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314生理的改變及身體評估.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1050314生理的改變及身體評估.ppt

生理的改變及
身體評估
衛生福利部 草屯療院
李世凱
【 學習目標 】
1.了解老化在各系統的生理改變。
2.了解各系統老化對老人產生的生理影響。
3.了解老人應如何因應老化的生理變化。
4.了解如何對老人執行身體評估。
【前 言】
人類老化的生理改變有四大特色:全面
性、漸進性、退化性以及內在化。生理
變化可出現在全身各系統。
老化速度因人而異,系統與系統之間也
相異甚多,因此了解老人各系統的生理
變化,有助於在護理過程中能依據老人
的個別性提供適切的護理服務。
第一節
皮膚系統的老化改變
–老人皮膚外觀與功能的改變比其
他器官明顯,包括:皺紋變深且
數目變多、皮膚鬆垮、毛髮灰白、
禿頭、指甲變厚……等。
• 一. 表皮層
– (一) 保護
• 表皮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保護及預防水分的喪失,老
化的表皮層全面變薄、角質層的循環再生率下降一
半、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由20天增加到30天或更久,
因此老人的皮膚保護作用下降、傷口癒合速度減慢、
經由皮膚的藥物吸收也變差。
• 表皮與真皮間的連結力降低使皮膚容易破損。
• (二) 水分維持
– 表皮對水分的維持極為重要,薄化的表皮不僅使
皮膚容易破損,水分也易於流失,因此老人的皮
膚常顯得乾燥而缺乏水分。
– 正常黑色素細胞可使表皮有抵抗紫外線輻射的功
能,而老人的黑色素細胞不僅數量減少,且會製
造出不均勻的棕色斑點,俗稱「老人斑」或「肝
斑」。許多研究發現60歲以上出現的老人斑與
太陽光的曝曬有直接關聯。
• 二. 真皮層
– 真皮層堅固具彈性,含有蛋白質結構(膠原纖
維、彈性纖維)、血管、神經末梢和腺體、毛
囊等附屬物。
– 無髓鞘的神經末梢提供身體的觸、痛、癢覺,
並控制體溫;血管提供養分與氧氣,也經由增
加血流量來調節體溫。
– 隨年齡老化,真皮層之厚度約減少20%,其中的
血管、汗腺與神經末梢的數量也隨之減少,造成
老人的體溫調節功能降低、發炎反應減慢、對觸
覺與痛覺感降低。
– 提供皮膚拉張強度的纖維蛋白──膠原質也隨著老
化以每年1%的速度減少,使皮膚不易抵抗壓力
而產生破損。
– 彈性纖維蛋白之功能在於提供皮膚的彈性,也隨
著老化減少而降低了皮膚的彈性。
• 三. 皮下組織層
– 皮下組織含有血管和神經末梢。
– 皮下脂肪可以隔絕寒冷、促進傳導性散熱、
提供緩衝保護以免受鈍器所傷,及提供身體
熱量的來源。
– 老人的皮下組織數量減少,使得皮膚更容易
因剪力、壓力而破損,體溫容易散失而致體
溫過低。藥物吸收也因皮下組織減少、供給
至真皮層之血液量減少而受影響。
• 四. 皮膚的附屬物
– (一) 汗腺
• 老人的汗腺數量減少,排汗功能下降,造成體熱的
蒸發不易、冷卻機轉變差,因而容易中暑。
• 除非有腎臟衰竭或鬱血性心衰竭,老人應該多喝水,
每日至少2公升,以維持足夠的水分。
– (二) 毛髮
• 毛髮包括毛囊、毛幹和毛根。
• 老人毛髮數量減少、生長速度減慢,黑色素細胞
持續喪失造成毛髮灰白,至於毛髮開始灰白的時
間則與遺傳有關。
• 毛髮的分布與生長的型態會因年齡與荷爾蒙而改
變。
– (三) 皮脂腺
• 緊鄰毛囊的皮脂腺分泌皮脂,可提供皮膚油脂與抗
菌的環境,老化使皮脂孔變大。
• 臨床上大多數老人的皮膚多顯得乾燥,在免疫功能
下降時,老人的皮膚也容易受到感染。
– (四) 指甲
• 老人指甲生長的速度減緩,指甲變厚而易脆,指甲
不僅提供保護的功能,也提供了美觀的外在修飾性。
• 皮膚系統的老化改變、主客觀資料及護理重點見表
1-1。
表1-1 皮膚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1 皮膚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第二節 骨骼肌肉系統的老化改變
– 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是老化過程中最常見
的問題。
– 美國約有40%的社區老人患關節炎,雖然不
會致命,卻造成老人的慢性疼痛與殘障,對
於日常生活活動的執行能力,以及工具性日
常生活活動都可能受到影響。
• 一. 骨骼系統
– 骨骼提供身體的架構、保護器官、儲存造血
所需的礦物質和骨髓、提供肌肉作槓桿以達
到運動的目的。
– 隨著年齡的老化,骨骼系統出現骨質減少、
椎間距離變短、脊柱的角度也有所改變。
– 骨質減少造成老人骨骼脆弱;椎間盤喪失水分
使椎間距離變窄,造成老人身高一般會降低4
~8公分;脊柱前凸變平,使下背伸展和屈曲
的能力下降。
– 老人的姿勢和步態也有所改變:因為脊柱的改
變使老人的姿勢前屈,導致身體的重心改變,
男性步態變小而寬,女性變弓形腿,雙足間距
變窄。
• 二. 肌肉系統
– 老化的過程在肌肉系統出現肌肉塊明顯減小、
肌肉強度下降、肌肉細胞數量減少而由纖維結
締組織取而代之,因此老人的肌肉塊、張力、
強度都下降;韌帶、肌腱和軟骨的彈性也減少;
關節軟骨隨老化而退化。
– 每年約有1/3的65歲以上老人會發生跌倒,其中約
有2%的老人因跌倒產生傷害而住院。而跌倒也是
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 反覆發生跌倒的老人最可能出現廢用症候群循環:
老人由於害怕跌倒而減少活動,其活動力下降,
肌肉強度因而減小、關節僵硬,可能伴隨疼痛,
造成殘障、喪失獨立性,使老人變得更虛弱。
– 骨骼肌肉系統的老化改變及其護理重點見表1-2。
表1-2 肌肉骨骼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第三節
心臟血管系統的老化改變
–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占台灣老人十大死亡原因之
第二、三位,在美國則占第一位。據美國統計,
每二位6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位患有心臟
疾病。
– 雖然心臟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逐年改善,卻仍
是造成疾病、殘障與死亡的重要因素。
• 一. 心臟與瓣膜
– 心臟是由心房與心室所組成,當年齡老化,為
了加強心室的充血功能,左心房會擴大,大多
數的健康老人因此可以聽診到第四心音。
– 老化的過程影響到心臟大小和肌肉層,男性自
30歲以後心臟重量每年約增加1公克,女性約
增加1.5公克。
– 體重、疾病和生活型態與行為都可能影響心臟質
量,研究發現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和高血壓的老人,
其心臟質量明顯增加;心室中膈的肌肉厚度隨年
齡增加是因為心肌細胞變大所致。
– 這些結構改變使老人的心室壁變得僵硬,心臟收
縮與舒張的能力也因而下降。
– 老人的心臟瓣膜可能因為脂質的堆積、膠原蛋白
退化,並纖維化而增厚、變硬;有些老人心臟在
收縮期會出現心雜音,通常是正常的現象。
• 二. 冠狀循環
– 冠狀動脈竇位於主動脈的正上方,有一個開口
通往冠狀動脈,在心臟舒張期、主動脈瓣關閉
時,冠狀動脈會被血液充滿以供給心臟血液,
冠狀靜脈再把缺氧血送回右心房加入全身靜脈
回流血的循環。
– 血壓的舒張壓必須在60 mmHg以上才能維持冠
狀動脈足夠的血流量,也才能啟動自動調節機
轉以維持心臟的血流量。
– 隨年齡的老化,冠狀動脈喪失彈性且變厚,造
成冠狀血流的分布改變:血液到靜脈血管與靜
脈竇的量增加,到冠狀動脈的量則減少,冠狀
動脈管徑小,容易產生粥狀動脈硬化的斑塊,
如果再加上個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老人的心
臟可能較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氧量。
• 三. 傳導系統
– 心臟的電位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心房結間傳
導路徑、房室結、希氏束、左右心室束枝、浦
金氏纖維系統。
– 人類自60歲起,竇房結的心臟節律細胞數量即
逐漸減少,到了75歲時,其細胞數量可少於年
輕時的10%。
– 正常的老化過程中,竇房結出現脂肪堆積、傳導
系統中有彈性纖維蛋白與膠原蛋白組織增加的現
象,因此老人心臟的電氣傳導由竇房結到房室結
的傳導時間會延長,但仍然在正常範圍內;老人
出現早發性心室收縮的頻率也會增加。
• 四. 心輸出量
– 心臟藉由收縮及舒張動作將血液輸出至肺部
與全身血循,每分鐘所輸出的血量稱為心輸
出量。
– 成人的心輸出量平均為每分鐘5公升,但心輸
出量與體型大小、周邊組織對氧氣與養分的
需求量有關。
– 心輸出量由心搏出量與心跳速率二者決定。
– 「心搏出量」的大小受三個因素影響:前負荷、
收縮力、後負荷。
• 前負荷:舒張末期心室容量
• 收縮力:
• 後負荷:主動脈壓或平均動脈壓,心室輸送血液的阻力
– 為了代償收縮力下降的問題,心臟開始延長心室
收縮期、延緩舒張期,使心室收縮時能達到完全
排空。
– 護理人員評估時應注意老人心電圖的變化:PR間
隔、QT間隔都可能延長。心臟收縮頻率減少、收
縮力下降都可能影響老人在使用較多力量之後的
反應,也是值得注意的。
– 「心跳速率」主要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交感
神經系統使之興奮而加快,副交感神經系統使
之抑制而變慢,迷走神經屬於後者,控制並調
節正常休息時的心跳速率。
– 老化過程的結果使老人採坐姿時的心跳速率下
降,但仰臥姿勢時的心跳速率與年輕族群的比
較差異不大,這說明老人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
的調節功能可能下降。
• 五. 血管系統
– 動脈
• 隨年齡老化,動脈壁的膠原蛋白增加、彈性纖維減少,
使動脈壁管徑變大、管壁變厚而僵硬。
• 老人心臟收縮時壓縮出的血量減少,能存留於動脈系
統的血量比例也相對減少。自60歲起,動脈的伸張與
擴張能力下降、周邊血管阻力也會上升,心臟為了克
服周邊血管阻力,可能導致左心室肥大。
• 血管內壁可能形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斑塊,因為疾病
或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可能加速斑塊的形成,這並非
正常的老化過程。
• 老人因為組織灌流、微血管膜厚度和密度的改變,
使微血管組織擴散差異變大,除非老人對氧氣的需
求增加,或因為外傷、疾病阻礙血液傳送,否則組
織不易受損。
• 靜脈
– 老人靜脈彈性下降,變得較扭曲,儲存血液能
力下降,周邊靜脈瓣的效率下降,在靜脈壓力
較大的區域會有靜脈曲張產生。
• 淋巴系統
– 淋巴系統不會因為年齡老化有太大改變。
– 一般而言,血壓是穩定的,但是老人的動脈彈性
變差,使血壓的收縮壓上升,但舒張壓則多數不
變或稍有提高,使其脈搏壓變寬。
– 心臟血管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見表1-3。
表1-3 心臟血管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3
心臟血管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第四節
呼吸系統的老化改變
– 呼吸系統的氣體交換過程必須靠神經化學物質
控制與呼吸肌肉間的協調,由上、下呼吸道組
成的呼吸系統受肺臟實體和胸腔、肌肉等外在
結構影響。
– 老人氣管、支氣管的纖毛數量減少與纖毛活動
有效性降低,因此清除分泌物更加困難,使呼
吸道感染的危險性增加。
– 呼吸系統的老化改變及其護理重點請見表1-4。
• 一. 肺外結構
– 老人肋骨的軟骨鈣化、骨質疏鬆使肋骨的活動度
減低、胸壁的順應性下降、胸腔變僵硬。駝背或
脊柱側彎會使椎間盤退化、胸腔前後徑增加、胸
腔變短。
– 呼吸肌肉強度減弱及胸壁變僵硬,促使老人常用
呼吸輔助肌來幫助呼吸。老人的功能性死腔由1/3
增加至1/2,使參與換氣的空氣量減少。
– 肺外結構的老化過程使老人呼吸效能降低,及氣
體交換的功能下降。
• 二. 肺內結構
– 影響氣體交換功能的肺內結構包括肺泡表面積
和肺血循環量。
– 20歲時可以行氣體交換的表面積約80平方公尺,
到70歲時減小至65~70平方公尺,使有功能的
肺泡數量減少。
– 血管纖維化、肺動脈管壁變厚,使肺血管阻力
變大;肺微血管膜變厚,可以用來交換氣體的
微血管因而減少,肺微血管血量也因心輸出量
下降而減少。
• 三. 肺功能
– 正常低血氧的臨床反應是增加呼吸的速率與深
度、增加心跳速率和血壓。老人對低血氧或血
碳酸過多的反應較遲鈍,可能是老人交感神經
系統反應減慢之故。
– 老人對缺氧最敏感的臨床指標是心智狀態的改
變、枕部頭痛及無法解釋的健忘。
– 老人的呼吸型態多決定於腹內壓的改變。
– 肺部防衛機轉下降,多數是由於呼吸肌衰弱無
力所致;老人肺泡中的巨噬細胞活動不佳、IgA
減少,使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中和病
毒的能力減弱,也易使老人罹患呼吸道疾病。
– 運動、抽菸、肥胖及睡眠均為影響肺功能的因素:
1.運動:多數伴隨有心肺慢性病的老人,在運動時的代謝
需求更遠超過他們所能負擔的。學者建議對老人進行耐
力訓練,可以減少老人運動時的最大耗氧量與換氣反應。
2.抽菸:尼古丁可以導致呼吸道纖毛麻痺,而杯狀細胞卻
因菸害製造大量的黏液,使呼吸道的清除功能更加困難。
3.肥胖:肥胖降低胸腔壁的活動力和肺活量,使深呼吸能力
下降、肺底部換氣減少,再加上活動減少,使肥胖老人
增加肺擴張不全、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性。
4.睡眠:睡眠時間增加也可能增加老人睡眠期間肺吸入與氧
氣飽和度不夠的危險,老人的換氣驅動力下降,容易出
現呼吸淺慢、呼吸暫停、夜間氧氣飽和度下降的現象。
第五節
神經系統的老化改變
– 老化的神經系統在結構與功能都產生變化。
– 在結構上,老化的改變包括神經元喪失、突觸
改變、大腦組成與神經細胞改變。
– 神經系統的老化改變可能原發於神經元的退化,
也可能是外傷、缺血或疾病等因素的累積效應。
• 一. 結構
– 老人在神經系統結構上的改變包括腦室擴大、
腦萎縮、腦大小差異性變大、額葉與顳葉的皮
質明顯萎縮、腦回萎縮、腦溝變寬、神經元數
量喪失30~50%之多。
– 大腦的重量下降,大腦皮質表層神經元負責活
動、語言知覺和思考等高等功能,在老人常見
有喪失的現象。
– 神經突觸的改變影響化學傳導物質的釋放,使
神經間的溝通出現問題。
– 大腦組成出現脂色素和神經纖維糾結的堆積,
占據了大腦的部分空間,影響老人的神經系統
功能。
• 二. 感覺與運動功能
– 感覺功能
• 老人的神經功能並非一致退化,感覺神經與運動功
能、記憶、認知、睡眠型態或本體感覺等功能的改
變速度各有不同,其中感覺神經的功能退化最明顯
而普遍,例如視力減弱、老花眼、聽力障礙等。
• 運動功能
– 運動功能的老化改變常見彎腰駝背、身體前屈、
步態拖曳而緩慢,有些是因為關節炎所致,有
些則是正常老化的運動反應減慢。
– 精細動作也會受到些微影響,若出現運動不能、
顫抖、僵硬則可能是基底核損傷,不是正常的
老化現象。
• 三. 記憶與認知功能
– 記憶
• 短期記憶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退化,但是長期記憶
通常可以維持。
• 因老化而導致的記憶減退,可以藉由書面或言語的
提示來幫助記憶,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 認知
– 認知功能方面包括智力與精神活動力:知識可
能隨年齡而增長,但抽象推理能力和空間感的
知覺均會下降;而精神活動在20歲的高峰之後
穩定下降,85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3%患有中到
重度認知功能障礙。
– 老化過程中,若發現老人有情緒控制障礙的徵
象、無法表達情緒或退縮,則可能是其他問題
引起的大腦功能障礙。
• 四. 睡眠與本體感覺功能
– 睡眠
• 老人睡眠型態的改變在全日的總睡眠時數雖有些
微增加,但睡著後容易醒來、腦波圖中慢波的高
度下降、睡眠週期中的快速動眼期常被中斷,因
此老人總覺得休息不夠。
• 本體感覺
– 本體感覺是一種維持直立姿勢而不跌倒的能力,
這受老人平衡、姿勢與移動能力之影響很大,
本體感覺異常是神經系統與肌肉退化所致,加
上老人對空間感的困難,使其無法迅速躲避障
礙物,快速移動身體做反應。
– 神經系統的老化改變及其護理重點請見表1-5。
表1-5 神經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5
神經系
統的老
化改變
及護理
第六節
胃腸系統的老化改變
– 許多老人胃腸功能上的改變和營養素吸收的影響,
經常是由於心臟血管和神經系統的老化所致,而
非腸胃系統的影響。
– 例如:動脈粥狀硬化可能使內臟和腸繫膜的血流
降低,導致小腸吸收力下降;神經系統老化影響
腸胃道的運動力,若合併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
病變,可能出現胃逆流增加或糞便失禁。
• 一. 口腔和食道
– 口腔
• 口腔改變影響最大的是消化和營養問題,老人常見
牙齒脫落、蛀牙或牙周病、假牙不合適造成疼痛不
適,加上上頜骨縮小、肌肉力量減弱,使咀嚼更加
費力。
• 味蕾萎縮、分辨甜鹹的能力減弱,影響食慾,造成
營養缺乏。
• 唾液的分泌減少,使黏膜較乾,但不影響澱粉的消
化和口渴的感覺。
– 食道
• 食道的運動力降低、食道的排空速度減慢,老人可
能因此抱怨吞嚥困難、心灼熱感、飽食感、食物逆
流、甚至出現胸骨痛。有些老人害怕症狀再發生,
可能減少進食而造成脫水、營養不良等現象。
•二.胃和消化酶
– 胃的改變包括胃黏膜退化、胃酸和消化酶分泌
減少、胃運動力下降、胃括約肌鬆弛,因此老
人容易出現胃逆流而有心灼熱感。
• 60歲以上的老人胃酸分泌減少到成人的70~80%,
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影響蛋白質的消化;胃酸分泌減少
和胃黏膜萎縮使鐵質、維生素B12、鈣和葉酸吸收不
良的情形更加惡化,破壞紅血球的形成;胃酸減少使
酸性藥物(如aspirin)的溶解度下降,胃運動力下降
也影響藥物的吸收。
• 自40歲以後,胰分解酶減少使老人脂肪消化不易,增
加胰臟癌和胰臟炎發生的機率。
• 三. 小腸和大腸
– 小腸的重量下降、黏膜表面萎縮、纖毛變薄、
淋巴濾泡數量減少,但不至於影響營養素的消
化吸收,所以老人若有任何功能改變,應留意
是否有病理性發炎或感染。
– 大腸黏液分泌減少、直腸壁的彈性下降、運動
力卻不變。
– 內肛門括約肌的張力下降,使大便失禁或排空
不完全,神經傳導刺激的老化,使想解便的感
覺變鈍,增加便祕的發生率。大腸憩室的發生
率也隨年齡老化而上升。
– 胃腸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請見表1-6。
表1-6 胃腸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第七節
泌尿生殖系統的老化改變
• 一. 泌尿系統
– 膀胱容量減小
• 老化影響下泌尿道:膀胱容量減小、不自主的收縮
增加、晚上製造的尿液增多,前二者使老人容易有
急迫性尿液感或頻尿。
• 約有七成的老人有夜尿問題,每晚約需起床一次,
有25%的老人甚至需要起床兩次。
– 雌性激素減少
• 老年女性因為雌性激素減少,尿道黏膜變薄而脆弱、
肌肉大小與張力下降,也可能使尿道阻力下降,出
現頻尿與急迫感。
– 攝護腺增生
• 攝護腺增生雖然不是老化必然的現象,但是在老年
男性的盛行率卻有增加的趨勢,攝護腺變大會阻礙
膀胱排空、使膀胱容易出現不自主的收縮。
– 尿失禁
• 在社區中的老人約1/3有尿失禁,女性是男性的二倍,
長期照護機構中的老人則更高。
• 多數老人認為失禁是正常的老化反應,甚至許多醫
療專業人員也認為如此。這些對老人尿失禁的錯誤
觀念應該確實修正,以免延誤就醫治療的時機。
• 泌尿系統的老化改變及其護理重點請見表1-7。
表1-7 泌尿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7 泌尿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 二. 生殖系統
– 生殖系統在男性與女性的改變,使老人在進行性
行為時必須做一些調整,才能促進性滿足感。
– 影響性交的主要四個生理因素包括:①會陰區有
足夠的血液循環;②運動、感覺和反射衝動等神
經功能良好;③足夠的荷爾蒙以維持生殖器官的
結構和功能;④生殖器官的完整。
表1-8說明男性與女性的主要功能改變與護理重點
第八節
特殊感官系統的老化改變
– 感官系統的改變對老人生活品質影響很大,視
覺、聽覺障礙影響溝通、社會互動與活動,容
易造成社會隔離,而嗅覺、味覺或觸覺剝削可
能導致營養和安全問題。
– 現分類為一般和特殊感官兩大類:一般感官包
括觸、壓、痛、溫度、震動和本體感覺;特殊
感官則涵蓋視、聽、味、嗅四覺和平衡。
• 一. 視覺
– 眼睛方面,老人的眼瞼低垂、眉毛變灰;結膜
變薄且外觀變黃,淚液製造量和質的下降使結
膜表層黏膜變乾;角膜有一層脂肪堆積出的環
(稱之為老人弓);鞏膜有棕色斑點,瞳孔變
小且收縮力減弱,使瞳孔通過的光線量受限制;
水晶體變僵硬且濃度上升,使眼睛傳送光線和
聚光能力受影響,眼底鏡檢查會發現血管變窄
而平直、動脈顏色變灰而不透明。
– 這些改變不僅影響老人的視覺,更可能影響日
常生活活動,例如:老人在光線強度改變時需
要較長時間來適應;反光可能造成眼睛疼痛,
使老人無法認清目標;視野減小影響視覺深度
感;水晶體變黃使老人對分辨顏色有困難。
– 老人也經常抱怨眼睛乾澀、有刺痛灼熱感、搔
癢、分泌物增多等,可以建議使用人工淚液。
– 有些老人視野中常出現一些會移動的浮游斑點,
這是玻璃狀液退化的正常現象。如果浮游物的
形式轉變或數量增多時,則可能是視網膜或玻
璃體撕裂或分離。
– 出現幻覺時可能表示腦瘤或大腦皮質缺血,因
此任何症狀都應經過眼科醫師詳細檢查。
• 二. 聽覺和平衡
– 聽覺和平衡器官可以分為三部分:外耳、中耳負
責聽覺,內耳則負責聽覺和平衡。
– 內耳的半規管和前庭負責平衡功能,隨年齡增加,
前庭敏感度下降;內耳的耳蝸和外耳、中耳負責
聽力功能,受年齡影響不大。
– 老人的外耳因為軟骨持續形成和皮膚彈性喪失,
使耳廓變長、外聽道因為內壁萎縮而變窄、耵聹
腺萎縮使耳垢變乾;中耳的骨膜變鈍且縮小、外
觀變灰、聽小骨關節也有退化現象。
– 耳道
• 外耳道搔癢與皮膚老化有關,上皮細胞和表皮耵聹
腺萎縮造成乾化,可以建議老人每日滴數滴甘油或
礦物油於耳道以避免乾燥。
• 耳道填塞是造成傳導性聽力喪失的主因,常見的症
狀有聽力喪失、耳脹感、癢感、耳鳴等,只要去除
耳垢即可恢復聽力的敏銳度。
– 耳鳴
• 耳鳴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年齡增加盛行率更高。
• 聲音頻率高的耳鳴聲多半是不可逆的慢性問題;聲
音較鈍的耳鳴聲通常在神經血管或骨骼肌肉系統有
障礙時出現。
• 若是單側耳鳴表示可能問題較嚴重,例如梅尼爾氏
症、腫瘤或血管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
– 聽力喪失
• 聽力喪失絕非正常的老化過程,宜做進一步評估以尋
求適當的處理。
• 聽力障礙可分為傳導性、感覺神經性或混合性。
• 傳導性聽力障礙是外耳和中耳聲音傳導受到干擾所致,
常見導因有耳垢填塞、中耳炎、耳硬化。
• 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是由於內耳、聽神經或大腦損傷
無法正確解釋所接收到的聲音,可能的導因有噪音、
感染、腦損傷、糖尿病、腦中風、心臟病、遺傳等。
– 平衡障礙
• 頭暈、不平衡也是常有的抱怨,雖然老人的前庭敏感
度下降,也不可視此為老化的正常改變。
• 平衡障礙會影響老人的行動及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能
力,常見有姿勢性眩暈、前庭性運動不能、梅尼爾氏
症等。
• 平衡障礙不僅受內耳前庭影響,視覺、肌肉骨骼、神
經功能、代謝、心臟血管問題、服用藥物等都可能直
接影響平衡功能。
• 三. 味覺與嗅覺
– 味覺與嗅覺的變化源自於口腔黏膜、舌頭和
鼻腔。
– 味覺與嗅覺的退化不僅危害老人的安全,也
可能影響其食慾,例如:老人可能聞不到瓦
斯外漏或著火的煙味、對於愛吃的食物食之
無味等。
– 嗅覺
• 隨年齡老化,大腦中的嗅覺神經元退化、口腔上方
的嗅覺接受器萎縮。常見嗅覺喪失的主因是上呼吸
道感染、頭部外傷及鼻腔疾病。
– 味覺
• 味覺降低是味蕾和舌乳頭的改變所致,老人單一舌
乳頭內的味蕾數量、神經末稍數量都減少,味蕾的
再生速度也明顯減慢。
• 老人的異質性很高,只要發現有味覺喪失的症狀仍
應尋求全面評估,以判斷是否有神經系統的損傷。
• 表1-9為特殊感官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9 特殊感官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9 特殊感官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
表1-9 特殊感官系統的老化改變及護理重點(續)
第九節
老人的身體評估
– 評估是護理過程中的首要步驟,要了解老人的
身體狀況需要作深入且完整的評估。
– 老人的身體評估與成人或兒童的過程並無差異,
但是目的與方法可能因老人的特性與老化的生
理改變而有不同,對老人執行身體評估時也有
一些需注意的原則。
• 一. 身體評估的目的
– 對老人進行身體評估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評定老人的力量、能力以及殘障程度:由身體評估
中獲得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肌肉力量、肢體
殘障程度、心智能力等,可以依據老人的能力安排
活動、維護安全、協助執行最大的獨立自主功能。
2. 由客觀資料確認老人與家屬所提供的主觀資料
之正確性:針對詢問病情時所獲得的資料,不
論來自家屬或病人,都可以藉由身體評估中視、
聽、觸、叩的技巧加以印證,以確認主觀資料
之正確性。
3. 收集過去未知的客觀資料:有些資料可能在詢
問病情時被家屬或病人遺忘或遺漏,經過各系
統的身體評估可以收集過去未知的客觀資料。
• 二. 老人身體評估的原則
– 老人的心智能力、體力、身體健康狀況、情緒
心理都因人而異,專業健康照護人員應依其個
別需求提供服務。
– 下列幾項原則值得注意:
1.以溫和、誠懇的態度為老人解釋清楚,以減輕其焦
慮、害怕。
2. 對老人的精力要有高度的警覺心,重要檢查
先做,如果老人體力不勝負荷時,身體評估
應分次進行。
3. 尊重老人的隱私權、羞怯感,進行評估時宜
提供適當的覆蓋,善用屏風、隔簾和毛毯。
4. 安排順暢的檢查流程,減少老人須經常變換
姿勢的困擾。
5. 動作要輕柔,注意老人的舒適感,並提供毛
毯、枕頭等協助擺位。
6. 用簡單的語句解釋每一個檢查步驟,需要老人
配合的行動,要提供清楚、明確的指示,確定
老人了解後再開始。
7. 與老人分享檢查結果,鼓勵提出問題。
8. 適時地給予機會教育。
9. 發展標準記錄單張,選擇性記錄重要訊息。
• 結論
– 人類的老化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健康的生
活型態有助於生理功能的維持。
– 護理評估應秉持尊重、體貼的態度,著重於發
掘與正常老化改變相異的現象,並建立老人生
理功能的基礎資料,以擬訂符合個別化需求的
護理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