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民國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五節社交方式與風俗習慣  1) 2) 3) 4) 民國社會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明顯不同於以往的 一些新變化 民眾的物質生活方式,已明顯西化、近代化 因民初社會治亂交替,極不穩定。因此人們精神 生活有入世、正常者,亦有出世、非常的一面 社交方式,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西方社交方式的 影響越來越大 社會風俗習慣,雖是中西兼具,但卻持續西化 日益西化的公眾娛樂活動 民國的公眾娛樂活動多樣化  有正當性的:如看電影、話劇、觀賞舞蹈、逛公園  有不正當性的:如賭博等  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於上海放映後,人們紛紛稱 奇,認為「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觀」  1908年,中國上海出現第一家電影院-虹口大戲院。 民國以後,是為中國電影業大發展的年代  西方社交方式的傳播  進入民國以後,由於社會風氣的變化,經濟 的發展以及西化程度的加深等因素,公眾的 社交方式變得豐富起來  當時隨著地域、城鄉、社會階層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但因處於轉型期,因此不同的人恪 守各自的習慣,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多少產 生變化  民國以來的社交方式由中轉西,越來越西化 民間社交種類  1) 2) 3) 4) 民國時期,民間常見社交活動有以下數類, 其方式又因地域、階層等不同而有差異 打招呼:常見的禮節是鞠躬、作揖、點頭、 脫帽鞠躬。其中點頭禮是西禮中最普遍者 拜訪親友 握手 宴會、茶會、舞會等 民間的風俗習慣  民間的風俗習慣,所包含的範圍甚廣,舉凡 食、衣、住、行、醫、用、語言、產育、婚 姻、喪葬、壽誕、禮儀、節日等方面的習俗, 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傳承性  民國的風俗習慣,特點是中西兼具 南北通行的節日   民國是中西文化並存的時代,中國傳統節日、 西洋節日甚多。各地亦有因宗教、民族、信 仰、習慣等因素產生具地方特色的節日 但民國以來,南北通行的節日如下: 元旦、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重陽節、雙十節等 新舊並行的婚姻習俗   1) 2) 民國以來,除了農村地區,尚遵循著傳統或 半傳統的婚俗;都市中已受新式婚姻所影響 民國時的新式婚姻已分兩類 完全西化的婚姻:依西洋婚姻習慣進行終身 大事 中西兼採的婚姻、但多採西俗為主:縣城、 中、小城市的一些人家多遵從此種改革之婚 俗 稍有變化的生育習俗  民國以來民間的生育習俗,變化不大。其習 俗是環繞著親戚為基礎所建立的  大城市中缺少親戚的一小部份居民,已不太 講究生育習俗  婚後第一次生子稱「弄璋」、生女稱「弄 瓦」,滿一歲進行「抓周」,這些在民初時 仍舊保留著自古以來的傳統,變化不大 新舊相爭的喪葬習俗  民國時代,對喪葬方面,政府號召人們實行 火葬,但並未禁止土葬  當時所謂新舊喪葬習俗之爭,指的是儀式、 過程之爭  在傳統喪儀中,當時開明之士指責喪家, 「死了人還要宴客收禮,實在可恥」  西式喪儀,相對中式喪葬習俗而言,簡略得 多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王介南,2004,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書海  朱漢國,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山西教育.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六章民國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五節社交方式與風俗習慣  1) 2) 3) 4) 民國社會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明顯不同於以往的 一些新變化 民眾的物質生活方式,已明顯西化、近代化 因民初社會治亂交替,極不穩定。因此人們精神 生活有入世、正常者,亦有出世、非常的一面 社交方式,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西方社交方式的 影響越來越大 社會風俗習慣,雖是中西兼具,但卻持續西化 日益西化的公眾娛樂活動 民國的公眾娛樂活動多樣化  有正當性的:如看電影、話劇、觀賞舞蹈、逛公園  有不正當性的:如賭博等  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於上海放映後,人們紛紛稱 奇,認為「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觀」  1908年,中國上海出現第一家電影院-虹口大戲院。 民國以後,是為中國電影業大發展的年代  西方社交方式的傳播  進入民國以後,由於社會風氣的變化,經濟 的發展以及西化程度的加深等因素,公眾的 社交方式變得豐富起來  當時隨著地域、城鄉、社會階層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但因處於轉型期,因此不同的人恪 守各自的習慣,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多少產 生變化  民國以來的社交方式由中轉西,越來越西化 民間社交種類  1) 2) 3) 4) 民國時期,民間常見社交活動有以下數類, 其方式又因地域、階層等不同而有差異 打招呼:常見的禮節是鞠躬、作揖、點頭、 脫帽鞠躬。其中點頭禮是西禮中最普遍者 拜訪親友 握手 宴會、茶會、舞會等 民間的風俗習慣  民間的風俗習慣,所包含的範圍甚廣,舉凡 食、衣、住、行、醫、用、語言、產育、婚 姻、喪葬、壽誕、禮儀、節日等方面的習俗, 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傳承性  民國的風俗習慣,特點是中西兼具 南北通行的節日   民國是中西文化並存的時代,中國傳統節日、 西洋節日甚多。各地亦有因宗教、民族、信 仰、習慣等因素產生具地方特色的節日 但民國以來,南北通行的節日如下: 元旦、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重陽節、雙十節等 新舊並行的婚姻習俗   1) 2) 民國以來,除了農村地區,尚遵循著傳統或 半傳統的婚俗;都市中已受新式婚姻所影響 民國時的新式婚姻已分兩類 完全西化的婚姻:依西洋婚姻習慣進行終身 大事 中西兼採的婚姻、但多採西俗為主:縣城、 中、小城市的一些人家多遵從此種改革之婚 俗 稍有變化的生育習俗  民國以來民間的生育習俗,變化不大。其習 俗是環繞著親戚為基礎所建立的  大城市中缺少親戚的一小部份居民,已不太 講究生育習俗  婚後第一次生子稱「弄璋」、生女稱「弄 瓦」,滿一歲進行「抓周」,這些在民初時 仍舊保留著自古以來的傳統,變化不大 新舊相爭的喪葬習俗  民國時代,對喪葬方面,政府號召人們實行 火葬,但並未禁止土葬  當時所謂新舊喪葬習俗之爭,指的是儀式、 過程之爭  在傳統喪儀中,當時開明之士指責喪家, 「死了人還要宴客收禮,實在可恥」  西式喪儀,相對中式喪葬習俗而言,簡略得 多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王介南,2004,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書海  朱漢國,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山西教育.

第六章民國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五節社交方式與風俗習慣

1)
2)
3)
4)
民國社會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明顯不同於以往的
一些新變化
民眾的物質生活方式,已明顯西化、近代化
因民初社會治亂交替,極不穩定。因此人們精神
生活有入世、正常者,亦有出世、非常的一面
社交方式,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西方社交方式的
影響越來越大
社會風俗習慣,雖是中西兼具,但卻持續西化
日益西化的公眾娛樂活動
民國的公眾娛樂活動多樣化
 有正當性的:如看電影、話劇、觀賞舞蹈、逛公園
 有不正當性的:如賭博等
 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於上海放映後,人們紛紛稱
奇,認為「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觀」
 1908年,中國上海出現第一家電影院-虹口大戲院。
民國以後,是為中國電影業大發展的年代

西方社交方式的傳播
 進入民國以後,由於社會風氣的變化,經濟
的發展以及西化程度的加深等因素,公眾的
社交方式變得豐富起來
 當時隨著地域、城鄉、社會階層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但因處於轉型期,因此不同的人恪
守各自的習慣,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多少產
生變化
 民國以來的社交方式由中轉西,越來越西化
民間社交種類

1)
2)
3)
4)
民國時期,民間常見社交活動有以下數類,
其方式又因地域、階層等不同而有差異
打招呼:常見的禮節是鞠躬、作揖、點頭、
脫帽鞠躬。其中點頭禮是西禮中最普遍者
拜訪親友
握手
宴會、茶會、舞會等
民間的風俗習慣
 民間的風俗習慣,所包含的範圍甚廣,舉凡
食、衣、住、行、醫、用、語言、產育、婚
姻、喪葬、壽誕、禮儀、節日等方面的習俗,
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傳承性
 民國的風俗習慣,特點是中西兼具
南北通行的節日


民國是中西文化並存的時代,中國傳統節日、
西洋節日甚多。各地亦有因宗教、民族、信
仰、習慣等因素產生具地方特色的節日
但民國以來,南北通行的節日如下:
元旦、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重陽節、雙十節等
新舊並行的婚姻習俗


1)
2)
民國以來,除了農村地區,尚遵循著傳統或
半傳統的婚俗;都市中已受新式婚姻所影響
民國時的新式婚姻已分兩類
完全西化的婚姻:依西洋婚姻習慣進行終身
大事
中西兼採的婚姻、但多採西俗為主:縣城、
中、小城市的一些人家多遵從此種改革之婚
俗
稍有變化的生育習俗
 民國以來民間的生育習俗,變化不大。其習
俗是環繞著親戚為基礎所建立的
 大城市中缺少親戚的一小部份居民,已不太
講究生育習俗
 婚後第一次生子稱「弄璋」、生女稱「弄
瓦」,滿一歲進行「抓周」,這些在民初時
仍舊保留著自古以來的傳統,變化不大
新舊相爭的喪葬習俗
 民國時代,對喪葬方面,政府號召人們實行
火葬,但並未禁止土葬
 當時所謂新舊喪葬習俗之爭,指的是儀式、
過程之爭
 在傳統喪儀中,當時開明之士指責喪家,
「死了人還要宴客收禮,實在可恥」
 西式喪儀,相對中式喪葬習俗而言,簡略得
多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王介南,2004,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書海
 朱漢國,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山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