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稳态研究方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章稳态研究方法

http://www.zzuli.edu.cn
§2.1 稳态过程
§2.2 稳态极化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2.3 控制电流法与控制电位法(稳态测量)
§2.4 阶跃法与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2.5 稳态极化曲线的形状与应用
§2.6 旋转电极及其应用
http://www.zzuli.edu.cn
§2.1 稳态过程
2.1.1 稳态过程的意义(构成稳态的条件)
电流通过电极时,在指定的时间内,电化学
参量(极化电流、极化电位、电极表面处的反应物
的浓度等)不变或基本不变。
http://www.zzuli.edu.cn
2.1.1 稳态过程的意义(构成稳态的条件)
注意:
1. 稳态不是平衡态
平衡态: Zn  2e
稳态: Zn  2e
再如锂电池的小
电流放电曲线:
Zn2 ,I=0,Ja=Jc,  e ;
Zn2 ,I≠0,Ja>Jc,  极;
V
平衡态是稳态的特列。
t
http://www.zzuli.edu.cn
2.1.1 稳态过程的意义(构成稳态的条件)
2.绝对的稳态是不存在的
上述Zn2+/Zn溶解中,达到稳态时,Zn电极表面还
在溶解,只不过不显著而已。
3.稳态和暂态是相对的
稳态和暂态区分标准是参量变化是否显著,这个
标准是相对的。
例如:用不灵敏的仪器测量不变化,但用精度较高
的仪器测量,则变化;短时间参量不变化,但长时间
却发生变化。
大家在做稳态极化曲线时,就需要注意手动调节
恒电位仪的时间及量程。
http://www.zzuli.edu.cn
2.1.2 稳态过程的特点
1.通过电极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i=ir
无双电层充电电流ic;无非法拉第电流i吸=0。
2.电极表面处反应物的浓度只与位置有关,与时间无
关,c=f(x)
O  ne
R
Fick(费克扩散)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面
的扩散物质的量与浓差梯度成正比,即:
c
f D
x
http://www.zzuli.edu.cn
2.1.2 稳态过程的特点
又根据法拉第定律:
 c 
i  nFf  nFD  
 x 
所以有:
 dc 
i  nFDO  O 
 dx  x0
对稳态系统,是常数,与x无关,所以上式极化电流可以写成:
cO
cO0  cOs
i  nFDO
 nFD
x

(2-1)
http://www.zzuli.edu.cn
2.1.2 稳态过程的特点
当 cOs  0 时:
id  nFDO
cO0

k1
k2
-
O+ne
(2-2)
R
由式(2-1)、(2-2)可得:
k1:
同理可得:
k2:

i
c  c 1 
 id



(2-3)

i

c  c 1 
 id



(2-4)
s
s
0
0
http://www.zzuli.edu.cn
§2.2 稳态极化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电极过程往往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因此极化的类型
也有许多种,例如电化学极化(或称为电荷传递极化,也称
为活化极化)、由传质过程控制引起的浓差极化、欧姆极化
(或称为电阻极化)、匀相或多相化学反应极化、电结晶极
化等。本节只讨论电化学极化、由扩散控制引起的浓差极
化和欧姆极化等三种基本极化类型,三种类型极化的过电
位
分
别
用
:
ηe
、
ηc
和
ηR
表
示
。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为了便于讨论,假定电化学反应为简单的电荷传递反
应
O  ne

R
(2-5)
因为稳态电流全部由于电极反应所产生,所以i
与反应速度υ成正比,即:
 nF
 nF


 

0
0
0
RT
RT
i  nF  nF     i  i  nFk f cO  nFkb cR  i  e
e



(2-6)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 nF
 
 RTnF 
RT
i  nF  nF     i  i  nFk c  nFk c  i  e
e



0
f O
0
b R
0
上式中   平   ,称为阴极极化过电位;





i

:还原速度
:氧化速度
:还原电流
:氧化电流
i
kf:还原反应速度常数
kb:氧化反应速度常数
(2-6)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2-6)式只考虑电化学极化而尚未考虑浓差极化,考虑浓差极化时和
应该分别乘上校正因子cOs/cO0和cRs/cR0,于是,(2-6)式变为
 nF
 nF
s
s


 

c
c
0
O
R
RT
RT
i i  0 e
 0e

c
c
R
 O

(2-7)
cOs和cOs校正因子可分别由(2-3)式和(2-4)式算得。于是,(2-7)式变
为

i  RTnF 
i  i  1 
 e

  id O 
0

i  RTnF  
 1 
e

  id  


R 
(2-8)
(2-8)式是同时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i~η关系式,既适用于
不可逆电极,也适用于可逆电极,对各种程度的极化(从平衡电位
→弱极化→强极化→极限电流)均适用。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2-8)式中的i0和id分别表示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参量。在
cO=cR=c的情况下
(2-9)
i 0  nFks c
上式中ks为标准速度常数,而这时
id  nFD
c

(2-10)
(2-9)式除以(2-10)式可得
i0:id=ksδ/D
i0:id这个比值代表了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快慢的比较,决定
了电极的可逆性。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当i0:id>>1,即ks>>D/δ时,浓差极化更容易出现,电极表现为可
i
逆电极体系,此时(2-8)式的方括号项因i0>>id>i,而 0 基本上等
i
于零,即

i  RTnF  
i  RTnF 
 1 
1 
 e
 e

i
i




d O 
d R 


(2-11)
(2-11)式两边取对数整理后得

RT
nF
 

i 
i 
ln
1


ln
1

 


   c
   id O 
  id  R  
(4-12)
由上式可见,过电位完全是由浓差引起的,表现为可逆电极。这样的电极,
浓差总是占主导地位,要想从稳态极化曲线研究电化学极化或电化学反应速
度是不可能的。在一般情况下,δ≈10-3~10-2 cm,D≈10-5 cm2·s-1,所以稳态极
化曲线不宜于研究ks>10-2 cm2·s-1的电化学反应。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当i0:id<<1时,表现为不可逆电极。电位范围表现出不同的极
RT
化程度,当  
时,逆反应可以忽略,即(2-8)式方括号
 nF
内的第二可略,因此

i   RTnF 
i  i 1 
e
  id  
O 

(2-13)
 id O
RT
i
RT
 
ln 0 
ln
 nF i  nF  id O  i
(2-14)
0
整理得
(2-14)式的等号右边二项分别表示电化学极化过电位 e 和浓差
过电位 c ,即: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RT
i0
e 
ln
 nF i
 id O  i
RT
c 
ln
 nF
 id O
(2-15)
(2-16)
若i<<(id)O,ηc≈0,η=ηe,即:
RT
i0
RT
RT
0
  e 
ln 
ln i 
ln i  a  b log i
 nF i  nF
 nF
这就是著名的Tafel公式。这种电极的极化曲线示意于图4-1,从
图上也可以看出ηe和ηc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在小电流时,以ηe
为主,在大电流时,以ηc为主。它们随电流变化的规律也不相
同。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图4-1 不可逆电极的极化曲线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把(4-14)式整理后可得到:
RT

 nF
 1
1
1 
ln 0  ln  
 
 i
 i  id O  
1
1 
 ~ ln  


以
 i  id O  作图得直线,从直线斜率和截距分别可
以算得αn和i0,说明电极体系处于扩散和电化学步骤混合控制。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最后讨论在平衡电位附近的情况,这时  RT ,因此(2-8)式的
nF
方括号内的指数项可以展开为级数,只保留前两项,略去i·η各
项(因i小,η也小,i·η就更小,可略),整理后得
RT  1
1
1 
 

 

i nF  i0  id O  id  R 

(2-17)
由(2-17)式可以看到,在平衡电位附近,η~i曲线出现直线性,
斜率为极化电阻 Rη ,Rη 可视为三个电阻
和
RT 1

nF id R
RT 1

nF i 0
,
RT 1

nF id O
,
的串联。对于可逆电极,即i0远大于(id)O和(id)R时,Rη
决定于后两项稳态浓差极化电阻;只有在不可逆的情况下,才
可以略去后两项。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整理后得
RT i
 
 0
nF i

RT 1
  
 0  Rct
i nF i
(2-18)
Rct:称为电荷传递电阻。
利用(2-17)或(2-18)式可以从稳态极化曲线在平衡电位附近的斜率计算交换
电流密度i0。
除了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外,还有欧姆极化。电极界面两侧为电子导体
(通常为金属)和离子导体(电解质溶液),它们都有电阻,电流通过时就产生
Ohm电位降,称为Ohm过电位ηR,它与i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在一般情况
下,溶液电阻RL远大于金属电阻,因此
R  iRL
负号:是因规定阴极电流为正,而阴极超电势为负。
(2-19)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RL可以从溶液的比电阻及液层的截面和厚度计算得到。由于ηR的
存在,在电极界面的真实过电位比测量到的过电位小ηR的数值,
考虑到Ohm极化,(2-8)、(2-14)和(2-17)式分别作相应的变动如下
(注意iRL项中的i总取正值):

i  RTnF  iRL  
i  RTnF  iRL  
i  i  1 
 1 

 e
 e


  id O 

  id  R 
0
 id O
RT
i
RT
  e  c   R 
ln 0 
ln
 iRL
 nF i  nF  id O  i
RT  1
1
1 
 

 
  RL
i nF  i0  id O  id  R 

(2-20)
(2-21)
(2-22)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当i0 很小时,即使通过不大的净电流也能使电极电势发生
较大的变化,这种电极称为“极化容量小”或“易极化电
极”,有时也称为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小”。
若i0=0,则不需要通过电解电流(即没有电极反应)也能改变
电极电势,因而称为“理想极化电极”。研究双电层构造
时所用电极体系最好应有近似于“理想极化电极”的性质
(见表4-1)。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若i0很大,则电极上可以通过很大的净电流密度而电极电
势改变很小。这种电极常称为“极化容量大”或“难极
化电极”。由于在这种电极上通过外电流时正、反向电
流的数仍然几乎相等,有时就称为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大
”
。
若i0→∞,则无论通过多大的净电流也不会引起电化学极
化。这种电极称为“理想可逆电极”或“理想不极化电
极”。电极电势测量时用作“参比电极”的体系或多或
少 地 应 具 有 “ 不 极 化 电 极 ” 的 性 质 ( 见 表 4-1) 。
http://www.zzuli.edu.cn
2.2.1 各种类型的极化和过电位
表4-1 电极体系根据i0的大小分类
0的数值
i
电极体
的动力学性质
i0→0
i0→小
i0→大
i0→∞
极化性能
理想极化
电极
易极化
电极
难极化电极
电极反应的“可逆
程度”
完全“不
可逆”
“可逆
程度”
小
“可逆程度” 完全“可逆”
大
I~η关系
电极电势
可以任意
改变
一般为
半对数
关系
一般为直线
关系
理想不极化
电极
电极电势不
会改变
http://www.zzuli.edu.cn
2.2.2 各种极化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2.2.2.1 电化学极化ηe
1. 影响因素
RT
i0
e 
ln
 nF i
电化学极化是由电化学反应速度决定的,它与电化学反应本质有关。化学
反应的活化能比较高,且各种反应的活化能相差悬殊,因此反应速度的差
别是以数量级计(即通常相差达几个数量级)。
① 温度;
② 催化剂的活性;
③ 电极实际表面积;
④ 吸附或成相覆盖层(如钝化膜);
⑤ 界面电场;
⑥ i;
⑦ i0。
2. 特点
① i0小,则ηe较大;
② 当有新反应发生时,ηe急剧变化。
http://www.zzuli.edu.cn
2.2.2.2 浓差极化ηc
c 
(i )  i
RT
ln d O
 nF
(id )O
 id O
 nFDO
CO0

1. 影响因素
浓差极化是由扩散速度决定的。
① 扩散层的厚度;
② 扩散系数;
③ 浓度升高,不易极化;浓度下降,易极化。
http://www.zzuli.edu.cn
2.2.2.2 浓差极化ηc
2. 特点
① 各种物质的扩散系数D都在同一数量级,D固=10-9 cm2/s;D液
=10-5 cm2/s;D气=10-1 cm2/s;
② 温度对D的影响也较小,大约2 ﹪/℃;
③ 达到稳态的时间较长,一般需几秒至几十秒,甚至于几百秒;
④ 当i接近id时ηc增长很快。
为了鉴别电极过程是由电化学步骤控制还是由扩散步骤控制,现
将它们作一对比(表4-2)
http://www.zzuli.edu.cn
2.2.2.2 浓差极化ηc
表4-2 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的比较
项目
极化曲线形式
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
低电流密度下,η~i成正比; 反应产物不溶时,η~lgid/(id-i)成
高电流密度下,η~lgi成正
正比;可溶时,η~lgi/(id-i)成正
比
比
搅拌溶液对电流密度的影响
不改变电流密度
i  搅拌速度
电极材料及表面状态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有显著的影响
无影响
改变界面电势分布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
有影响
无影响
反应速率的温度系数
一般比较高(活化能高)
较低,2%/℃
电极真实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反应速率与电极的真实表
面积成正比
若扩散层厚度超过电极表面的
粗糙度,则反应速率正比于表
观面积,与真实表面积无关
http://www.zzuli.edu.cn
2.2.2.3 欧姆极化ηR
1. 影响因素
R  iRL
① 溶液的电导率;
② 浓度—影响电导;
③ 温度(主要对弱电质),影响扩散过程和离子导电过程。
2. 特点
① 跟随性;
② ηR与i成正比。
http://www.zzuli.edu.cn
§2.3 控制电流法与控制电位法(稳态测量)
控制电流(电位)法:控制流经研究电极的电流(研究电极的电
位),按人为规律发生变化,同时测量极化电位(电流)的方法。
(不受电解池阻抗变化的影响)
2.3.1 控制电流(电位)稳态测量
1. 目的
测稳态极化曲线。
2. 稳态极化曲线
稳态极化电位与稳态极化电流的关系曲线。
http://www.zzuli.edu.cn
2.3.1 控制电流(电位)稳态测量
3. 控制方式
① 恒电位稳态测量;
② 恒电流稳态测量。
4. 极化曲线方法的选择
① 对于单调函数极化曲线,恒流恒电位均可;
② 对于极化曲线有电流极大值,应选择恒电位法;
③ 对于极化曲线有电位极大值,应选择恒电流法。
5. 给定方式
① 阶跃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逐点手动法、阶梯波法
② 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http://www.zzuli.edu.cn
2.3.2 稳态测量的注意事项
1. i~η单调函数,两种方法均可;
2. i~η极值,区别对待。
电流极值,用恒电位法测定;电位极值,用恒电
流法测定。
http://www.zzuli.edu.cn
2.3.3 实验电路原理
1.
恒流法
包括经典恒流法、电子恒流法。
R大
① 经典恒流法
利用高压大电阻实现恒流,电路图
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
R大>>R池
所以
E
I
R大  R池
E
E
I
R大
R大:R池>1000时,控制电流的精度为0.1 %。
优点: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恒电流范围小。
http://www.zzuli.edu.cn
2.3.3 实验电路原理
② 电子恒流法
电子恒流法是利用电子恒流装置,调节通过研
究电极的电流按人们预想的规律变化,以达到控制
电流的目的,可使用晶体管恒电流源或专用的恒电
流仪。
http://www.zzuli.edu.cn
2. 恒电位法
调整
注意事项
比较
给定 测量
回路
E
极化
电流
极化
回路
电位线
电流线
恒电位阶跃法
I
辅
HDV-7C
V
参
研
1. 研究电极直接接地;
2. 参比电极不能悬空;
电位线的连接良好,鲁金毛细管或
盐桥内溶液是连续的;
3. 测定的电位是φ参研,实际是φ研参
,-φ参研=φ研参;
4. 研究电极要用两根线分别接恒电位
仪的“研”和“⊥”,不能用一根线接;
“研”与“⊥”为电势线;“研”与“辅”为
流线,所以为了减小导线的欧姆阻抗,
不能使“研”和“⊥”短路后用一根导线连
接。
http://www.zzuli.edu.cn
§2.4 阶跃法与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2.4.1 阶跃法
包括恒电流阶跃法、恒电位阶跃法。
逐点控制测量极化电流(或极化电位),对应测定电极过程进入稳态情况下
极化电位(或极化电流)。
1. 实验注意事项
φ/i
① 时间间隔
0.5~10 min
② 阶跃值
恒流法:0.5~10 mA;
恒电位法:5~100 mV;
t
③ 重现性
重现性差,重复多次求平均值(时间间隔、阶跃值保持一致)。
http://www.zzuli.edu.cn
2.4.1 阶跃法
实验电路如下:
采用恒电位仪逐点手动测定极化曲线的电路示意图
R1、R2、R3:R池>1000
E
E
I

R大  R池 R大
http://www.zzuli.edu.cn
2.4.2 慢扫描法
包括恒电流慢扫描法、恒电位慢扫描法。
利用慢速线性扫描电压,控制恒电位(流)仪,通过恒电位(流)
仪控制研 究 电极按线 性 规律变化 , 同时测极 化 电流 (位 ) 。
如下图所示,电极稳态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体系
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不同。因此,扫描速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
不一样。
φ
υ3
d
 1
dt
υ2
t
i
υ3
υ2
υ1
φ
http://www.zzuli.edu.cn
2.4.2 慢扫描法
1. 实验注意事项
① 慢扫描慢到电极过程进入稳态;
i
Cl-
② 适于比较试验;
相同扫速下,测试极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③ 确定适宜的扫速,针对电极体系;
④ 仪器响应速度高。
扫描是给定方式,恒是控制方式。
φ
http://www.zzuli.edu.cn
2.4.2 慢扫描法
2. 实验电路:P39
恒电位仪
讯
⊥
信号发生器
⊥
研
辅
参
X-Y记录仪
X
Y
-
-
+
。。。
。。。
⊥
⊥
+
⊥
RN
出
入
⊥
对数变换器
线性电位扫描实验电路
i
logi
对数变换器
φ
φ
http://www.zzuli.edu.cn
2.4.3 恒电位仪的评价
1. 方法一
如下图所示,在恒电位仪上接2个纯电阻,看是否符合欧姆
定律,符合则该恒电位仪性能就好,不符合则其性能较差。
如果 R1  R2  1V,参研  1V ,则 辅研  2 V。
HDV-7C
参比
辅助
R1
研究
R2
2. 方法二
C
研 ⊥
R1
参 R2
辅
http://www.zzuli.edu.cn
§2.5 稳态极化曲线的形状与应用
2.5.1 一般形式
锂离子电池:
① 线性极化区;
φ
③
  10 mV
②
② Tafel区;
120
 
mV
n
③ 极限扩散区。
①
i
http://www.zzuli.edu.cn
2.5.1 一般形式
例:实验测得某一金属电沉积过程的稳态阴极极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说明图中各段的控制步骤;
(2) 当对溶液加强搅拌时,在图中画出曲线的变化情况,说明变化的原因,你从
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1) OC段:电化学控制步骤,其中
OA段:线性极化区,  10 mV;
i
AB段:弱极化区,介于线性极化与Tafel区之间;
BC段:Tafel区, 
120
mV
n
;
C
D
E
CD段:为混合控制步骤,0.1id  i  0.9 id ;
DE段:为扩散控制步骤,i  0.9 id 。
B
(2) 曲线变化情况如图中虚线所示。
A
O
由于对溶液进行搅拌,对原电化学控制的电位区间无影响,只改变扩散步骤
作为控制步骤的电极过程。
φ
http://www.zzuli.edu.cn
2.5.2 极化曲线的应用
1.
在电池中的应用
V开路
放电曲线
① 确定化学电源的限制电极与非限制电极;
φ+
如右图所示,“+”为限制电极, “-”为非限
t
制电极。 V  E      IR
I


内
φ-
② 选择配方;
③ 选择添加剂。
B比A好。
i
i
A
B
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放电
1+a 1
φ
V开
1+b
φ
http://www.zzuli.edu.cn
2. 在电镀工艺中的应用
② 选择阳极面积
① 镀液配方选择
i
1
i
2
S2>S1,I至顿 ↑。
S2
S1
φ
φ
3. 在电解中的应用
V槽  E        IR内
如何降低槽压?
降低析Cl2
过电位
降低析H2
过电位
电解液、
材料
http://www.zzuli.edu.cn
4. 求电化学参数
① Tafel直线外推法测i0(或icorr),强极化区
当i>>i0时,即电极处于强极化区时
阴极极化:   RTnF ln i
0
阳极极化:   RTnF ln i

0

RT
ln i
 nF
RT
ln(i)
 nF
用  ~ ln i 作图,即得Tafel直线,阴极极
化、阳极极化斜率为:
bc 
RT
 nF
ba 
RT
 nF
利用斜率可求出表观传递系数α和β,两条直线外推到交
点,交点的横坐标即为 ln i 0 ,相应的纵坐标为   0 ,即对应于
平衡电势Eeq,对于腐蚀金属电极,i0  icorr 。
http://www.zzuli.edu.cn
4. 求电化学参数
② 线性极化法测极化电阻或电荷传递电阻、电化学反应电阻
Rct及交换电流密度i0(平衡电位附近,弱极化区)
RT i
i 
nF 
0

RT 1
 R  
i nF i 0
由上式可知,平衡电位附近的线性极化曲线
由直线的斜率可求极化电阻
R
,根据
 ~i
R  i
是一条直线,
0
,如下图所示:
http://www.zzuli.edu.cn
4. 求电化学参数
③弱极化(强极化与线性极化之间)
由于强极化对电极体系扰动太大,而线性极化法由于近似
处理带来的误差较大,弱极化区的测量,可以从极化值正、
负几十毫伏范围内的数据同时求得i0、αn和βn,对被测体系
的扰动小且结果精确,故引起了电化学工作者研究的关注。
http://www.zzuli.edu.cn
4. 求电化学参数
③弱极化(强极化与线性极化之间)
在弱极化条件下,对Bulter-Volmer公式:

  nF 
  nF 
i  i 0 exp  

exp



 RT 
 RT 

(1)
lg
变形得:
  nF  
 nF  
i  i 0 exp  
 1  exp 

 RT  
 RT  
 nF

 nF 
 lg 1  exp 

2.303RT
 RT 


 nF  
1  exp  RT  



 lg i 0 
 nF
2.303RT
(2)
 
 nF   
1  exp  RT    ~ 

 
 
由式(4)有 lg i
将式(2)两边取对数得
lg i  lg i 0 
i
为一直线,由直线的截距可
(3)
求算i0 、由直线的斜率可得
到表观传递系数α和β。
(4)
http://www.zzuli.edu.cn
§2.6 旋转电极及其应用
2.6.1 旋转电极的结构及流体力学特性
1. 旋转电极的分类与结构
② 结构;
① 分类;
电刷接触点
旋转圆盘电极:
黄铜轴
O  ne  R
旋转圆环电极:
形成R1

O  n1e  R1
绝缘层
R1  n2e  R
检测R1
圆盘电极
圆环电极
http://www.zzuli.edu.cn
2. 旋转电极的特点与优点
①
旋转电极表面处扩散层厚度一致
③
②
电流电位分布一致
扩散层的厚度可控
制与测量
④
可用于快速反应的速度常数测定,动力学上限
10-3~10-4 cm/s
2. 与 静 止
电极相比
的特点
⑤
重现性好
http://www.zzuli.edu.cn
3. 旋转电极的应用
1.测定扩散过程的
参数,D、CO
2.测定电化学参数
3.测定反应级数
4.研究中间过程
5.工艺中应用,选择
整平剂
http://www.zzuli.edu.cn
4. 旋转电极的流体力学特征
圆柱坐标系统
υr
υr
r
Ф
υz
-υz
Pr
z
υz
υФ
r
0
+z
其中:
υr:径向流速(离心力的作用);
υz:轴向流速(压力差作用);
υФ:切向流速(粘滞作用)。
z
r
υr
υФ
υФ
r
z
υr、υz、υФ与离开旋转轴的径向距离r
的关系
http://www.zzuli.edu.cn
2.6.2 极限电流公式
O  ne  R
d 2c
dc
D 2 
dt
dx
边界条件:
1. x→∞,C=C0
2. t=0,C=C0
根据流体动力学公式可求得扩散层厚度:
1
3
1
6

1
2
  1.61D   ,δ只与转速有关。
2
3

1
6
1
2
i扩  0.62nFD   (c 0  c s )
式中:
D:反应物的扩散系数,cm2/s;
υ:溶液的动力粘度:液体以1 cm/s的速度流动时,在1 cm2面积上所需剪应
力的大小,cm2/s;
ω:旋转角速度:rad/s。
2
3

1
6
1
2
Cs=0时,id  0.62nFD   c 0
http://www.zzuli.edu.cn
2.6.2 极限电流公式
注意事项:
1. 无限薄电极,无限大体系中,电极与电解液体系的关系;
2. 旋转电极与镶嵌物之间良好结合,防止边缘效应的产生;
3. 流体是稳流/层流,而不是湍流或涡流;
4. 参比电极的位置(鲁金毛细管的位置)>1 cm(否则易产生湍
流或涡流),辅助电极尽可能靠近研究电极以减小欧姆压降同时
其电极应与研究电极一样,做成圆盘形状,有利于电流密度分布
均与;
5. ω范围合理(10<ω<104)。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① 测定D、Cx;
i
id
id
CN
Cx
φ
1 2
2
3

1
6 0
斜率  0.62nFD  c
(=102 cm2 / s)
Cx,ω,测 idx
CN,ω,测 idN,id  C 01 2
0
x
0
N
idx C

idN C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② 混合控制下求αN、i0、D
O  ne  R
i
nF
ik  i 0 (1  k ) exp(
k )
id
RT
通过数学变化得:
1
1
1


ik i 0 exp( nF  ) id
k
RT
2
3
其中, B  0.62nFD 

1 2 3

1  1 1 1
i
 k1 ik 2 ik 3
N 
1 2 3

N  1 1 1
i
 k1 ik 2 ik 3
N 
1
6
 截距
 i1
1  
ikN 

 截距
 iN
1  

ikN 
用φ1、φ2……φN与 i1 、……
i2
iN 作图,就得
 k ) ,i 表示无浓差 到了无浓差极化时的稳态极化曲线。
显然:i  i exp(
RT
极化时的电极电流,即电化学极化电流,
左图中:
上式可变为:
1
1 1 1
1
ik

截距  
ik i id
i
对于旋转圆盘电极:
1
1
1 2

斜率

D
1 1
1

0
2



BC
ik i BC0
0
 nF
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③ 测定反应级数p

O  ne  R
稳态下可用电流密度表示反应速度:
 
ik  k COs
ik  B
12
CO0 
C
0
O
因此在恒电位下,测定不同转速ω下的电流
密度ik,将 lg ik对 log id 1 2ik  作图得直线,直线
 

的斜率即为该电极反应的级数,这种方法
甚至不知道反应的浓度。
p
斜率=p
C
s
O
ω1 ω2 ω3
ik1 ik2 ik3
id1 id2 id3

id
……
……
……
ωN
ikN
idN
B 1 2
lg ik
i i
C  d 1 2k
B
s
O
将以上式子整理并取对数可得
log ik  log k  p log B  p log
id  ik

12
i i 
log d 1 2 k 
  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④ 研究电极表面的均匀性
d
r
1) 电极表面均匀
id  
δ
δ>>d,δ>>r,如图中A所示;
d
r
δ
id  
1
2
id
A
C
δ<<d,δ<<r,如图中B所示;
d
r
δ
id  
2) 电极表面不均匀
d>>r,d>δ>r,如图中C所示,电
极表面不均匀。
B
1
2
1 2
其中:
δ:扩散层有效厚度;
d:质点间的平均距离;
r:质点的平均半径。
1
2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⑤ 判断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
1) 活化控制
1
i与ω无关, 与  1 2 无关;
i
2) 完全扩散控制
id   1 2 
1
  1 2
id
3) 混合控制
1 1 1 1 1 1 2 1
           1 2
i k i id i k
i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⑥ 测定镀液的微观分散能力(选择整平剂)
1) 自然整平(几何整平);
2) 负整平(浓差极化时);
是活化控制的结果,电化学极化时。
扩散引起的。
电流:I峰  I 谷 ;
电流:I峰  I 谷 ;
镀层厚度:h峰  h谷 。
镀层厚度:h峰  h谷。
h峰
h峰
h谷
h谷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⑥ 测定镀液的微观分散能力(选择整平剂)
3) 正整平(加入整平剂);
1
3
1
6
利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  1.61D  

1
2
 
δ ↓,ω ↑,模拟“峰”;
δ ↑,ω ↓,模拟“谷”;
电流: I 峰  I 谷 ;
镀层厚度:h峰  h谷 。
h峰
h谷

1
2
http://www.zzuli.edu.cn
2.6.3 旋转电极的应用
例:在恒电位下,测定镀镍溶液的微观分
散能力。
1) 当镀液中不含任何添加剂时,电流随转
速变化如下图①所示;
2) 镀液中添加糖精时,测量结果见图②;
3) 镀液中添加1.4-丁炔二醇,测量结果如
图③所示。
根据右图判断其整平效果。
i
A/cm2
2 负整平
1 几何整平
3 正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