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障礙文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全球化與障礙文化

障礙與社會
障礙觀念的演進與變遷
障礙文化與心靈敘事課程

A disability in and of itself is not a tragedy.
It is only an occasion to provoke tragedy.
(L. S. Vygotsky)
前言

研究障礙
醫療
 照顧
 「特殊」教育


障礙研究

障礙者權利運動&障礙研究
什麼是障礙?

Impairment:(身體功能)損傷


Disability:障礙


生理、心理或解剖學上的組織結構或功能有任
何損害或不正常現象
因損傷導致完成某項活動所需能力的限制或欠
缺
Handicap:殘障

有關個人因損傷或障礙所遭遇的不利情境,因
而,殘障反映出與個人環境的互動與適應
社會情境與障礙的互動
 障礙是流動的
 社會情境、時間、支持系統、文化環境影響「障
礙」的發生

物質環境



時空


輪椅坡道
眼鏡
坐在講台上的行動不便演講者
外語環境

不會日語的臺灣人在日本旅遊
5

歷史文化
 聾人社區

現代西方醫學演進
 過動兒
 IQ----智能障礙者
障礙概念演進的歷史背景

抗爭:從慈善到權利

美國的障礙者權利運動
美國的障礙者權利運動
From Good Will To Civil Rights
 二次大戰前


不完全的公民權
 慈善觀點:將身心障礙者視為社會救助的對象

1930,NY,乞丐證
 Separated
but Equal:各種隔離的收容機構
 身心障礙者的就學就業資格限制、歧視
 EX:移民法規的限制、工作

1940-1950 相關的障礙者權利運動
 退伍軍人的津貼
 家長團體

教育公民權的倡議/小兒麻痺、心智障礙者
 專業人員


精神障礙者、心智障礙者的去機構化運動
The Nationa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w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s
 倡議團體

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
and the Nationa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獨立生活運動:1960s~1970s

身心障礙者公民權公民權社會運動的開始


政治環境
組織:



更多殘障的退伍軍人
自我倡議團體的出現
ILM


柏克萊
1962, Ed Robert:



Helpless Cripple goes go school
Rolling Quads
獨立生活運動 (Independent Living Movement)

1972 Center for Independent living)

ILM
 障礙者有權利決定自己的需求
 必須要有全面性的支持方案
 障礙者要儘可能的被融入社區
1998年
 全美有超過300的Centers for Independent
Living, (CIL)

504 復健法案

黑人民權運動的影響



Black people fought for the right to ride in the front of
the bus. We're fighting for the right to get on the bus
From Good Will to Civil Rights Scotch. Richard (1984,
2001)
1973 復健法案的歷史意義


視身心障礙者為少數族群
504反歧視法案

接受聯邦政府經費的所有機關,不得歧視身心障礙者
殘障福利運動的連結
 1974「障礙者就業總統委員會」
(President‘ Committee on the
Employment of Handicapped)提供了一個
全國性殘障社群形成與發展的機會。


利用這次的集會,約有一五0名殘障團體的代
表以「歧視」為題,在飯店大廳另外舉行了一
項非正式的會議,進而催化「美國殘障公民聯
盟」(American Coalition of Citizens with
Disabilities)在一九七五年成立
復健法案的影響

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




因為Section 504將造成財政負擔,預計修改
促成有史以來最大的身心障礙者團體結盟與抗爭
華盛頓 D.C 佔領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主席
辦公室 28小時
舊金山,佔領 H.E.W. Office 25 天


障礙者文化
I used to know what I would wish for. I wanted to be beautiful.
I wanted to stop being a cripple. But now I am beautiful. We
all felt beautiful. We all felt powerful. It didn’t matter if you
were mentally retarded, blind or deaf. Everybody who came
out felt, We are beautiful, we are powerful, we are strong, we
are important.
障礙文化與跨組織結盟
1980s~1990s

障礙文化的影響
悲憐上帝的女兒 Child of a Lesser God
 1988聾人治聾人學校

 First

deaf civil rights activities
抗爭手段、噪音與手語
 聾不是一種障礙,是一種文化
 From
“deaf” to “Deaf”
 語言爭議
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as a language
「一九九○年美國殘障國民法」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 1973年復健法以來的相關法案的集合

身心障礙團體的結盟
 與其他公民權團體的結盟
 國會聽證
 聾人治聾校事件

美國障礙者權利運動的影響

獨立生活運動

自主權、對依賴、照顧的反省與討論
權利模式的障礙研究
 少數族群模式的障礙研究

障礙者權利運動的國際串連
除了美國障礙者權利運動在1950年後,在
工業化國家一一發聲、串連
 聯合國的障礙者權利宣言 1975


國際障礙者倡議

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Inclusion International
障礙者權利
社會模式的障礙

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社會模式的障礙

對醫療模式的障礙典範的反省

所謂社會模式的障礙並不否認功能損傷(impairment) 在
身心障礙者生命經驗中的顯著性,而是著重在生理的
損傷之外,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建構的阻礙。也就
是說,社會模式的障礙不認為「障礙」是一種個人的
缺點,而是社會建構出來的。在社會組織、結構上我
們可以看到各種對身心障礙者的限制和改變。社會模
式的障礙不把生理上的障礙視為一種個人的限制
( Barnes、Oliver及 Barton 2002: 5)
研究模式
生物醫學
核心概念
傷殘
障礙
(Impairment) (Disability)
公共政策對
臨床醫療
殘障公民所
產生的影響
醫療復健
權利法案
分析焦點
解決方案
研究典範
功能限制
Functional
limit
社會政治
少數族群典
範、充能典
範enabling
社會模式的障礙的影響

WHO(2001)定義

障礙:個人條件、外在條件、身體狀態
ICF

國際功能、障礙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簡稱ICF)
社會模式的障礙,健康、障礙狀態是流動的
 從疾病的結果論改為對健康的說明
 在新的架構之下,患有同樣疾病的兩個人可以
有不同的功能水平,而兩個具相同功能水平的
人也不一定有同樣的健康狀況
 正向觀點 (參與 VS 障礙)

障礙者權利

積極公民權

障礙者有維持人類尊嚴的基本權利。身心障礙
者不論他們的出身、障礙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都應該享有和其他同齡公民一樣的基本權利,
也就是擁有一個正常而充足的生活的權利」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Disabled
Persons, United Nations 1975)
積極公民權的影響

建築物


教育


無障礙環境到通用設計(UD)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通用設計教育
工作權

反歧視法、配額制 vs 權利模式
語言的使用
Cripple (跛子、殘廢的人)或是Mentally
retarded (智障) Handicapped等
 「以人為中心的語言」(People First
Language)。
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disabled person
 美國典範與英國典範的討論

命名的爭議 People First Language
Sa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He has a cognitive disability
(diagnosis).
She has autism (or an autism
diagnosis).
She has a learning disability
(diagnosis).
He has a physical disability
(diagnosis).
.He has a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She uses a wheelchair/mobility chair.
He receives special ed services.
She has a developmental delay.
Kids without disabilities.
Instead of:
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
He’s mentally retarded.
She’s autistic.
She’s learning disabled.
He’s a quadriplegic/crippled.
He’s emotionally disturbed/mentally ill.
She’s confined/wheelchair bound.
He’s in special ed.
She’s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Normal or healthy kids.
臺灣相關語言使用的轉變



殘廢 1980 年前
殘障
(身心)障礙者

殘障福利法 1980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1997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2007

中國的發展




殘廢
殘疾
障礙者的教育權
特教的必要
 障礙者的特教經驗


忽略、排除、融合、通用設計
分組討論

問題與討論:
閱讀指定教材
 討論:

 就文中的討論,為什麼手語不是才藝?『才藝』跟
『語言』的差異為何?
 為什麼「Deaf Olympics」在台灣翻譯成『聽奧』而
不是聾奧?
 文中的討論聽障和聾人有什麼不同?
 把身心障礙者認定為一個文化群體或是認定為一群
身體不正常的人有實質的差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