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Slide 1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3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4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5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6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7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8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9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0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1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2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3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4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5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6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7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8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19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0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1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2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3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4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5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6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


Slide 27

政府
16-1 政府職能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16
CHAPTER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政府職能
 政府的角色
1.制定規範制度

2.維護經濟公平
3.刺激經濟成長
4.消除市場失靈現象

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
(1)外部性
(2)公共財

(3)自然獨占
(4)資訊不對稱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外部性
1.說明:又稱為外部效果,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利益與
成本卻由非當事者承擔或享受。可分為正的外部性(外
部利益)與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2.解決之道:政府可對外部成本加以課稅,對外部利益加
以補貼,將外部效果予以內部化。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說明:是指可供大眾不用付出成本即可共同享用的財貨,
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是指每個人都不願意付
出,只等著要坐享其成的現象。
2.解決之道:由政府提供公共財。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自然獨占
1.說明:是指在生產初期需投入大量資金與固定設備,且隨
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會呈現遞減狀態(即規模經濟)。
2.解決之道:由政府經營,並採平均成本訂價法。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資訊不對稱
1.說明:又稱訊息不完全,當買賣雙方擁有的訊息不同,導
致在交易過程中,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受到資訊較多的一
方以不同形式加以剥削。
2.解決之道:政府可透過法令規定與檢驗的方式來解決資訊
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檸檬車(lemon car)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在1970年發表的「
檸檬市場」論文中,指出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車商比消費者
更清楚每台車子的性能與狀況(資訊不對稱),買方會擔心當
冤大頭,只會願意付出較低的價格購車,賣方受限於價格也只
願意出售較劣質的二手車,造成市場只會充斥著品質不佳的中
古車,形成所謂的「檸檬市場」。因為lemon有瑕疵品的意思,
因此劣質的汽車被稱為檸檬車,而美國依據此例將消費者保護
法取名為「檸檬法」(lemon laws)。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財
1.公共財的特性

(1)共享性:又稱為非敵對性,是指財貨可以提供多人同
時享用,即使增加使用人數,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效
用。
(2)不可排他性:是指在使用財貨的同時,無法拒絕其他
人使用同一財貨。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免費入場券
有些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會發放所謂的免費入場券,雖然
民眾不需負擔任何成本即可取得入場券,但是沒有入場券也不
得進入,因此仍舊將此歸類為具有排他性。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公共財與私有財
16-2

(1)純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2)純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3)準公共財:具備共享性及排他性的財貨。
(4)準私有財:具備獨享性及不可排他性的財貨。

3.政府如何提供公共財
(1)數量:公共財的供給數量是透過政府遵循法定程序來
決定。
(2)收費:政府每年都有向民眾與廠商課徵稅收,因此有
義務免費提供公共財,讓人民無償使用。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1.收入

(1)租稅收入:可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直接稅是指政府
直接對納稅人本人課徵,無法轉嫁給別人的稅務;間
接稅是指對物品課稅,然後透過轉嫁機制由特定人士
負擔的稅務。
(2)規費收入:是指人民在使用政府提供的特定服務時 ,
必須支付的代價。
(3)公營事業收入:是指政府經營公營事業所獲取的收入。
(4)公有財產收入:是指政府利用當地經濟資源,包含自然
景觀與人物文化,投資經營事業獲得的收入。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支出
16-2

(1)經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維持一般行政事務正常運
作與購買各種財貨的費用支出。
(2)資本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提供國民更優良的生活環
境與生活水準,在興建公共建設、購買固定資產與償
還債務本金的支出。
(3)移轉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福利的支出。

上一頁

下一頁

 政府的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
(1)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景氣低迷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稅收
或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2)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景氣過熱時,政府可藉由增加稅收
或減少政府支出來減緩民間對財貨與勞務的需求。
2.貨幣政策
常用的貨幣政策包括: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
公開市場操作、選擇性信用管制、道德勸說。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營事業
1.法令規定
(1)各級政府獨資或合營者。
(2)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之事業,且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
十者。
(3)由前二款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
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2.經營公營事業之目的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1)解決市場失靈之現象。
(2)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3)落實照顧社會大眾。
(4)保護國民安全
(5)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上一頁

下一頁

BOT
由於政府籌備公營事業與興建公共建設必須事先付出龐大
的成本,政府為了避免預算赤字的壓力,採用與民間合作的方
式:是由民間興建(Building)、民間營運(Operate),最後將所有
權移轉回政府(Transfer)。例如台灣高鐵、高雄捷運與屏東海洋
生物館的營運模式都是屬於BOT的一種。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公營好?民營好?

回首頁

16-1
16-2

近年來,各國政府多積極主動推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然而,「民營化」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我們可以權衡的是
:對於國家經濟、人民福祇較不具重要性或完全不須由政府掌
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確實是一種適當的解決方法。但假
使事業有繼續由政府經營的必要,則應繼續由政府經營,但在
經營的過程中,仍必須檢討公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2 代理問題與公共選擇
 代理問題
1.意義:是指主理人與代理人擁有的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問
題。
2.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誘因:當付出的時間、努力跟報酬無關時,將使代理
人失去工作的意願,缺乏工作的誘因。
(2)風險偏好: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本身風險程
度的高低有關。
(3)資訊不對稱:當主理人與代理人雙方資訊不對稱時,
容易發生逆選擇與道德危害兩種問題。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逆選擇
發生在契約行為成立之前,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隱藏資
訊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甚至是有損對方利益的選擇。

 道德危害
發生於契約行為成立之後,掌握較多資訊的一方,會為了私
利,做出違背道德標準、不利於對方的行為。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資訊不對稱的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商是另一種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逆選擇的買賣
問題。消費者最不願意買到四種二手車:贓車、泡水車、事故
車與改造車,然而卻因為類似車種的購買成本低廉,造成車商
收購的誘因。消費者只有多聽多看多問,然後跟廠商再三確認
中古車保固書內容條文,白紙黑字,才能確保權益不受損。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共選擇
是指選民投票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做為人民的代理人,再由
這些代理人以「折衝妥協」的方式制定最適合人民與社會需
求的公共政策與公共財數量,交由政府官僚執行之。
1.公共選擇的基本概念
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無論是何
種身分的人,都是以滿足自身利益最大為前提。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國光石化爭議不斷
國光石化是中油轉投資的民間企業,其開發案預計要在濁
水溪北岸泥灘地上填海造陸,因此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環保
團體擔憂,此開發案除將危及數量不多的白海豚棲息地,也可
能造成全台灣人民健康上的損害。雖然投資國光石化可提高國
家競爭力並創造收益,但政府必須在國家發展上以追求效用極
大化為目標,並兼顧全國人民永續生存的利益,方能使公共政
策獲得民眾的支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2.常見的公共選擇問題
(1)選民非理性的投票
(2)政府部門浮報預算
(3)政治人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獻金

回首頁

16-1
16-2

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政治獻金法」,其中第二條提到:
「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
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
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另外,第五條規定:「個人或團體得
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為限。」

上一頁

下一頁

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由於政府在選前為了繼續執政,通常會採取利多且寬鬆的
經濟政策,使景氣好轉、刺激就業,提高移轉性支出以爭取選
民支持。但在選舉結束後,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以彌補選
前的支出。這種在選舉期間操弄經濟政策,以求短期內見效,
從而導致經濟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稱為政治性的景氣循環。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 有效監督
1.公正公開的評比機制

2.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3.盡心盡責的監督機關
4.大眾媒體的輿論力量

下一頁

回首頁

16-1
16-2

上一頁

下一頁

綱路對政府的監督力量

回首頁

16-1
16-2

2009年八八水災對南台灣造成重大災難,除了媒體即時報
導災情與政府因應措施之外,民眾透過網路形成的力量,不僅
有效催促政府加快救援的速度,第一時間傳播各地災情、還能
用更快的速度募集人力、物資,將資源送進災區所需之處。更
早之前,有政府官員在網路上發表關於政治議題的不當言論,
雖然本人矢口否認,但經由網友進行「人肉搜索」之後,證實
該員就是始作俑者。新聞局在召開考績委員會之後,宣布該員
「言行不當、蓄意欺瞞」,予以兩大過免職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