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定时中的
坐标系统与时间尺度问题
西安测绘研究所 魏子卿
2010年5月
北京
内 容
一、坐标系统与时间尺度概述
二、CGCS2000与WGS84
三、BDT与GPST
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是
构成天基PNT能
力的基础设施,
其基本功能是
产生和提供PNT
信息。
P N T
• 定位(Positioning): 精准确定一点参考于
一标准大地坐标系(如CGCS2000或WGS84)的
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 导航(Navigation): 精准确定当前的和要
去的位置与对达到该目的地(从地下到地面,
从地面到空间)的行动路线、方向和速度进行
校正的能力;
• 定时(Timing):及时获取一标准时间(如
UTC)和保持精准时间的能力。
坐标系和系统时
• 导航系统使用的坐标系和系统时是导
航系统产生PNT能力的基础。坐标系为
PNT提供大地基准,系统时为PNT提供
时间尺度。
• 用不同导航系统得到的“坐标” 和
“时间”各自参考于它们各自的坐标
系和时间尺度。
坐标系和系统时的体现
• 定轨计算中所用的监测站坐标、重
力场模型和地球定向参数(极移、
地球旋转角、岁差、章动)等决定
了导航系统使用的坐标系。卫星星
历是坐标系的体现。
• 卫星信号(如伪随机码测距信号)时标
和钟差改正数是系统时的体现。
北斗/GPS使用的坐标系和时间尺度
• 北斗使用的坐标系是2000中国大地坐标
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CGCS 2000);GPS使用
的坐标系是1984世界大地系统(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WGS84);
• 北斗的系统时是北斗时(Beidou Time,
BDT);GPS的系统时是 GPS时(GPS
Time, GPST)。
CGCS2000/ WGS84
• CGCS2000和WGS84都是地心地固
(ECEF)坐标系(或参考系),
它们与地球固联,同地球一起旋
转。其原点与地球质量中心重合。
• ECEF坐标系本质上是一直角坐标
系。当用经纬度和高程表示位置
时,要引入一个参考椭球。
• ECEF坐标系由一组地面点的坐标
和速度来实现。这些点的坐标和
速度叫做参考系的“实现”。这
样实现了的参考系称为参考架。
ITRF
国际科学界近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空间技术建立
和维持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或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的工作。已发表ITRF92,ITRF93,
ITRF94,…。ITRF是当今国际上最精确的地球坐标
系。例如, 最新版本ITRF2005的坐标精度达mm级,
速度精度达mm/yr。
CGCS2000
定义:符合IERS条件
Z
IERS极
IE
RS
首
子
午
面
X
0,0,0
赤道面
椭球常数:
长半轴:
a = 6378137.0 m
扁 率:
f = 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Y
GM = 3986004.418108m3s-2
地球角速度:
 = 7292115.010-11rad s-1
CGCS2000
CGCS2000通过国
家GPS大地网的
2500多点的坐标
和速度(历元
2000.0)实现,
其实现精度:坐
标cm级;速度精
度:mm/yr级。
CGCS2000
监测站
GPS联测
• 北斗的监测站通
过GPS联测纳入
CGCS2000 坐标系。
•卫星定轨计算用监
测站的坐标。
•用户用轨道数据进
行定位和导航,得
到CGCS2000坐标。
监测站
坐 标
用户导航
卫星
轨道
定
绥阳
乌鲁木齐
喀什
北京
成都
厦门
一类监测站
三亚
位
WGS84
定义:同IERS标准一致
Z
X
椭球常数:
长半轴:
a = 6378137.0 m
扁 率:
f = 1/298.257223563
地心引力常数:
GM = 3986004.418108m3s-2
Y 地球角速度:
 = 7292115.010-11rad s-1
WGS84
WGS84的
4 次实现:
Transit(1-2m)
G730(~10cm)
G870(~5cm)
G1150(~1cm)
1987年1月
1994年6月
1997年1月
2002年1月
GPS的跟踪站分布
CGCS2000/WGS84 →ITRF
ILRS
SLR 观测
IGS
GPS/GLONASS 观测
IVS
VLBI 观测
IDS
DORIS 观测
站位置/精密轨道和钟误差估值/地球自转参数值
参考站坐标和速度 = ITRFx
监测站联测
监测站坐标 =
协议模型常数
CGCS2000/WGS84(G
IGS站观测
z)
CGCS2000,WGS84(G1150)与ITRF2000/ITRF2005一致至cm水平
系统时的作用与性质
系统时的作用:
● 为卫星钟的精密预报提供稳定的时间参考;
● 支持时间服务。
系统时应具有以下性质:
●稳定度:短期(≤1日)、中期(1日~1月)、
长期(~1月)的稳定度都要达到规定要求。
例如,日稳5x10-14,中期稳定度3~4x10-14,
月稳2x10-14。
●准确度:系统时与TAI/UTC之间的同步精度应
符合规定要求,例如,5x10-14。
系统时的两种定义方式
●主钟方式:由主控站的主钟定义,如GLONASS系
统时间以中央同步器时间为基础产生,GPS系统
时间在1991年6月17日以前由在科罗拉多的GPS主
控站的主钟产生。
●合成钟方式:由所有地面钟和卫星钟组成的钟
组定义,系统时间尺度由各个钟的加权平均得到。
这就是合成钟(Composite Clock, CC)的概念。
合成钟又称‘纸’钟,由所有监测站和卫星钟组
成。
合成钟举例
自1991年6月17日,
GPS时间由它的合成
钟定义。右图 示出
1998年某段时间GPS
合成钟内各钟的权
分配。当时合成钟
由18个卫星钟和5个
监测站钟组成。
静止卫星
导航卫星
系统时的
产 生
UTC实验
室主钟
监测站
钟
监测站
钟
控
中
制
心
守时站
钟 组
●数据采集:位于控制中心的精密守时站和分布于外场的
监测站观测卫星得到站至卫星的伪距(参见上图),并
发送至控制中心。精密守时站钟组各钟间进行比对,比
对数据也传至控制中心。这些数据供控制中心产生系统
时间用。
●系统时计算:计算卫星钟和位置状态与地面钟改正数;
确定每一单个钟在钟组中的权;用Kalman滤波计算钟组
的平均时间;预测卫星钟改正数与卫星星历改正数。
GPS系统时的产生
系统时与TAI/UTC的同步
●UTC实验室与精密守时站之间为什么要时间同步?
― 利用TAI/ UTC的长期稳定性保证系统时间的长稳
(~1月),监测系统时与UTC的偏差,提供系统时
间对UTC的改正数。
― 监测每个卫星钟对UTC的改正数;便于与其它系
统兼容。
●时间传递技术
― 双向卫星时间传递(TWSTT):准确度0.2ns; 精
确度 ~1.0ns
― 载波相位时间传递(CPTT): 好于 1.0ns。
北斗的系统时
• 北斗的系统时(BDT),由
位于中心站的主钟定义。
• BDT用卫星双向时间传递技
术传递给每一监测站钟。
站钟对BDT的偏差小于1us.
• BDT用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
技术传递给每一卫星钟。
星钟对BDT的偏差小于1ms。
钟差改正数以a0、a1、a2的
形式在电文中给出。
MEO
GEO
TWST
T
中心站主钟
I类监测站钟
北斗的系统时
• BDT与中国军用时频中心
(CMTC)的时间进行比对。
BDT对UTC(CMTC)的偏差小于
20ns。
• UTC(CMTC)对UTC(BIPM)
的偏差小于100ns。
• BDT的历元是2006年1月1日
0h UTC; BDT为一连续时间
尺度,与TAI有33s的偏差,
即
BDT+33s = TAI
时间比对
中心站主钟
CMTC
GPS的系统时
• 从1990年6月17日0h0m00sUT至今,GPS时间由它的合成
钟 (Composite Clock)给出, 合成钟由所有运行的监
测站和卫星频率标准组成。
• 系统时间又参考于海军天文台(NSNO)的主钟(MC),
并被驾驭于UTC(NSNO),系统时间对它的偏差不超
过50ns。其准确差值包含在导航星历中,以两个常数
a0 和a1的形式给出系统时间对UTC (USNO,MC)
的时间差和变率。
• GPS 时间历元是1980年1月6日 0h UTC 。 GPS 时间
不调整,所以它对UTC偏离一个整秒数。GPST与TAI之
间有19 s 的偏差,即 GPST + 19 s = TAI。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