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考题再创造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一道中考题再创造

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
造”,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
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取数学知识,而
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
——弗赖登塔尔(国际上极负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
数学教育家。
代表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原来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人类的高明
之处就在于迂回绕过不能直接克服的障碍,
就在于能想出某个适当的辅助问题。
——G.波利亚(美国。当代伟大数学家和 数学教育家。
代表作:《怎样解题》)
学生们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进
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种知识的数学,所
以通常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
不管他从事什么业务,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
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
眼点等,使他们终身受益。
——米山国藏:日本。当代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代表作:《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
以合理的学习材料为教学载体;
以学习的能力立意为教学主线;
以学生的思维提升为教学核心;
以自我的发展为教学最高境界。
——曹宝龙: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主任,博士,特
级教师 。提炼于《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根据数学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数学教学的本
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这样来认识:
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去发挥数学资
源的再创造价值。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把题目做出来,而且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求问题的数学精神和提
高对数学的欣赏水平。
以此,借助于2011年杭州市数学中考试题
第24题为载体,结合再创造思想谈谈个人的一点
认识。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
◆浙江省初中数学特级教师
◆郁达夫中学一线教师
◆盛志军
信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3588392586
QQ: 214188006
题目:如图1,图形既
关于点O中心对称,又关于
直线AC,BD对称.AC=10,
BD=6,已知点E,M是线段
AB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
合),点O到EF,MN的距
离分别为h1,h2 . △OEF与
△OGH组成的图形称为蝶形.
B
P
E
G
M
O
A
C
N
Q
F
H
D
图1
(1)求蝶形面积S的的最大值;
(2)当以EH为直径的圆与以MQ为直径的圆重合
时,求h1与h2满足的关系式,并求h1的取值范围.
之所以选这个题作为阐述我教学观点,是因
为本人不得不承认在题目中:
1.所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是课标最重点的
内容之一;
2.所运用的数学基本技能,是教学最熟悉的
常规要求;
3.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学生最通用的
学习习惯;
4.所需要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最直觉的
心理品质。
假如初三年级一堂综合复习课正在进行。老师
试图把2011杭州的中考题作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如果
您是这位老师,应该如何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一、回溯经验,在“再”字上切
入
再创造首先在于理解和重视这个“再”字,它意
味着从头开始。面对新的任务,不是现成灌输,首要
的工作就是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教学而言,第一是调
度好新认知的联接点;第二就是促进思维活动的良好
起步。
(一)回溯活动经验,为再创造学习调度联结点
教学策略:
教师对题目构造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学情有一个清晰地把握
学生“所熟悉的具有相同
或相似未知量”的活动经
验
辅助问题
联结点
热身训练,为再创造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本题而言,不急于呈现题目,而是首先悄悄地热身训练:
(1) 如图2,DE∥BC, AB=a, BD=b, BC=c, 求DE.
(2) 如图3,DE∥BC, AP⊥BC于点O,交 DE于点P, AO=a,
PO=b, BC=c. 求DE.
(3) 如图4,当点D在何处时,ΔODE的面积最大?
(4) 如图5,在RtΔABC中,∠ACB=90°,CD⊥AB于点D,
AC=3,BC=4,求 AD.
A
A
A
A
D
D
E
D
B
C
图2
B
P
O
图3
E
D
C
B
P
E
O
图4
C
C
图5
B
(二)养成识题习惯,促进再创造思维活动的良好起步
1.识题与再创造
无论是平时数学学习还是参加各种考试,学生面对数学
题目,首要的任务就是认识这样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要迅
速进入思维活动。识题和再创造联系起来,似乎是一项“普
遍性”的常规工作,但往往被学生和教师所忽略。大家知道
需要这项工作,但却没有养成良好的识题习惯,导致再创造
学习的失败。
识 题
良好习惯
识 题
再创造
2.怎样引导识题
(1)读题。实验表明,对于数学题而言,教师读题在引
起注意力水平上低于学生默读。值得指出,不管处于何种情
境,今后学生总是自己默读题目,而不可能依赖教师在旁边
高声读题。只有放手培养默读的习惯,学生才能更好的进入
思考问题的状态。
(2)审题。“必须理解题目:未知量是什么(或要证明
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1]这似乎司
空见惯,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甚至对于我们教师都感到没有多
少价值,作者在这里提出显得太肤浅,其实大错特错了。
事实证明,在有限的测试时间里,学生在这个方面却是
个大漏洞。这完全是平时没有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匆匆下
手,或结果铸成大错,或中途“塞车”,浪费大量时间而半
途而废。
[1][美]G.波利亚著:涂泓 冯秉天译:《怎样解题》[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2002.6:序.
(3)找准关键词。(主要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
题),如果是几何问题,要求学生在图上学会表示有关量
的符号。
如前面给出的问题中条件关键词:
①点O中心对称,直线 AC,BD对称;
②AC=10,BD=6
③E,M是动点;
④点O到EF,MN的距离分别为h1,h2.
要求学生把各个条件编上号写在草练本上,写出后再
反复认识一遍。如果平时长期坚持这样逐步形成习惯,那
么学生也必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活动起点。
二、顺应规律,在“做”字上生成
再创造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这样的活动事实上告诫
我们,不仅要想数学,更重要的是“做”数学。
在做中必须顺应两大规律:
一是顺应数学的本身规律学习;
二是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
数学教育之道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数
学教育之道归根结底要顺乎自然。为此认识下面几个问题:
1.书本上的数学是现成的数学,演绎的数学。“真正的
数学家从不尊重他人的这种现成的数学”[2]。而是要顺乎
自然。
[2] [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107.
2.数学本身的发展一开始并不都是演绎的出现在我们
面前,它往往是在不断猜测、归纳、而后通过不断生成、
证明其正确的结果。
3.作为数学教育的数学,显然不可能象数学家那样去
重复这样的劳动,但其中的数学精神确实要求我们学生根
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主动通过活动去经历,体验,探求,这
是“做”数学的真正内涵。
4 .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其间为学生建立适当的路标,
引导学生由复杂到简单学习,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去学习、
去生成新的再创造问题。
这也许就是再创造教学的本质。
(一)问题简单化,让新知识与回溯经验相衔接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把问
题简单化这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精神。这里的
简单化事实上和弗赖登塔尔在再创造理论中的
“数学化”“形式化”“抽象化”“图式
化”“算法化”的思想是一致的。
无论是生活中的问题,还是数学本身比较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发现数学规律的有效途
径。
(一)问题简单化,让新知识与回溯经验相衔接
数学化
图式化
形式化
简单化
抽象化
算法化
对于我们的研究问题的第一小题,这样引导:
1.根据对称性,与另一半边碟形部分什么关系?要求蝶
形S的最大面积,只要讨论其中一部分可以吗?
2.要求ΔOEF的最大面积,需要什么条件?EF知道吗?
3.把问题化归到相似三角形中去讨论可以吗?
4.求最大值你联想到什么知识来解决?
A
B
B
G
E
E
P
M
O
A
C
O
A
F
H
P
F
D
B
N
Q
E
D
F
O
D
把复杂图形简单化,凸显出数学的最本质图形中。
至此,这些与前面学生的经验回溯,自然融合在一起,(归
因),从而问题(1)迎刃而解。于是,再创造出以下结论:
结论1:当动点在菱形边长的中点时,碟形的面积最大.
(二)过程层次性,让低层次知识在再创造中提升
1.再识题目结构,层次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学习过程是由各种层次构成的,用低层次的方法组织
的活动成为高层次的分析对象;低层次的内容又成为高层
次的题材。”[3]
上述过程实际上对于本题来说是一个低层次的学习,通
过低层次地学习,又必须及时小结反思,领悟到简单化图
形,挖掘相似三角形以及有关数学思想,从而提升到更高
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这就是再创造理论的又一个符合数学
发展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原理。
[3][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115.
本题两个小题中
“(1)求蝶形面积S的的最大值;
(2)当以EH为直径的圆与以MQ为直径的圆重合时,求
h1与h2满足的关系式,并求h1的取值范围.”
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提出第二问,不难发现。两个小题相
对独立,但用到的相似三角形等和有关的数学思想,前小题对
后一小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没有因为第一小题的受阻造成第二小题的受阻,但
第一小题的低层次知识对第二小题的高层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
用。这种保持相对独立,在方法上呈现出有低级到高级的深入
探究的题型是值得欣赏的,也是学生再创造所蕴涵的价值。
2.重构低层图式,在师生互动中再创造
为了解决第二小题,我们同样用简单化的方法,为解题目标的达
成,构建底层图式(图7)
B
E
B
M
O
B
E
M
M
A
N
A
O
D
F
E
K
O
L
h1
K
h1
A
L
图7
设置下面一些提问,试图学生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工作量”[4]。让学生
“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经验”。
(1)图形重合意味着什么?
(2)半径相等有哪些可能?
(3)重合时h1,h2有什么关系?
(4)不重合时呢?OE=OM,(等量思想找关系).
(5)由此怎样用h1,h2 来表示OE=OM?
(6)它们都是哪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由勾股定理得到怎样的等式?
(7)EK,ML怎样用h1,h2 来表示?
[4] [美]G.波利亚著:涂泓 冯秉天译:《怎样解题》[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6:1
2
所以
1
1




2
2
h 1  3(1  h1 )  h 2  3(1  h2 )
5
5




2
34(h1  h 2 )  90 ,得
( h1  h 2 )
0
25
45
h1  h 2,或 h1  h 2 
17
.
当h1=h2时,点E与点M重合,此时0<h1<5,
45
当 h1  h 2 
时,点E不与点M重合,此时
17
45
0  h1 
17
.
于是,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2 菱形中的两个碟形顶点共圆时,则由菱形中心引
出的高相等或它们高的和是常数.
(三)欣赏简约美,让数学在再创造中进入新境界
数学的最大特征就是简约性。再创造的价值不仅
仅是把某一个题目做出,而是要不断寻求数学理性思
维的生长点,选择最佳途径,从而进入新的探求境界。
其中简约性就是数学境界之一。
如上述第(2)小题,直接想到从OE=OM给出解
答,显然在计算上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约的途径呢?
(链接简约性解法二)
三、变换题材,在“拓”字发
展
数学是在变换中不断发展。
这里的变换指改变数学的形态或通过“引入新条件,新
关系,将所给的式子或条件变换为具有新形态的式子或条
件”,[5]但它是建立在再创造的思想下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里的“式子或条件”,弗赖登塔尔称之为数学“题材”。
如何达到变换呢?一般是把原“题材”作为“低层次”
内容,在“拓”字上求发展,实行“二次开发”,从而形
成新的“题材”。
原题材
拓
数学新形态
变换
新题材
引入新条件
[5]邵光华著:《作为教学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24
例如 “结论1:当动点在菱形边长的中点时,碟形
的面积最大。”当作原“题材”。
拓展一:
如图9,图形既关于点O中心
对称,又关于直线AC,BD对称,
AC=10,BD=6,已知点E,(不与
端点重合),点O到E距离为h1,
问当动点在边何处时,四边形
EFHG的面积最大?
B
E
G
O
C
A
F
H
D
图9
说明:
这里,显然先证明四边形EFHG是矩形之后,它的
面积是蝶形面积的2倍。解法和原题解法是几乎一样的。
但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把结论2: “菱形中的两个碟形顶点共圆时,则由菱
形中心引出的高相等或它们高的和是常数”当作原题材。
拓展二: 如图10,图形既关于点O中心对
称,又关于直线AC,BD对称,且AB=2,
若∠ABC=90°已知点E,M是线段AB上的
动点(不与端点重合),点O到EF,MN的
距离分别为h1,h2.△OEF与△OGH组成的
图形称为蝶形.当以EH为直径的圆与以MQ
为直径的圆重合时,求h1与h2满足的关系式,
并求h1的取值范围.
说明:这里,稍改条件,把菱形改为正方形,那是轻易
而举的事。这是个演绎的过程。事实上,把原题目作为例题
教学时,也可以把此题作为特殊性,通过归纳的思路,合情
推理出求h1+h2=常数,这是再创造思想指导学习的重要策略。
拓展三:
如图10,图形既关于点O中心对称,又
关于直线AC,BD对称,且AB=2,已知点E,
M是线段AB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
点O到EF,MN的距离分别为h1,h2.△OEF
与△OGH组成的图形称为蝶形.当以EH为直
径的圆与以MQ为直径的圆重合时,h1与h2
h1  h2  2
满足的关系式
,并求∠ABC的度数.
说明:这里把条件与结论互换,同时根据这一特殊条件可推
出含45°的特殊角,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这也是再创造
思想指导学习的途径之一。
拓展四:
如图11,图形既关于点O中心
对称,又关于直线AC,BD对称,
且AC=10, BD=6,已知点E是线
段AB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
点O到EF距离为h. △OEF与
△OGH组成的图形称为蝶形.以EH
为直径作圆。当该圆面积达到最
小时,求h的值。
说明:该题求最小值,与原题求最大值所不同的是,这
里用到的是主要是几何方法,原题用的是二次函数。让学生
最明白,在探究的路上,迷雾茫茫,要善于识别,不要一看
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想到二次函数。
这样的拓展何止这么几种!
值得思考的的问题
1.再创造教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学发展方向。
这里以一道中考题作为介质展开研究,比较充分
的显示出该题的再创造价值。这道被认为难度系数相
当低的中考题,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
但学生却望洋兴叹。
我们的教学是通过再创造真正培养学生数学精神
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考试的附庸品的,这值得
我们平时教学的深刻反思,也值得当今教育有识之士
的呐喊。
2.再创造教学是十分关注“过去、现在、今后”
不断发展的系统过程。
本文中从解题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三个方面阐
述了再创造教学的基本框架。要十分明智地认识到它
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
一种教学思想。
教学没有墨守成规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学如果
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那么就抹杀了教学的本
质——对千姿百态的人的影响,更扼杀了人的主观能
动性。
活学活用:
简单化
输入杭州中考题优秀资源
再创造思想和方法
再:回溯学习经验
做:顺应规律生成经验
拓:变换数学题材
输出(学习目标)
“再”是一个数学的“历史性”问题
“做”是一个数学的“数学化”问题
“拓”是一个数学的应用性问题。
归结起来,形成了数学再创造教学的系统性。
让学习再创造,
让教再创造;
让学再创造;
让学生今后真正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