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西汉的兴衰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点击下载:西汉的兴衰

第二节 西汉的兴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王莽
改制.
(二)能力训练点
(帮助学生思考)”汉武帝的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以
培养温室生综合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 的物质
基础。从而认识国家统一是强盛的重要原因。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汉武帝的大一统
(1)教师重点讲述“大一统”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概念。(2)教师引导,
提示,由学生分类归纳其中措施内容。然后教师板书。(3)本目讲完之后,教
师再一次综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难力。(4)读课文的人物介绍。插图等,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本课的难点是对汉武新闻社大一统一措施的理解,记忆及评价。应充
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听,说,读,看,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综合,形
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幻灯片或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素质教育。
2.教学软件或幻灯片——“汉武帝,董仲舒等人物图片及介绍。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齐读引言,导入新课。
2.让学生归纳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也可组织学生讨论。
3.阅读有关于小字内容,插图等。
4.参与做练习。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见“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由学生齐读引言,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
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我国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中华民族的
创造力得到蓬勃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板书)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
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绝非偶然之事,是有其政治经济诸方面条件的。试误
码,如果没有平定七国之乱,奠定巩固的政治基础,大一统是不会产生的。当
然与汉武帝采取一系列重大社会改革措施有直接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汉
武帝在各方面采取的措施,然后边讲边板书)。
1.
颁布“推恩令” (板书)政治
2. 重视人才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大胆任用开拓性人物。 汉武帝还鼓励推荐人才,建
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推恩令规定,诸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存地分
给予弟,由竽帝制定封号,使一个大王国分成许多小王国,王国封地愈来愈小,
权力日益分散,大大削弱了王国同中央对抗的实力。然后,汉武帝以种种借口
或理由,逐步夺去王侯的爵位。这种以整化零、各个击破的办法,使王国问题
得到彻底的解决,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有力
的措施 。主要有:
1.
统一铸铁
(板书) 经济
西汉建立后,没有实行统一的货币。而是又允许郡县、诸侯王国和铸钱。
当时各种货币杂行于市,这对国家税收和商品交换都带来极大的不便。汉武
帝任用桑弘羊等人制和推行了一列新的经济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
汉武帝取消了郡国铸币要权力,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钱为统一货币。
(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插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次铸币统一收归中央的重大
改革、货币统一。使国家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中央集权也进一步得到经济上
的有力保证。
西汉初,煮盐和治铁业存在着国营、官营(郡国经营)和私营三种形式
形成了王国经济自重、私人财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的局
面。因此汉武帝下令把盐铁收归中央,设置盐铁丞相,总管全国盐铁事业。
各地设置铁官署,负责组织开矿冶铁、铸造器物以及销售。食盐经营的办法
采取民间制造,国家收购,统一运输和销售。从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
入,抑制了商人的势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且推动了
我国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
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统一,汉武帝采纳大儒学家董仲舒的建议,实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提问后教师板书)
1.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板书)思想文化
2.在长安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请同学读课文,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教师提问)这一系列措施起了什
么作用? 讲完后,教师再一次综合汉武帝大一统在各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学
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王莽改制
1.王莽改国号为新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夺取了政权,什么叫外戚呢? 外戚是指皇帝的妻子或
母亲家族的人。王莽是汉成帝生母—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在元帝(成
帝之父)和成帝两朝,共有9人封侯,5人为大司马(汉朝政权中最高官位),
权倾朝野。公元6年,王莽毒杀汉平帝,立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帝,王莽摄政,
自封“假皇帝”。到公元8年,他索性赤膊上阵,废掉孺子婴,做了皇帝,改
国号为新。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板书)2.王莽改制
(此目不是重点,讲清脉络线索即可。)
(1)背景 王莽虽然费尽心机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他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西汉后期,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而广大劳动人民无立锥之地,许多人
被迫卖身为奴,全国各地流民成群,饿殍遍地,政局动荡不安。小股起义连
绵不断。王莽想通过经济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2)改制及失败
王莽改制既遭到豪强地主势力的反对,又侵犯了广大中
小地主的利益,农民的要求丝毫也没有得到满足。改革币制,使广大中小商
人破产。发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企图转移内部矛盾,结果反而加深了人民
的痛苦。这样,王莽统治的基础和条件丧失殆尽。事实证明,地主阶级自身
改革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走另一条路,即农民起义。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爆
发,王莽政权被推翻。
(四)总结、扩展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汉武帝的大一统,同时也了解了王莽改制。汉武帝
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
盛,我国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得到蓬勃发展。西
汉武帝以后,开始由盛而衰,统治阶级越来越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在社会动
乱中,外戚王莽乘机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王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改制是一
次失败的地主阶级改革,终被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推翻。
七、布置作业
1. 完成教科书的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西汉的兴衰
1.政治 (1)颁布“人推恩令”
2.经济 (1)统一铸铁
(2)重视人才
(2)盐铁官营
3.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王莽改制
1.王莽改国号为新
2.改制失败
九、参考资料
《秦汉史》(翦伯赞著)第二编第七章
《秦汉史》(大百科全书)汉部分12—19页,29—38页
《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第三编第四章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上册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