雾酸碱等污染性化学老化。
13
2 固体电介质的电老化
概念:在电场的长时间作用下逐渐使介质的物
理、化学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最终导致击
穿。
电老化的类型:电离性老化、电导性老化和电
解性老化。前两种主要在交流电压下产生,后
一种主要在直流电压下产生
14
树枝老化
树老化类型:电树老化和水树老化
 树老化的原因
电离性老化
电导性老化

15
树枝老化的一般形状
Tree-like
Bush-like
chestnut-like
树枝状
灌木丛状
栗子状
16
电介质中的树枝老化
17
3 热老化
在较高温度下,固体介质会逐渐热老化。热老化
的主要过程为热裂解、氧化裂解、交联、以及低
分子挥发物的进出。热老化的象征大多为介质失
去弹性,变僵硬,变脆.发生龟裂。设备“绝缘寿
命”与其“工作温度”之间的关系:
蒙辛格热老化规则:
T  Ae
   0 
 Ae

该类设备绝缘的工作温度如提高10℃(或8℃,
6℃),绝缘寿命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
18
电介质的耐热等级
介质热老化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及介质经受热作用的
时间。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按照材料的耐热程度划分耐
热等级。如
Y
A
E
B
F
H
C
90
105
120
130
155
180
>180℃
根据这个绝缘耐热等级可以进行设备运行负荷的最佳经
济性设计
19
§4.5
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液体电介质 :纯净的液体电介质
工程用液体电介质(水分+杂质)
击穿机理不同:电击穿理论、气泡击穿理论
小桥击穿理论
20
1.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

液体中因强场发射等原因产生的电子,在电场
中被加速,与液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
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先在
尖电极附近开始电离,电离开始阶段以后是流
注发展阶段,流注分级地向另一电极发展,放
电通道出现分枝,最后流注通道贯通整个间隙

与长空气间隙的放电过程很相似
21
/22
2.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
当外加电场较高时,液体介质内由于各种原因
产生气泡
1)电子电流加热液体,分解出气体;
2)电子碰撞液体分子,使之解离产出气体;
3)静电斥力,电极表面吸附的气泡表面积累电
荷,当静电斥力大于液体表面张力时,气泡体
积变大;
4)电极凸起处的电晕引起液体气化。

串联介质中,场强的分布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
反比-局放-热-体积膨胀-气体小桥
22
/22
3. 非纯净液体电介质的小桥击穿理论

液体中的杂质在电场力的
作用下,在电场方向定向
,并逐渐沿电力线方向排
列成杂质的“小桥

水分及纤维等的电导大,
引起泄漏电流增大、发热
增多,促使水分汽化、气
泡扩大

液体电介质最后在气体通
道中发生击穿
(a)
(b)
(a)
形成
“小桥”
(b) 未形成
“小桥”
受潮纤维在电极间定向示意图
23
/22
§4.6
素
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

用标准油杯来检查油的质量

平板电极间电场均匀,油中
稍有含水、含杂,含气等击
穿电压就明显下降

规程规定用来灌注高压电力
变压器等的变压器油,在此
油杯中的工频击穿电压要求
在2540kV以上(与设备的额
定电压有关);灌注高压电缆
和电容器的用油,在油杯中
的 击 穿 电 压 常 要 求 在 50 或
60kV以上
24
/22
Ub(有效值)/kV
1. 杂质(悬浮水、纤维)
40
20
0
0.02
0.04
含水量×100
变压器油的工频击穿电压和含水量的关系
25
/22
Ubp(kV)(峰值)
700
600
10
9
8
Φ
50
20
7
6
500
400
5
4
3
2
300
200
100
冲击系数Kl最小值
2. 电压作用时间
1
0
10-6 10 -5 10-4 10-3 10-2 10-1 1
10 1
10 2
t(s)
稍不均匀电场中变压器油的伏秒特性曲线
26
/22
800
1.5/40(-)
600
500
2.5
200
Ub,p(kV)(峰值)
700
1.5/40(+)
2.0
400
1.5
300
1.0
200
冲击系数,K(最小值)
3.0
0.5
100
0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
101
102
103
t(s)
极不均匀电场中变压器油的伏秒特性曲线
1分钟(60S)击穿电压近似等于持久击穿电压
27
/22
3. 电场情况
 油的纯净程度较高时,改善电场的均匀程度能
使工频或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明显提高
 液体电介质不同油质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和电场
的均匀程度有关
工频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不
超过5%(电极处电场力作用杂质不易形成小
桥),而在均匀电场中可达3040%
28
/22
4. 温度
Ub,千伏(有效值)
水当T增加时:固—液—汽
60
1
40
2
20
2.5毫米
-40
0
40
80
120 t,℃
标准油杯中变压器油工频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1-干燥的油; 2-受潮的油
29
/22
5.压强
油中含有气体
Ub (有效值)/kV
d
200
d = 7.5cm
5.0
150
2.5
100
5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p/MPa
变压器油(工程电介质)工频击穿电压与压强的关系
30
/22
§4.7 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1 提高并保持油的品质
2 绝缘覆盖层:
小于1毫米—阻止小桥直接接通电极—电流小
3 绝缘层:
几十毫米—曲率大的电极—阻止强场区产生—不电晕
4 屏障:
阻止小桥连通
阻挡电极电离的电子—均匀电场
31
/22
谢谢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