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下载2


逻辑,源于古希腊词源logic,初译为罗各司,原意是思想、
理性、言辞、规律性,亚里士多德称为“工具”。

汉语最早称“名学”、“辩学”。先秦时就有名实之辩,墨
子是代表。但中国没有系统的逻辑理论。

系统的逻辑理论,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其专著《工具
论》,是逻辑理论的经典之作。又称形式逻辑、经典逻辑。
1

逻辑的定义

一般定义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与规律的一门
科学。

按现代观念,我们将一般意义(广义)的逻辑定
义为:逻辑是研究按目的、对象进行思维的语言
结构与规律,规范性、论证性的一类科学。
2

逻辑是静态的、线性的研究思维。恩格斯称为初等数学。
辩证法是动态的、主体的研究思维,犹如高等数学。

广义逻辑即形式逻辑,具有四个方面的性质。

(1)全人类性。逻辑是人类思维及思维与语言的共同经
验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思维形式及语言结构、规律。是全人
类,不分种族、地区,必须运用于遵守的。这是逻辑的本
质特性,具有普遍性。
3

(2)工具性。逻辑是人类认识、思考或研究、论证、评价的
工具。亚里士多德最早就称逻辑为工具,名其逻辑专著为《工
具论》。后来,培根(Roger Bagen,英国哲学家)归纳逻辑
专著名《新工具论》,也将归纳逻辑作为工具。现代逻辑,更
是数字化、虚拟化的一种工具。工具性是逻辑作用的性质,也
具有普遍性,即各类各种科学的工具。

(3)基础性。逻辑,是所有其他科学、研究、工作、生活,
即实践的基础学科。而形式逻辑是最基础的学科。

(4)规范性。逻辑,是正确、科学思维及表达、交际的规范。
形式逻辑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规范。
4

重点

1.概念的定义

2.外延的确定

3.语词涵义与概念内涵的关系

4.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
5.矛盾概念与反对概念的区分

6.定义、划分、概括与限制的规则
5
◦ 一、概念的定义
◦ 概念是反映事物与其属性的最小思维形式。
◦ 第一,事物是一类或一种、普遍或特殊、个别、集体概念都
可反映。事物,无论有形无形,具体抽象,都是思维的对象,
都可反映。
◦ 第二,,属性,指性质、关系、状态或特征、作用或功能。
性质有本质的、特有的及非本质的。关系有性质关系(肯定、
否定)、顺序关系(先后、左右等)、结构关系(地位、方
式)、作用关系(主动、被动)、变化关系(动与静、大与
小等变化)。状态或特征,由性质、关系决定的外在情形。
作用或功能,由性质、关系决定的大小、强弱。
◦ 第三,最小思维形式。思维的最小单位、起点。
6
二、概念与语词
◦ 任何概念都是由语词表达的,语词是概念的载体。
◦ 概念,是以语词而存在、被运用、被识别、传播的。
没有脱离语词的裸概念。即概念就是语词。
◦ 但能否说语词就是概念呢?形式逻辑只以有内涵、外
延的语词为概念,不是所有语词都是概念。现代逻辑
以语词为思维最小单位,但不称为概念。
◦ 准确地说,概念是语词的指向与涵义,有的概念因语
词结构不同而变化,因语境不同而变化。语境:狭义
的指上下文,一定的语言结构。广义上指所有语言的
相关因素的总和(当前情景、涉及事物的事态、说话
者情况、听话者情况、上下文)
7

三、概念的逻辑特征 ——内涵、外延

1.什么是内涵

内涵是概念所规定的事物的质的方面,即反映事物具有或不具有的属
性、特征。具有的为肯定(或正)概念;不具有的,为否定(负)概
念。不能认为内涵都是肯定的。

2.什么是外延

外延,是概念所规定的事物的量的方面,即反映事物具有或不具有的
对象的数量、范围。如,中国人,指人的一部分,有中国籍的人;又
指所有中国的人。非中国人,则指除中国人以外的所有人。

3.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
一是质与量不可分割的关系。质与量的统一就是概念。质与量,内涵
与外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是反变关系。内涵丰富(多),外延缩小(量小);内涵缩小
(少),外延扩大(量大)。反之,外延大,内涵少;外延小,内涵
大。

8

4.内涵、外延的意义是哪些?

一是用于明确概念的方法。即从内涵(定义)、外延(划分)
两方面及两者结合(概括、限制)方面明确概念。

二是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外延方面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

三是确定概念的类型。从内涵、外延方面将概念分类。

四是用于明确判断的质与量及周延性。

内涵方面,明确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外延方面,明确判断的量,
即全称、特称、单称。外延方面,还用于判定主谓项被判定的量的多
少,全部判定叫周延;未全部判定,叫不周延。
9
四、概念的发展、变化
◦ 1.新概念不断产生,旧概念逐渐消亡。其中,政治概念、
经济概念、科技概念以及网络概念新产生的最多。如,“三个
代表”、和谐社会、公文、民主评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股
票、基金、3D、给力、网迷、黑客、高新技术等等。旧概念逐
渐消亡,成为历史概念,年轻人已不知道。如,政治挂帅、改
造思想、镰刀锄头、水车、门槛等。
◦ 2.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断更新、发展。概念的内涵有的增
加,有的减少;外延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如,笔的外延就扩
大很多,原只指毛笔,现指各种各样的书写工具,包括电脑打
字。
◦ 3.概念运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语境的扩大或缩小、不同
知识修养、品德修养的人对同一概念的运用不同。
◦ 总之,了解概念的发展、变化必须灵活、准确地运用、理解概
念。
10


五、概念的类型
1.外延类

(1)普遍概念
(2)单独概念

2.内涵类


(1)实体概念
(2)抽象概念
(3)关系概念
(4)模态概念

3.内涵、外延结合类

(1)肯定概念、否定概念
(2)真实概念、虚构概念
(3)结构类: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




11

六、概念间的关系
相容关系

同一关系
AB
B
包含关系
A

交叉关系
A

不相容关系 反对关系
A
B

矛盾关系
A
B

概念间关系
B
12

运用同一关系的逻辑规则:

一是运用同一关系概念必须精炼,不得语义重复。

二是运用同一关系概念必须恰当,不得误将非同一关
系误用为同一关系,不得将同一关系误用为非同一关系。

运用其他关系的概念逻辑规则,请参照书。
13

七、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
明确概念是认识与运用概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
解与运用语词的必要条件,是思维与表达能力的
基础。判断、推理、论证,都必须首先概念明确、
语词明确;说话、写作也同样首先要概念明确、
语词明确。

什么是明确?明白、清楚、确实、准确。明确概
念就是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语词认识、把握、
运用,都必须明白、清楚、确实、准确,有一种
高度自觉。
14

从内涵、外延与内涵和外延相结合三方面明确概
念而形成的逻辑方法。
(一)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
 1.属种定义法(属加种差定义法)
 (1)性质定义(2)发生定义
 (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 2.特征定义法
 3.列举定义法
 4.范畴定义法

范畴,是指外延极广的概念,其上没有属概念,只能
用与其有相对应关系的范畴来定义。如一些哲学范畴。
15
定义的作用
 一是明确各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写作论文中的
基本概念,都必须用定义法来明确并按定义内容展
开思路或构成理论体系。
 二是明确法律、法规、规章中的重要概念,避免产
生歧义或不同理解,造成混乱。
 三是明确研讨、论辩中的关键概念,确保形成共识
,避免争执不下而无效。
定义的规则
 1.外延相称
 2.不能循环
 3.必须简化,不能含混
 4.给正概念定义必须用肯定形式。
16
(二)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

1.划分的程序

(1)确定母项是否为属概念,即能否划分。
(2)确定标准。按母项所具有的属性(性质、特征或结
构形式、关系、作用或功能)确定一个属性作为标准,或
几个属性作为综合标准。这很关键,决定划分是否有效。
(3)进行划分。划分出子项。
(4)检验划分出的子项。按划分规则对子项与母项的关
系、子项相互关系进行检验。符合的则划分成功;不符合
的必须改正。特别注意的是,各子项的语词结构、字数必
须协调。



17

2.划分的规则


(1)外延相称
(2)子项排斥
(3)标准统一
(4)逐级划分

3.划分的方法

根据对象、目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
(1)一次划分
(2)二分法
(3)连续划分





18

4.划分与分类、分解的区别

一是划分与分类的区别。
分类是划分的特殊用法,区别是标准不同。分类的标
准是本质属性或者显著属性(如树木、花草分类,按杆
、叶、花的外形特征为标准);而划分的标准,一定是
属性或属性综合。所以,分类,又称为科学分类,可靠
性更强,标准更严格。


二是划分与分解的区别。
主要是对象(概念)不同。划分是属概念或类概念,
将具有包含关系的种概念、子概念揭示出来。分解是集
合概念,是整体或结构,只能分解为个体、部分或零件
。划分与分解最难区分,首先应分清不同概念,然后分
清不同目的、结果。

19





1.概括的定义
概括是减少内涵、扩大外延而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
方法。用于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或由特殊上升到普遍
的思维。个别、一般或特殊、普遍之间必须具有共
性或包含于关系。实质是思维的升华、扩大。
2.概括的结构
a≤A
被概括的概念a,为种概念或子概念
概括的概念A,为属概念或类概念
20
3.概括的步骤

第一步,确定被概括的概念,理解其内涵、外延。
第二步,明确被概括概念的所属或归类,只能是邻近的属
或类,又称上位概念。
第三步,用属或类概念加以概括。
第四步,检验概括是否准确。

4.概括的作用


(1)使思维或认识上升、扩展。
(2)使概念具有普遍意义,扩大适用范围。

5.概括的规则

(1)必须是邻近的属概念。
(2)必须具有属种关系。
(3)必须内涵缩小、外延扩大。





21
1.限制的定义
 限制是缩小外延、增加内涵而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
方法。用于一般到个别或普遍到特殊的思维。即具
有包含关系的属种概念。实质是思维的具体化。
2.限制的结构
A≥a
 被概括的概念A,为属概念或类概念
 概括的概念a,为种概念或子概念
22
3.限制的步骤




第一步,明确属或类概念。
第二步,引出种概念,从中确定属或类概念最相应的一个
种概念或子概念。
第三步,用种或种数加以限制。
第四步,检验限制含规则是否准确。
4.限制的作用


(1)使思维具体化,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
(2)使表达准确、严谨,更有实效。
5.限制的规则



(1)必须具有种属关系。
(2)必须内涵增加、外延缩小。
(3)必须恰当。
23

判断是比概念大的思维形式,是推理的基础,判断
是逻辑的重要环节。

重点
1.判断构成项之间的关系、公式;
2.判断的真假辨别与真值表;
3.同类中不同种的判断区分;
4.逻辑方阵与负判断等值判断的简单推理;
5.联言、选言判断的肢判断之间的关系,假言判
断前后件的关系,各复合判断的公式。





24
一、判断及其逻辑特征
 1.什么是判断
 现代逻辑叫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较大的
思维形式。
 思维对象,事物情况,又称事态,指事物的性质、
关系、状态。
 有所断定,指有所肯定、有所否定。
 有所,指量的方面,可全部(“所有”),可部分
(“有”),也可只断定一个(“单”)。
 断定,指质的方面,肯定的质,否定的质。

25

2.判断的结构

判断至少由两个概念构成,也可由至少两个判断
构成。

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叫主项(S),一叫谓项(P),
连接主、谓项,表明有所断定的叫联项(是、不是)
。

由两个判断构成的,一叫前项,一叫后项,连接的叫
连接项(词)。
26

3.判断的逻辑特征

(1)“有所断定”。这是判定语句是否是判断的标准。
有所断定的语句,是判断,如陈述句、判断句、反问句;
无所断定的语句则不是判断,如感叹句、疑问句。
有所断定是判断的内涵逻辑特征,即有肯定或否定。









(2)“有真假”。断定的与客观实际相符,即真。但还
有逻辑关系、规则是否符合的标准,即判断构成的项之间
的关系判定得是否准确、恰当,决定判断是真还是假。是
否符合有关逻辑规则,也决定判断的真或假。而且这方面
的运用是主要的,尤其逻辑真值表就是按判断构成项之间
关系制定。
判断的真假,叫逻辑真值。
真(1,T,+);假(0,F,-)。
反映各种判断真假情况的表,叫真值表。
判断的真假,是判断的外延逻辑特征。
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认识、把握判断的关键,尤其真
值特征贯穿于始终,必须弄得很清楚、很明白,并会运用
27

二、判断与语句

按判断的逻辑特征,辨别语句是否是判断。有所
断定,并能确定真、假的语句,就是判断。

现代逻辑、语言逻辑将陈述句、判断句作为命题
(判断)外,按语境疑问句、感叹句也表达了怀
疑、询问、猜测等态度,也作为命题(判断),
扩大了传统逻辑判断的语句范围。
28


三、判断的类型
首先明确判断类型划分的标准。然后总体上把握
各类名称、公式。
29

四、性质判断

1.什么叫性质判断
又叫真言判断,是直接对事物属性有所断定的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
四个项: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公式(普遍的):S是P
S不是P
3.性质判断的类别
SAP
SEP SIP SOP
简称:A E I O
4.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
周延,指外延被全部断定的项。不周延,指外延被部分断定
的项。
一是全称判断(A、E)主项、谓项周延;
二是否定判断(E、O)谓项周延;
三是特称判断(I、O)主项不周延;
四是肯定判断(A、I)谓项不周延。












30

5.性质判断的真值
(一)
A S、P同一,包含于,真;余,假。
E S、P全异,真;余,假。
I S、P全异,假;余,假。
O S、P同一,包含于,假;余,真。
(二)真值表中显示出
A、E
不同真;可同假。
I、O
不同假;可同真。
A、O
不同真;不同假。
E、I
不同真;不同假。
AO、EI 不同真;不同假。
31

6.性质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

对当关系,是指相同素材、质与量有差别的A、E、I、O判
断之间的对等的真假制约关系。实际上是A、E、I、O之间
的简单推理。
这种对应的真假制约关系是依据A、E、I、O真值表确定,
用一方形图表示,叫逻辑方阵。
掌握这些必然对应的关系,用于语句推理。一是辨明判断
类型;二是公式化;三是推理;四是分清必然结论、可能
结论。
A
反对关系
E


反对关系:真→假
下反对关系:假→真
矛盾关系:真→假,假→真
从属关系:顺推,真→真
逆推,假→假
从
属
关
系
从
属
关
系
I
下反对关系
O
32







7.性质判断的运用
一是量项的表达。
二是联项的运用与省略。
三是判断的前提(必要条件)。
四是否定概念的转化。
特别注意谓项的否定概念。
如,“没有事物不是不变化的。” A E P、SAP。
“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即“所有土地都
是让我这样深情的。”
33

五、关系判断

1.什么是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是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有所断定的
判断。
2.关系判断的结构
由三项构成:一是关系项,有两者或三者,第一
个断定对象叫第一关系项,第二个叫第二关系项
,或第一、第二、第三关系项(a,b,c);二是
关系,表示关系的概念(R);三是量项,表示关
系项的数量。
结构公式:R(a,b,c…n)




34

3.关系判断的类型
按不同关系的性质,分为对称性关系判断、传递性关系判断、
自返性关系判断。
(1)对称性关系判断:对两者关系有所断定的判断。R(a,b)
 ①对称关系:相互易位的关系。R(a,b)→R(b,a)或aRb→bRa。
用于共存、平等的相互关系的断定,是必然性对称关系。

②反对称关系:等级有序、不可逆转的关系。R(a,b),非R(b
,a)或aRb,非bRa。如“秘书必须服从领导”不能反说“领导服从
秘书”。

③半对称关系:可能逆转的关系,可能对称,也可能不对称。
R(a,b),可能R(b,a),可能非R(b,a)或aRb,或bRa。
 用于对人之间态度、心理、行为关系的断定。如“小张认识王老
师”,“王老师是否认识小张”不能必然断定,只能断定或认识,
或不认识。
 尊重、佩服、敬仰、赞美、轻视、冷淡、批评、反对、支援、帮
助、教育等关系。
35
(2)传递性关系判断:对三种或三种以上对象关系的判断
 R(a,b)∧ R(b,c)→? 或 aRb∧bRc →?
 ①传递关系:指三者之间具有平等、顺序、包含和中介等
的关系,必然性传递关系。 aRb∧bRc → aRc
 如:a是b的哥哥,b是c的姐姐,则a是c的哥哥。





②反传递关系:指三者之间有一者不具有传递的关系。即
无中介的关系。 aRb且bRc 则非aRc
如: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必不能说甲是丙的父
亲。
③半传递关系:三者是可能传递,也可能不传递的关系。
aRb,bRc ,则或aRc,或非aRc
如:甲教乙,乙教丙,则甲可能教丙,也可能不教丙。
36
(3)自返性关系判断:是用作于自身的关系的一种判断,
只有一个关系项,比较特殊。






①自返关系判断:与自身发生关系的判断。
R(a,a)或aRa。
如:自学、自觉、自律、自立、自力、自我批评、自我反
省、自我检查等。
②非自返关系判断:自身不能发生关系的判断。
R(a,a)不成立。
如:希望我考一百分。
37
4.关系判断的真假
 对称关系、传递关系、自返关系都是必真的。


而不是对称关系、传递关系,断定为对称关系、传
递关系是假的。

反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若断定为对称关系,就
是假的。

半对称关系、半传递关系,若断定为确定的或必然
的关系,也是假的。

非自返关系,作为自返关系,也是假的。
38

5.关系判断的实践意义

首先,必须分清是否有关系,是什么关系,才能有
正确的对待、处理。

第二,关系判断所断定的必然关系或可能关系,实
际是一种简单推理,扩展思维,是学习推理的基础
。
39

六、模态判断

1.什么是模态与模态判断

模态(modal),最初是亚里士多德研究模态三段论中提出,是指“
可能”“必然”,又称狭义模态或经典模态。后来逻辑学家先后建
立了包括模态谓词在内的许多模态演算系统,扩大了模态研究的范
围,建立了广义的模态逻辑。模态逻辑是研究含有模态概念的命题
和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狭义的模态,只指可能、必然。狭义模态逻辑是研究含有“必然”
、“可能”等模态命题和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广义的模态,
还包括“必然”、“可能”、“允许”、 “应当”、“禁止”、
“不得”、“知道”、“相信”;“过去”、“现在”、“未(将
)来”等模态词或概念,又称模态算子。
广义的模态,属于现代逻辑范围,包括认知模态(知道、相信)、规
范模态(允许、应当、禁止、不得)、时间模态(过去、现在、将
来)等。这些与现代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的发
展关系极大。
模态判断,也分狭义与广义。狭义仅指由可能、必然模态概念构成
的判断。广义还包括其他模态概念构成的判断。



40




2.结构
主项、谓项、模态概念、量项、联项可有可省。
S可能是P
S◇P
S可能不是P
S◇P

模态概念(典型的):可能、必然;还有也许、偶
然、一定、必定等。

模态概念的位置较为灵活,不一定都在联项前,也
可在联项后,或作谓项。
如:拎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是不可能的。
违法受惩处是必然的。


41

3.类别

(1)直言模态判断。按量与质,分为可能全称肯定判断
、可能全称否定判断、可能特称肯定判断、可能特称否定
判断;必然全称肯定判断、必然全称否定判断、必然特称
肯定判断、必然特称否定判断。◇SAP◇SEP◇SIP◇SOP;
□SAP□SEP□SIP□SOP

(2)复合模态判断。至少由一个模态概念的四种复合判
断。如:◇(p→q),□(p→q);或◇p→q,p→◇q;□p→q
,p→□q;◇p∨◇q;◇(p∨q)、□(p∨q);◇p∧◇q,
□p∧□q;◇(p∧q);□(p∧q)
客观模态(从物),判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
,如“生物必然死亡”。
认识模态(从宾),是主观判定的可能性或必然性。如“
看样子,他可能来不了”。


42





4.特点
狭义模态判断是“真势”,就是真的强度,可能模
态判断较真,必然模态判断最真。
广义模态判断是“可能世界”。可能世界,是指不
包含逻辑矛盾的,可以想象的事物情况的集合。
德国哲学家布莱尼兹最早提出了“可能世界”的概
念。
所有可能世界不容许出现逻辑矛盾,即保持逻辑的
一致性;对必然的否定是不可能的。
43


5.真值
符合客观模态的是真的,不符合的就是假的。将必
然判断为可能,就是假的;而将可能判断为必然也
是假的。

如:这届学生必然都毕业。
这届学生可能都毕业。

因此,模态判断的真值用不矛盾、一致性来判断。

肯定是假的。
判断是真的。
44





6.可能判断
又叫或然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存在可能性的判断。
◇,可能符号
S可能是P;S可能不是P
◇P
;◇P
◇A、◇E、◇I、◇O
45





7.必然判断
又叫必然性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存在必然性的判断。
□,必然符号。
S必然是P;S必然不是P
□P
;□P
□A、 □E、 □I、 □O
46

8.模态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
□P
反对关系
从
属
关
系
◇P
下 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
矛盾关系:不同真,不同假
从
属 从属关系:可同真,可同假
关
系 反对关系:□P真→□P假
下反对关系:◇P假→◇P真
矛盾关系: □P真→◇P假
◇P
□P真→◇P假
从属关系: □P真→◇P真
□P真→◇P真
□P
47

9.模态判断与非模态判断的关系


非模态判断,即是性质判断,又叫实然判断。
□P→P→◇P,必然中蕴涵实然,实然中蕴涵或然。

□P→非P→◇P
48





10.模态判断的实践意义
第一,预测的基础。必然与可能的判断,是预测的
基础。必然,既是对已有事实的判断,又是据已有
事实对发展趋势的判断,具有规律性。
如:实现这个目标,可能会有变化风险。风险的预
测,就可以作出预防风险的预案。
第二,有利于思维的严密性。必然与可能的不矛盾
性、一致性,体现了逻辑规律中的不矛盾律、同一
律,是思维严密性的基础、规范。
在说话、论辩中必须准确运用模态判断,既不能出
现矛盾,又能对矛盾加以辨别、反驳。
49






七、假言判断
假言的假,不是真假的假,而是借,引申为凭借、依据
、假设,即条件。假言判断,即条件判断。
1.什么是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就是对事物之间条件与结果关系有所断定的一
种复合判断。
2.假言判断的结构
由三项构成:一是前件(条件,p);二是后件(结果,q);
三是联结项(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
仅当, ↔ )。
50
3.假言判断的类别
 按条件与结果之间的不同关系,分: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充分且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
充分与必要是不同条件与结果,必须区别清楚;充
分且必要,显然是两者结合,也是较理想的条件与
结果的关系。
51




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什么是充分条件:是充足且必然蕴含着结果的
条件。现代逻辑又叫蕴涵前提。多个条件必然产生一
种结果,即多因一果。
(2)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
前件蕴涵后件,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但无前未
必无后,可能无后,也可能有后。有后未必有前,可
能有,可能无。若有前无后,则是假的。推理,及根
据此特点而进行。
蕴涵关系,有之必然,
无之不必然,还有其他条件
52




(3)逻辑形式(结构)
如果p,那么q p→q
联结项:典型的有:如果…那么… ;假如…那么
… ;若…则… ;只要…就… ;既然…就…
(4)真值表
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假
值的标准是前件是否是后件
的充分条件(有前必有后,
前真后真,真);后件是否
是前件的必要条件(无后必
无前,后假前假,真)。只
有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
假。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53




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1)什么是必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即唯一
的条件,可产生多种结果。一因多果。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后件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有前未必有后,无后未必有前。无前有后是假的。
反蕴涵关系,有后必有前。
54




(3)逻辑形式(结构)
只有p,才q p←q
←,反蕴涵
联结项:典型的:只有…才…;必须…才…;除非
…才…;无论…也…;不…不…;没有…就没有…
(4)真值表
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
的标准是前件是否是后件的必
不可少条件,即无前是否必无
后(前假,后假,真);有后
是否必有前(充分条件)(后
真,前真,真)。无前,有后,
假。
55

6.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区别

两者虽然都是条件判断,但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不
同,决定了联结项、逻辑形式、真假值的不同,以及推
理形式的不同。必须严格区分。
56






7.充分且必要条件
(1)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是充足又不可缺、必然
有结果的条件。即充分与必要条件的结合。
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必要);人若犯我,我
必犯人(充分)。两者结合就是充分必要条件。
(2)特点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前后件)
多因多果,前后相互蕴涵。
57

(3)结构
p ↔ q,( ↔,等值)
联结项:当且仅当。
…才…,只要且只有…才…

(4)真值表
一真一假,则假;
同真,同假,则真。
58









8.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辨清是否是假言判断
标准:是否有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不能只看关联词
(联结项)
(2)区分充分与必要条件
主要是“只要…就…” 与“只有…才…”的区别
标准:有之是否必然
(3)注意不同联结项的语句
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59






八、选言判断(或)
1.什么是选言判断
至少两个事物情况中有一个是存在的复合判断。
如,自行车钥匙或在口袋里,或在提包里,或在家中
的茶几上。口袋里没有找到,提包里没有找到,所以
在茶几上。
2.结构
至少有两个选言肢构成,即p∨q,∨,可析,或者,
要么…要么…
60




3.类别
按能否相容(同真),分为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
言判断。
(1)相容选言判断
①什么是相容选言判断:可能选言肢同时为真的选言
判断,即不同可能同时都假的选言判断。

②特点:至少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选言肢之间是反
对关系,可能容有其他肢。

③逻辑形式:p∨q,p∨q∨R
联结项:或者;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或
…或…;或是…或是…;也许(是)…也许(是)…

61

④真值表
选言肢同真,一真一假,判断都真;只有选言肢同假时,
判断才假。(推理只能由假推真,排中律)
用于电子开关、自动化编程的二进制,又称开关逻辑,
称“或”。
62


(2)不相容选言判断
①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只有一个选言肢为真的选
言判断。不相容,即不可能容有同时为真的选言肢。

②特点:不相容性,只能、必须有一个选言肢为真,
不可能有同真。选言肢之间是矛盾关系,互相否定。

③逻辑形式:
不可析取
联结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宁可…决不…

63

④真值表
选言肢,一真一假,真;同真,同假,假。
(推理由真推假,假推真,不矛盾律)。
用于电子开关、自动化编程的二进制,又称开关逻辑,
称“或”。
64

4.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
(1)选言肢必须穷尽。分绝对穷尽、相对穷尽。
绝对穷尽,列举一切可能而无一遗漏的情况。案情分析、科
学研究,必须绝对穷尽。
相对穷尽,主要的可能情况无一遗漏。无法、无可能绝对穷
尽时,只能相对穷尽。如医学上的疾病、病因。
(2)选言肢之间必须是反对或矛盾关系。
反对或矛盾关系,符合选言判断的性质。
(3)严格区分相容、不相容的关系。
相容选言判断的肢判断是反对关系,有可能是多个选言肢,
并可同真,即有第三个存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肢判断是矛
盾关系,只有两个选言肢,不同真,即不可能有相容的第三
者。






65








九、联言判断(与)
1.什么是联言判断
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2.结构
至少两个联言项肢与联结项构成。
P且q,p∧q。p、q为联言项,且为联结项,∧,含取。
联结项,典型的是:且,而且,又,既…又…,还,虽
然…但是…,不但…而且…,不但…反而…,没有…反
倒…,然而…却…(转折复句);不论…还是…,尤其
…更要…(递进);于是…,…就…,首先…然后…(
承接)。
注意,汉语复句中的并列、转折、递进、承接复句,都
可表示联言判断。
66


3.类别
(1)同主型。肢判断的主项相同,谓项不相同。即不同谓项

,有一个相同主项。相同主项常可省略,只出现不同谓项。
如:学习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公文中的条列式,主
语常省略,实际条列之间是联言关系。

(2)同谓型。肢判断的主项不同,谓项相同,即相同谓项,

不同主项,且谓项常只出现一个。
如: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努力不断学习。(学生应努力
不断学习,教师应努力不断学习。)

(3)异主异谓型。肢判断的主项、谓项都无共同的而同时存

在断言的一类。
如:A是化工系的,B是中文系的,C是机械系的。
A∧B∧C(注意,省略了联结项。)

67




4.特点
共存性,同时肯定。
一是同一事物,多种属性共存;二是不同事物存在
同一属性;三是多种事物,多种情况共存。
5.真假值
只有共存才是真的;不共存,有一异,就是假的。
如:她既是三好学生,又不是三好学生。是假的。
宁可不要人格,也不能不及格。知识越多越反动。都
是假的。
联言判断,在电子开关、自动化编程中称“与”,是二进
制的基础。
68



十、负判断(否)
1.什么是负判断
负判断是否定整个判断的复合判断,被否定的判断
被称为原判断。如:“并非像你说的那样”是对“
你说的”全部话的否定(反驳)。

但是,真理、公理、定理、规律等的判断,不能构
成负判断。如“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构成“并非人
总是要死的”的负判断。“地球绕着太阳转”不能
“并非地球绕着太阳转”。

负判断是一种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用于反驳、
揭示谬误。
69









2.结构
由肢判断与联结项构成。
并非p,或 p
联结项,是否定词,典型的:并非、非、不、不是、
并不是、不同意、不对、没错的、怀疑、反对、难道
是等。
如:你的意见,我不同意。 p:难道我会同意你的意
见?
3.类别
(1)性质判断的负判断;
(2)关系判断的负判断(并非他们是父子);
(3)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70




4.特点
负判断的本质特点是与原判断为矛盾关系。即原判
断真,负判断假;负判断真,原判断假。P与p是相
互否定(互否)的性质。这一特点决定了负判断的
真值,也决定了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否定的,或是
原判断的假值。
5.负判断的真值表
电子、自动化编程,运用这真值表,称“否”。
P
P
1
0
0
1
71

6.性质判断的负判断
A、E、I、O的负判断的等值(↔或⇔)判断
A↔O;E↔I ;O↔A ;I↔E
显然相同于对当(逻辑方阵)关系中的矛盾关系。

7.假言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


充分:并非如果起风,就会下雨。
↔起风,但未下雨。
必要:并非只有摩擦,才能生热。
↔没有摩擦也能生热。
充要:并非只要而且只有被4整除才
能被6整除。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6整除或者不
能被4整除但能被6整除
72

8.选言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真值表中的同假,则假
※“并非小李是三好学生或优秀党员”
↔“小李既不是三好学生,也不是优
秀党员”
※“并非小李要么是学工科的,
要么是学文科的”
↔“小李既学工科又学文科,或
者既不学工科又不学文科”

9.联言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并非物美价廉”
↔“物不美或价不廉”
73





10.负判断的实践意义
负判断是一种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思维
全面扩展,用于指出错误、反驳谬论。
如:文革期间“知识越多越反动”。
如果构成负判断,就能很明显地揭示出其荒谬性。
知识越多,却并不反动;或知识越少,却反动。
(充要条件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74

复合判断的真值表
75












一、主要内容
1.基础理论。推理定义、结构、特点。
2.演绎推理。(1)直接推理(2)三段论的格与式、规则
(3)关系推理(4)假言推理(5)选言推理
(6)联言推理
3.归纳推理。(1)完全归纳推理(2)不完全归纳推理
(3)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穆勒五法
4.类比推理。
5.假说。
二、重点
1.三段论
3.穆勒五法
2.假言、选言、联言推理
4.类比推理
76
一、基础理论(推理概述)
1.推理的定义



根据已知判断,按规则,推出未知判断(结论)的较复杂的思维
形式。
任何一个已知判断要推出未知判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合
规则,不能推出未知判断。
2.推理的结构





推理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前提和结论及联结项。
前提,简单的推理,只有一个前提,复杂的推理有多个前提;而
且有的前提可省略。结论只有一个,不论前提多少,也只有一个结
论。联结项,有的推理必有,有的推理无。
前提的性质,前提是已知的原理(包括公理、定理、法律法规及
标准等)或事实,是结论的依据和理由。
结论的性质,结论是按规则从前提推出的未知或新知、发展的必
然性或可能性,是推理的目的,是扩展性思维的结果。但必须遵守
逻辑规则。
不同的推理,结构也不同。具体推理时,必须掌握其结构、规则。
77



3.推理的类别
按推理方向,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为间接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较复
杂的直接推理。归纳推理中的探求因果联系又是间接
推理。直接推理,只有直言(性质)判断的变形推理
及其对当关系、负判断的真假推理。
78


4.推理的总规则
第一,前提必须真实。任何推理,前提必须是符合客
观存在、符合逻辑关系的,没有逻辑矛盾。前提不真
实、不充分,就不能得出结论。

第二,推理形式必须符合推理规则。任何推理形式,
都必须符合具体的推理规则,才能保证其形式正确。

第三,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具有必然性与可能性。演
绎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充分条件关系,必须具有
必然性;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
具有可能性。
79











二、直接推理
1.什么是直接推理
只有一个前提,按规则就能得出结论的推理,又叫
简单推理。
2.特点
(1)前提的单一性。只有一个前提。
(2)结论的确定性。前提包含结论。
(3)推理的直接性。不须中介。
3.类别
(1)判断变形推理
(2)对当关系推理
(3)负判断等值推理
80

4.直言判断的变形推理

以直言判断为前提,改变其性质、形式,得出结论。有
三种推理方法、形式。
(1)换质法。改变前提判断的性质,其判断主项不变
,谓项变成矛盾的概念,得出结论。
SAPSEP
形式:————————
SEPSAP
规则:①必须改变前提判断的性质;
SIPSOP
②必须改变前提谓项的性质。
SOPSIP









(2)换位法。交换前提判断主谓项的位置,量有所变
化而得出结论。
形式:————————
规则:
①只交换前提主谓项的位置,而不变其性质;
②前提判断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
81









(3)换质位法。是换质、换位法的综合运用。先
换质,后换位。必须遵循换质、换位的规则。
SAP  SEP  PES
SEP  SAP  PAS
SIP  SOP  ??
SOP  SIP  PIS
讨论
1.“凡不劳动者不得食”能推出“得食者”怎样?
2.“凡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能推出“
不正确的推理”怎样吗?
3.“有的建筑物是住宅”能推出“有所住宅都是建
筑物”吗?
82






三、直言三段论
1.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即直言三段论推理,以两个直言判断为前提,以其共
同概念相联结,按规则得出结论的一种推理。
2.结构
一是由三个直言判断构成,即三段。
二是前提由三个不同概念构成。即前提两个直言判断
中的主谓项,只有三个不同概念。四项中有两项必须
同一概念,这个概念叫中项,即M(出现两次,但必
须是一个概念,不能是两个概念,尤其注意同形、音
而不同内涵、性质的概念)。
83





结构:
竖式,经典式
横式:〔(M-P)∧(S-M)〕→(S-P)
中间是不同的质与量的变化
(即A、E、I、O的变化)
大项P,大前提中的项,结论中的谓项;
 小项S,小前提中的项,结论中的主项。
 P、S在大、小前提中,可以是主项,可以是谓项,在
结论中S只能是主项,P只能是谓项。
 M在大、小前提中也可作主项或谓项。M在大、小前提
中的位置决定了三段论结构的格;AEIO在大、小前提中
的位置,决定三段论的式,而且必须符合三段论的规则
,并不是在任意位置就能得出结论的、有效的。

84






3.特点
一是一般性推出个别性。前提中蕴涵结论,结论中
具有前提性质。
二是必然性。前提真,结论必真。
4.公理
公理,是经过人类反复实践证明,无需再经逻辑证
明就可确认的道理。
三段论公理:凡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肯定,则对
该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分子也有所肯定;凡对一类事
物的全部有所否定,则对该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分子
也有所否定。
85



5.三段论的规则
共7条规则。
中项,两条,一是三概念,二是必周延一次。

大、小项,一条,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必不周
延;

前提与结论关系四条:前提一否、一特,结论必
否、必特;两否、两特,推不出。
86

6.三段论的格与式
(1)格——M的位置不同决定了四格。

(2)式——AEIO在格中的位置决定了式。

理论上有256式,但符合三段论规则的式(有效式)只有24个。
①第一格,有效式四个:AAA(AAI)式、EAE(EAO)式、AII式、EIO式
。
规则有两条:大必全称,小必肯定。
②第二格,有效式四个:AEE(AEO)式、AOO式、EIO式、EAE(EAO)式。
规则有两条:大全称,有一否。
③第三格,有效式六个:AAI、AII、EAO、EIO、IAI、OAO。
规则:小肯定,结特称。
④第四格,有效式可有六个:AAI、AEE(AEO)、EAO、EIO、IAI式。
可变为第一格,故实用意义不大。









87
1.辨别下列各式的正误,说明理由。
2.填空
3.下列推理正确么?为什么?
(1)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2)当翻译必须学好外语,我不当翻译,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
(3)学术论文都需要遵守逻辑规范,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所以
学位论文需要遵守逻辑规范。
88








7.三段论的省略式
具体运用三段论,为语言简练、提高表达效果,常省略
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由读者必然能得出结论)。实
际上思维很清晰、明白。凡省的都可以恢复。
8.复合三段论
以前一结论作后一三段论的前提的相关内容构成的三段
论,可省略。
9.连锁三段论
复合三段论省作结论的前提构成的。
10.带证式三段论
带有证明三段论前提的三段论。
89

11.三段论的实践意义

(1)以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原则、政策等作
前提,进行检验、考核、评优、办案,得出结论。

(2)以科学原理、公理、定理、原则当作前提,进
行研究,发现未知、新知的基础形式。

(3)预测、决策,论证的基础形式。
90

四、关系推理

1.什么是关系推理
按规则,依据对象间关系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推理。
逻辑特性:凡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对称性、传递性
的(除半对称、半传递性)都可以进行推理。
对象间的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数量关系、
社会关系。



2.结构
直接关系推理:aRb→bRa或bRa
间接关系推理:aRb∧bRc→aRc或aRc
91





3.类别
(1)对称关系推理
aRb→bRa
(2)反对称关系推理
aRb→bRa

(3)传递关系推理(用途最大最广)
(aRb∧bRc)→aRc
(aRb∧bRc∧cRd∧…n)→aRn

(4)反传递关系推理


(aRb∧bRc)→aRc
92








4.规则
必须区分不同关系的逻辑特性
如:甲是乙的姨父,乙与丙是姨表兄弟,甲与丙是
什么关系?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丙可能是甲的姨侄,也可
能是甲的儿子。所以不能必然推出一个结论,关键
是理解关系项的含义以及对象间具体关义。
再如: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一共几人?
隐含的是孙子,是爷、父、孙三者的反对称关系。
5.实践意义
用于扩展知识、破案、论证。
93








五、假言判断推理
假言判断推理,也是演绎推理,基本形式是三段论,
但前提必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尤其是充分条件假言推
理,用的多而广,是重点。
1.什么是假言推理
是必须有一个假言判断,按假言判断前后件关系与规
则推出结论的一类演绎推理。
2.类别
按假言判断的不同,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
件假言推理、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3.特征
前后件的关系,必须确保假言判断为真,才能推出必
然结论。掌握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十分关键。
94









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结论为直言判断
的假言推理。
(2)结构
〔(p→q)∧p〕→q ;
〔(p→q)∧ q 〕→ p
(3)规则
一是肯定前件就必须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必须否定前
件。(有前有后,无后无前)
二是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95

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两条规则:
一是否定前件必须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必须肯定前件。
(无前无后,有后有前)
二是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

96

6.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97










7.纯假言推理——假言连锁推理
(1)充分条件纯假言推理
肯定前件式(有头有尾)
否定后件式(无尾无头)
(2)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
无头无尾
有尾有头
留头留尾(实质是内含无头无尾关系)
8.假言推理的实践意义
用于论证、反驳、破案,非常广泛。
98









六、选言推理
1.什么是选言推理
以选言判断为大前提,根据选言肢之间的关系性质、
规则进行的推理。
2.结构
大前提,选言判断;小前提,选言的一个肢判断;结
论,为选言的另一肢判断。
(p∨q)∧p→q
3.类型
按大前提的选言判断不同
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99

4.相容的选言推理
5.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0
0








七、二难推理
1.什么是二难推理
由两个假言判断与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
2.结构
有两个充分条件判断与一个选言判断构成前提,按规
则,得出一个选言判断结论。
3.特点
选言判断的肢判断须与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相同
4.类型
构成式、破斥式。又分为简单构成式、复杂构成式;
简单破斥式、复杂破斥式。
构成式,即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破斥式,即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简单,指结论是简单(直言)判断;
复杂,指结论是复合判断(选言判断)。
101

5.公式

6.错误的二难推理的识别
(1)前提真实 (2)形式正确



7.二难推理的运用
七个方面的运用,主要是简单构成式。
10
2

八、联言推理
1.什么是联言推理
是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推理。即:同真,
则真;同假或一真一假,则假。只能按联言肢同真进
行推理。
2.结构
p真,q真,那么p∧q真;
p∧q真,那么p真或q真。

3.类别





103









九、归纳推理
(一)概述
1.什么是归纳推理
以若干个别(特殊)对象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的一类推理。
个别上升为一般,或特殊上升为普遍。
个别指单一存在的对象(事物或现象);
特殊,区别与普遍中的本质或本质特征。
一般,个别中存在的共性;普遍,特殊中存在的共
性,共同本质或共同的本质特征。
一般是个性的共性;普遍是特殊的本质、共同的特
征。
10
4

2.归纳推理的特点
个别→一般;特殊→普遍;分子→类属

3.归纳推理的类型

105



4.完全归纳推理
(1)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
在一定条件与范围内,考察全部对象推出结论的归纳
推理。适用于有限数量的事物,无法限定数量的事物
不适用。
10
6







(2)特点
一是前提完备。前提包含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如:只考察一个班所有同学的同一门课的成绩,就
能得出全班学习情况的结论。
二是结论可靠。指针对确定范围内所有分子其目的
性质或特征,所以是必然的。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
(3)规则
一是前提真实。若有一个反例(虚假),结论就会
不可靠。
二是考察穷尽。必须所有对象都考察到,不能有遗
漏,若有一个遗漏,结论就不可靠。
107



5.不完全归纳推理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根据若干对象中不断重复出现某种属性或不出现某种
属性而无相反情况,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
10
8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
特点:只考察部分对象,不可能也没必要考察全部对象,
考察的范围小于结论断定的范围,结论是或然的。所以考
察对象越多越广,结论越可靠。但必须是同类、同一角度
或同一标准。


规则:不断重复,无一相反。
违反这条规则就是犯“轻率概括”的错误。

实践意义:总结经验,事例论证,科学实验的结论。
10
9



(2)科学归纳推理
侧重质的方向,必然联系性,即因果关系;其结论带
有一定必然性。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侧重量的方面,感性经验的概括,
其结论是或然的。
110
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穆勒五法
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是由英国哲学家、经济
学家、逻辑学家穆勒(1806-1873)提出来的。所
以称为穆勒五法。
即求同法(异中求同)、求异法(同中求异)、求
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

首先,弄清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有两大特征:一是
有时间先后,因在前,果在后。五法中的“先行情
况”就是因;“结果”就是果。
111

二是有必然联系,有因必有果,原因中蕴涵结果。探求因
果关系,也就是探求必然联系的关系,寻找现象的内在规
律性。

这属于科学归纳推理,是研究、学习、工作及生产的主要
任务,实践意义很大。

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性,有多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
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但因果总在一定条件(场合)下,
才有必然联系,所以必先弄清条件(场合)。
112

又叫契合法,异中求同。不同条件(场合)、
不同情况出现只有一种共同情况产生同一结果,这
种共同情况可能就是结果的原因。
公式:

规则:


一是不同场合出现的结果相同;
二是先行情况中只能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

局限:

一是结论是或然的,必须加以验证;
二是只适用于较简单的因果关系,即一因一果关系,较复
杂的因果关系就不适用。


113

又叫差异法,同中求异,在正反两个场合中,其
他相同情况有一种结果(正场合),只有一种情况不
同也无结果(反场合),这种情况就是结果的原因。

实践意义:用于对比实验,可反复验证,结论比求同
法更可靠。

公式:
114






求异法的规则:
一是两种场合须有两种不同结果;
二是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须相同
注意:
一是正反两种场合对比时,既研究已知的不同情况,
又要发现可能潜在的其他不同情况,则是真正原因。
二是所得原因,既可能是结果的全部原因,也可能是
部分原因,不能将部分原因当做全部原因。
115

简称并用法,正反两组事例中,正事例组中只
有一种先行情况是共同的,而负事例中并没有这种
共同情况,则此共同情况为产生结果的原因。

公式:
116







并用法的特点:
两次运用求同法,即正事例组求同,A是a的
原因(A→a);负事例组求同,无A则无结果。
一次运用求异法,正反两组之间求异,得出A
是a的原因结论。
正反两组对比 , 实际上正事例组是充分条件,
负事例组是必要条件;最后结论是充分必要条件。
因此更可靠。
规则:
1.必须有正反两个事例组;
2.必须先从正反两事例组中求同,再从正反两事例
组中求异。
117





一种现象的量变是引起另一现象相应量变的原
因。
特点:共变的变是量变,即量变的因果关系。
与求同、求异和并用法的质变因果关系不同。
量变的因果关系有三种:一是同向共变;二是异向
共变;三是多向共变。
公式:
118

共变法的规则:

1.多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引起另一种情况相应变化,
其他情况必须保持不变。

2.量变之间必须具有必然关系,如“雷声大,雨点小”具
必然关系。

3.量变有一定限度,如施肥,在一定限度内,可增产;超
过了就会减产。
119

由余果找余因的方法。余果,是由已知原因与结果
外而出现的未知结果(即多余的结果)。由余果探
寻其产生的原因(余因),就叫剩余法。

公式:
12
0








剩余法的特点:——从余果找余因
第一步,排除已知结果,找出剩余结果。
第二步,探求余果产生的原因。
规则:
1.必须以一定数量的已知因果关系作基础。
已知因果关系,指已有实验所获因果关系的事实、知
识或理论。
2.必须探求剩余结果的所有原因。
剩余结果的所有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必须继续探求,
直至找出其他原因。这是探求、发现的重要观念与方
法。
121
 重点
1.类比推理的定义
 2.类比推理的特点
 3.类比推理的规则
 4.类比推理的作用
 5.类比推理的公式
 6.假说的定义
 7.假说验证的公式
 8.假说的作用

12
2
第一节 类比推理

一、类比推理的定义
类比推理,是将具有可比性的两个对象相比较,发现
共同属性的或然性结论的推理。

1.可比性——类比推理的前提、总原则

指类属、论域、角度相同,时间、条件相同或相近。

2.两个对象

两个对象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同类属下的两个不同种
或分子。一个是作比较的对象,为推理的依据、前提;一个
是被比较的对象,为待推理的对象。

123





3.共同属性
一是两个对象已具有的共同属性(诸同),可有多
种,越多越具有可比性;
一是一个对象具有的属性,另一个对象尚未知有那
属性,需待推出(一同)。
4.或然性结论
是否必然、可靠,尚待进一步证明。
12
4







二、类比推理的特点
1.由个别推个别(由特殊推特殊)
两个个别或特殊对象相比较,推出另一个个别或特
殊具有共同属性的结论。与演绎推理由一般推个别
或特殊对象的结论、归纳推理由若干个别或特殊推
出共性的结论明显不同。
2.结论是或然的
类比推理的依据、前提与结论之间只有比较属性的
关系,没有蕴涵关系。
3.运用比较方法
比较其属性,从“诸同”推“一同”。
125


三、类比推理的规则(可靠性的要求)
1.质的规则——根本规则

两个比较对象的相同属性应该是具有必然联系的本质属性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
2.量的规则——主要规则


比较的共同属性、必然关系应尽可能多,结论可靠性大。
如:老师问学生:1>1/2,对吗?学生回答:不对。比如,
一粒黄豆肯定比一半西瓜小。————不具可比性

3.质与量相结合的规则

两个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与待推对象的特殊属性应相协
调或一致。
12
6

四、类比推理的公式与步骤

1.公式

2.步骤
第一步,找出共有属性(a、b、c),作为共有依据。
第二步,找出A的另一属性,作为依据。
第三步,得出结论。



127

五、类比推理的作用

1.用于科学发现

2.用于科学技术的发明(仿生学)

3.用于论证
12
8
第二节
假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
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
一、假说的含义

假说,一般泛指一种猜测,设想的说法、见解。逻辑假说
,又叫科学假说。
假说,是根据已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理论,推测未知事物及
其规律、尚须验证的一种理论观点。
1.根据
即已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理论。
已有事实,指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实验中发现的事实,包括
事物、现象,甚至少见的、奇特的事物、现象。
如:外星人、UFO、神农架猿人等等。
科学知识、理论也是主要根据,用以指导对已有事实分析、
研究,揭示联系、规律,深入或扩展、提升认识。而且,科
学知识、理论,必须系统、全面、深刻。






12
9
2.推测
 推测,是假说提出的方法,即或然性的归纳推理、类比
推理及演绎推理中的充分条件肯定后件式的推理。因结论
是或然的,带有猜测性,故称“推测”。

3.未知事物及其规律
 假说的对象与内容,是假说提出的需探索的新事物及其
规律。
 新事物,指新发现、新产生的自然现象、因素或元素、
结构等。
 规律,是指因果联系与发展、变化。

130
4.验证
 指假说是否存在、真实,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检
验与逻辑论证。验证出是存在的、真实的、可反复
生成或出现的,就成为新的发现、发明或真理。验
证有一反例或矛盾,假说就不可靠或不成立。

5.理论观点
 理论观点是假说的属性。假说是一种科学预言、
预见,具有理性色彩。常称为“**说”。

131


二、假说的特征
1.有据

假说总有事实与知识、理论的根据。这是区分假说与妄说
或妄想的根本标准。没有根据或根据不充分,就不是假说
,而是妄说或妄想。根据,必须真实、确凿,不能有矛盾
、虚妄。

2.预见

假说,是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的推测,有预见性,是预
先的设想、见解,是扩展、发展性、创新性思维的结果。

3.待证

假说的正确性、科学性及现实价值,需经反复验证。
132

三、假说的发展过程

恩格斯说:假说“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
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
些,直到最后纯粹的构成定律。”——《自然辩证法》,
科学出版社,1977年版,14~15页。
1.初始阶段


发现已有事实或现象、问题,运用科学知识、理论分析,作为
提出假说的根据。这是假说提出的准备阶段,提供假说根据的
阶段。

2.推测阶段

按根据进行逻辑推理,推出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的结论,就是
待证的假说。

3.验证阶段

对假说进行实践与逻辑验证。确认假说是否正确、科学。

这三个阶段互相联系,而中间所经时间长短不一。
133





四、假说验证的公式
假说的逻辑验证,是用由果探因的充分条件肯定后
件式的推理,又叫回溯法、证伪法。
五、假说的作用
1.科学探索的新尝试
2.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134




重点
1.各规律的内容、要求
2.各规律的公式、推理
3.违反各规律的错误
135



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一、含义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正确、有效运用各思维形式
的普遍法则。
它是人类思维形式的本质与必然联系及各具体规则
的高度概括。

1.正确、有效

这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目的、作用,指导、保证
思维形式运用得正确、有效,即确定性、一贯性、
明确性、合理性,必须严格遵循。如违反了就会犯
错误,有危害。
136

2.各思维形式

指概念、判断、推理及论证的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
式的本质(肯定、否定或真、假)与相互间的必然联
系,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形成的依据;各自规则,是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抽象的基础;而这些思维形式又是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作用的对象。

3.普遍法则

一是所有人、所有实践、所有学科都适用、受指导与
制约的规律。
二是所有思维形式的运用都受指导、制约的规律。
三是所有思维形式的规律都是其具体化,受其制约。


137
二、类型
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




前三条规律,主要用于概念、判断、推理;
后一条规律,原是数理逻辑的规律,引用作论证为
主的规律,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可靠性、说服力。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最基本的规律,确保思维的确
定性(前后一致性)。
不矛盾律、排中律,是从思维形式的关系方面展开
与强化同一律的两条规律,确保思维的一贯性、明
确性。
138






第二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
1.同一律是确保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确定性的最基本的
逻辑规律。
(1)同一思维过程。指四“同一”:同一时间、同一对象、同一方
面(角度)、同一性质的思维展开的过程。包括提出、阐明、联系与
区别(或论证)、总结概括(或结论)等阶段。
(2)思维确定性。指思维的对象(思想)与其内容、关系始终是明
白、肯定、一致的。不能更换、扩大、矛盾。
(3)最基本。这是同一律在其他规律中的地位、作用。同一律决定
了不矛盾律、排中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又是同一律在思维对象之间
关系方面的展开与强化。
139

2.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原则)
(1)概念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类型、关系,必须始终同一。

(2)判断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
判断的对象、性质、关系与时间、条件(语境),即判断的内涵(
性质、关系)、外延(对象、时间、条件)须始终同一。
 如“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对象,指毛泽东思想体系;性质,是
经实践证明了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关系,是与马克思主
义、中国实践的紧密联系。时间,过去、现在、将来都适用。
 特别注意,判断的条件(语境)不明,而产生的歧义,不能保持判
断自身的同一。如“八个村干部开会”“非法规性文件加盖印章”都
不能保持判断的自身同一。


(3)论题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
论题构成的概念、论题的判断,必须始终同一。
论题,指研讨、协商的主题;科研中的课题;论文的论题或主题。

14
0

二、同一律的公式与推理

1.公式 :A=A,A→A
A,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同一对象、性质、关系;
在思维过程中,可丰富其内容(或内涵),不能改
变与扩大对象(外延)。外延可以缩小,但内容必
须全面。



A=A并非1=1,否则就不必展开思维。

A→A,前A蕴涵后A,两A有必然联系。同真同假。
141




2.推理公式:
真→真;假→假。
A真→ A必真;A假→A必假。
原则、规范、规律、公理、定理、原理等的运用,
就是同一律的推理。如三段论的推理、充分条件推
理,其实作为前提或指导的,都是同一律的推理,
而其规则也是同一律的具体化。
14
2

三、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
1.概念方面的错误

一是混淆概念。词语、读音相同,而外延、内涵不
同的概念,包括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同时运用
或前后运用,最易犯这类错误,但并不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运用。

二是偷换概念。有意识、有目的的混淆概念,见于
讨论、辩论、谈判等之中。
143
 例:




1.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
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可能有全民族通用的共
同语言。
其中,是否有违反同一律的错误,为什么?
2.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写明:“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
的战争赔偿要求。”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在对日本侵华
时期被抓到日本当劳工的五个中国人起诉赔偿的终审判
决中声称,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人的个人赔偿
权已被放弃,驳回起诉请求。
这个判决公正吗?为什么?
14
4

2.判断方面的错误

一是转移话题。偏离或脱离、改变论题所断定的对
象、性质、关系。论非所论,答非所问。但是无意
识、无目的的。

二是偷换概念。有意识、有目的的转移论题,“顾
左右而言他”。在讨论、辩论、谈判等常犯。
145
 运用同一律,辨别正误,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能
力。但在特定语境下,故意利用、违反同一律,含
蓄地表达情意,巧妙地迷惑对方,以牙还牙,则是
一种智慧。




讨论: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作为概念,符合同一律吗?
2.有个脑经急转弯:谁走的最快?
——怎么回答?为什么不违法同一律?
14
6




3.有个残暴的国王,为了解百姓对自己的看法,到京
城郊外一农村微服私访,假装外地人,问一农民“国
王怎么样?”农民说:“实话告诉你,国王根本就是
一暴君。”国王露出本相,下令严厉惩罚这个农民。
农民辩驳说:“我说的是你对自己而言是个暴君。看
,国王不做,却当农民,这不残暴吗?”国王转怒为
喜,当即奖赏农民。
——这个农民为什么能转危为安?
4.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
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打自己的父
亲。
——为什么这个论证是荒谬的?
147



第三节
不矛盾律
一、不矛盾律的定义
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反对或矛盾的对象,只应一个为
真,一个为假,不应同时肯定,才能保证思维一贯性的
逻辑规律。

1.反对关系的对象

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同真可同假的对象。常是相同素材(对当关系
)中A与E的关系,特别注意,I与O(不同假可同真)除外。同一对
象相对立的空间、数字、形体、状态、性质关系,如上与下、100
与150、固体与液体、运动与静止、革命与反动、红色与白色、开
放与封闭、温和与暴躁等。

反对关系的对象,不矛盾律只适用于同一思维过程的反对关系与矛
盾关系的对象。不适用于不是同一思维过程出现的反对关系或矛盾
关系。如“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却死了。
”死与活是相矛盾的,却不是用于同一思维过程。
14
8


2.矛盾关系的对象
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同真不同假的对象。相同素材中
的A与O、E与I,负判断与原判断、同一对象相互否定
的各方面的关系。

如:A与O、A与非A、P与非P;张三在上面与张三不在
上面。——有一真,另一必假,不可能同真同假。

不矛盾律,只适用于矛盾关系的不同真,而不适用于
不同假。同真不可能同假,这也是矛盾关系与反对关
系的重要区别。
14
9




3.只应一个为真,不应同时为真
这是不矛盾律的核心内容。只能、必须坚持一个真,
贯穿思维的全过程,才能使思维保持一贯性,即确保
思维对象前后、始终不矛盾。若出现反对的现象或判
断并予以肯定,就叫前后矛盾。
4.保持思维的一贯性
这是不矛盾律的作用。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始终只以
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并加
以否定,强化为真的一方。
150










二、不矛盾律的公式与推理
1.公式
A不是非A
A真,则非A必假,即反证A真
2.推理
真→假,即A真→非A必假;非A真→A必假
推理步骤:
一是找出一真;
二是找出矛盾;
三是运用公式,由真推假。
真假话题:已知有一
人说真话,就可推出其
他人说假话;反对关系
的对象,有一真,则推
出另必假。——是特殊
的必然性推理。
151







三、不矛盾律的作用
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一贯性。
1.科学研究中,发现、排除逻辑矛盾,促进完善、创建科学
理论体系。
2.论辩、谈判中,揭露、驳斥逻辑矛盾,有很强的攻击力。
3.侦查破案、纠错中,发现逻辑矛盾,利于找到突破口、线
索。
4.写作中,发现逻辑矛盾,及时修改、调整,能增强写作的
逻辑性。
5.运用不矛盾律,发现已知中的逻辑矛盾,可进行有效推理
,推理结论是必然的。
152







例1:
学校抗洪救灾捐献组突然收到无名的两万元捐款。
经多方调查,中文专业二年级的赵、王、徐、李四
位同学中有一人捐此款。四人表态:
赵说:“我没捐。”
王说:“我看是李捐的,她家有钱。”
徐说:“王捐的。”
李说:“我捐的话,我怎么想当无名英雄呢?”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两万元究竟是谁捐的
呢?
153







例2:
李老师是教数学的,上数学课那天,他到自修室看
同学做题,回答问题。一次,小方、小林、小范做
完数学题,互相检查答案,发现不一样。
小方说:“如果我做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
小林说:“我看你、我都不对。”
小范说:“小林的错了。”
李老师说:“我听出你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肯定有一人的答案是对的。”
谁说了真话,谁的答案是对的?
154

四、违反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
“两可”,同一思维过程中,相反对或矛盾的对象
都肯定或都存在。

如:“他说他不在”;“基本一致通过”;“交口
称赞,褒贬不一”。
155

第四节
排中律

一、排中律的定义
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矛盾的对象,只应一个为假,
一个为真,不能同时否定,才能保证思维明确性的逻辑规
律。
1.相矛盾的对象
即矛盾关系的对象,矛盾的概念、矛盾判断。非此即彼,
不存在亦此亦彼的中间对象,即排除了中间状态。所以,
有一假,另必真,不可同时都假,也不可同时都真。





2.与不矛盾律的区别
一是由假推真,矛盾明显,不易相混;
二是由真推假,反对关系而矛盾不明显,易混淆。
15
6





二、排中律的公式与推理
1.公式
A∨非A,要么A要么非A
2.推理(非此即彼)
由假推真,如果A假,那么非A真。
157

三、排中律的作用

1.保证思维明确性
这是排中律最主要的作用。在相矛盾的对象中,
必须否定一个、肯定一个,不能都否定。非与是,
十分明白肯定。



复杂问句,即隐含某种前提的是非问句的回答,
运用排中律非常重要。
如“你还逃课吗?”前提是你已经逃过课。如回答
“不”,说明你已逃过课,而事实上你从未逃课,
就易上当。正确的是要弄清前提,根据前提回答,
“我从未逃课。”否定其所问。
158






2.用于反驳、反证
排中律,从否定方面,揭示相矛盾对象的谬误,
进行反证反驳,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充分条
件否定后件式的推理,就是排中律的具体运用,用
于反证、反驳、归谬。
3.用于推理
假→真,否定→肯定,A假→非A真
实际是排除法、加非法的推理,运用非常广泛。
注意:不矛盾律是肯定→否定,A真→非A假,两者
思维角度、方向相反。
15
9
 真假话题




已知说假话,运用排中律推理;
已知说真话,运用不矛盾律推理。
如经典的说谎者悖论。他本是说谎者,即他说的话
是假的。那么他说“我正在说的这段话是假的”能
信吗?
如果他所说的这句话(P)是假的(非P),那么他
就是诚实的人,他就不是说谎者。而事实上他是说
谎者,他说的那句话就是(非非p),即P,又是真
的。真假不可断定,就叫悖论。
16
0

1935年波兰逻辑学家塔尔斯基提出了对象语言与
元语言的观点。“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对象语
言,确实在说这句话;“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
的”是元语言。可见,对象语言是真的,元语言
是假的,两者是矛盾关系,能断定真假,而不管
说话者自身怎么样(不涉及自身)。
161

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理发师悖论。

理发师说:“我只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怎
样断定此话的真假?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判断非
p←q。如真,否定前件式推理,非非p∧非q,即
p∧非q,与他所说相矛盾;肯定后件式 ,q∧非
p,给他人理发,但自己不理发。如假,他给自
己理发吗?不能断定。
16
2






例:1.珠宝店失窃,警察拘审了涉嫌人甲乙丙丁。
四人供述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我敢肯定。
丙:如果我偷了,那么是丁主张的。
丁:我没有作案呀!
四人所述,只有一人是假的,这人是谁呢?



2.甲说乙胖,乙说丙胖,丙和丁都说自己不胖。
四人所说,只有一人是错的。谁必胖呢?
163
3.
1班期末考试结束后,张、李、陈、郭四位同学议论考
试成绩。
张说:班长和学习委员可能优秀。
李说:除非生活委员得优秀,否则体育委员不能得优秀。
陈说:我想班长和学习委员至少有一人不能得优秀。
郭说:我认为生活委员不能得优秀,但体育委员可能。
四人中,有几人说了假话?几人说了真话?

4.王先生举办生日晚宴,有客人缺席。
王先生: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人中最多来两人。
王太太说:你说的不对,与实际情况不一样。
结果只来了小李、老马。王先生与王太太谁说了假话?
16
4
四、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违反排中律,将矛盾关系不同假,必有一真,误判
为同假(“两否”),会犯“两不可”或“未置
可否”的错误。

1.“两不可”
即都否定。“两否”,各打五十大板。这与违反不
矛盾律犯“两可”错误相反。
2.“未置可否”
不说好,也不说坏,回避矛盾。或者支支吾吾,含
糊不清。如“考的怎么样?”“马马虎虎。”
16
5

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
一、充足理由律的内容
1.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凡论题、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才有论证性的
一条思维规律。
(1)论题、判断。这是充足理由律的思维对象。思
维对论题、判断提出、内容展开的真假,必真,必须有
充足的理由或根据,论题、判断才有论证性,才可靠、
可信。
(2)充足理由。也叫充分根据,是论题、判断的充
要条件,与论题、判断具有必然的联系。充足,指满足
需要的量与质。量,至少一个或一组;质,须没有矛盾
或歧义。
(3)论证性。指必然性,真实性。必然性,理由与论
题、判断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真实性,符合客观存在
16
6
二、充足理由律的公式与推理
1.公式
(A∧B)↔ A
A,论题、判断。B,充足理由,用以论证A,必然得
出A,即A是真的。如果B假,则A∧B也假,就不能
必然推出A。如果A假、B假,则推出A必假。

2.推理
是充分且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肯定前件式、否定
后件式的推理。
167

三、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1.保证科学性、论证性
运用充足理由律,对科学观点、理论进行论证,使科学
观点、理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运用充足理由律,对学术
论文及其他理论性文章的论点展开论述,具有论证性、说
服力。
2.保证决策、判决、论辩及评审、评优、鉴定的结
论、论点具有论证性、说服力
运用充足理由律,对决策的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论
证与可行性、不可行性论证,使决策可靠可信。判决,则
摆出充分的证据与法律依据,使人信服。论辩,无论立论
与反驳,都有充分必要的理由,则能制胜。评审、评优、
鉴定的结论,理由充分,则公平公正,使人信服。论点,
正确与否,也应理由充分,才能立或破。
16
8

四、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1.有论无据
只有论点A,而没有理由B,就论定A,强行坚持论点A。
2.理由虚假
B是虚假的,A也不能成立。
3.推不出
(A∧B),B不是A的必然联系,即B中无A的内涵,无因
果关系,不能得出A的结论。
总之,理由是关键,是根本,无理由、理由假、理由不
蕴涵论题、判断,都是违反排中律。
16
9
重点:
1.逻辑论证的定义;
2.逻辑论证的特点;
3.逻辑论证的结构;
4.逻辑论证的规则;
5.反证法、反题法、归谬法;
6.诡辩的手法、揭露诡辩的方法
170

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逻辑论证,是运用规则、恰当形式证明论题真实性的复杂的、
综合性的思维形式。
1.运用规则:指运用论证规则及逻辑规律,这是论证可靠性
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2.恰当形式
恰当,指符合思维规范、逻辑关系。形式,指论证的逻辑形
式,论题、论据、结论的结构形式与推理形式。
3.证明论题真实性
运用已知为真的充足理由、逻辑推理,证实论题为真。真实
性,指合客观存在,又合逻辑规则及规律。
4.复杂、综合性
复杂,是指论题展开的内容丰富多样,即同一的概念多、判
断多。综合性,指思维形式的综合,即概念、判断、推理的
综合运用,是逻辑的最大思维形式。
171

二、特点
1.充足理由已知为真
论证所用充足理由(根据)是已知为真的原理、公理、
定理、法则和事实等,其真实性不需待证。
2.逻辑推理为主要形式、方法
除直接论证列举事实(或事例)外,都用逻辑推理进行
论证,且多为逻辑推理的综合运用。论题,既是逻辑
推理的结果,而论题的真实性又需要逻辑推理证实。
这是论证与推理的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是不同的
思维形式,不能混淆、代替。
区别:一是思维功能不同;二是思维进程不同;三是思
维复杂程度不同。
172

三、结构
分三部分:论题、论据、论证形式
1.论题:论证的对象,解决“论证什么”的问题,是真实
性待论证的判断。也是中心论点。
2.论据:论证的依据、充足理由,解决“用什么论证”的
问题,是论证论题真实性的事实、道理,是已知为真的
客观存在、科学定义、公理、原理、定理及名言等。论
据按分论点、类别、序次逐一安排。
3.论证形式:论证的方式方法,解决“怎样论证”的问题,
是论据的组织、安排、必然得出结论的方式方法。论证
的方式方法,按论题的需要、论据的性质与数量决定,
主要是逻辑推理的形式。
173
四、论证的作用
论证,是人类认识、揭示、传播真理,将实践经验
概括、升华为理性、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的
思维形式。
1.使实践与认识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
2.使实践与认识具有超前性和发展性
3.揭示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4.宣传真理、传播科学知识
174
第二节 论证的规则
 (六条规则,九种错误)


一、论题规则(两条规则,五种错误)
1.论题必须明确 ——违反这条,则犯“论旨不清”错误。
论题必须明白、确定、表述准确、清楚。
一是必须准确、全面、深刻理解,把握论题的性质、内容、
内在关系、中心。
二是论题表述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简明、扼要、高度概括。
2.论题必须同一——违反这条,犯“转移或偷换论题”、
“论述过多”、“论证过少”、“题外论证”的错误。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保持同一,遵循同一律的规范,
必须严格按照论题的内涵、外延进行、展开论证,不能改变、
超出。
175

二、论据规律(三条规律,三种错误)
1.所有论据必须真实——违反则犯“论据虚假”错误
用作论证论题真实性的所有论据必须符合客观存在、逻辑真
实性(没有逻辑矛盾)。
2.论据真实必须已被证实——违反则犯“预期理由”错误
论据(理由)必须已知是真实的,被证实确实是真实的,而
不能自认是真实、不辨真假的。
3.不应用论题论证论据的真实——违反则犯“循环论证”错
误
论题的真实性只能用论据论证,不能用论题论证论据的真实
性。
176

三、论证形式规则(一条规则,一种错误)
论证形式必须符合推理规则,论证所用的
各种推理形式,必须遵循各自推理规则,不
应任意或盲目运用。
违反此规则,则犯“推不出”的错误。
177

第三节 论证形式
论证形式,分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正面论证又叫证明,
分为直接论证、间接论证、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反
面论证,即反驳。

一、直接论证方式
由论据的真实性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式,即
直接摆出真实性的论据,就能得出论题真实性的结论。
主要方法,三段论推理、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78

二、间接论证方式
由论据推出反论据的虚假,证实原论题真实性的论证方式。
(1)方法,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推理,又叫反证法。
(2)步骤:
1.设与原论题A相反的论题 非A成立
2.非A→B
3.B,已知为假的依据(理由),非B
4.结论非A假(非非A)
5.证实A真
(3)公式
反论题必须与原论题是互相否定的矛盾关系,依据必须是已知
为假的,而不能主观设定为假。
179
三、演绎论证形式
运用演绎推理方法进行的论证,既是直接论证方
式,又是必然性论证方法。

演绎论证,是论题与论据之间有必然联系的论证,
从论据的已知真实性必然推出论题的真实性。
所有演绎推理的方法,都可用于演绎论证。运用
时,必须遵循相关的推理规则。
18
0

四、归纳论证形式
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进行的论
证,必须在特定条件下,列举出所有对象
且无反例或矛盾,才能得出具有共性的必
然性结论,论证论题的真实性。
181

五、反驳形式的论证
1.什么叫反驳
反驳是从反面论证论题虚假性的一种特殊论证形式,即
先假定原论题为真,再以已知为真的论据,揭穿原论题的
虚假,达到论证的目的。
2.反驳的结构
由被反驳论题及论据、反驳的论证形式构成。
(1)被反驳论题,由被驳的论点、被驳的论据、被驳的论
证形式三个方面分别选定,作为反驳的对象(途径)。
(2)论据,用作反驳已知为真的根据或理由,与被驳论题
相反或矛盾,能揭穿被驳论题的虚假。
(3)反驳的论证形式,有事实反驳、推理反驳,以推理反
驳为主,不同的推理形式,反驳方法也不同。
18
2
3.反驳的规则
与论证基本相同,重要的是论题必须同一、明确,论据必
须真实,推理必须合规则。
4.主要的反驳方法
事实反驳。常用于反驳被驳论题及被驳的虚假论据。
演绎反驳法。经常、普遍运用的是归谬法、反题法。
归纳反驳法。用完全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进行反驳。
183
5.归谬法、反题法的公式
归谬法:从被驳论题导出荒谬结果,加以否定,揭露被
驳论题的虚假。
第一步,假定被驳论题为真。
第二步,从被驳论题导出荒谬结果。
第三步,以已知为真的论据否定荒谬,
得出被驳论题必假的结论。
归谬法,与反证法都运用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的推理。但
归谬法,先假定被驳论题为真,然后加以否定;而反证法则
假定反论题为真,加以否定,从反面论证原论题的真实性。
18
4
反题法:又叫反题反驳法,论证与被驳论题相反、相对
或相矛盾论题(反题)的真实性,运用不矛盾律由真推假
,得出被驳论题必假的结论,达到反驳目的。
第一步,提出反论题。
第二步,论证反论题的真实性。
第三步,运用不矛盾律,由真推假。
反题法与反证法的
区别(见289页)
185
6.反驳诡辩
(1)什么是诡辩
诡辩,是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辩护,违背逻辑规律、规
则的谬论或是歪曲真实(事实)的错误言论。
(2)诡辩的特性
一是目的的隐蔽性;
二是性质的违背逻辑性;
三是作用的欺骗性,尤其蒙骗不懂逻辑者。
18
6
(3)诡辩的手法
主要手法是故意违背逻辑规律、规则,其次是歪曲
真理或事实(混淆片面与全面、偶然与必然、现象
与本质、相对与绝对等)
违背逻辑规律、规则的手法,常用的是:
一是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二是四概念(三段论推理)、以偏概全与轻率概括
(归纳推理);
三是循环论证、捏造论据(论证);
四是充分条件肯定后件式、必要条件肯定前件式。
187
但要注意分辨,用以牙还牙、巧妙克敌制胜而违反逻辑规
律、规则的技巧,并不是诡辩,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应变
的智慧。
如:李瑞环在考察香港时向香港各界发表演讲后,有
记者问:“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这是不是
指香港不够团结呢?”李瑞环反问:“如果我祝你身
体健康,是不是指你的身体就不健康呢?”记者是偷
换概念、诡辩;李瑞环能说是诡辩吗?
脑筋急转弯有的运用转移概念的方法,也不是诡辩。
“谁走的最快?”“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到。”这
里,“说”与“走”不是一个概念。
“二加一等于几?”“等于五。二一添作五。”其中
“添”与“加”也不是一个概念。
18
8
(4)反驳诡辩的方法
主要是运用逻辑武器、揭露事实真相、揭穿隐藏的目的,
指出思维方法错误等。
一是运用逻辑武器。运用逻辑规则、规律揭露逻辑错误。
二是揭露事实真相。针对被歪曲的事实,指出事实发生的
条件、原因,事实的真实状态与实质、必然联系、作用。
三是揭露隐藏的目的或意图是什么、怎么样及隐藏的手法
依据。
四是指出思想方法错误。如以偏概全、混淆是非、片面绝
对、主客颠倒、因果牵强等。
18
9
重点:
1.篇章的逻辑特性;
2.构段与谋篇的逻辑要求
3.篇章的逻辑联结方法;
4.议论文(论文)的逻辑特征与要求;
5.记叙文的逻辑特征与要求;
6.说明文的逻辑特征与要求;
7.公文的逻辑特征与要求
19
0
第一节
篇章概述
一、什么是篇章
篇章,出自汉代王充《论衡 超奇》:“或兴论立说,结连篇章
者,文人鸿儒也。”刘勰《文心雕龙》:“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
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
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
1.篇章定义
篇章,是按主旨、相应体式,构成的系统完整的书面形式。
•主旨,有的指主题,实际指主题、目的、对象、需要与作用。
•相应体式,由主旨决定并与主旨相适应的规范性格式或文体。规范
性格式,指法定体式的公文,约定俗成体式的应用文;文体,指记
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不包括文学类的文体。常说的文章,并不
包括规范体式的公文、书信、契约等。
•系统,由字(词)、句、章(段落、层次)构成篇的语言系统。
•完整,“总文理,统首尾”,主旨贯穿始终,内容全面、深刻,前
后连贯,条理分明,结构紧密,语言风格统一。
191
2.篇章类型
篇章,指除文学作品外的应用类的文体,包括短篇、
著作。可分为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三类。
基础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应用文:公务文书、事务文书;
综合性:理论性的综合性,论文、理论著作;应用
性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产品等说明、专业性专著。
3.篇章构成要素
题名、篇名或书名,主题,段落层次,结构。著作,
则另有目录、章、节、项、目等。
19
2
二、篇章的逻辑性
篇章是比论证更为复杂、广泛的思维形式。
篇章的逻辑性,体现在构制篇章的思维全过程中,是
概念(语词),判断(语句结构)之间关系与组合成
段落或层次,推理与论证安排结构的思路,逻辑规律、
规则的综合运用。
而且,篇章体式(体裁)的不同,概念、判断的语词、
语句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与不同的风格(语体)。
193
1.概念
凡篇章,都有一个概念。明确主旨对象,或主要对象的
性质、特征、作用等,多在标题提出,或独作标题。
由中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分出相应的的若干份概念、
引出相关的其他概念。
中心概念的内涵展开、外延划分,常构成篇章内容与结
构,尤其概念的划分及分类,在篇章分段或分层中运用
广泛,公文的条例式及表格制作尤为重要。
2.判断
判断,首先多作为篇章的标题,明确中心或主题,然后
多作为段落或层次的小标题或要点句,展开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也多为判断,若干判断按一定关系构成复合
判断、推理形式,形成段落或层次的完整内容。
篇章中判断的语句多样、复杂,有描述性,直陈性、解
释性、规定性或断定性等。
19
4
3.推理
篇章中主要运用三段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选言推
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且推理形式常有省略,
一种可构成一段落或一层次,一篇,也可构成全文。
或综合运用几种推理构成段落或全文。总分总、虚实
虚结构,多用三段论,其中也可兼用归纳、类比推理。
推理的运用,按写作目的、对象、内容、作用及效果
需要决定。
4.论证
不仅议论文运用论证,公文中的报告、意见、决定、
通报中常有直接论证、三段落论证。理性散文中常用
类比、归纳论证,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19
5
5.思路结构
应用性、理论性、知识性的篇章结构,主要是由中心概念、中
心判断(题目、论题、中心思想)展开的逻辑思路。逻辑思路
明确、顺畅,形成篇章的结构。
逻辑思路的展开,
首先弄清中心概念、中心判断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按写作目的与效果需要,确定切入的思维角度,作为思
维的起点。
第三,将中心概念、中心判断内涵与外延分成要点与方面、阶
段,分别弄清具体内容、范围,作为思路的层次或部分。
第四,分清层次或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逻辑关系、主次先
后关系,明确前后与变化、发展的顺序,使思路通畅。
第五,检验各层次或部分内容、范围与中心概念、中心判断的
关系、地位、作用。
第六,确定思路结束的内容与形式。
1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