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需求報告.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休閒需求報告.ppt

休閒理論報告
篇名:大專學生之背景與
休閒動機之研究
指導老師: 黃有傑
休閒系 碩一A
學
生:蔡定昌
學
號:10126609
一、期刊內容
1.
2.
3.
期刊名稱:大專學生之背景與休閒動機之
研究
出處:洪升呈 (2010)。 運動休閒餐旅
研究:品度股份有公司發行 ,5(2),
86-106。
關鍵字:休閒動機、刺激逃避、勝任熟
練、智力 發展、社交技巧。
研究假設:如果能夠瞭解休閒動機的基本原理將有
助於在實證應用上,對研究群體從事休閒行為的
傾向,有更進一步之認知,以便提出最適合的休
閒計畫。
研究目的: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大專學生休閒動機的
差異情形。
研究貢獻:透過問卷調查分析大學生背景對休閒需
求,以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的休閒動機。
二、核心理論基礎
Dattilo and Murphy(1991)把
休閒動機分為休閒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
休閒內在動機是引領個體休閒行為並從
中獲益的基本要素,內在動機係指驅使
個體行為發生內在心理需求或渴望,純
粹為了自己或自己內心舒服愉悅;外在
動機則指外在的情境刺激,是為外在因
素或他人而為的屬性。
一、 休閒動機的意義
動機(Motivation)是控制人類行為的內在力量,
也就是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促使人們去完成標的
過程。
一、生理性動機
飢餓驅力、渴驅力、性欲驅力、母性驅
力、疼痛驅力等原始動機。
二、心理性動機
就是非生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也可稱
社會動機。追求社會目標滿足個體的
心理需求。多經學習而獲得。
有工作、交往、成就、成長、親合等動機。
1.
2.
3.
Beard and Ragheb 的休閒動機理論
針對16歲以上學生與社會人士提出四個休閒動機-知
性的需求、社會性的需求、成就性的需求、避免刺激
的需求。
知性的需求: 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新領域的知識,
滿足好奇心為主。
社會性的需求: 建立人際關係,對所屬的團體擁有
歸屬感,並且得到同儕的認同為主。
4.
成就性的需求: 挑戰與競爭的過程中
獲得成就感。可以視 為一種向自我挑戰
所赫德的產物,在參與 運動的過程中,
增進從事該項運動應具備的技巧和能力。
5. 避免刺激的需求: 解除壓力獲得紓壓。
目的要達到良好的人際關係或是工作的
要求所做的一種調劑方式。
Caldwell and Smith(1995)亦提出休閒參
與過程中個人的勝任感與獲得社會團體認同是
影響青少年認同的主要原因。顯見「休閒」在
學子之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也
是擴展人際關係、發展社會化與培養社交技巧
的重要機會。
三、研究架構
1.性別
2.學制
3.年級
4.學院
5.住宿情形
6.參與社團
7.運動次數
8.休閒夥伴
9.休閒金額
智力發展
刺激逃避
勝任熟練
社交技巧
四、文獻評論
研究目地:不同背景變項大專學生休閒動機沒有顯著差異情
形。
文獻回顧:
「Bammel andBurrus-Bammel 認為休閒活動參與者可以
透過休閒參與的經驗中獲得不同效益,包括:
(一)生理效益(physiological)
(二)心理效益(psychological)
(三)社交效益(social)
(四)放鬆效益(relaxation)
(五)教育效益(educational)
(六)美學效益(aesthetic)(引自涂淑芳譯,1996)
裡面沒有提到教育與美學效益,根本文無關。
研究方法:蒐集資料中,沒有提到如何取樣的,但
有效問卷為,樣本數很大,可信度高。
研究貢獻:
(一)結論雖然有提到,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專學生在
休閒參與的動機上有差異存在,這也表示部分學
生的休閒參與有提升與改進之空間,但沒有具體
說明如何提升。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