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下载浏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在线下载浏览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主讲教师
孙志宏 教授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三、发展简史
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五、研究方法
六、如何学习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常用术语
 难点
学科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内容
1、学科组成
人体解剖学
+
正常功能活动
2、学科定义 正常形态结构
规律及原理
及发生规律
3、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人体生理学
决定
结构
功能
体现
解剖学
+
生理学
4、研究水平
宏观水平
大体解剖学
肉眼0.1mm
微观水平 组织学
光学
电子
分子水平
0.2μm
0.2nm
显微镜
×1500
×100万
整体水平
器官系统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
光学→电子→分子水平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5、多学科交叉 免疫学 病理学 计算机科学
6、重大课题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识别与通讯
综合研究 细胞分化与衰老 细胞与免疫
打好基础
7、学习目的
普及知识
基础教育
科学研究
二、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
(一)基本概念
1、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2、人体系统的划分
人体解剖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分为运动、
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
分泌、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
人体构成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循环系统
感觉器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二)常用术语
1、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身
前,两眼向前平
视,两足并拢,
足尖朝前,双上
肢自然下垂于躯
干两侧,手掌朝
前。
2、解剖学方位术语
适用于全身各部
上、下
前、后 (腹侧、背侧)
内侧、外侧
浅、深
适用于四肢
近侧、远侧
前臂:尺侧(内侧)和桡侧(外侧)
小腿:胫侧(内侧)和腓侧(外侧)
适用于空腔结构
内、外
3、轴
(1)垂直轴
(3)
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线垂直的轴。上下轴
(2)矢状轴 (1)
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前后轴
(3) 冠状轴 (2)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左右轴
注:( ) 内编号程序为教材编写循序。
4、人体切面术语
(1)矢状面
按矢状轴方向,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
面。正中矢状面指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
按冠状轴方向,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
按与人体或器官长
轴呈直角的切面。
矢状面
横切面
冠状面
三、发展简史
公元前6世纪
解剖学
组织学
前5-6世纪
18世纪末
《内经》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
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
枢·经水第十二》)。
至于说到人的身体,皮肉俱在,可从外
部计算、测量和用手指循序触按而获得
各部位的情况,死了以后还可以通过分
开、破开来观察内部的结构。
《素问·痿论》说:“心主全身之血脉”,
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
用。脉为血之府,与心相连,是血液运
行的隧道,心之所以能推动血液在脉管
内运行不已,全赖心气的作用,因为
“心藏血脉之气。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说明人的精神、
思维、记忆等活动都为脑所主。
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于线长
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
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充分说明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客观条
件刺激,反映于脑;另一方面,脑主思维,
思维是人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希波克拉底
Hippcrates
(公元前460-前377)
古希腊名医 解剖学鼻祖
成绩:头骨
不足:神经和肌腱混淆
动脉中含空气
脑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动物学家 哲学家
成绩:
1、对动物进行了分类
2、神经与肌区别
3、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
不足:
动物解剖知识移用人体
盖伦
(130-200)
Galen
古希腊名医
解剖学家
成绩:
1、著《医经》
2、血管里血液
3、脊神经是按区域分布
不足:
只限于动物,错误较多,
如把人的肝分为5叶等。
维萨里
Vesalius
(1514-1564)
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成绩:
1、《人体构造》划时
代的解剖学巨著
2、摆脱了盖伦权威的束
缚,纠正了盖伦许多错
误的论点,是现代人体
解剖学的奠基人。
哈维 Harvery
(1578-1657)
解剖生理学家 生理学之父
成绩:
发现血液循环的原理,确
定血液是在一个封闭的管
道内循环。
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道
路。
罗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英国 (1635-1703)
成绩:
用放大镜观察软木塞
薄片,使用 “细胞”
来说明,“细胞”
(“cell”)一词从此
被生物界直接采用。
不足:细胞壁所构成
的空隙。
列文虎克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博物学家
成绩:
1、发现原生动物;
2、描述了动物的精子,并证
实精子对胚胎发育的重要;
3、发现细菌。
看到的是真正的细胞
显微镜的发明者
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比沙
Bichat
(1771-1802)
法国医生
组织学奠基人
成绩:
1、提出“组织”一词,每一
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
所构成的,不同的器官可具
有一些共同的组织。
2、人体组织分为21种,认为是组织构成了各种器官。
3、解剖的尸体达六百多具。
施莱登
施旺
Schleiden
Schwann
(1804-1881)
德国植物学家
(1810--1882)
德国动物学家
成绩: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3、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4、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5、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高尔基
Golgi
(1844-1926)
意大利医生、神经学家、
组织学家。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
成绩:
1、在光学显微镜下研究银盐浸染的猫头鹰神经细胞
内观察到高尔基体。
2、1883年起与卡哈尔共同发展和完善了硝酸银技
术,并详细地描述神经细胞的复杂结构。
3、共获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哈尔
Ramóny Cajal
(1852-1934)
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
成绩:
1、还原硝酸银染色法。
2、神经元学说的确立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单位,
每个神经细胞都是独立的,
它的轴突末端以不同的形态与其他
神经细胞相接触。
3、1906年他与意大利生物学家高尔
基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卢斯卡
Ruska
德国科学家
成绩:
1、制作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放大1万倍像。
2、1985年荣获诺贝尔奖
发展:
1、分辨率提高到约0.2nm。
2、放大倍数可达100多万倍。
3、可分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
子显微镜。
4、发展出了与之相适的超薄切片术。
5、多学科交叉发展。
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1、胸部标志线
2、腹部分区
第10肋最低点连线
左右侧髂结节连线
腹股沟中点
五、研究方法
(一)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1、尸体研究
新鲜尸体
固定尸体
冰冻处理
福尔马林
(1)剖查法
用解剖器械对尸体进行剖割,做出标本,
进行研究。可以直接观察研究器官的形态
结构及其位置的相互关系。
(2)腐蚀法
用塑料、乳胶等物质注入标本内,后用强酸将其
全部软组织腐蚀掉,仅留下铸型以供研究。这种
方法可以研究一些构造复杂而又微细的器官,如
肝、肺、肾等。
(3)透明法
先以有色凝固物质注入血管、淋巴管或个别
体腔使之充盈,再用药物使其周围组织脱色
透明,以显示所要研究目标的形态位置。用
透明法能研究某些极细的血管在体内的配布
和位置,以及许多体腔的容积、构型及其相
互关系等。
(4)冰冻切片法
利用连续的冰冻切
片,作出立体重塑
的描绘,以研究各
种结构在不同水平
的相互关系。
五、研究方法
(一)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2、活体研究
(1)X射线检查法
研究骨髓及内脏在自然位置上的相
互关系,也可以观察某些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状况。
(2)活体测量法 研究
人体身高、体重和体积的
规律,决定人体各部的比
率,并测知人体正常发育
的特征。
五、研究方法
(一)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3、动物实验 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过程,分析引
起变化的有关因素。实验过程中常结合同位素、电
生理、超声波等技术进行研究。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术
(1)切片法
石蜡切片 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
染色→封片
冰冻切片法 取材→迅冻→切片
不经脱水和包埋,能保留组织内的
脂类成分及某些酶的活性。
五、研究方法
(2)非切片法
涂片法 血细胞和分离培养的细胞等,可直
接涂在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便可进行观察.
五、研究方法
(2)非切片法
铺片法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肠系膜铺片.
五、研究方法
(2)非切片法
磨片法 如骨磨片等。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2、 特殊光学显微镜技术
荧光显微镜技术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技术原理 呈色显示组
织切片或细胞内某种化
学成 分, 进行定性、
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
相关的研究。
PAS 反应 多糖存在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4、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技术原理 应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
原理,检测细胞内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
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的技术方法。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5、放射自显影术
工作原理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注入动物
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被细胞吸收后,取某部组织
制成切片,涂以感光乳胶。放射线作用于感光乳胶,
经显影、定影后,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质的地方
出现银粒,这样可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标记物质的
量的多少及其存在部位。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6、电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
工作原理 光源为电子发射器(电子枪),通过磁
场对运动电子的作用达到聚焦和放大的目的。
(1)透射电镜术 以电子束穿透样品后,使带有样品信
息的电子束经聚焦放大而成像的电镜。
超薄切片 50-80nm
细胞内部结构
(2) 扫描电镜技术
目的
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
特点
景深长,视场大,图像富有立体感等。
小肠微绒毛
五、研究方法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7、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外部条件 无菌 O2、CO2 温度
培养内部条件 营养液的培养瓶
培养对象 活的组织或细胞
培养结果 体外生长
科学研究
附加条件 定向分化
• 组织培养
• 细胞培养
取材→剪碎→贴底→培养
取材→剪碎→分离→纯化
→贴底→培养
六、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
(一)课堂讲授
(二)实验课
(三)课外学习
(四)教研活动
(一)课堂讲授
1、课堂讲授特点
讲授基本知识,少而精,富有启发性,
在此基础上多数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有利于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学”懂的,
而不是“教”懂的,“教”引导学,“学”而
后懂。这就是平时常讲的“功夫在个人” 。把
所学的内容全部在课堂上讲出来,在现代教育
模式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确的。
2、听课要点
(1)听知识
基本概念、脏器位置、形态和组构
(2)听结构
知识内容和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示例:细胞结构学习(LM EM)
(3)听方法
结构是学科的躯体,方法是学科的灵魂和
精髓,是效率。
掌握
知识
结构
方法
优秀学生
知识点学习方法示例
示例 1 标准解剖学姿势
知识点—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
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方法—类比法
可结合体育上的“立正”姿势同化,它与其不同
之处在于,手掌向前,脚尖向前。在描述人体任
何结构时,不论标本或模型以何种方位放置,都
应以解剖学姿势为依据。
示例 2 三轴
知识点—“三轴”
矢状轴指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呈前后方向的
轴;冠状轴指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呈左右方
向的轴;垂直轴指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线垂直
的轴。
方法—联系法
“三轴”理解可通过关键字联系法,矢状轴的“矢”
为“箭”之意思,可通过联想,人中箭几率前后面
比左右面大来理解,所以矢状轴又称前后轴;冠状
轴的“冠”可通过护耳的“帽沿”呈为左右伸展来
理解,所以冠状轴又称左右轴。
示例 3 三轴
知识点—“三面”
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
身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是
按冠状轴方向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
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水平面又称横平面是与矢状面
和冠状面相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方法—学科联想法
在学完三轴后,对三面即可结合高中立体几何中
“两条相交直线构成一个平面的定理”来理解。
矢状面可理解为矢状轴与垂直轴相交形成的面,
冠状面可理解为冠状轴与垂直轴相交形成的面,
水平面可理解为矢状轴与冠状轴相交形成的面。
(二)实验课教学
实验准备
实验学习
实验复习
单项选择
要我做实
验
我要做实
验
(三)课外学习
(四)教研活动
平时作业
撰写《人体组织学与解
剖学》课程教学研究小综述。由学生
自拟题目,撰写1500字左右。课程期
末考试前,上交论文。
孙志宏联系方式:
手机:13619111746
E-mail:[email protected]
思考题
名次解释
组织 器官 系统 标准解剖学姿势
三轴 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