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 9 15 54 58 802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2 10 9 15 54 58 802

莎士比亚
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2.读懂剧本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
义,理解本剧的主题;
3.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
理,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
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最伟大的戏剧大师”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
《莎士比亚全集》
是《圣经》,另一本是___________,
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他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世纪;他不仅属于
英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德·马克思

莎士比亚过的是寓言的一生,他的作品就是诠释。
——英·济慈
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剧本都失传了,
而《哈姆莱特》没有失传,那么戏剧就还存在。
——俄·梅耶荷德
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
《麦克白》《哈姆莱特》
悲喜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
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
剧家和诗人。
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
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
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
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
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
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
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
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
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
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
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
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
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
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
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
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
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
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
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
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
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
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
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
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
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
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
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
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
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
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
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
的心愿。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
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
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
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
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
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
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
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
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
的艺术典型之一。
贯穿始终的主线:哈姆莱特的复仇
经历
主要情节:家国突变、鬼魂告白、
王子装疯、试探奸王、
比剑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
虑的问题。
——哈姆莱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
特。
——恩格斯
字词积累
紊乱
吐露
创痛
鞭挞
横暴
忏悔
罪孽
怪诞
匍匐
嫁奁
陨落
吮吸
盘踞
延宕
神魂颠倒
烟视媚行
故事情节
尖锐的戏剧冲突
地点 丹麦宫廷
人物 哈姆雷特 王子
克劳狄斯 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
葛特露德 王后
波洛涅斯 大臣
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奥菲莉娅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王子挚友
罗森格兰兹 王子同学,后背叛王子
吉尔登斯吞 王子同学,后背叛王子
故事情节
①心怀鬼胎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
“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国王与身边
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
②奥菲利娅被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
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与奥菲利
娅的对白)
③国王与侍臣试探后的密谋。(国王与波洛
涅斯的对白)
哈姆莱特为这场戏中戏作了哪些
安排
• 改编、导演《贡扎古之死》
• 让波洛涅斯请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一起来
看戏
• 请霍拉旭观察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看戏时
的反应
• 继续装疯,同时对前来观看的人进行“解
说”
他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戏中戏
• 观察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在看戏时的反应,
以进一步证实父王显灵时的所说的话的真
实性,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决策参考。
尖锐的矛盾冲突
 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主要)
 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
生误解后的冲突
 哈姆莱特内心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出色的戏剧语言
出色的戏剧语言
具有强烈的激情的形象性语言
——形象性、对比性
善用排比、比喻等诗化性语言
充满哲理性的语言
形象性的语言
哈姆雷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
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
的效果。
克劳狄斯的语言:亲热,和善,阴毒,
足见其是一个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哲理性的语言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
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
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哈
姆莱特)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波洛涅斯)
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价值。(奥
菲利亚娅)
……
“看到这些强烈的词句你怎样想?
它们是这样出人意料,不是迟缓地吃
力地一个跟着一个而来,而是流畅地
大量地成千上万蜂拥而来,犹如泉水
中涌出无数水泡,簇拥在一起,纷纭
杂沓,层出不穷,使人来不及看到它
们的扩展,也来不及看到它们的消
失。”
——法·泰纳《莎士比亚论》
人物形象
世界文学理论
上有一个著名
的命题: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莱特,
说说你心目中
的哈姆莱特
在你的眼中,
哈姆莱特是一
个怎样的人?
哈姆莱特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王子。
人物形象·哈姆雷特
•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的典
型。
• 在父死母嫁的悲剧发生之前,他对一节都
充满了希望,相信理想是会实现的。他肯
定人、相信人,由衷地赞美人。他能平等
待人,不以王子自居。他反对封建的血统
论,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
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肯定尘世生
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思想发展过程
• A、理想破灭、精神
忧郁、思想危机
• B、深入思考、寻找
出路
• C、在思考中行动
(进入行动的思想)
关于哈姆雷特的“延宕”的问题
• 历代评论家和大作家都有关于哈姆雷特长于思考
而短于行动的议论,甚至歌德也认为哈姆雷特缺
乏行动的能力。哈姆雷特了解简单任务的全部复
杂性,他可以一剑刺死克劳狄斯,为父报仇。但
他肩负着更为重要的“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要
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全部铲除。要是
采用暗杀的手段,哈姆雷特的斗争便失去了意义。
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也使得哈姆雷特在行动
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谨慎。表面上也会使
人理解为“犹豫不决”。
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 A、主观原因: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
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
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的悲剧。
• B、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
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
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
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
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
的悲剧。
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 A、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
的残酷性;
• B、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 C、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
的作用。
“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
人,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
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
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
明。”
——别林斯基
“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
人。
——苏联·阿尼克斯特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
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
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
每个责任对它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
却是太沉重……他是怎样地徘徊、辗
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
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
的目的。”
——歌德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
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
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
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
某一个人,而是人。”
——雨果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
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鲁迅
莎翁悲剧的特点
1.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
2.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3.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
意志和内心。
品评人物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
外貌心理和神情。
人物关系要理清,
勿忘体察作者情。
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
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
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
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
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
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