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拆與併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 拆與併

Slide 1

從上例可以看出「拼湊」不僅是一個十分
有效的方法,其內含也十分深刻,在數學
學習中,應注意累積「拼湊」的經驗,在
解數學題時,當腦中構想出一種數學模型,
不要輕易放棄你的想法,善於拼湊往往能
助你獲得成功。


Slide 2

2. 拆與併─拆與拼是中學的數學中最廣泛使
用的分合思想方法,善於對式子進行「拆、
拼」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最基本的技能。國
中數學中的合併同類項、分組分解因式、
配方、加減消去法、分合比定理等等都是
需要熟練應用拆拼的技巧。在高中數學中,
拆拼法也形成許多固定的用法,最典型的
例子就是數列求合中的「拆項」求和法與
「分項」求積法。拆與拼看似兩個矛盾的
對立面,這裡卻相輔相成,有機的結合在
一起。


Slide 3

例 3.

試 求 1 2  3  2  3  4 

 n ( n  1)( n  2) 的 和 .


Slide 4

提示:
x ( x  1) 

1

( x ( x  1)( x  2)  ( x  1) x ( x  1) ) ,

3
x ( x  1)( x  2) 

1

( x ( x  1) ( x  2)( x  3)  ( x  1) x ( x  1)( x  2) ) ,

4
1
( x  ( k  1) y )( x  ky )



1
y

(

1
x  ( k  1) y



1
x  ky

).


Slide 5

【 參 考 解 答 】: 在 拆 項 相 消 求 和 中 常 用 到 下 列 恆 等 式 :
x ( x  1) 

1

( x ( x  1)( x  2)  ( x  1) x ( x  1) ) ,

3
x ( x  1)( x  2) 

1

( x ( x  1) ( x  2)( x  3)  ( x  1) x ( x  1)( x  2) ) ,

4
1
( x  ( k  1) y )( x  ky )



1
y

(

1
x  ( k  1) y



1
x  ky

).

由上列第二個公式, 求和式子中的一般項可表示為
a n  n ( n  1)( n  2) 

1

( n ( n  1)( n  2)( n  3)  ( n  1) n ( n  1)( n  2) ) .

4

令 g ( n )  ( n  1) n ( n  1)( n  2) , 則
an 
1 2 3  2 3  4 
n





1

1
4

n

 ( g ( k  1)  g ( k ) ) 
k 1

( n (( n  1)( n  2) ( n  3)  0 )

4


n (( n  1)( n  2)( n  3)
4

( g ( n  1)  g ( n ) ) .

4

 n ( n  1)( n  2)

 k (k  1)( k  2) 
k 1

1

.

1
4

( g ( n  1)  g (1) )


Slide 6

例 3.

設 正 數 列 a 0 , a1 , a 2 ,

, an ,

滿足:

(1) a 0  a1  1 ,
(2) 對 所 有 的 n  2 ,

an an 2 

試 求 數 列 { an } 的 通 項 公 式 .

a n  1 a n  2  2 a n 1 .


Slide 7

【 參 考 解 答 】: 分 項 求 積 法 是 使 用 恆 等 式 :
a n  a1 

a2



a1

a3



a2



an

, n2.

a n 1


n 1

an



a1



k 1

a k 1

, n2.

ak

事 實 上 , 對 於 一 階 遞 推 式 a n 1   ( n )  a n , 且 給 定 初 始 值 a1 , 所 所 定 義
的 數 列 { an } , 其 通 項 公 式 為
n 1

a n  a1    ( k ) .
k 1

現 在 我 可 開 始處 理 本 命題 , 首 先 將

除以

an an 2 

a n  1 an  2 可 得

an
an 1

1 2

a n 1
an 2

.

a n  1 a n  2  2 a n 1 兩 邊 同


Slide 8

令 bn 

an

( n  1, 2,

b1  1 , 且 上 式 變 形 為

), 則

a n 1

bn  1  2 bn  1 或 bn  1  2( b n 1  1) .
利用分項求積法可得
n 1

bn  1  ( b1  1) 

k 1

bk  1

 ( b1  1)  2

bk  1  1

再由分項求積法可得
n

n

ak

an  a0 



a k 1

k 1

b

2
k

,

k 1


n

an 

 (2

k

 1) , n 
2

.

k 1

故欲求的通項公式為
1,

an   n
k
2
(
2

1
)
,


 k 1

n  0;
n

.

n 1

 2 .
n


Slide 9

併項求和也有一個很重要的模型─「疊加」,所
謂疊加就是將自然數1、2、3、…輪流代入一個與自
然數有關的數學式子之中,然後將所得的結果合併起
來的一種併項方法。運用疊加法的關鍵是要能建立起
一種有效的模式。
在解數學問題時,不僅數學式子可以拆拼,問題
也可以拆拼,即將問題中的關鍵結構(式或形)拆分。
問題的分解有兩種基本形式:橫向分解和縱向分解。
所謂橫向分解,就是把問題分成一組互相獨立的小問
題。在這一組小問題中,任一小題的解決都不依賴於
其它小題的結果,而這一組小題完全解決後,綜合起
來就可得到原問題的結論。所謂縱向分解,就是把原
問題分解成一組互相關聯的小問題。在這一組小題中,
後一小題的解決依賴於前面小題的結果,當最後一個
小題被解出時,就可得到原來問題的結論。有時一個
問題的論證非常困難,如果能將問題分拆為若干情況,
然後分別對每種情況進行論證,常常能達到化難為易
的目的。


Slide 10

例 3.

設 x 為 任 意 整 數 . 試 證 : x  6 x  9 x  4 x 可 被 8640 整 除 .
9

7

5

3


Slide 11

【參考解答】
:首 先 注 意 到 8640  2  3  5 , 因 為 2, 3, 5 均 為 質 數 , 所
6

3

6

3

以僅需證明所給之多項式能分別被 2 , 3 及 5 整除. 為此我們應設法
將多項式做各種分解:
x  6x  9x  4x
9

7

5

3

 ( ( x  2)( x  1) x ( x  1) )  ( ( x  1) x ( x  1)( x  2) )  x
由於四個連續整數中有兩個偶數, 且其中一個能被 2 整除, 另一個能
被 4 整除, 所以四個連續整數能被 2 整除, 從而上式能被 2 2  2
3

3

3

6

整除. 又
x  6x  9x  4x
9

7

5

3

 ( ( x  2)( x  1) x )  ( ( x  1) x ( x  1) )  ( x ( x  1)( x  2) )
3

由於連續三個整數能被 3 整除, 所以上式能被 3 整除. 又
x  6x  9x  4x
9

7

5

3

 ( ( x  2)( x  1) x ( x  1)( x  2) )  ( ( x  1) x ( x  1) )
2

由於連續五個整數能被 5 整除, 所以上式能被 5 整除. 故本命題成立.

例 15 是 一 種 橫 向 分 解 , 這 是 一 種 邏 輯 上 的 劃 分 , 要 求 不 重 不 漏 。


Slide 12

縱向分解又可分為回歸式分解和爬坡式分解兩種。所謂回歸式分解就把問題
分解成幾個子問題 A1 , A2 , …, An 之後,A1 的解決為後面的子問題提供了解題基
礎,使子問題 Ak ( k  2, 3,

,n

) 可轉化為 A1 的情況,這裡的 A1 具有引理的作用。

所謂爬坡式分解是指把問題分階段安排成一些小目標系列,使得一旦證明了前面
的小問題,就能用來解決後面的情況;此稱為爬坡式程序或膨脹式分解。現分別
舉例說明如下:


Slide 13

例 3.

證明:圓周角定理.


Slide 14

【 參 考 解 答 】: 我 們 可 把 問 題 的 外 延 分 為 三 種 情 況 :
A1 :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某 一 邊 上 ;
A2 :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內 部 ;
A3 :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外 部 .
A1 的 證 明 較 簡 單 , 而 A2 與 A3 可 轉 化 為 A1 的 和 或 差 , 也 就 是 將 A2 ,

A3 回 歸 為

A1 來 解 決 .

C

C

C

O
O

B
A

?

B

B

A
D

(圖 一 )

y (圖 二 )

D

y

A

(圖 三 )


Slide 15

如 ( 圖 一 )所 示 , 若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某 一 邊 上 , 問 題 是 不 難 解 決 的 . 因 為
 A C B   C B O , 從 而 有  A O B   A CB   O B C  2  A CB , 即 圓 周 角 是 圓
心角的一半. 若圓 心不在圓周 一邊的邊上, 只需做適當 的分割, 即 可劃歸為
上 述 的 特 殊 情 形 . 先 考 慮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內 部 , 如 (圖 二 )所 示 , 此 時
 A C B   A C D   D CB ;
而 圓 心 分 別 在  A C D 與  D CB 的 一 邊 上 . 若 圓 心 在 圓 周 角 的 外 部 , 如 (圖 三 )
所示, 此時
 A C B   D C B   A CD ;
而 圓 心 也 分 別 在  A C D 與  D CB 的 一 邊 上 . 利 用 第 一 種 情 況 , 透 過 線 性 組
合, 亦很容易證明圓周角是圓心角的一半.
C

C

C

O
O

B
A

B

B

A
D

D

A


Slide 16

例 3.

設 f (x ) 是 定 義 在 實 數 上 的 單 調 函 數 , 滿 足 :
f (x  y )  f (x )  f ( y ) .
試 證 : f ( x )  f (1)  x ,  x 

.

(1)
(2)


Slide 17

【 參 考 解 答 】: 由 條 件 (1)及 數 學 歸 納 法 易 證 , 對 所 有 的 實 數 x ,
f ( nx )  f ( x )  f ( x ) 

 f ( x) .

(3)

n 個 f (x)

由 (3)可 得
f ( n )  n  f (1) ,  n 

.

(4)

由 (1)亦 可 得
f (0)  f ( 0  0)  f ( 0)  f (0) ,
所 以 f (0)  0  0  f (1) . 對 於 負 整 數 m ,  m  0 . 所 以 由 (1)可 得
0  f ( m  m )  f ( m )  f ( m ) .
由 此 及 (4)可 得
f ( m )   f (  m )   (  m )  f (1)  m  f (1) .
綜 合 上 式 及 (4)可 得
f ( x )  x  f (1) ,  x 

.

(5)


Slide 18

當 x

n

(m, n 

)為 有 理 數 時 , 由 (3)有

m
m f(

n

) f(

m

n

) f(

m
 f (m 

n

)

m
n

由此可得
n

)

m
此 表 示 f ( r )  r  f (1) ,  r 

n
m

.

n
m

)  f ( n )  n  f (1) .

m

f(

 f(

 f (1) .

)


Slide 19

最 後 , 我 們 僅 需 考 慮 無 理 數 . 設 x 是 無 理 數 , 取 兩 個 有 理 數 列 { n } ,
{n}, 使得

 n  x  n ,  n 

; 且 lim  n  lim  n  x .
n

n

由 函 數 f (x ) 的 單 調 性 可 知
f ( n )  f ( x )  f (  n ) ,
由前所獲知之結果可得

 n  f (1)  f ( x )   n  f (1) .
取極限可得
x  f (1)  f ( x )  x  f (1) ,
故,

f ( x )  x  f (1) ,  x 

.


Slide 20

3. 拼補與分割─數學上有許多重要問題的解決或發現,
是數學家巧妙的運用了圖形的拼補與分割而獲得
的,其中最輝煌的就是無限分割方法。公元前的
數學家就知道將拋物線圍成的圖形或球體切割成
一片片或一塊塊來計算它們的面積或體積。這其
中無限分割的思想經過長時間數學家發現的累積,
終於建立起數學一個重要的分支─微積分學。
「分合並用」的策略在幾何中的應用則更為廣泛
與靈巧,在中學數學中的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
許多內容都包含圖形的拼補與分割。例如:畢氏
定理的證明方法之一就是將三個正方形拼接在一
個直角三角形的三邊上;多邊形的研究則必須將
它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三稜錐的體積公式之推
導首先必須將三稜錐補成一個三稜柱,然後再將
三稜柱分割成三個等體積的三稜錐;欲求動點繞
圓錐側面一週的最短路徑,則必須用剪刀延母線
將圓錐側面剪開。這些豐富多彩的拼補與分割的
方法構成了幾何中獨特的思路。


Slide 21

例 3.

如 圖 所 示 , A1 B 1C 1 D1 是 長 方 體 的 一 個 斜 截 面 , 其 中 A B  4 , B C  3 ,
AA1  5 , B B1  8 , C C1  12 . 試 求 該 立 體 的 體 積 .
C1
D1
B1
A1
C

D

A

B


Slide 22

【 參 考 解 答 】:

利用對稱性, 將此幾何圖形補上一個等體積的幾何體, 使其成為一個長方體.

則原圖形的體積等於
V 

1
2

(5  12)  3  4  102 .


Slide 23

4.整體考量─對於某些數學問題,有時不需要對
條件或結論進行分解,也無需設立中途點去
逐步逼近;而是全面地、整體地考慮問題,
注意問題的整體結構。在讀題階段即形成對
問題整體的概約表象,從全局的觀點把握條
件與結論的聯繫,擺脫局部細節一時難以弄
清的數量關係的困擾,避免各解題環節的脫
節與孤立;從而在解題過程中整體把握,跳
脫常規步驟,使問題簡潔明快地得到解決。
我們稱這種解題策略為整體考量的策略,這
是數學觀念與系統論中整體思想原則在解題
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以合制分,著眼於全
局的思考。


Slide 24

例 3.

設 集 合 S  {1, 2,

, n } . 對 於 S 的 每 個 非 空 子 集 合 Si , 定 義 它 所 有 元

素 的 和 si 為 它 的 「 權 」 , 那 麼 S 的 所 有 非 空 子 集 合 的 「 權 」 之 平 均 數
是多少?


Slide 25

【 參 考 解 答 】:顯 然 S 有 2  1 個 非 空 子 集 合 , 為 了 求 出 S 的 所 有 非 空
n

子 集 合 的「 權 」之 平 均 數 , 其 關 鍵 即 是 求 出 所 有 子 集 合 所 有 元 素 的 和 .
作整體考慮, S 中每一個元素在全體非空子集合中出現的次數都相等.
這個次數就是 n 1個元素的所有子集合的個數 2

n 1

(w hy? ). 因 此 所 求

的算數平均數為
(1  2 

 n)2
2 1
n

n 1



n  ( n  1)  2
2 1
n

n 2

.


Slide 26

例 3.

把 1, 2, … , 10 這 般 個 數 任 意 的 排 在 一 個 圓 周 上 . 證 明:一 定 有 三 個 相
鄰 的 數 , 它 們 的 和 不 小 於 17.


Slide 27

【 參 考 解 答 】: 我 們 可 將 三 個 相 鄰 的 數 之 和 看 做 一 個 整 體 , 對 這 個 整
體 的 特 徵 進 行 討 論 . 設 a1 , a 2 ,
並 設

S1  a1  a 2  a3 ,

, a1 0 是 1, 2, … , 10 的 任 意 一 個 重 排 ,

S2  a2  a3  a4 ,

S3  a3  a4  a5 , … ,

S1 0  a1 0  a1  a 2 . 則
S1  S 2 

 S 1 0  3  ( a1  a 2 

 a1 0 )  3  ( 1  2 

 10 )  165 .

如 果 這 1 0 個 相 鄰 的 三 個 數 之 和 S1 , S 2 , … , S1 0 均 小 於 1 7 , 即 不 大
於 16, 則 S1  S 2 

 S1 0  1 6 0 , 此 與 S1  S 2 

以 S1 , S 2 , … , S1 0 中 至 少 有 一 數 不 小 於 1 7 .

 S1 0  1 6 5 矛 盾 , 所


Slide 28

例 3.

已 知 a, b, c 是 非 零 實 數 , 且 滿 足
1

( i) a (

1



b

)  b(

c

1
c



1

)  c(

a

( ii) a  b  c  1 .
2

2

2

試求 a  b c 所有可能的值.

1
a



1
b

)  3 ;


Slide 29

【 參 考 解 答 】: 若 欲 分 別 先 求 出 a, b , c, 再 求 a  b  c 是 不 可 能 的 . 從
整 體 考 慮 , 令 u  a  b  c , 再 求 u 之 值 .首 先 我 們 可 將 已 知 條 件 (ii)改
寫為
u  2( ab  bc  ca )  1 .
2

我 們 再 設 法 利 用 條 件 ( i)求 出 ab  bc  ca 的 值 .
a(


1



b

bc

1
c


a


ua

a
  3,

)  b(
ca

1
c


b


ub
b



1
a

)  c(

ab
c



uc
c

1
a



1
b

)


Slide 30

所以
u(

1

1



a
由此可得 u  0 或

b
1
a



1
a



1
b



1

1



)  0.

c


1
b



1

0.

c

 0 又 可 得 bc  ca  ab  0 , 從 而 u  1 , 即 u   1 .
2

c

故 , a  b  c 所 有 可 能 的 值 為 0, 1,  1 .

最後強調 指出, 在探索 解題途 徑的過程 之中, 我們既 要觀察 局部內 容的形
式,又 要 理 解 整 體 結 構 的 實 質;既 要 進 行 局 部 分 析,又 要 全 面 地 考 慮 所 有 的 條 件;
既要進行局部改造,又要進行整體控制,才能充分發揮整體策略的作用。


Slide 31

六、動靜轉換
動和靜是事物狀態表現的兩個面象,它們相對比較
而存在,依情況而轉化,動中有靜,靜中寓動。在
數學中,一方面動和靜在一個參照系統中是相對的,
可以轉化的。另一方面,對於同一事物可以追尋形
成靜止狀態以前的運動過程;或反過來,從運動表
現中推出事物將會到達到的相對靜止情形。因此在
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用動的觀點來處理靜的數量
和形態,即以動求靜;也可以用靜的方法來處理運
動過程和事物,即以靜求動。這就是數學解題中的
動靜互換策略。遞推法、變換法、軌跡相交法、定
值探求法等都是動靜轉換解題策略的具體表現。利
用動靜轉換策略處理問題不僅可以有化難為易的作
用,而且可以簡潔明快的解決問題。


Slide 32

1. 化靜為動、以動求靜─事物運動的靜止狀
態只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會向
顯著變動的方向轉化,有的問題在靜態下
雖然可得到結果,但往往較為繁雜,如果
善於變靜態為動態,即將靜止狀態看成運
動過程中的某一瞬間,通過研究變動的一
般狀態來考察確定的、特殊的情形。比如
將常數看成變數的取值,這種以動求靜的
處理手法往往會收到奇效。


Slide 33

例 3.

試 求 與 圓 x  y  4 x  8 y  1 5  0 相 切 於 點 A ( 3, 6 ) , 且 經 過 點 B ( 5, 6 )
2

的圓之方程式.

2


Slide 34

【 參 考 解 答 】: 本 問 題 可 用 化 靜 為 動 來 解 決 .
首 先 , 我 們 視 點 A ( 3, 6 ) 為 圓
( x  3)  ( y  6)  R ,
2

2

2

(1)

當 R  0 時 的 極 限 狀 態 . 則 過 圓 (1) 與 已 知 圓 x  y  4 x  8 y  1 5  0
2

2

交點圓系的方程式為
( x  3)  ( y  6)  R   ( x  y  4 x  8 y  15)  0 .
2

2

2

2

2

將 點 B ( 5, 6 ) 代 入 並 令 R  0 , 可 得   

1

(2)

. 將 此 代 入 (2 ) 可 得 欲 求 的

2
圓為
( x  3)  ( y  6) 
2

2

1

( x  y  4 x  8 y  15)  0 .
2

2

2
整理後可得到
x  y  8 x  16 y  75  0 .
2

2

對 靜 態 的 事 物 可 以 追 尋 變 成 靜 止 狀 態 以 前 的 運 動 過 程,或 理 解 為 運 動 過 程 的
特殊位置與瞬息形態,使靜態具有運動的活力。


Slide 35

例 3.

E ule r 定 理 : 設 凸 多 面 體 的 頂 點 數 為 V , 面 數 為 F , 稜 數 為 E , 則
V  F  E  2.


Slide 36

【 參 考 解 答 】: 設 想 多 面 體 是 由 富 有 彈 性 的 材 質 做 成 的 , 將 所 給 多 面
體去掉 一個 面, 在將 其餘 面所 組成 的多 面體 展開 成為 一個 平面 網路
圖 . 這 時 頂 點 數 和 稜 數 都 沒 有 變 , 而 面 數 減 少 了 1, 於 是 定 理 的 證 明
歸結為對平面網路圖來證明: V  F  E  1.
如圖所示, 將平面網路圖畫對角線分割成三角形, 每畫一條對角線即
增加一條稜, 一個 面, 但頂 點數不 變, 故 V  F  E 不變. 在從 做過三
角形劃 分的 平面 網路 中以 某種 順序 將三 角形 一個 一個 地移 走, 每移
走一個三角形即減少一稜、一面, 或減少兩稜、一 面、一頂點, 所以
V F E 仍 然 保 持 不 變 . 移 到 最 後 只 剩 一 個 三 角 形 , 此 時
V  F  E  1 確 實 成 立 , 從 而 E ule r 定 理 成 立 .
上述證明中首先使用拓樸變換, 將立體圖形變到平面上, 接著通過三角形的
產生和消失變動, 在變換中保持 V  F  E 不變, 動中有靜, 以動求靜.


Slide 37

2. 以靜制動、動靜互換─運動和靜止是相對
的,運動的A 相對於靜止的B,也可看成B
動A 靜。此外,正如颱風中心是平靜的一
樣,事物的運動中也會有一些穩定的狀態,
抓住這些不變的性質或不變量作為解題的
突破口,也常會收到奇效。


Slide 38

例 3.

已 知 變 量 x , y, z, t 滿 足 1  x  y  z  t  100 . 試 求 Q 

x
y

值.



z
t

的最小


Slide 39

【 參 考 解 答 】: 由 於 變 數 太 多 , 使 得 討 論 困 難 . 不 妨 先 把 y, z, t 暫 時 當
作 常 數 , 只 讓 x 在 區 間 [ 1, y ] 上 變 化 . 此 時 , 當 x  1 時 , Q 有 最 小 值
Q1 

1
y



z

. 再 把 z, t 暫 時 當 作 常 數 , 讓 y 在 區 間 [ x , z ] 上 變 化 , 則 當

t

y  z 時 , Q1 有 最 小 值 Q 2 

1
z



z
t

. 又 把 Q2 中 的 z 看 作 常 數 , 讓 t 在 區

間 [ z , 100 ] 上 變 化 , 則 當 t  1 0 0 時 , Q 2 有 最 小 值 Q 3 
由 算 幾 不 等 式 求 得 當 z  10 時 ,
y  z  10 , t  100 時 , Q 有 最 小 值

Q3 有 最 小 值
1

1

1



z

z

. 最後

100

. 所以當 x 1 ,

5

.

5

上例利用以靜制動, 實現靜止與運動的轉化, 巧妙地解答了問題.


Slide 40

例 3.

一位游泳健將於河中逆流游泳, 在 A 處遺失了一個空水壺, 他繼續逆
流 游 了 20 分 鐘 才 發 現 水 壺 失 落 , 當 即 轉 身 游 回 追 尋 , 結 果 在 距 離 A
下游 2 公里的 B 處追上水壺. 試問河水的流速.


Slide 41

【 參 考 解 答 】: 當 然 本 問 題 可 以 利 用 國 中 生 常 用 的 代 數 方 法 來 解 題 ,
即 設 水 流 速 度 為 x 公 里 /小 時 , 游 泳 速 度 為 y 公 里 /小 時 . 則 游 泳 健 將 向
上 游 20 分 鐘 共 游 了
20

( y  x) 公里.

60
他游回追上水壺, 共游了
20

( y  x)  2 公里,

60
因而, 他從游回追上水壺, 共用了
20

(y x)2

60
x y

小時.

游泳健將向上游及回頭追水壺共用去的時間與水 壺漂流 2 公里所花
的時間相同, 所以
20
20
60



( y  x) 2

60
x y



2

.

x

化 整 後 可 得 xy  3 y . 因 為 y  0 , 所 以 x  3 公 里 /小 時 .


Slide 42

以上的解法雖然正確,但較繁瑣。下面我們試著以靜制動的方式解題。

【 參 考 另 解 】: 首 先 假 設 游 泳 健 將 是 在 靜 止 的 水 裡 游 泳 , 20 分 鐘 發 現
水壺失落, 當即轉身游回追尋. 因水是靜止的, 水 壺應留在原處, 而
游 泳 健 將 游 回 來 也 需 20 分 鐘 , 來 回 共 用 了 40 分 鐘 (

2

小 時 ).

3
再 考 慮 水 是 動 的 , 水 壺 隨 水 流 而 下 漂 流 了 2 公 里 , 這 2 公 里 是 在 40
分鐘內完成的. 故, 水流速度為 v  2

2
3

 3 公 里 /小 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