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及地質考察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及地質考察

西貢糧船灣
漁民文化及地質考察
潘愛平(26)
5C
活動目標
• 認識香港漁業歷史、文化、發展;
• 海洋生態資源;
• 西貢沿海一帶的地理環境特色
研習目的
透過實地考察,認識…
• 香港漁業歷史文化和發展
• 香港漁民文化和作業模式
• 香港海洋生態系統和資源
• 香港西貢水域及新界東北水域的地理及地理特色
觀察點A:乘船從西貢至萬宜水庫西壩
A1~考察的路線
路線:西貢公眾碼頭>糧船灣>吊鐘洲>橋咀島>返回西貢公眾碼頭解散
A2~為甚麼要興建內外堤壩?
• 萬宜水庫擁有東、西兩條主壩。東壩面向南海,長1,593
呎,高348呎,西壩面向牛尾海及糧船灣海,長2,470呎,
高333呎。
• 東西兩條主壩各自都以主副壩形式建立。以主壩攔蓄淡水,
同時以副壩(弱波堤)對抗海浪侵蝕,主壩和副壩間由緩衝
區隔開。
圖片右下方
部分為緩衝
區
A3~目前這裏的土地利用
• 康樂用地︰
郊野公園、創興水上活動中心、香港天文公園
• 儲水
觀察點B:乘船從西貢至萬宜水庫西壩
B1~漁民普遍採用的捕撈方法
• 本港的漁船主要在東海及南海的大陸架附近的水域作業。
大多數漁船由家庭成員操作,另僱用漁工協助。主要的捕
魚方法包括各類拖網(雙拖、單拖、蝦拖、摻繒)、 延繩
釣、刺網、圍網、手釣及浸籠,其中以拖網業的漁獲量佔
大部分。
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摻繒
•延繩釣
•刺網
•圍網
•浸籠
•下魚
•海鰻籠
•照火
不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雙拖
•單拖
•蝦拖
不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 雙拖是魚產量最高的捕撈方式,需要兩艘漁船共同操作拖曳一張裝有
網袖的袋型網在海床上捕捉底棲魚類,由於馬力較大作業範圍可達一
百五十米水深的遠洋海域。大部份的雙拖漁船都在本港以西水域作業,
漁獲以木棉、九棍、牙帶及魷魚為主。
• 單拖只需一艘漁船拖動漁網,作業方式是利用兩條繫於船尾的拖纜,
拖動一張貼近海床的網,拖纜末端兩塊拖板(俗稱龜板)控制網口的張
開度,所以船尾的拖板及拖架是單拖漁船的特徵。單拖漁船較易操作,
可更有效地在水深八十米以下的漁場作業,捕捉較高價的魚類,主要
漁獲包括瓜衫及墨魚。
雙拖
單拖
不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 蝦拖亦是單拖底層作業之一種,其甲板佈置和單拖相近的。其特色是
舷外兩旁的叉架,操作時將十三至十八個網從舷外兩旁的叉架垂下海
中拖行。小型蝦拖多在本港附近及珠江口的淺水海域作業,較大的蝦
拖則通常在海南島一帶作業,主要漁獲包括牛鰍、蝦、蟹及瀨尿蝦。
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 摻繒亦稱為中層邊拖網,是在船舷兩旁的特設木架上懸掛長網袋,把
木架和網伸入水中,捕捉在近水面層棲息的魚類。這類船主要是在沿
岸淺水區域作業。
• 刺網作業是以長方形的刺網放進海中,網的頂部由浮泡昇起,底部則
由鉛塊墜下,形成一幅垂直的網牆,當魚群撞進網眼內便不能逃脫而
被捕獲。理論上,網牆放置的深度可由浮泡控制,但大多數本港刺網
漁船都會將網牆墜下至最低的位置,以捕捉接近海床的魚類。 刺網
漁船亦備數艘機動舢舨,負責放網及收網。很多刺網漁船都裝設其他
類型的漁具,而最普遍是釣網艇的組合。刺網漁船通常在水深不超過
四十米的近岸水域作業。主要漁獲包括馬頭、細鱗及連尖。
摻繒
刺網
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 延繩釣是在淺水海域,放置由掛有多枚的釣鉤的延繩(俗稱主綱),釣
鉤都上有餌以誘捕魚類,釣鉤的數目和大小的使用取決於漁場條件和
目標漁獲。主要漁獲包括木棉、紅衫、紅衫、花鱸及黃斑。
• 圍網/罟網以捕捉中層魚類為主,但傳統漁場的中層魚類資源量較低
和局限在近岸淺水地方,所以圍網作業的漁船都較為細小。大部份圍
網漁船都在夜間作業,作業範圍以香港東北水域為主,母船備有大光
燈,以吸引附近的中層魚類。附設的舢舨放網圍魚,繼而迅速收緊網
底,以防魚群從網下逃走。主要漁獲包括魷魚及黃花。
延繩釣
圍網
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浸籠
• 浸籠是近岸漁民常用的誘捕方法。
• 方法是把大量裡面放有魚餌的漁籠,以繩纜串連,並在纜的一頭綁上
浮標,然後沉進海床。
• 鐵製的魚籠貌似老鼠籠,進口處造成漏斗狀向內延伸,使游進籠內取
食的魚兒難以逃脫。
下魚
• 漁民稱放網捕魚為「下魚」。
• 漁網的上方綁上浮水的小膠球,下方則綁上鉛錘,使漁網在水中能形
成一張近乎隱形的牆。
• 魚兒撞上漁網,便會被絲線纏著魚鰓或魚鮨,不能逃脫。
符合可持續捕魚的原則
海鰻籠
• 漁民又稱之為油(魚追) 籠,因為它只能誘捕像油(魚追) 一類的窄長
魚類。
• 古老海鰻籠形狀有如花瓶,以藤編織而成。瓶口設計成漏斗狀向內延
伸,使游進籠內取食魚餌的魚兒難以逃脫。
• 現代海鰻籠為方便大量生產,都改以塑膠製造。
照火
• 照火即是圍網捕魚,由於通常在夜間進行,又需以燈火吸引魚群,因
此稱為照火。
• 傍晚時份,漁民先將用作引魚的燈艇拖至適當位置,再用艇上的發電
機供電給射燈,以燈光吸引魚群。
• 到零晨一兩點,漁民會駕駛俗稱「罟仔」的漁船靠近燈艇,然後會以
燈艇為中心高速繞圈,並一路落網。
• 大概只需一分鐘時間,便能圍成一個半徑十多二十米的大網圈。
• 然後漁民會立即把網的兩頭收起,以免被網中的魚兒逃脫。
• 最後再慢慢把網拉回船上,收取漁獲。
B2~香港漁業式微對保留香港傳統文
化帶來的影響
• 現代的香港漁民很多都已遷往陸地居住,不再以漁業維生,
他們很多的文化習俗都改變了,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一代
比一代少。結果,這部分的香港傳統文化便逐漸消失。
• 例如︰漁民有他們的語言,他們以這種語言跟其他漁民溝
通。當他們遷往陸地居住,為了與其他人溝通,他們減少
使用原本的語言,年輕一輩的很少接觸到,懂得說那種語
言的人愈來愈少。
• 例如︰漁民出海捕魚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他們都很迷信,
信奉神祇,以及有很多的禁忌。每逢到了一些節日,例如
天后誕,便會有很多慶祝活動。這些活動能夠讓市民認識
相關的傳統文化、習俗,對歷史有更深的認識。如果漁業
式微,不再重視有關的文化、習俗,它們便難以保留下來。
B3~現時的香港漁業旅遊模式能否發
展成一個可持續的旅遊活動?
• 能夠
• 香港的漁業文化悠久,透過漁業旅遊,可以讓市民對漁業
有更多的認識,包括歷史文化和發展,亦可以令市民知道
保護海洋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有教育的作用。
觀察點C︰吊鍾洲(岩石及海岸地貌)
C1、C2~六角形岩柱
•糧船灣至果洲群島一帶全是六角形岩柱,
岩石同屬「糧船灣群」。糧船灣組岩層不
僅分佈範圍廣泛,岩柱從頂部延至海底,
高達400米。
•1億4000萬年前,當時火山不時猛烈爆發,
當地底巨大岩漿庫的岩漿連火山灰、碎石
噴湧而出後,岩漿庫變得空洞,火山口缺
乏支撐繼而下陷,形成巨大凹位,載滿大
量熔岩和火山灰。岩石冷卻向中心部分及
向下垂直收縮,形成六角形岩柱。
海拱(sea arch)
海蝕崖(sea cliff)
C3~海岸地貌
海蝕柱(stack)
海蝕隙(geo)
C4~海岸地貌的形成及地質的關係
• 海岸地貌透過風化和侵蝕而形成的。
• 風化是指岩石礦物及岩體暴露在大氣圈下的蝕變及分解作
用。將岩石從堅硬的狀態變為較軟及較脆弱,令它們更容
易受到侵蝕。
• 侵蝕是指把風化後的岩石物質移離(搬運)其風化形成的地
方。侵蝕作用主要由重力推動,並由流動媒體輔助,包括
水(例如河流)和冰(例如冰川),又或是單單由重力推動
(例如落石),風也可以移走風化物質(例如風蝕)。
• 地層屬於早白堊世滘西洲火山岩群,滿柱狀節理和裂隙。
岩石長年被海水沖刷,海浪夾雜着砂礫長期磨蝕海岸和水
底基岩。在海浪的猛烈衝擊下,岩石破壞尤其明顯。
C5~海岸地貌與位處海域的關係
• 此地的氣候以溫暖潮濕為主,促成風化和侵蝕。
• 氣候主導風化作用的類別(物理、化學、生物),大都根據
風化作用時所存在的水量及氣溫來決定。化學反應在溫度
較高的環境,有較快的反應。
• 氣候基本上控制地區內的侵蝕類別及速度,因為氣候決定
水量(雨量)及其季節性分佈、溫度(熱帶、寒帶及兩極),
以及日照時數、風力及風向等。
觀察點D︰橋咀島
D1~連島沙洲的形成過程
• 橋咀洲與附近的橋頭島由一條天然沙堤連接,這種海岸沉
積地貌,地理上稱為連島沙洲。橋咀的沙堤長約250米,
兩側靠海處為中細顆粒的砂,夾雜貝殼碎屑,中央則由含
礫粗砂組成。
• 該沙洲由季候風將海底沉積物吹向島邊堆積而漸形成,將
兩島連接起來。
• 潮漲時,連島沙洲被海水淹沒,潮退時才會露出水面。
• 當沿岸漂移把沉積物搬運至海岸線的彎曲位置時,沉積物
沒有隨著海岸線的方向堆積,而是改為向大海延伸,形成
沙嘴。當沙嘴一直往前延伸至另一個小島時,那道將兩片
陸地相連的沙堤便稱為連島沙洲。
D2~海岸地貌與位處海域的關係
• 海浪進入港灣後,受地形所阻,不能再平行海岸線前進。
在風力的驅策下,沖流往往以斜線登岸。風繼續吹,海浪
連續不斷。不斷的斜線前進波和垂直的回流,帶動著鬆散
或細小的物質,沿著岸邊,順著風向橫流,形成沿岸漂移,
直至受地形所阻而停止,產生沉積作用。
• 沉積物堆積,形成連島沙洲。
如果我是…,認為應該怎樣發展西
貢耀船灣漁民文化及地質資源?
• 政府官員︰
• 發展漁業旅遊,推廣漁民文化,讓人們對此有更深的認識。
• 香港有豐富的地質資源,可發展地質旅遊,讓人們能夠親
身考察,欣賞各種地質資源。
• 舉辦展覽,並有漁民及地質專家在現場介紹。亦可藉此推
廣漁業及地質旅遊。
• 製作電視特輯,介紹香港漁業及地質,增加人們對它們的
認識。
• 地產發展商︰
• 不破壞和影響地質資源及漁業,讓它們得以繼續保留。人
們能夠親身到那裡考察。
• 西貢漁民︰
• 將漁民文化及傳統的文化習俗一代傳一代,即使時代改變,
不再以漁業維生,但文化仍能保留著。這有利於發展漁民
文化,讓人們在將來仍然能夠清楚知道這文化。
•
•
•
•
市民︰
多參與漁業及地質旅遊,增加對漁業及地質的認識。
鼓勵家人和朋友參與。
將漁業及地質知識與其他人分享。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