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學校文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何謂學校文化

何謂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存在的事實。好的學校、令人不想
待的學校、平常的學校。
•延伸Edgar H. Schein的看法,學校文化
(school culture)是,學校在處理外部調適
與內部統整的問題時,所創造、發現或發展
出來的一套基本假定,因為運作良好、有效,
乃作為教導新進成員面對問題時之思考、思
考、知覺方式。
•The way we do things around here. 我們在此
做事的方式。
學校文化與學校氣氛
•學校氣氛(climate)是成員對學校的共享感
受、印象。
•有人認為:氣氛比文化的範圍宰,學校氣氛
可以是學校文化的一個測量層面。
學校文化的三個層次
•人為製品(artifacts):可見、不易解讀、
言辭上的(符號、故事、隱喻、語言)、行
為上的(儀式慶典、行為規範)、物質的。
•價值(values):主要的、可可驗證的程度
•基本假定(basic assumptions):文化的精
髓、被視為理所當然、不易被察覺、人與環
境、他人等關係本質。
• 人造品和創造物
---技藝
---藝術
---可見的和可聽的行為模式
• 價值
---可於物理環境中驗證
---只能於社會共識驗證
• 基本假設
---與環境關係
---實體、時間和空間的本質
---人性的本質
---人類活動的本質
---人際關係的本質
可見的但通常不易解讀的
知覺的較高層次
理所當然的,不可見,前意識的
組織文化之層次及互動關係
<資料來源: Schein, E. H. (1985), p. 14.
學校文化的測量
•觀察、訪問。
•問問自己學校的特色為何?
•列出學校的顯著事項。
•與他校比較。
•請成員寫寫對自己學校文化的描述。
•人為製品的改變。
•問卷測量。
強勢的與弱勢的學校文化
•Not good or bad, just different?
•Consequences.
•入會儀式。
•The dark side of school culture
•Royal opposition
學校次級文化
•傳統與創新
•學生文化
•教師文化
•行政文化
•社區文化
•制度文化
•物質文化
學校文化的轉型
•瞭解學校歷史。
•助長、形成學校共享願景。
•說故事。
•安排學校日常生活。善用儀式。
•設定(行為、價值)楷模。塑造「英雄」
•選擇成員。
•鼓勵成員。
校長在學校文化轉型扮演的角色
Schein(1992)的定義
文化是一種共享的基本假定(a pattern of
shared basic assumptions),其形成是因一
個群體在解決外部適應(external adaptation)
與內部統整(internal integration)問題時,
因為它們(基本假定)運作良好,而被視為有
效,因此被用來傳授給新進成員,做為他們遇
到這些問題時,之決、思考及感覺的正確方法。
(p. 12)
學校文化對學校的影響
Deal與Peterson(1999)曾指出文化的功能與影響力,認為
適宜的文化具有下列功能:
•文化助長學校效能與生產力...
•文化改善同僚與同心協力的活動,助長較佳的溝通與望
提解決實際…
•文化助長成功的改變與革新努力…
•文化塑造教職員、學生與行政人員的承諾與認同感…
•文化擴展學校教職員、學校與社區的能量、動機與活
力…
•文化提升日常生活的焦點,並提升對重要與被珍視事項
的注意力…(pp. 7-9)
塑造學校文化
Hargreaves(1991)認為學校領導者的工作有(1)「診
斷」(2)「指出方向」(3)管理三大項(p. 48)
Deal與Kennedy(1983)建議,校長的文化塑造工作包括
下列幾大項:(1)瞭解學校文化、(2)決定學校文
化是鼓勵或減損教育的表現、以及(3)安排情境供成
員能有機會掌握所需增強的價值。
(一)真切瞭解學校文化
•
•
•
•
•
•
•
•
分析在重要事件中,誰具有影響力;
探討重要事件轉折的關鍵點以及關鍵影響人物;
詢問家長、學生、老師們對各種事情的看法與立場;
探詢學校內或與學校有關普遍流行的故事;
瞭解親師懇談會的情形如何;
瞭解學生下課後作什麼,放學後作什麼;
找出在學校內誰是英雄?他們所持的價值是什麼;
傾聽學校成員每天對話的「隱喻」是什麼(例如學校這
個「大家庭」)
• 瞭解學校每位成員的角色為何;彼此聯繫的關係如何;
(一)真切瞭解學校文化
• 觀察學生教室、廁所等牆上貼了或畫了什麼;
• 注意成員如何運用時間、關心注意什麼事情、開會時
間多長、及討論什麼議題;
• 這一學期推動的有關課程教學的、訓育活動的、學校
日常生活的新措施有哪些?
• 近來舉辦的課外活動有哪些?例如運動會、園遊會、
社團活動、科學展覽、校外教學、書法比賽、閱讀競
賽等等;
• 與家長的互動機會有哪些?老師與家長每學期溝通的
次數多少?
• 與社區人士(非家長)的互動機會有哪些?
(一)真切瞭解學校文化
•
•
•
•
•
所舉辦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有哪些?主題為何?
所擬定的行政計畫、辦法、規定哪些?
開過哪些會議?
為維護校園、建築等環境,學校作了什麼?
哪些人決定這一學期所要辦理的教學、訓育,以及運
動會、園遊會、社團活動、科學展覽、校外教學、書
法比賽、閱讀競賽等等是誰決定的?如何被決定?其
細節如何規劃決定?
• 學校成員中,大部分是誰先與家長接觸?一般情況下
互動情形如何?當有衝突發生時,其情況又是如何?
(一)真切瞭解學校文化
• 當社區人士(非家長)進入校園時,學生的反應如何?
教師呢?行政人員又如何?
• 辦理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主題誰決定的?誰參與?校
長參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嗎?當演講者要求大家參
與討論、實作時,校長、行政人員參與嗎?與教師同
組嗎?還是行政人員一組?
• 一般而言,行政計畫、辦法與規定由誰主擬?其定案
的過程如何?需要在公開會議討論過嗎?
• 開會的過程如何進行?座位如何安排?氣氛如何?
• 校園環境如何打掃、維護?學校建築物何時粉刷?如
何被完成?
類似細節問題相當瑣碎,幾乎含蓋所有
的學校日常生活,但卻是學校文化的主要組
成要素。要改變學校文化朝向所追求的價值
方向努力,非得從這些細節著手不可。
(二)分析學校行政實際與學校文化的符合程度
• 分析學校中每個人心目中所認為的學校的立場是否相
同;
• 家長、老師、與學生的價值相不相同;
• 學生與教師在教室中是在教與學呢?或是在爭誰控制
了教室;
• 在學校中,英雄是行為楷模或是最愛抱怨者;例如教
師會幹部、校務會議代表受歡迎嗎?他們是行為楷模
或是最愛抱怨者?
• 在校園流傳的故事大部分是直正面的或是負面的;
• 校長與教師重視的事務一樣嗎?
(二)分析學校行政實際與學校文化的符合程度
• 家長與教師對教育的哲學相同嗎?對小孩子的
教育目標是否有差異?
(三)設計改變「學校行政作為」以及「完成學校
行政作為的方式」,符應共享價值與願景,
進而塑造學校文化
• 設計儀式以使成員有機會述說與學校歷史興衰、英雄、
關鍵時刻等有關的故事;
• 學校成員述說與學生進步有關的故事,並製造別人說
故事的機會;
• 行政人員設法挪出時間參與教職員會議,討論教育價
值與教育哲學;
• 全體行政人員、師生挪出時間向新進教師、學生、家
長介紹、闡述學校文化;
• 安排親師座談會,使親師合作的價值與英雄得以被增
強、慶祝;
• 準備退休聚會,使其增強尊師重道的價值;
(三)設計改變「學校行政作為」以及「完成學校
行政作為的方式」,符應共享價值與願景,
進而塑造學校文化
•在教師、學生與家長間找出價值的楷模,給予
這些英雄們尊榮感;
•鼓勵表現良好的學生;
•公開表揚幫助學生、協助學生解決困難的教師;
•安排同僚在專業上互想的機會;
•安排討論學校價值與信念的機會;思考每一談
話與行為所呈現的價值;
各校的狀況不一,因此必需找出示合於本校
塑造文化途徑。
•運用持續改善(Kaize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
永不滿足於現狀的心態於學校文化
的塑造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