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长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北京师范大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促进生长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北京师范大学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部分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生长: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完成植物体积的增大

发育: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使得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变化
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微量就能产生显
著生理作用的活性有机物
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功能的物质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发现

合成

分布

运输

生理作用

作用机理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产生于顶端,经运输到达作用部
位,引起伸长

主要存在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即
快速分裂的组织,例如茎尖分生
组织,幼嫩叶片,发育中的果实

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吲哚乙酸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产生于顶端,经运输到达作用
部位,引起伸长

主要存在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
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
存在形式:游离态和结合态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在茎中:
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 在根中:
根中柱中:从根基到根尖
根皮层中:从根尖到根基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化学渗透极性扩散假说
 细胞壁pH值低,IAA与H+
形成IAAH扩散透过质膜进
入胞质;或者IAA-通过透
性酶主动与H+协同转运进
入胞质;
 胞质pH高,IAAH解离为
IAA-(不能扩散透过质
膜)
 IAA-与细胞基部的生长素
输出载体专一性结合,透
过质膜运输到细胞壁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生长
Oat incubated in water
Oat incubated in auxin
生长素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双重作用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对离体器官和整株植物效应不同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生长
 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剌激了插条基部切口处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诱
导了根原基的形成。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生长
 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 调节养分的分配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生长
 抑制花、果实、幼叶脱落
 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 抑制块根形成
 调节养分的分配
 抑制叶片老化
 促进形成层细胞向木质部细胞分化
 促进雌花的形成
 促进叶片的扩大和气孔开放
 促进种子和果实的生长
 维持顶端优势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酸生长学说

P.M. 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IAA的溶液中,发现10 - 15min后切
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介质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

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IAA的pH为3.2 - 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
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
若将切段转入pH为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
若再转入pH为3.2 - 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
切段的伸长与其所处缓冲环境的pH相关,在酸性环境下能伸长
IAA的存在能降低缓冲环境的pH值
生长素类, auxin, IAA
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酸生长学说

原生质膜上存在着非活化的质子泵(H+-ATP酶),生长素作为泵的变构效
应剂,与泵蛋白结合后使其活化。活化了的质子泵消耗能量(ATP)将细胞
内的H+泵到细胞壁中,导致细胞壁基质溶液的pH下降。

在酸性条件下,H+一方面使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如氢键)断裂,另
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使细胞壁中的某些多糖水解酶(如纤维素酶)
活化或增加,从而使连接木葡聚糖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的键断裂,细胞壁
松驰。

细胞壁松驰后,细胞的压力势下降,导致细胞的水势下降,细胞吸水,体
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发现

合成

运输

生理作用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发现

1935年日本科学家薮田贞次郎从诱发
恶苗病的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中分离得到了能促进生长的
赤霉素;

1938年薮田和住木从赤霉菌过滤液中
分离出赤霉素A和赤霉素B;

20世纪50年代,英美科学家分别发现
赤霉酸和赤霉素X;

1955年,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分离出
GA1, GA2, GA3。

至今已经报道了126种赤霉素
基本结构:4个碳环组成的赤霉烷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发现

合成

生长中的种子、果实、幼茎、幼根中

自由型赤霉素

束缚型赤霉素:与糖和蛋白质结合
 运输

双向运输
基本结构:4个碳环组成的赤霉烷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促进节间伸长
不存在超最适浓度的抑制作用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促进节间伸长

诱导开花

促进雄花形成
甘蓝,在短
光照下保持
丛生状,但
施用赤霉素
处理可以诱
导其伸长和
开花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促进节间伸长

诱导开花

促进雄花形成

GA通过加强IAA对养分的动员
效应,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
叶片衰老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促进节间伸长

诱导开花

促进雄花形成

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
叶片衰老

通过促进多种水解酶的作
用,打破休眠,促进种子
萌发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促进节间伸长

诱导开花

促进雄花形成

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叶片衰老

通过促进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打破
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
调节IAA的水平
(1)GA降低了IAA氧化酶的活性。
(2)GA促进蛋白酶的活性,使蛋白质水
解,IAA的合成前体(色氨酸)增多。
(3)GA还促进束缚型IAA释放出游离型
IAA。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 GA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
抑制植物的成熟

促进节间伸长

抑制植物的衰老

诱导开花

促进雄花形成

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叶片衰老

通过促进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打破
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
调节IAA的水平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发现

合成

运输

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发现

1948年,Skoog发现促进细胞分裂的物
质

1956年,Miller在鲱鱼精子DNA提取物
中发现促进细胞分裂活性的小分子化
合物,命名为激动素

1963年,Letham从未成熟玉米籽粒中
分离类似激动素的物质

1964年,确定其化学结构
N6-呋喃甲基腺嘌呤
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理活性的所有物质,是腺嘌呤的衍生物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发现

合成
 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
根尖(主要部位)
顶芽、幼叶、未成熟的种子
 游离态
 结合态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发现

合成

运输
1.86
leaf laminae
-9
22 3
 根部产生的CTK由木质部
导管向上运输
3
3.83
234
leaf sheaths
+stem
27
-3 2
217
264
roots
48
1.16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IAA只促进细胞核的分裂,因而促进了DNA的合成
GA促进细胞分裂主要是缩短了细胞周期中的G1期(DNA合成准
备期)和S期(DNA合成期)的时间
CTK主要促进了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 促进芽的分化
[CTK]/[IAA]的比值低时,愈伤组织形成根
[CTK]/[IAA]的比值高时,愈伤组织形成芽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 促进芽的分化
 调节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 促进芽的分化
 调节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细胞分裂
 促进侧芽发育,抑制顶端优势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 促进芽的分化
 调节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细胞分裂
 促进侧芽发育,抑制顶端优势
 抑制根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

CTK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分裂
 促进芽的分化
 调节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细胞分裂
 促进侧芽发育,抑制顶端优势
 抑制根的生长
 延缓叶片衰老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发现

合成

运输

生理作用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发现
 在研究棉桃脱落和槭树休眠的过程中发现的
 1967年在渥太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
会议上,这种生长调节物质正式被定名为脱落酸

合成
 主要在根冠和衰老的叶片中合成
 游离态与结合态

运输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ABA的生理作用
 促进休眠
胎萌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ABA的生理作用
 促进休眠
 促进气孔关闭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ABA的生理作用
 促进休眠
 促进气孔关闭
 诱导种子贮藏蛋
白的合成
胚胎发生晚期丰富蛋白
(late-embryogenesisabundant proteins,LEA)
第一阶段:以细胞分
裂增殖为特征,从受
精卵开始形成胚胎组
织和胚乳组织;
第二阶段:以储藏物积累为特征,
细胞停止分裂,淀粉、脂肪、蛋白
质等储藏物质大量积累,种子脱
水,胚胎的耐干燥性逐渐增强
ABA
LEA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ABA的生理作用
 促进休眠
 促进气孔关闭
 诱导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
 干旱条件下促进根系吸水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
ABA的生理作用
 促进休眠
 促进气孔关闭
 诱导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
 干旱条件下促进根系吸水
 促进叶片衰老
 干旱条件下促进根生长,抑制地上部分生长
 提高植物抗逆性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乙烯, ethylene, Eth, CH2=CH2

发现
 1934,
Gane证实植物组织确实能产生乙烯的化学证据
 1965,乙烯被公认为是植物的天然激素

合成
 植物体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是乙烯的前身

运输
 被动扩散
 ACC可能是乙烯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的形式
乙烯, ethylene, Eth, CH2=CH2

Eth的生理作用
 改变生长习性
“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抑制茎的伸长生长;
促进横向加粗 ;
茎失去负向重力性,上胚轴向
水平方向生长.
乙烯, ethylene, Eth, CH2=CH2

Eth的生理作用
 改变生长习性
 促进果实成熟
C2H4
乙烯, ethylene, Eth, CH2=CH2

Eth的生理作用
 改变生长习性
 促进果实成熟
 促进植物器官的脱落
花、果实
乙烯, ethylene, Eth, CH2=CH2

Eth的生理作用
 改变生长习性
 促进果实成熟
 促进植物器官的脱落
 促进凤梨科植物开花
 促进种子、芽、块茎等休眠的解除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已确认的植物体内的5大类激素
 生长素类
促进生长
 赤霉素类
 细胞分裂素类
 脱落酸
与休眠、成熟、衰老相关
 乙烯

陆续发现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
 多胺类、水杨酸、茉莉酸、油菜素甾体
油菜素内酯:1998年第十三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年会上被正式确认为
第六类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协同增效
 拮抗作用
 反馈作用
Eth与IAA:负反馈作用。
IAA促进Eth的合成
Eth抑制IAA的合成和运
输,加速IAA的破坏
GA与IAA:增效作用。促进伸长生长
GA/IAA比值高,韧皮部分化
GA/IAA比值低,木质部分化
CTK与IAA:增效作用。CTK加强IAA的极
性运输,加强IAA效应
CTK与IAA:拮抗作用。
CTK促进侧芽生长,破换顶端优势
IAA抑制侧芽生长,保持顶端优势
GA与ABA:拮抗作用。
GA促进生长
ABA诱导休眠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部分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二部分 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植物的营养生长

种子的萌发

植物营养生长的特点
 周期性
 相关性
 植物的运动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概念
从形态学角度看,种子萌发表现为幼胚恢复生长,幼根、幼芽突破种皮
并向外伸展。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萌发的本质是水分、温度等因子使种子的某些基
因表达和酶活化,引发一系列与胚生长有关的反应。
从生理学角度看,萌发是无休眠或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后由相对静止
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呼吸作用增强,贮藏物质被分解并转化为可供
胚利用的物质,引起胚生长的过程。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休眠
强迫休眠
生理休眠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调节——内源激素
以谷类种子为例 :
种子吸胀吸水后,首先导致
胚(主要为盾片)细胞形成GA,
GA扩散至糊粉层,诱导α-淀粉
酶、蛋白酶、核酸酶等水解酶产
生,使胚乳中贮藏物的降解。
其次,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在胚中形成,细胞分裂素刺激细
胞分裂,促进胚根胚芽的生长;
生长素促进胚根胚芽的伸
长,以及控制幼苗的向地性生
长。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环境影响因素
 充足的水分
几种作物种子萌发时最低吸水量占风干重的百分率
作物种类
水稻
小麦
玉米
油菜
吸水率(%)
35
60
40
48
作物种类
棉花
豌豆
大豆
蚕豆
吸水率(%)
60
186
120
157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环境影响因素
 充足的水分
 适宜的温度
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
作物种类
大、小麦类
玉米、高粱
水稻
棉花
大豆
花生
黄瓜
番茄
最低温度
3-5
8-10
10-12
10-12
6-8
12-15
15-18
15
最适温度
20-28
32-35
30-37
25-32
25-30
25-37
31-37
25-30
最高温度
30-40
40-45
40-42
38-40
39-40
41-46
38-40
35
植物的营养生长—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环境影响因素
 充足的水分
 适宜的温度
 充足的氧气
 一定的光照
喜光种子
喜暗种子
植物的营养生长

种子的萌发
 概念
 过程
 内源调节
 环境因素:水、温、气、光

植物营养生长的特点
 周期性
 相关性
 植物的运动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周期性

生长大周期
 植物器官或整株植物的生长速度会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
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然后又减慢以至停止。

季节周期性
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都会随季节的变化而
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
昼夜周期性
 活跃生长的植物器官其生长速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相关性

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关性
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Trade-off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相关性

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关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
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与地
下部生长的不同影响。
根冠比的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光照、矿质营养、温
度、修剪与整枝、中耕与移栽、生长调节剂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相关性
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关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 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 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


顶端优势: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
生长素直接或间
接促进顶端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
侧芽萌发和生
长,打破顶端优
势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植物器官对外界环境中的单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 向光性
 向重性
 向化性
植物的向性运动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 刺激感受,即植物体中的感受器接收环境中单方向的刺激;
2. 信号转导,感受细胞把环境刺激转化成物理的或化学的信号;
3. 运动反应,生长器官接收信号后,发生不均等生长,表现出向性
运动。

感性运动: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运动
 感夜性
 感震性
 感温性
感性运动多数属膨压运动(turgor
movement),即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
 向光性
幼茎:正向光性
根:负向光性
有些叶片:横向光性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vs. 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
 向光性
 向重性
根:正向重性
茎:负向重性
对重力感受的部位限于根冠、茎端10mm的幼嫩部位、禾本科
植物的节间等。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
 向光性
 向重性
根:正向重性
茎:负向重性
对重力感受的部位限于根
冠、茎端10mm的幼嫩部
位、禾本科植物的节间
等。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
 向光性
 向重性
 向化性: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生长反应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向光性、向重性、向化性

感性运动
 感夜性:由昼夜光暗变化引起的运动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向光性、向重性、向化性

感性运动
 感夜性
 感震性:由于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植物运动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向光性、向重性、向化性

感性运动
 感夜性
 感震性
植物的营养生长特点——植物的运动

向性运动:向光性、向重性、向化性

感性运动
 感夜性
 感震性
 感温性:由温度变化引起使器官背腹两侧不均匀生长引起的运动
 ……
植物的营养生长

种子的萌发

植物营养生长的特点
 周期性
 相关性
 植物的运动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部分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二部分 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第三部分 植物的生殖生长及其调控
植物的生殖生长

开花
 低温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果实的成熟
 Eth:促进果实成熟

种子的成熟
 GA,
IAA:促进有机物向籽粒转运
 ABA:抑制胚的生长,促进休眠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低温和花的诱导

春化作用: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或促进植物开花的现象

发生时期:种子萌动期或苗期

低温范围:1~2℃最有效;若时间足够,-3~10℃都有效

感受部位:分生组织和某些能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 胚、茎尖生长点

生理反应:可溶性RNA和核糖体RNA含量增加,开花相关基因去甲基化

物质基础:春化素 — 赤霉素?类玉米赤霉烯酮?

去春化作用: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
下,
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去春化作用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长日照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
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
短日照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
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
日中性植物: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
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长日照植物

短日照植物

日中性植物
临界日长:诱导短日照植物开花所需的
最长日照时数,或者诱导长日照植物开
花需要的最短日照时数
临界夜长
临界日长不一定是12小
时!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
植物、日中性植物

光周期诱导: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
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
的光周期下,仍然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
这叫做光周期诱导
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周期诱导的周期数不同
植物名称
24小时周期中的临界日长/h
最少诱导周期数
短日植物
菊花(Chrysathemum morifolium)
16
12
大豆(Glycine max cv. Biloxi)
13.5-14
2-3
厚叶高凉菜(Kalanchoe bloss feldiana)
12
2
浮萍(Lemna purpusilla, strain 6746)
约14
1
红叶紫苏(Perilla crispa)
约14
12
裂叶牵牛(Pharbitis cv. Violet)
14-15
1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15.5
1
琉璃繁缕(Anagallis arvensis)
12-12.5
1
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11.5
2-3
毒麦(Lolium italicum)
11
1
白芥菜(Sinapis alba)
约14
1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13
1
长日植物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4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
光周期诱导: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周期诱导的周期数不同

感受部位:叶片
叶片和营养芽的光
周期处理对菊花开
花的影响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光周期诱导

感受部位

光暗交替的重要性
短日照植物:
在超过临界夜长的条件下开花
若闪光中断暗期,则不能开花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光周期诱导

感受部位

光暗交替的重要性
长日照植物:
在短于临界夜长的条件下开花
若闪光中断暗期,则诱导开花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光周期诱导

感受部位

光暗交替的重要性
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
若在光期中插入短暂的暗期,
对开花无影响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的诱导

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
光周期现象
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光周期诱导

感受部位

光暗交替的重要性
暗期长度是诱导开花的关键
短日照植物:
在超过临界夜长的条件下开花
若闪光中断暗期,则不能开花
长日照植物:
在短于临界夜长的条件下开花
若闪光中断暗期,则诱导开花
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
若在光期中插入短暂的暗期,
对开花无影响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部分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二部分 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第三部分 植物的生殖生长及其调控
思考题

什么是植物激素?

IAA, GA, CTK, ABA, Eth各有什么样的生理作用?

什么是IAA的极性运输?IAA极性运输的机理是什么?

Eth的三重反应是指什么?

什么是顶端优势?

什么是春化作用?

什么是长日照植物?什么是光周期诱导?

为什么说暗期长度是诱导开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