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点击下载1
GCT逻辑应考复习提要
一、把握试题特点,心中有数
二、整理知识理论,头脑清楚
三、练就解题技巧,运用自如
一、把握试题特点
1.答题形式固定
50题,四选一,每题2分,共100分。(45
分钟完成)
拼速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2.试题结构稳定
每题由三部分组成:
题
干
(依据,基础)
(1)假设、前提(或预设)
(依据或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前提(充分或不充分、
必要或可能)、结论
提
问
选
(连接,中介)
项
(目的, 核心)
必然或可能推出,支持
结 论
或不支持、质疑或削弱
使结论必然或可靠、为真、
可能或质疑、削弱(程度,
“最能”、“最不能”)
(3)推理形式、逻辑方法
比较相同、相异、
错误
(4)语词含义(内容)、
用法、数字(数量、
比例或比率)
一致、差别(“最”)、
或错误
补充前提或假
设(加强或削
弱题干中结论)
找出相同、相异、
错误或概括差异
找出一致、最有
差别或错误
3.内容与考点明确
.
(1)内容
理性与感性结合,以理性为主。
理性,形式逻辑、现代逻辑、语言逻辑、数理逻辑都有。形式逻辑以选言、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否定(负)命题推理形式为主;现代逻辑、语言逻辑以预
设、蕴含、假设为主;数理逻辑则为简单的数字推理,关键找出基数。
感性,凭生活工作经验、语言理解能力,而不需要逻辑知识、理论就能判断
出答案(选项)的一类题目。而且有的很简单、很容易。特别注意不能想得太
多、太复杂。
(2)考点
形式推理运用题,20分或30分;论证推理运用题60分或50分;分析推理题20分
或10分。
形式推理的选言、充分、必要推理贯穿始终;论证推理的重点、核心是以假设
为前提的推理。
分析推理,只要弄清条件、条件之间的关系,列出图表(多数题运用排除法),
就较易找出选项。
4.题量较大,阅读要求高
一是一道题,大多文字较长,一般都有四、五百字。
二是题干、选项文字较长。
一道题,在不到一分钟内看完,很难,影响解题速
度、准确度。必须通读,抓住关键词语,辨明逻辑形式、
非逻辑(感性)。
5.分类复杂,很烦
尤其论证推理部分,分为十类,各类中又分若干种,最多
达十二种(削弱)。不必去一一弄清,必须抓住题干、选项相
应的关键词语,提问所限制的联结点,确定唯一的选项。根本
是迅速弄清前提(假设)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与变化。“不要拘
泥于具体每一道逻辑题到底归哪一类”。
二、知识理论系统
1.形式推理的知识理论系统
概
念
【外延关系、分类、内涵关系】
↓
命
题
【简单:A、 E、I、O
复合:pΛq p ∨q p → q p ←→ q
非p】
↓
推
演绎推理
理
一般→特殊 → 一般
A、E、I、O对当关系,推理
三段论:[( M-P )Λ ( S -M )] → ( S -P)
规则:中项(M)至少周延一次;S、P在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不得周延; 前提是否定的,
结论必否定;前提是特称的,结论必特称。
复合命题推理:
p ∨q→非p ∧q
p ∨q →p ∧非q、非p ∧q
(p →q) →(p ∧q)(p →q) →(非q ∧非p)
条件、结果与原因、结果的关系,
(p ←q) →(非p ∧非q)(p ←q) →(q ∧p)
必 然、无序、有序
关系推理
模态推理
归纳推理
特殊、特殊→一般
探求因果联系(穆勒五法)
类比推理
特殊→特殊
可比性、相似性
↓
逻辑规律:
同一律:
A=A
或A←→A
不矛盾律: A不是非A,
A与非A不同真
用于有说假话的,其他都说真话
排中律: A或者非A
A∨非A
用于有说真话的,其他都说假话
同真、同假
真→真
不同真,必有一假
不同假,必有一真
假→假
假→真
真→假
2.论证推理的知识要点
(1)批判性思维
理解(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分析、提炼、重构、评价(评估)的
思路。包括支持程度、削弱程度(特别注意:“最”、“除了”、“反驳”
等)。
(2)解题思路的基本方向
按选项与题干的关系,分为自下而上(多数)、自上而下两个方向。
自下而上 从选项角度对题干进行提问。
一是选项为题干中前提或假设的结论。提问中有“下列哪项必然或一定、
可能为真”。
二是选项支持或补充提干中结论的前提或假设;选项是题干中论证提出各
题的指导思想或一般原则。
注意:提问中
三是选项削弱或质疑、反对、否定题干中的结论。
的“最”、“除了” 四是选项质疑或否定、削弱、不支持题干的论证。
自上而下 从题干角度对选项进行提问。
一是题干是前提或假设,选项则为从中推出的必然或“一定”、“可能”
的结论。
二是题干为结论或论证,选项则为:对结论或论证的评价;或推出新的结
论、进行新的论证。
(3)主要运用的推理形式:
(p →q) →(p ∧q)
肯定前件式
必然性
(p →q) →(非q∧非p) 否定后件式
论证推理 ( p ←q) →(非p ∧非q) 否定前件式
(p ←q) →(q ∧p)
肯定后件式
质疑或反
p →非p
对、削弱、 非(p →q) →(p ∧非q)
不支持
非( p ←q) →(非p ∧q)
求异化
可能真
类比法
(4)假设的含义与类型
假设是论证推理的中心环节,具有论证推理的基础地位、基础作
用。属于现代逻辑的内容
假设,是未明确说明的前提,是连接已明确的前提与结论的依据。
可以是直接使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也可以是加进选项而成为使推理成
立的充分条件。
假设分两种类型:
一是充分型假设,加进选项的条件,使推理成立,即支持 题干推理
(加进型)。
选项与题
干中的关
键词语必
必须相应
如:“美德”、
“称赞”
如:已明确的前提:只有所有美德才值得称赞(p← q),
结论:诚信值得称赞。(q2)
要使q2成立,就必须加进或补充:“诚信是一种美德”(p2)
p2是假设,是使“诚信值得称赞”的充分条件。
(p ←q) ∧( p2 → q2 ) (自下而上)
二是必要型假设。选项使题干结论不成立(反对、质疑)的假设。
题干为 p ←q,选项为非p,则非q(必要条件否定前件式)。非p为假
设。(自下而上)
3 .分析推理的知识要点
主要是排列组合。
(1)条件类型
八种条件 主要是确定条件、次序先后条件、推导条件、
相邻与互斥、间隔条件、终端条件。
(2)条件关系
同一关系 、反对关系、矛盾关系(次序关系)、判断关系、充
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充要条件关系。
(3)条件分析
一是分析条件 质与量。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永
远”、“所有”、“没有一个”,表示绝对的、唯 一的条件;“很
多”、“通常”、“大多数”,表示有例外的条件。“不是所有的
A都是B”,是对“所有的A都是B”的整体否定,即“有的A不是B”。
(并非SAP,即SOP,但不含SIP)。
二是推导出潜在(隐含)条件(语言逻辑的内容)。这是条件
重点。从所给原始条件中,推导出还隐含哪些条件。如“甲不在周
一开车”, 可推导出甲除周一不能开车外,周二至周六都可以开
车;但条件上又规定“没有人连续开两天”,因此推导出,甲只能在
二、四、六或三、六开车。
(4)根据条件,列出图表
先按题干所给原始条件的分析,明确条件关系,列出初始图表;
再按各题所限条件与原始条件的关系,列入图表,加以比较;所有条
件关系就可一目了然,对照选项中的对象,就可很快选出答案。
(5)条件形式化
所有条件都必须符号化,将条件关系用逻辑形式简化。
三、练就解题技巧
主要是逻辑阅读技巧、解题技巧、纠错技巧。
1. 逻辑阅读技巧
通读、速读、粗读、提炼
首先迅速找出关键词语,弄清逻辑关系、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形式。
很快化繁为简,将题干中的逻辑信息转化成自己语 言的逻辑信息。表
结论的常用“因此”、“所以” ,或提问所 指“以下结论”。由结论找前提或假
设、条件。
排除介绍性、交代性、专业性词语的干扰,简化、提炼出关键的
逻辑信息,(确定性语言、限定性语言、数字、前提、结论性语言)。
将逻辑信息符号化、形式化。用自己方便的符号代替语言,表达出
逻辑信息;按逻辑信息之间的关系(同一、反对、矛盾 关系,原因、
结果关系,条件、结果关系,差异关系、比较关 系等)抽象出逻辑结
构,形成逻辑主线。
将逻辑主线转化成自己的逻辑思维,用以发现、处理题干、提问、
选项的关系。
2. 解题技巧
先看提问,再看题干、选项.以提问要求、规定,对照题干,找关键词语,再与选项对照.
主要运用排除法,即排除选项中与关键词语重复的、不同的;或根据提
问要求找出选项与关键词语相关的、或无关的、或不同的,尤其“最”、
“除了”的要求。
按提问所规定或限制的条件、方向,将题干的逻辑主线 与选项联系、比较,用
选项中与题干中相应或相同、相反的 关键词定位选项。
抓住题干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一类的提示语所提示 的内容,作为逻
辑信息,不必考虑其他内容。
四个选项中总有一、两个迷惑性选项,干扰对正确选项的选择。迷惑性选项具
有相近性、相似性、貌似合常识、有理。可从范围上有差别或性质上相反进行区别。
特别注意,提问中有 “除了”的,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相近、相似,只有一个选
项相反,即为正确选项。
3. 纠错技巧
做题过程中,发现错误,必须及时找原因,从知识、方法上进行分析、归纳、比
较,找出解决的措施。尤其重点、难点题,更要重视纠错,将原因弄通、弄透,形
成自己的逻辑自觉、逻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