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保課程-身體動作簡報-楊金寶.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幼兒園教保課程-身體動作簡報-楊金寶.ppt

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
身體動作領域
楊金寶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嬰幼兒保育系
1
講 綱
一、身體動作
二、身體動作教育
三、領域目標
四、為什麼不教體適能
五、課程設計基礎
六、課程特色
七、課程內容
八、實施原則
九、評量
十、提問
2
什麼是身體動作?




幼兒園的身體動作,指的是肢體的基本動作。
基本動作有三類:
穩定性動作:在固定點上,能做的動作。
移動性動作:兩點移動時,能做的動作。
操作性動作:藉由物品,能做出的動作。
什麼是身體動作教育?
哲理是:

提供幼兒各種身體活動、遊戲、律動、
運動的機會,滿足幼兒自由自在活動的
慾望。
目的是:

在於促進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敏捷
性,以及喜愛運動或活動身體。
4
身體動作領域目標




覺察並修正基本身體動作技能,奠定
安全活動的基礎。
運用各種生活自理機會,強化清潔衛
生及自我照顧的能力。
樂於參與團體活動與展現動作創意,
並體驗多元活動的經驗。
應用動作技能及相關資源,培養喜歡
運動的習慣。
5
為什麼不教體適能?

體適能:
心肺適能:心臟、肺臟、血管及血液等組織系統
的機能訓練。
 肌肉適能:肌力與肌耐力 。
 柔軟度:人體關節可活動的最大範圍。
 身體組成:指身體內的脂肪百分比 。
註:兒童體適能 指平衡、協調、力量、爆發力
、肌耐力、柔軟度、敏捷性及速度等項目。

6
為什麼不教體適能?





為什麼教身體動作,不是體適能?
三歲後,上下肢協調動作能力漸強。
五歲後,下肢肌肉發育快,活動穩定增強。
六至七歲,彈性組織才分布至心肌上。
肌肉特性,幼兒肌肉纖維較細,水分含量較
多,愈容易疲勞及損傷。
7
為什麼不教體適能?
雖然:幼兒心跳快,每次心臟輸出血液量少,
無法滿足體適能激烈訓練後的供氧需求
。
但是:身體活動習慣建立後,將來必能提高幼
兒的體適能。
所以:提供安全環境,引導他們快樂自由的動
動身體,是從小必須學習並內化的生活
習性。
8
身體動作課程設計的基礎
基礎是:

以粗動作發展量表調查1716位兒童,60%
兒童該動作總是做得很好,以此為幼兒學習
身體動作課程之起點行為,建置身體動作能
力指標 。
疑惑是:

既然, 60%兒童該動作總是做得很好,那
還要學什麼?
9
身體動作課程設計的基礎


體能活動教學前,須先學會身體動作的
基本能力,才能進一步的組合應用。
例如,三步上籃主要可以分解成跑、跳
、運、接、投五項基本動作,上述基本
動作若不熟練,則會造成籃球運動的學
習困難,以及日後運動的挫折與排斥。
10
身體動作課程設計的基礎
重要性:
 動作元素如同不同形狀的積木,當孩子
熟悉不同形狀積木的功能,就能以積木
組合出成品或玩具。同理,幼兒熟練身
體基本動作,始能成功操控自己的身體
、身邊的用具,滿足生活或學習需求,
自在而愉快的活動與遊戲。
11
身體動作課程特色

設計特色
從「生活與學習」和「遊戲與運動」設
計活動:
 在飲食、清潔、整理、學習等日常活動
中,練習以身體動作滿足生活自理。
(生活與學習面向)。
 在自由活動、室內律動、戶外遊戲中,
啟迪幼兒「樂於活動」及「自創活動」
(遊戲與運動面向)。
12
身體動作課程特色

教學方式之特色

強調「以運動為主體,以遊戲為方
法」,融入各種體能遊戲,配合生
動活潑的音樂及教具,引導幼兒在
設計合宜的活動中學習,並從遊戲
中增進體能、紓解情緒、培養問題
解決能力與強化人際關係。
13
課程內容

身體操控活動:
指引導幼兒自在操控自己行動,獨立自主學習、
探索與整理環境等相關活動。

用具操控活動:
指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各種用具、文具、玩具、素
材、器材、遊具、設施、設備等活動。

律動活動:
配合音樂與節奏之變化,引導幼兒善用肢體想像
力,發展各種具流暢與敏捷之律動活動 。
14
移動性動作:
走、跑、踏、跳、滑
穩定性動作:
伸、彎、蹲、旋、擺

身體操控活動
課
程
操作性動作:
投、接、踢、擊、運
精細動作:
揉、捏、抓、握、放
穩定性動作:
伸、彎、蹲、旋、擺
移動性動作:
走、跑、踏、跳、滑

用具操控活動
內
容
穩定性動作:
伸、彎、蹲、旋、擺
移動性動作:
走、跑、踏、跳、滑
音樂和節奏

律動活動
15
課程內容:身體操控活動~1

基本動作元素:移動+穩定

移動性動作技能:
提供安全且足夠的活動時間及空間,正
確及具創意的走、跑、踏、單足跳、雙
足跳、跨跳、前併步、側併步及攀爬等
動作,以獲得成功移動身體的經驗。
16
課程內容:身體操控活動~2

穩定性動作技能:
改變身體姿勢及穩定身體,調整伸展、彎曲
下蹲、旋轉、擺動、抖動、支撐等身體動作
技能,展現極輕巧到極強烈的活動程度。
17
課程內容:用具操控活動~1

基本動作元素:操作+精細+穩定+移動

操作性動作技能:
提供豐富且適性的設備與材料,在適當
運用穩定及移動動作技能下,以合宜力
道投、接、踢球、擊、運球、推、拉,
及打等動作,完成身體活動時手或腳操
作物件之能力。
18
課程內容:用具操控活動~2

精細動作:

滿足飲食、穿脫衣褲、潔牙、如廁、整
理環境等活動;同時,設計雙手懸空及
雙手支撐下,穿串珠線、按壓搓揉黏土、
握筆塗畫、剪貼、翻書閱讀、拆組積木
或拼圖、丟接球類等活動,強化手掌及
手指之間,揉、捏、抓、握、放等精細
動作能力。
19
課程內容:律動活動

基本動作元素:穩定、移動、操作
、精細動作之外,加上配合音樂或
節奏,所形成的類似體操、舞蹈、
遊戲的動作。
20
學習能力



觀察與模仿:察看自己與他人動作差異
,主動嘗試調整及修正自己的動作。
練習與應用:練習完成清潔衛生或生活
自理、操控器材及素材;抑或是運用遊
戲及音樂,表現流暢動作 。
組合與創造:透過肢體動作之組合與變
化,配合音樂、戲劇、故事、遊戲、在
地文化,呈現同儕與自己獨創的肢體活
動及遊戲 。
21
身體動作領域雙向細目表
課程內容
學習能力
觀察
與模仿
練習
與應用
組合
與創造
身體
操控活動
用具
操控活動
能在生活情境中,觀
察及模仿穩定性和移
動性的身體操控活動
能在生活情境中,觀
察及模仿操作各種體
能器材及用具的動作
在遊戲及音樂活動
中,能觀察及模仿
舞蹈、體操、遊戲
活動
能在遊戲中,安全應
用身體穩定及移動技
能,滿足自由活動,
與他人合作之需求
能應用及練習,操控
各種學習素材,滿足
生活自理與探索學習
的需求
在遊戲及學習情境
中,應用動作速度
節奏及空間,參與
音樂律動活動
習慣活動身體各部位
,組合及創造各種類
型想像動作
喜歡變化體能器材並
能集體討論創新的身
體活動及遊戲方法
在律動活動歷程中
,變化肢體,勇於
創造不同的動作
律動活動
22
身體動作課程架構
穩定性動作
移動性動作
創意
組合
與創造
練習與應用
操作性動作
流暢力
變通力
獨創力
精進力
敏覺力
身
動
空
關
體
作
間
係
觀察與模仿
基本
動作技能
動作教育
概念
23
身體動作教育:豐富




身體:動哪部份?局部、全身、形態。
動作:身體如何動?時間、力量、動態。
空間:身體怎樣動?水平、路徑、方向
、圖形。
關係:有何關係存在?身體各部份彼此
的關係、身體與用具的關係、個
人與同伴的關係。
24
身體動作教育:創意





流暢:動作表現多、表現快。
變通:動作修正快。
獨創:新奇的遊戲活動或動作。
精進:動作力求完美、精益求精。
敏覺:敏銳發覺自己動作表現的特殊性。
25
實施原則:安全

協助幼兒建立動作遊戲規則
隨意且自由的活動或遊戲,不表示幼兒
不需要規範。建立適當的活動規則,可
避免擦、撞、碰、跌倒等意外的發生。

協助建立個人與全體的身體活動空間
概念
活動場地須事先準備且劃分界線,準備
場地也是一種肢體活動設計,較大活動
場地,可用繩子或膠帶將界線標示。
26
實施原則:安全

提供幼兒充足的體能活動時間
允許幼兒以自己的興趣與活動方式,自由的
在戶外奔跑、跳躍,或在室內進行類似體操
或律動性的體能活動,每次約30-40分鐘。

維持活動安全,營造愉快自信的氛圍
活動時,在各類設備下方,應鋪設適當厚度
的保護墊,以防墜落造成嚴重傷害;適時具
體真誠稱讚幼兒,以提升肢體動作的自信。
27
實施原則:有趣

運用挑戰策略,激發幼兒動作潛能
正向挑戰能激發幼兒的動作潛能,教師可
用「請想出四種辦法去搬運……」等引導
,暗示幼兒可以挑戰更高能力。

激發幼兒身體動作的想像力與創意性
拋除「最正確」或「最好」答案的觀點。
引導幼兒思考怎樣跳躍向前?悲傷的人會
怎樣走路?身體怎樣動會像海浪?
28
實施原則:有趣


變換組別或團隊合作,增加活動趣味性
藉二人配搭、小組互動、班級團隊的合作性
體能活動,並採用音樂節奏及故事扮演,增
加活動的趣味性及支持活動的同儕。
多樣材料與設備,以體驗各種身體動作
教師應有計畫的使用固定性設備、自然性設
備、可移動性遊具、騎乘玩具、推拉玩具、
感統教具以及創造性遊具,讓幼兒體驗各種
移動性及操作性之身體動作。
29
實施原則:統整
教學活動主題要統整
例如,動物家族淨灘大集合:
引起動機:理解回應「企鵝阿比:垃圾收集器」。
暖身活動:垃圾從哪來,模仿動物準備清理垃圾。
示範各種動物,移動一段距離,完成淨灘行為。
幼兒模仿各種動物如何行走,完成淨灘任務。
遊戲結束,請幼兒共同整理環境並分享心得。
30
猜猜看時間
動物家族淨灘大集合活動中
 語文領域融合在哪裡?
 認知領域融合在哪裡?
 身體動作教學在這裡!
 身體動作領域在這裡!
 社會及美感領域在哪裡?
 情緒領域呢?怎麼不見了?

31
實施原則:統整
引導幼兒的方法要統整
 面對錯誤的肢體動作,尊重幼兒的個別
差異,提供統整性的修正方法。例如,
說明正確與錯誤動作差異處(如單腳跳
與雙腳跳有何不同)、再度示範分解動
作、延長觀摩時間、私下練習困難展現
的肢體動作,以降低動作未完成的失敗
或挫折感,尊重幼兒自我統整的修正及
調整風格。

32
身體動作領域之評量

評量原則:
三重點、多情境。

評量內容:
教學內容、教學歷程、學習成果。
33
評量原則:三重點

評量與分析重點:

不參與活動的比率與原因 :是否有骨骼肌
肉發展問題、身體不適、害羞、被排斥、動作
難度過高、情緒問題。

幼兒活動力及活動時間: 每天至少40分鐘
有計畫的體能活動,單次靜坐不超過60分鐘。

干擾活動進行的行為與情境:評估是否為
引起注意、時間合適否、空間寬敞否、教材足
夠否、活動有趣否、過程壓力否。
34
評量原則:多情境

評量的情境:
成果評量的情境,在幼兒自由活動、課
室教學活動、戶外教學等日常生活情境
中進行。
 教師教學評量之情境,則在幼兒活動前
後,評量幼兒身體狀況、活動環境的安
全情形、活動後的效果。

35
評量內容:教學方式

評量的內容(教學方式)

教學內容
當教學者發現,各年齡層的穩定性、移
動性、操作性動作並非均衡的設計於課
程中,或是當月坐式靜態活動過多,則
可調整或增加肢體活動的課程內容。
36
評量內容:教學歷程

教學歷程
教學前,評量幼兒衣著鞋襪、活動環境
與教材的安全;動作設計由簡而難。
 教學中,設計具有趣味及挑戰性,注意
幼兒脫序行為或身體不適症狀。
 教學後,幼兒達到流汗的效果,協助於
流汗後擦乾頭髮、補充水份。
 教師教學省思

37
評量內容:幼兒學習

評量的內容(幼兒學習)

評量重點:
幼兒的參與程度以及肢體動作的展現,
而不是身體動作技巧的獲得或是身體極
限的訓練。例如,參與跑步活動的樂趣
及雙手擺動助跑的動作,而不是「能多
快跑到目的地」或是「跑得多遠」。
38
提問一:新舊課程有何不同


舊版~民國76年教育部所頒布之
「幼稚園課程標準」:
身體動作融合於健康與遊戲領域中,
以「鍛鍊幼兒基本動作,發展幼兒運
動與興趣能力」目標彰顯之。
教學方式則均以從事運動遊戲呈現,
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大肌肉運動遊戲
以及小肌肉活動遊戲。
39
新舊課程的不同
新版~幼兒身體動作課程


幼兒身體動作自遊戲抽離,成為獨立的課程領域,
課程設計特色之一,強調每天應有30-40分鐘以上
的體能活動,體能動態課程融入語文、 認知、社
會、情緒及美感等各領域中。
身體動作課程特色之二,乃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
特性及環境現況,教學方式強調「以運動為主體、
以遊戲為方法」,強調基本動作之正確,以為健
康及動作模式奠基。
40
提問二:身體動作有何重要?






肢體動作不成熟,影響精細動作發展。
具備身體及用具操控能力,才能探索學習。
基本動作錯誤,造成運動學習困難或障礙。
骨骼肌肉不強健,容易駝背及腰酸背痛。
體內血氧循環差,影響活力、發育與情緒。
幼兒能規律喜愛活動,始能保持良好體能。
41
謝謝參與 vs 恭敬請託
謝謝各位的耐心,請記得;
98課綱已更新
能動能靜,才是菁英
且莫忘;
身體動作若及早
健康生活多美好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