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電解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 認識電解質 電解質檢驗的儀器設置  儀器設置: (1)電源用: 電池 。  屬於 直流 電源 (2)電解槽設置於電路中,以檢驗待測水溶液是否能導電 (3)電極材質: 石墨 棒 ( 碳 棒) (4)電極棒標示:  甲稱 正 極  離電池.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課程名稱:電解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 認識電解質 電解質檢驗的儀器設置  儀器設置: (1)電源用: 電池 。  屬於 直流 電源 (2)電解槽設置於電路中,以檢驗待測水溶液是否能導電 (3)電極材質: 石墨 棒 ( 碳 棒) (4)電極棒標示:  甲稱 正 極  離電池.

課程名稱:電解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 認識電解質
電解質檢驗的儀器設置
 儀器設置:
(1)電源用: 電池 。  屬於 直流 電源
(2)電解槽設置於電路中,以檢驗待測水溶液是否能導電
(3)電極材質: 石墨 棒 ( 碳 棒)
(4)電極棒標示:
 甲稱 正 極  離電池 正 極近
 乙稱 負 極  離電池 負 極近
燈泡
(5)燈泡:用以觀察是否導電
正
極
直流電源
⊕ 
負
極
電
解
槽
電解質探索實驗
蒸餾水
硫酸
燈泡亮否
X




電解質
X




硝酸鉀 氫氧化鈉
醋酸
蔗糖
酒精

X
X

X
X


燈較暗
備註
非電解質
鹽酸
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意義
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意義:
(媒體:1,1’15” ;2,4’30”)
(1)電解質: 化合物 溶於水,能導電者
 強 電解質:電解質導電程度大,易導電者
 弱 電解質:電解質導電程度小,不易導電者
(2) 非電解質 :化合物溶於水,不能導電者
化合物溶於水
較暗
燈不亮
非電解質
弱電解質
燈亮
電解質
很亮
強電解質
 解離說
-電解質導電原理
西元1884年 瑞典化學家
阿瑞尼斯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提出『解離說』
(西元1859~1927年 )
阿瑞尼斯的解離說
 解離說:( 電離說 )
(1)瑞典阿瑞尼斯提出『解離說』,來解釋為何電解質能導電
(2)解離說的三大論點:
 會解離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會解離成 正、負 離子
 電解質會以全部或部分為 離子 狀態存在
 解離後之正負離子數目 不一定 相等
 會移動 :正、負離子自由移動,通電後朝定向移動
 通電時正離子朝電極 負 極移動
 通電時負離子朝電極 正 極移動
 電中性 :電解質解離後仍維持電中性
 正離子所帶正電總電量=負離子所帶負電總電量
導體能導電的原因是因為自由電子的移動
電解質導電的原因是因為離子的移動
解離說-『會解離』說明一
 說明例:氯化鈉 NaCl 電解質
正、負離子數目相等
 解離粒子數比(1:1 型):
NaCl
Cl-
Na+
。
Cl-
Na+
NaCl
Na+
Cl-
Cl-
Na+
NaCl
Na+
NaCl
不以分子狀態存在
Cl-
Na+
X
1

: 1
NaCl  Na  Cl
7
:
Cl-
7
: 7
Na+
Cl離子狀態存在

原子不滅
電荷不滅
解離說-『會解離』說明二
 說明例:氯化鈣 CaCl2 電解質
 解離粒子數比(1:2 型):
正、負離子數目不相等
Cl-
Ca+2
Cl-
CaCl2
不以分子狀態存在
X
Cl-
1
2
:
2
CaCl2  Ca  2Cl
4
:
4
:
8
Ca+2
Ca+2
Cl-
Cl-
Cl-
CaCl2
Cl-
。
Ca+2
Cl離子狀態存在

原子不滅
電荷不滅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




離子存在
分子存在
電解質
非電解質
解離說-『會移動』說明
 說明:氯化鈣 CaCl2 電解質
 正離子(Ca2+)向 負 極移動;負離子(Cl-)向 正 極移動。
離子
 電解質因
移動而導電。
 離子移動在二極發生 化學反應
。
2
CaCl2  Ca  2Cl
Cl-
Ca2+
ClCa2+
(媒體:1 )

解離說-『電中性』說明
CaCl2
NaCl
Na+
ClNa+
Cl-
Na+
Cl-
Cl-
Cl-
Ca+2
Cl-
Na+
Cl-
Cl-
Cl-
Ca+2
Ca+2
Na+
ClCl-
Na+
Na+
Cl-
Cl-
Cl-
Ca+2
 電中性的意義
(1)電解質中,正、負離子所帶的總電量 相等
。
( 電量和 =  電量和,即淨電量=0)
(2)電解質中,正、負離子的數目 不一定相等 。
(此關係只在 1:1 型電解質的解離才符合)
Cl-
溶解與解離
 溶解:
例如:
蔗糖在水中攪拌後消失不見,這是由於蔗糖分子離開
固體表面而均勻分散到水中,此現象稱 溶解 。
 物理 變化
2O
C12 H22O11( S ) H

C12 H22O11(aq )
 解離:
例如:
食鹽固體置於水中攪拌後也會溶解成無色透明的溶液,
且可導電。這是由於溶解的食鹽在水溶液中形成分散的
離子,在溶液中這些離子可以自由移動。
像這種溶解後,形成離子的現象,此現象稱 解離 。
 化學 變化

NaCl  Na  Cl

解離度看電解質
強酸(或強鹼)的解離
弱酸(或弱鹼)的解離
 離子總數目 導電度
100% 全部解離
導電度大
強電解質
部份解離
導電度小
弱電解質
(媒體:1 )
解離方程式 回家練習一
NH4OH
NH3
NaCl
KCl
KNO3
CaCl2
Na2CO3
CuSO4

NH 4OH  NH4  OH 

NH3  H2O  NH 4  OH

NaCl  Na  Cl

KCl  K  Cl

KNO3  K  NO3




2
CaCl2  Ca  2Cl

Na2CO3  H2O  2Na   OH   HCO3
2
CuSO4  Cu  SO4
2

解離方程式 回家練習二
HCl
H2SO4
HNO3
CH3COOH
HCl  H   Cl 

H2 SO4  2H  SO4

2
HNO3  H  NO3



CH3COOH  H  CH3COO

2
H2CO3
H2CO3  2H  CO3
NaOH
NaOH  Na   OH 
2
 2OH

Ca(OH)2
Ca(OH ) 2  Ca
Mg(OH)2
Mg(OH )2  Mg 2  2OH 
常見的電解質
酸類
鹼類
強
電
解
質
HCl
鹽酸
H2SO4 硫酸
HNO3 硝酸
弱
電
解
質
CH3COOH 醋酸
H2CO3
碳酸
CO2
二氧化碳
應
用
鹽類
NaCl 氯化鈉
NaOH 氫氧化鈉 KCl 氯化鉀
Ca(OH)2 氫氧化鈣 KNO 硝酸鉀
3
MgO
氧化鎂
CaCl2 氯化鈣
NH4OH 氫氧化銨
(氨水)
NH3 氨氣
Na2CO3 碳酸鈉
NaHCO3 碳酸氫鈉
CuSO4
礦泉水、自來水、食醋、果汁
硫酸銅
常見的非電解質
非電解質
純水、蒸餾水(H2O)、酒精(C2H5OH)
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
果糖
 純水、醣類、醇類..
C12 H22O11( S ) 
 C12 H22O11(aq )
H 2O
2O
C2 H5OH(l ) H

C2 H5OH(aq )
 非電解質只溶解,不解離。
符號:s 表示固態;l 表示液態;aq表示水溶液狀態
純物質的導電性分類
純物質
元素
導體
自由電子移動
化合物
絕緣體
電解質
離子移動
非電解質
範例解說
1. ( B )有關電解質的說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銅能導電,所以銅為電解質
(B)氯化氫氣體不能導電,但氯化氫氣體是電解質
(C)固體的小蘇打不能導電,所以小蘇打不是電解質
(D)碳酸鈣是鹽類,所以碳酸鈣是電解質。
 電解質:化合物溶於水可導電者
(A)銅是元素
(B)氯化氫氣體可溶於水,形成鹽酸
(C)小蘇打可溶於水,形成鹼性水溶液
(D)碳酸鈣不溶於水
範例解說
2.有一電解質的化學式為 A3Bm,若溶於水後,完全解離產生300 個
2+
A 及200個 B 粒子,則:
 B粒子帶 負 電,為 B原子 得 (得、失) 3 個電子所形成。
;
 m= 2
2
3
A
B

3
A

2
B
。
 完整的解離方程式:
3 2
Y
m
A  BB
粒子
2
A3 Bm 
1
3
m


X
300
200
3
 原子不滅
m  2
 電荷不滅(電中性:正總電量=負總電量)
3 2  2 Y
Y 3
2
 A3 B2  3A  2B
3
範例解說
+
+
2+
-
-
3. ( D )已知某溶液中僅有H 、Na 、Zn 、OH 、NO3 五種離
+
-
子,其中H 、OH 的數量很少可忽略。若溶液中的離子
-
+
+
2+
個數比為 NO3 :Na =7:3,則Na :Zn 的離子個數比
應為下列何者? (A) 1:2 (B) 2:3 (C) 1:4 (D) 3:2
電中性:
正總電量=負總電量
0 1  3 1  n  2  0 1  7 1
3  2n  7
 n2
H

Na
Zn
0

2
OH

NO3

3
n
2
0
7
範例解說
4.下列為濃度均為0.1 M、體積為 500 mL的水溶液,則:
(甲) 葡萄糖(C6H12O6)
(乙) 甲醇(CH3OH) 甲、乙 非電解質
(丙) 氫氧化鈉(NaOH)
(丁) 醋酸(CH3COOH)
 哪一杯水溶液所解離的粒子總數最多? 丙 ,總數為 0.1 莫耳。
 哪一杯水溶液完全以分子狀態存在? 甲乙 。
mol
M
l
n
0. 1 
 n  0.05 mol
0. 5
NaOH  Na   OH 
1
0.05

1
0.05

CH3COOH  H   CH3COO
1
0.05
1
0.05

1
X
<< 0.05
1
<< 0.05
n'  0.05  2  0.1mol
強電解質:100% 解離
弱電解質:部份解離
範例解說
電
個乙粒子,
5.圖為解離示意圖,某化合物溶於水後解離為
⊕4 個甲粒子與 8 
路
其中甲和乙均為帶電的粒子,當通電之後,回答下列問題:
符 b
a
;負極為
。(a 或 b)
 電解槽的正極為
號
 由圖示,此化合物可能為下列何者? BC 。
(A)HCl (B)CaCl2 (C)H2SO4 (D)
C2H5OH
⊕

 若通電後乙粒子會向 b 電極移動,則此化合物可能為下列何者? C 。
正 ( )
A HCl (B)CaCl2 (C)H2SO4 (D)C2H5OH
離
子
⊕ 
⊕
⊕

X  4 甲 8 乙
⊕
 1 :
2

型
X  4 甲-  8 乙
 負離子 1 :正離子 2 型
⊕


CaCl2  2Cl  Ca 2串聯

2
H2 SO4  SO4  2H 
課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