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Internet与Intranet基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7章 Internet与Intranet基础

第7章 Internet与Intranet基础
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计算机
互联网,中文译名为“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

Internet采用TCP/IP协议集,通过网络互联设备将
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结构
类型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
由于Internet的出现,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都在发生着变化。
本章主要内容
Internet概述
 Internet地址
 Internet接入
 Internet基本服务
 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基础
 Intranet基础与应用

7.1 Internet概述

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互联网、交互网、网际网、全球
信息资源网等。

Internet实际上是由世界范围内众多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网络,它
并非一个具有独立形态的网络,而是由计算机网络汇合成的一个网络
集合体。

计算机网络通常是指传输信息的媒体,而Internet的魅力在于它所提
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

Internet是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主干网NSFnet为基础的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7.1.1 网络互联

互连(Interconnection)是指网络在物理上的连接,
两个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线路,它
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但并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够进行数据交换,这
要取决于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是否相互兼容。

互联(Internetworking)是指网络在物理和逻辑上,
尤其是逻辑上的连接。
网络互联的主要方式

⒈通过中继系统实现网络互联
常用的中继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

⒉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互联
当互联网络的数目较多时,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网关构成一个互
联网,并为其制定一个大家都遵守的数据格式(协议),再把各
个网络联接到网关上,这样就形成了互联网络。
通过中继系统实现网络互联
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互联
7.1.2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⒈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
Internet起源于苏美冷战时期美国军方的一项研究计划;

Internet前身是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ce,DOD)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
实验网络(ARPAnet)。

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

ARPAnet设计与实现的主导思想是网络应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
网络的某个部分遭受敌方攻击、摧毁而失去作用时,也能保证网络其他部分运行并仍
能维持正常通信而不至于瘫痪。

在建立ARPAnet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被称为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的计算机通信
协议,IP协议较好地解决了异种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关
于网络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使用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和网络通信协议分层
等思想,成为当今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基础。

局域网和其他广域网的产生,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20世纪80年代初,局域网上的工作站大多是运行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而IP协议则是该系统的
组成部分。当建立这些局域网的机构纷纷连入ARPAnet后,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用户使用IP协议
通过ARPAnet进行通信就立即成为可能。

随着TCP/IP协议的标准化,ARPAnet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美国国内有很多网络和ARPAnet相
连,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开始远程通信,将本地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入ARPAnet,并采用
相同的通信协议TCP/IP。

除了使用ARPAnet讨论研究工作之外,网络成员之间话题逐渐扩展到天气、新闻时事、文学艺术、
共同爱好等。这是Internet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研究网”,ARPAnet即为早期的骨干网。

Internet的真正发展是从1986年NSFnet的建立开始的。最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曾试图用ARPAnet作为NSFnet的通信干线,但这个决策没有取得成
功。

20世纪80年代是网络技术取得巨大进展的年代,不仅大量涌现出诸如以太网电缆和工作站组成的
局域网,而且奠定了建立大规模广域网的技术基础。正是在这时提出了发展NSFnet的计划。

1988年底,NSF把在全国建立的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基于IP协议的计
算机通信网络NSFnet,并以此作为Internet的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

采用Internet的名称是在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与NSFnet连接后开始的。之后,其他联邦部
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如能源科学网Esnet,航天技术网NASAnet,商业网COMnet等。

从这以后,NSF巨型计算机中心一直肩负着扩展Internet的使命,它至今仍是Internet最重要的主干。

由于Internet取得了成功,一些原来不采用TCP/IP协议的商用网络,也试图转向为客户提供Internet的
服务。

通过开发异型网络的联接技术,把诸如BITNET、USENET、DECnet这样一些不执行TCP/IP协议的
网络也同Internet联接了起来。

NSFnet与商用通信主干网共同形成了早期的Internet。今天,NSFnet作为Internet的主干网之一,连
接了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它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

以美国Internet为中心的网络互联迅速向全球发展,联入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加,其上的信息流量也
不断增加,

特别是WWW(World Wide Web)超文本服务的普及,是Internet上信息剧增的主要原因。
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Internet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

许多大公司发现Internet是与遍及全球的雇员保持联系及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极好方式,这使得Internet
进入了一个极度增长期。
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开始为个人访问Internet提供各种服务,而随着计算机逐渐进入家庭,
Internet的成员也呈指数增长。如今,人们在网络上工作、学习和享受各种服务,开始了自己的崭新
生活。

今天,Internet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通过Internet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气象信息、新
闻动态、旅游信息,阅读当天的报纸和最新的杂志,了解世界金融形势及股票行情,在家购物、订飞
机票和火车票,给银行或信用卡汇款、转账,发送和阅读电子邮件,到信息资源服务器或各类数据库
中查询所需的资料等。
⒉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地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1987一1993年,一些科研机构通过x.25实现了
与Internet的电子邮件转发;
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IP联接,
从而开始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

几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继建立,Internet在我国得
到了迅猛发展。
国内的九大骨干互联网络
中国科技网
其中的4个典型代表: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中国联通互联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宽带中国CHINAl69网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中国移动互联网
中国长城互联网
宽带中国CHINAl69网
⑴中国科技网(CSTNET)

CSTNET是非盈利、公益性的网络,也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基础设施;

中国科技网在全国范围内已接入农业、林业、医学、地震、气象、铁道、电力、电子、
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专利局、国家计委信息中心、
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北京地区和全国各地45个城市的科研机构,共
1000多家科研院所、科技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

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网络通信服务,域名注册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和超级计算服务;

中国科技网上的科技信息资源有科学数据库、中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
技术资料、农业资源和文献情报等;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中国科技网的网络管理运行中心,并经国家主管部
门授权,管理和运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向全国提供网络域名注册服务;

CSTNET主页的网址为:http://www.cnc.ac.cn。
⑵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
CHINANET是中国最大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

它是中国第一个商业化的计算机互联网,为中国的广大用户提供Internet的各类服务;

它是国内计算机互联网名副其实的骨干网,现已开通至美国、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
国际出口线路;

可以在全国各地办理入网手续;

可以通过电话拨号、ASDL、CHINAPAC(X.25)、帧中继或CHINADDN(DDN)等方式入
网;

CHINANET提供Internet上所有的服务,其中为用户广泛使用的有E-mail、WWW浏览、
Telnet、FTP、FINGER、USENET、TALK、CHAT等多种服务;

CHINANET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代为用户申请IP地址和域名、出租路由器和配套传
输设备、提供域名备份服务、技术服务和应用培训;

CHINANET主页的网址为:http://www.chinanet.cn。
⑶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
运行的全国学术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
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
CERNET分4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
研网和校园网;

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负责全国主干网的运行管理;

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分别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
北大学等10所高校,负责地区网的运行管理和规划建设;

CERNET已经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联网;

与CERNET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已超过1000多家;

CERNET主页的网址为:http://www.edu.cn。
⑷宽带中国CHINAl69网

中国网通正在致力于发展宽带通信,其中以“宽带中国CHINAl69”和“宽带家园”为代表
的各类业务或服务品牌已经家喻户晓;

中国网通提供的主要数据通信业务包括:

DDN专线

帧中继专线

FR-VPN业务

ATM业务

分组交换

VPN业务

互联网拨号业务

SVC业务

宽带中国CHINAl69主页的网址为:http://www.chinanetcom.com.cn。
7.1.3 Internet的物理结构与工作方式
⒈Internet的物理结构

Internet的物理结构是指与连接Internet相关的网络通信设备之间的物
理连接方式,即网络拓扑结构;

网络通信设备包括网间设备和传输媒体(数据通信线路),常见的网间
设备有多协议路由器、网络交换机、数据中继器、调制解调器;常见
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体;

Internet上的网络速度是分等级的。某些计算机之间建立了高速的网
络连接,它们形成了Internet的主干,这些主干的网络连接速度大大
快于Internet的平均网络速度。其他的计算机以较低的速度连接到这
些主干计算机上,而更多的计算机再连接到它们上面,以此类推。
⒉Internet的工作模式

如下图所示,Inter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客户软件运行在客户机(或本地机)上,而服务器软件则运行在
Internet的某台服务器上用以提供信息服务;

只有客户软件与服务器软件协同工作才能使你获得所需的信息。
下图是华为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示意图。各个学校网络主要由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组
和园区通信光纤及铜缆等组成,这些网络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各个学校
网络之间通过网络交换设备、网络接入设备和租用数据通信专用线路构成教育城域网,并
接入Internet。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主要功能
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客户机的主要功能:
接收来自客户计算机的连接请求
接受用户键入的请求;
(称为TCP/IP连接);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解释客户机的请求;
将请求传递给服务器;
完成客户机请求,形成结果;
接收服务器送来的结果,以可读
将结果传送给客户机。
的形式显示在本地桌面机的显示屏
上。
7.2 Internet地址

为了实现Internet上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除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TCP/IP之外,每台计
算机都必须有一个与其他计算机不同的地址,
它相当于通信时每个计算机的名字;

Internet地址包括域名地址和IP地址;

它们是Internet地址的两种表示形式。
7.2.1 IP地址

IP地址共有32位,即4个字节;

由类别、标识网络的ID和标识主机的ID三个部分组成;

为了简化记忆,实际使用IP地址时,几乎都将组成IP地址的二进制数记作4
个十进制数(用0-255表示),相邻两个字节对应的十进制数间以英文句点分
隔;

通常表示为mmm.ddd.ddd.ddd;

如将二进制IP地址11001010.01110110.01111000.01001001写成十进制数
202.118.120.73就可表示网络中某台主机的IP地址;

计算机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十进制地址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IP地址,再供网络
互联设备识别。
⒈IP地址分类

IP地址可分成5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

其中A、B和C类地址是基本的Internet地址,是用户使用的地
址,为主类地址;

D类和E类为次类地址,D类地址被称为组播(Multicast)地址,
而E类地址尚未使用,以保留给将来的特殊用途;

IP地址的前5位用于标识地址的类型,例如,A类地址的第一位
为“0”,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等;

由于IP地址的长度限于32位,所以标识类型的长度越长,可使
用的地址空间就越小。
IP地址详细结构
U
位
0
1
2
3
4
5
6
7
A类
0
网络地址(数目少)、占7位
B类
1
0
C类
1
1
0
D类
1
1
1
0
E类
1
1
1
1
X
Y
Z
8…15
16…23
24…31
主机地址(数目多)占24位
网络地址(数目中等)、占14位
主机地址(数目中等)占16位
网络地址(数目多)、占21位
主机地址(数目少)占8位
多点广播地址(Multicast)、占28位
0
留作实验或将来使用

mmm为1-126时,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为大型网,即A类网。mmm就是网络的网号,
其余的数字用来表示主机号。A类地址的范围:1.X.Y.Z-126.X.Y.Z。
A类地址的网络地址空间占7位,允许126个不同的A类网络,起始地址为1-126,0和
127两个地址用于特殊目的。每个网络的主机地址多达224(16,000,000)个,即主机地
址范围为1.0.0.0-126.255.255.255,适用于有大量主机的大型网络。

127.0.0.1及形如127.X.Y.Z的地址都保留做回路(LOOPBACK)测试,用于网络内部。
发送到这个地址的分组不输出到线路上,它们被内部处理并当作输入分组。这使发送
者可以在不知道网络号的情况下向内部网络发送分组。

mmm为128-191时,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为中型网,即B类网。这时,前两个数字合
在一起就是该网络的网号,第三个数字代表子网号,第四个数字则是主机号。B类地
址的范围:128.X.Y.Z-191.X.Y.Z。
B类地址的网络地址空间占14位,允许214(16,384)个不同的B类网络,起始地址为128
-191,每个网络能容纳的主机多达216(65,536),适用于国际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等。

mmm为192-223时,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为小型网,即C类网。在这种情况下,前
三个数字合在一起为该网络的网号,第四个数字是主机号。C类地址的范围:
192.X.Y.Z~223.X.Y.Z,对于C类地址,网络地址空间占21位,允许多达221(2,000,000)
个不同的C类网络,起始地址为192-223,每个C类网络能容纳的主机数为28(256)个,
适用于一些小公司或研究机构等。
每种地址类型的取值范围
类型
最低地址
最高地址
A
1.0.0.0
126.255.255.255
B
128.0.0.0
191.255.255.255
C
192.0.1.0
233.255.255.255
D
224.0.0.0
239.255.255.255
E
240.0.0.0
247.255.255.255

各类地址的特点如下:

A类-主要用于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它的特点是网络数少,而主机数多;
B类-主要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它的特点是网络数和主机数大致相同;
C类-主要用于小型局域网络,它的特点是网络数多,而主机数少;
D类-通常用于已知的多点传送或者组的寻址;
E类-是一个实验地址,它保留给将来使用。




⒉子网和子网掩码

⑴子网

IP地址的32个二进制位所表示的网络数是有限的,因为对每一网络均需要唯
一的网络标识。在制定编码方案时,会遇到网络数不够的问题。
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子网寻址技术,将主机标识部分划出一定的位数当作本网
的各个子网,剩余的主机标识作为相应子网的主机标识部分。划分多少位给
子网,主要根据实际需要多少个子网而定。这样,IP地址就划分为“网络一子
网一主机”三部分。

在计算机网络规划中,通过子网技术将单个大网划分为多个子网,并由路由
器等网络互联设备连接。

它的优点在于融合了不同的网络技术,通过重定向路由来达到减轻网络拥挤、
提高网络性能的目的。
⑵子网掩码

为了进行子网划分,需要引入子网掩码的概念。

通过子网掩码来告诉本网是如何进行子网划分的,

例如,使用子网掩码将一个C类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
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C址,其表示方式是:

凡是IP地址的网络和子网标识部分,用二进制数1表示;

凡是IP地址的主机标识部分,用二进制数0表示;

用点分十进制书写。

子网掩码拓宽了IP地址的网络标识部分的表示范围。主要用于:

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
说明IP地址是在本地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
各类编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如下:

A类:255.0.0.0

B类:255.255.0.0

C类:255.255.255.0
示例

某集团公司申请的C类网络IP地址范围为:192.8.8.0-192.8.8.256,
其二进制表示为:1100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0011000000.00001000.00001000.11111111。

假如该集团公司由4个子公司构成,每个子公司都需要自己独立的子
网络。
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该C类地址的最后8位(二进制位)中的前两
位留出当作子网划分,它们分别是:00、01、10和11,每个子网的
IP地址容量为26(64)个。
划分子网之后的该C类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9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7.2.2域名地址
⒈域名

由于数字形式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从1985年起,在IP地址的基础
上开始向用户提供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服务,即
用字符来识别并命名网上的计算机;

DNS域名系统就是一种帮助人们在Internet上用名字来唯一标识自己
的计算机,并保证主机名(域名)和IP地址一一对应的网络服务;

DNS域名系统是一个以分级的、基于域的命名机制为核心的分布式
命名数据库系统;

DNS将整个Internet视为一个域名空间(Name Space),域名空间是由
不同层次的域(Domain)组成的集合;

在DNS中,一个域代表该网络中要命名资源的集合。
DNS域名空间树的最上面是一个无名的根(Root)域,用“.”表示。这个域只是用来定位的,并不包含
任何信息。在根域之下就是顶级域名。目前包括com、edu、gov、org、mil和net等。所有的顶级域名都
由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InterNIC)控制。顶级域名一般分为组织域
名和地理上域名两类。

不同的域由不同的域名服务器来管理,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存
放主机名和IP地址的数据库文件,以及域中的主机名和IP地址
映射;

每个域名服务器只负责整个域名数据库中的一部分信息,而所
有域名服务器的数据库文件中的主机和IP地址集合组成DNS域
名空间;

域名服务器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它们之间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
联络,这样可以保证用户通过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查找到
Internet上所有的域名信息。

除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都采用代表国家或地区的顶级域名,它们一般是相应国家或
地区的英文名的两个缩写字母,如常用的有au(Australia澳大利亚)、ca(Canada加拿
大)、cn(China中国)、jp(Japan日本)、de(Germany德国)、fr(France法国)、uk(United
Kingdom英国)、hk(Hong Kong中国香港)、it(Italy意大利)、kr(South Korea韩国)、
ru(Russian俄罗斯)、tw(Taiwan中国台湾)等;

美国的顶级域名(其他国家作为次顶级域名)是由代表机构性质的英文单词的3个缩写字
母组成,常用的最高层次域名有edu(educational institutions,美国教育部门)、
gov(governmental entities,美国政府部门)、mil(military,美国军事部门)、
org(organization,事业机构)、com(commercial organization,工商界)、
int(international and organizations,国际组织)和net(network operations and service
centers,网络服务商)等;

按照这些规律,我们甚至可以猜出某些站点的域名,美国Microsoft公司www网站域名
为www.microsoft.com,这显然比IP地址好记得多。

顶级域名之下是二级域名。二级域名通常是由NIC授权给其他单位或组织自己管理,
而不是由NIC管理;

一个拥有二级域名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将二级域名分为更低级的域名授权给
单位下面的部门管理。DNS域名空间最下面的叶结点为单个的计算机;

域名的级数通常不多于5个;

DNS域名空间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用从叶结点到根的结点(顶级域名)标识,中间
用点“.”相连接的字符串来标识:
叶结点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

结点标识可以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按规定不超过63个字符,大小写不区分),级别
最低的写在最左边,而级别最高的顶级域名写在最右边;
完全的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它和唯一的一个IP地址相对应。
⒉域名解析过程

IP地址是Internet上惟一、通用的地址格式,所以当以域名方
式访问某台远程主机时,域名系统首先将域名“翻译”成对应
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与该主机联系;

当用户使用域名访问网上的某台主机时,首先由本地域名服
务器负责解析,如果查到匹配的IP地址,返回给客户端,否
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再以客户端的身份,向上一级域名服务
器发出请求,上一级的域名服务器会在本级管理域名中进行
查询,如果找到则返回,否则再向更高一级域名服务器发出
请求,直到最后找到目标主机的IP地址为止。

为了提高解析效率,减少查询开销,每个域名服务器都维护
一个高速缓存,存放最近解析过的域名和对应的IP地址。这
样当用户下次再查找该主机时,可以跳过某些查找过程,直
接从本地域名服务器中查找到该主机地址,大大缩短了查找
时间,加快查询过程,同时也减轻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查找负
担。
7.2.3 网卡物理地址

每一个物理网络中的主机都有其真实的物理地址,即网卡地址
(MAC地址),这是网卡使用者在网卡上无法改变的地址码;

网卡地址是由全球唯一的一个固定组织来分配,未经认证或授
权的厂家无权生产网卡。

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固定的卡号,并且任何一块网卡的卡号都不
相同。

一般网卡上都直接标明了该网卡所拥有的网卡地址,一般为一
组12位的十六进制数,其中前六位代表网卡的生产厂商,后六
位是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给网卡的唯一号码。
⒈查找网卡的物理地址

在Windows 9x/lme/2000/XP/2003中,在命
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ipconfig /all;

在显示信息里面查看Physical Address(物理
地址);

它是类似00-E0-4C-4E-00-00的6组两位十六
进制的数字。
⒉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

IP地址是指Int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而MAC地址是以太网(Ethernet)
协议使用的地址。

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MAC地址是以太网网卡
上带的地址,它不可更改,长度为48位。

IP地址是Internet协议地址,每个Internet包必须带有IP地址。MAC地
址工作于局域网,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一般通过现有的公用网或专用线
路,需要进行网间协议转换。可以在Ethernet上传送IP信息,此时IP
地址只是Ethernet信息包数据域的一部分,Ethernet交换机或处理器
不识别IP地址,只是将其作为普通数据处理。
7.3 Internet接入






Internet接入方式是指用户采用什么设备、通过何
种接入网络(公共数据通信网、计算机网络、有线
电视网)接入Internet。
接入Internet包括3大类型:
公共数据通信网接入
计算机网络接入
有线电视网接入
借助公共数据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接入Internet是
目前较为普遍的接入方式。
3种常用接入方式

常用接入方式:

拨号接入

ADSL接入

专线接入

拨号接入一般分为普通电话拨号和ISDN拨号;

专线接入是指用户计算机以以太网方式接入局域网(即将用户的计算机加入该局域网),然后该局域
网通过公共数据通信网(DDN、帧中继或x.25网)专线接入Internet,或该局域网以以太网方式通过
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接入已与Internet相连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中。

个人或家庭用户主要采用拨号接入或ASDL接入方式,而单位用户则主要是采用专线接入方式。

提供Internet接入和信息服务的公司或机构,称为Internet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ISP)。ISP能配置它的用户与Internet相连所需的设备,并建立通信连接,提供信息服务。无论是
专线接入还是拨号接入,都要选择接入Internet的ISP。
7.3.1 电话拨号接入

个人在家里或单位使用一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连接Internet,
通常采用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拨号接入。

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好处是终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发给用
户的电子邮件和文件可以直接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主机拨
号接入又分普通电话拨号接入和ISDN拨号接入。
⒈电话拨号接入

对于普通电话拨号接入,连接原理示意图见图7-3-1。在ISP方,虚框内的Modem
Pool和路由器(用于支持远程通信,也可理解为远程通信服务器)是提供连接的设备。
其中,Modem Pool是一组调制解调器,接有电话线,和用户方的调制解调器作用相
同,它们通过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进行连接;
路由器用来验证拨号用户的身份、分配拨号用户的IP地址和进行协议转换,并负责将
用户计算机连入网络,为访问网络资源提供底层准备。
图7-3-1采用PPP连接Internet⒉ISDN接入
对于ISDN接入,其设备的连接与普通电话拨号接入有所不同(见图7-3-2),在电话线与
计算机(或电话机、传真机)之间需要加装ISDN终端设备,同时,在计算机与ISDN终端
设备之间需要安装ISDN适配器。
图7-3-2 ISDN设备连接示意图用户与ISP完成网络连接后,既可以访问ISP提供的网络
资源,又可以通过ISP进一步访问世界各地Internet站点的资源。
⒉ISDN接入


对于ISDN接入,其设备的连接与普通电话
拨号接入有所不同(见图7-3-2),在电话线与
计算机(或电话机、传真机)之间需要加装
ISDN终端设备,同时,在计算机与ISDN终
端设备之间需要安装ISDN适配器。
图7-3-2 ISDN设备连接示意图用户与ISP完
成网络连接后,既可以访问ISP提供的网络
资源,又可以通过ISP进一步访问世界各地
Internet站点的资源。
7.3.2专线接入

对于多计算机系统来说,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主机之间专线连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
法。

单机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Internet,其原理和过程要简单许多。用户的计算机内安装好
专用的网络适配器(以太网卡,如NE2000、3COM等),使用专用的网线(如光缆、双绞
线等)连接到局域网系统的集线器或网络交换机上,再通过路由器与远程的Internet连
接,即在物理上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局域网通过DDN专线连接Internet
用户访问网络的基本过程

用户启动Internet应用程序,如浏览器,其就会按照前面介绍的分层模型的自上而下
的顺序,激活TCP/IP驱动程序与网络层和物理层设备进行通信。由于网络适配器是
通过电缆直接与集线器(本地局域网)相连的,而本地局域网又和Internet是相连的,
从而用户的请求信息就会沿着连接线一直送到远程服务器,如Web服务器。

服务器对请求做出应答,并将请求结果返回到用户的本地机。相比于拨号接入,通
过局域网访问Internet速度快,响应时间短,稳定可靠。

如图所示,局域网的路由器是通过公共数据通信网专线(这里是DDN专线)与Internet
实现远程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太网专线(一般以光缆为传输介质)与
Internet实现连接,例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校园网就是通过光缆以以太网的方式直
接连接到CERNET东北地区主结点东北大学,从而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7.3.3 宽带接入技术

接入Internet的基本方式包括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和专线接入。不同接
入方式的接入速率有很大不同。我们常说的“宽带接入”实际上是表达接入
速率的一个俗语,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接入方式。

对于宽带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是以能够实现视频点播的传输速率
512kbit/s为分界,将接入速率低于512 kbit/s的接入称为“窄带”,高于它的
称为“宽带”。

通常所说的“宽带上网”一般是指ADSL接入方式、有线电视的cable
modem接入方式(也称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方式)和光纤专线接入方式
等。

一般来说,除Modem普通电话拨号和ISDN拨号外,目前其他流行的接入方
式皆可以称之为宽带上网。
⒈宽带接入技术概述

目前常见的4种宽带接入方式:

⑴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也称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属于有线电视网)。它的上网速
度最快,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应用。

⑵数字用户线DSL方式接入(也称铜线接入,ADSL方式是其中最典型代表,属于公共数
据通信网)。它的特点是局限小,不用另外铺网,但速度相对较慢,且必须占用电话线,不能扩展
满足今后更高的速率要求。

⑶以太网接入(也称光纤专线接入,属于计算机网络)。它速率扩展能力强,目前全国骨干网、
城域网和城市内部都已经铺开,应用范围很广泛,现在很多连入住宅小区的就是用这种的接入方式。

⑷无线接入(属于公共数据通信网)。它是指在终端用户和交换局端间的接入网部分全部或部分采
用无线传输方式,为用户提供固定或移动的接入服务的技术。作为有线接入网的有效补充,它有系统
容量大,话音质量与有线一样,覆盖范围广,系统规划简单,扩容方便,可加密码或用CDMA增强保
密性等技术特点,可解决边远地区、难以架线地区的信息传输问题,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接入网之一。
目前,无线接入技术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农村、城镇,在水利、电力和工矿等专网中也得到了一定程
度的应用。
⒉ADSL接入技术
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是一种在无中继的用户
环路网上利用双绞线传输高速数据的技术。

它可在现有电话线上提供高达8Mbit/s的下行速率和1Mbit/s的上行速率,有效传输距离达
3km~5.5km。

ADSL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电话网络,只要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速
宽带服务,不用重新布线。ADSL是一种廉价的宽带网接入方式,它克服了传统用户在
“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实现了宽带接入。

ADSL可以在普通电话线上提供3种通道:最低频段部分为0~4kHz的话音通道,用于普
通电话业务;中间频段部分为20k-50kHz的上行通道,可传输速率为16k~640kbps的上
行数据;最高频段部分为150k~550kHz或1MHz的下行通道,可传输5M~8Mbit/s的下行
数据。

ADSL的下行速率受距离影响较大。在距离为3km时,速率还可达8Mbit/s,而在6km时,
速率就降低到1.5Mbit/s左右。
⒊光纤接入技术


光纤接入网(光纤专线接入网)属于城域网(MAN)的范畴,即通过光纤将LAN接入MAN,在实现与其他同城
LAN高速连接的同时,共享与上级结点的Internet高速连接。
现已建立的MAN,其Internet出口带宽通常都在10Gbit/s以上。如此高的带宽,自然适用于各类LAN的
Internet接入。
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和保密性强等优点,它在数据传输网和交换网
中都有广泛应用,在接入网中也得到了发展。

光纤到户(FTTH)对家庭住宅是最理想的接入方案。该结构把光纤配置送到了通往家庭住宅的所有通路。
采用光纤接入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较高。

光纤接入网的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而交换局交换和用户接收的均为电信号,所以在用户端和交换局端都
要进行电/光(E/O)和光/电(O/E)转换,这样才能实现中间线路的光信号传输。

光纤接入在用户端必须要有一个光纤收发器(或带有光纤端口的网络设备)和一个路由器。光纤收发器用于
实现光纤到双绞线的连接,进行光电转换;路由器需有高速端口,实现10Mbit/S或更高速率的连接。
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和实现网络安全保护。直接将光纤收发器连接至LAN交换机端口
时,可以不需要路由器。因此,光纤宽带接入网的硬件设备有光收发器、路由器和光缆网卡。
光纤接入网的主要类型

光纤接入网主要有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Curb,FTTC)、光纤到大楼
(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光纤到社区(Fiber To The Zone,FTTZ)、
光纤到家庭(Fiber To The Home,FTTH)等。

从技术角度看,FTTC、FTTZ和FTTB基本接近,没有实质性区别;

从运营角度看,业务量最大、用户需求最迫切的是FTTB,因为目前FTTH
成本较高,多数用户难以接受。

基于强大的光纤传输网络,利用光纤十五类线的传输方式可实现千兆到路
边,百兆到大楼,十兆到桌面。对单位采用光纤直接接入用户,对住宅用
户采用五类线到户。这种接入方式适用于新建住宅、写字楼、网吧、大型
单位等用户。
⒋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技术
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 (Hybrid Fiber Coax)接入也称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

HFC是一种以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射
频技术的智能宽带接入网,是有线电视网(CATV)和电话网结合的产物。

从接入用户的角度看,HFC是经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以同轴
电缆网络为最终接入部分的宽带网络系统。

通过有线电视宽频上网,使用Cable Modem,传输速率可达10~36Mbit/s之间。

通过HFC网传输数据,可以覆盖整个大、中城市。如果通过改造后的有线电视宽频网的
光纤主干线能到大楼,实现全数字网络,传输速率可达1Gbit/s以上。

HFC除了实现高速上网外,还可实现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多媒体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网上游戏、IP电话、VPN和VOD服务,成为事实上的信息高速公路。HFC具有覆盖范围
大、信号衰减小、噪声低等特点,是理想的CATV传输技术。
⒌无线接入技术

无线接入技术是基于MPEG(活动图像数字压缩编码)技术,从MUDS(微波视像分布系统)发展而来的,
是为适应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和IP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双向宽带接入技术。

无线接入网是由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介质连接业务接入结点和用户终端构成。

无线接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微波传输技术(包括一点多址微波)、卫星通信技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包
括FDMA、TDMA、CDMA和S-CDMA)、CTZ、DECT、PHS集群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异步转移模式(WATM)等,尤其是WLAN及刚刚兴起的WATM将成为宽带无线本地接入(WWLL)
的主要方式。

与有线宽带接入方式相比,虽然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开发新频段、完善调制和多址技术、防
止信元丢失、缩短时延等方面的问题,但它以其特有的无需敷设线路、建设速度快、初期投资小、受
环境制约不大、安装灵活、维护方便等特点将成为接入网领域的新生力量。

宽带典型的视频应用包括网络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WebTV(网络电视)、视频会议、
网络视频游戏、甚至高清晰电视节目。在商业用户服务方面,基于运营商网络的VPN和防火墙将是商
业用户的主要应用。
7.3.4 网络接入测试

连接Internet时,可能会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网络不通,这时可以通过操作系统
提供的ping工具来进行测试。

网络不通的可能原因有4个,即网络线路出错、计算机网卡出错、网络的DNS
出错和网关出错。

下面通过一个范例来说明网络各部分的测试方法。

假设一个网络的DNS的IP地址为202.118.120.8,网关为202.118.253.2;

在网络的外部有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3,域名为www.lnpu.edu.cn;

在该网络内部安装一台主机,网卡IP地址设为202.118.120.73。
⒈验证网络适配器(网卡)
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C:\>ping 202.118.120.73

如果显示类似如下的信息:
Reply from 202.118.120.73:bytes =32 time<10ms TTL=128
说明网络适配卡工作正常。

如果显示:
Request timeout

说明网络适配卡工作不正常。
⒉验证网络线路

通过测试本地计算机的IP到DNS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来判断网络连接情况。
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
C:\>ping 202.118.120.8

如果显示类似如下的信息:
Reply from 202.118.120.8:bytes=32 time<10ms TTL=252
说明网络线路正常。

如果显示:
Request timeout
说明网络线路有故障。
⒊验证网络DNS

验证DNS是否配置正确的依据是看其是否能将一个域名解析成一个IP地址。

验证网络DNS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测试一个已知的域名来检查是否能得到其IP地址。
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
C:\ping www.lnpu.edu.cn

如果显示:
Pinging Jupiter.lnpu.edu.cn[202.118.120.8]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2.118.120.8:bytes=32 time<10ms TTL=246
Reply from 202.118.120.8:bytes=32 time<10ms TTL=246
说明DNS服务器配置正确。,

如果显示:
Pinging Jupiter.lnpu.edu.cn[202.118.120.8]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out
Request timeout
说明DNS服务器配置也正确,因为我们只需注意在域名www.lnpu.edu.cn后是否跟有IP地址即可。

如果显示:
Unknown host name
则说明域名错误或DNS配置出错。
⒋验证网络网关







对于一个内部网络的计算机,验证网络网关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其发送的IP包是否能送出自己的内
部网络。
通过测试本地计算机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来判断自己的网络网关配置情
况。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
C:\>ping 192.168.1.3
如果显示类似如下的信息:
Reply from 192.168.1.3:bytes=32 time<10ms TTL=246
说明网关配置正确。
如果显示:
Request timeout
说明网关可能有错误,应继续检查。
在ping命令后面加-w 5000参数,完整写法是:ping 192.168.1.3 -w 5000。
它表示测试包发送后5000毫秒内收到应答则成功,否则认为失败。ping命令的其他参数可在DOS
窗口下,通过命令“ping/?”查看。
7.4 Internet基本服务

Internet的巨大吸引力,来源于它强大的服务功能。

遍布世界各地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形式。

从早期的远程登录访问Telnet、FTP文件传输服务、电子邮件Email、网络新闻服务USENET、电子公告牌BBS、商业应用,到
目前最流行的WWW服务、实时聊天、在线游戏、网络电话和虚
拟时空等。

从功能上说,Internet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共享资源、
交流信息、发布和获取信息三类。

在Internet上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功能。
7.4.1 WWW服务

接入Internet之后,可以通过浏览器(Browser)
浏览Internet上信息资源;

信息资源主要是指Internet上的WWW信息。

WWW是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模式,整个系
统由www服务器、浏览器(客户端)和通信协议
组成。
⒈WWW的基本概念

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可缩写为W3或Web。作为Internet的一部分,它采用“超文本(hypertext)”或“超媒
体(hypermedia)”技术,将许多信息资源链接成一个信息网,方便用户在Internet上搜索和浏览信息。

在WWW系统中,使用一种简单的命名机制——URL地址(也称web地址、网址)唯一地标识和定位Internet中的资源。
Web地址由客户与服务器之间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存放信息的服务器地址和存放信息的路径及文件名等三个部分组成。

WWW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HTTP)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所提供信息的基本单
位是网页(也称www文件),每一个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

WWW是通过WWW服务器提供服务。网页可存放在全球任何地方的WWW服务器上,使用浏览器可以访问全球任何
地方的WWW服务器上的信息。在客户端,用户使用网络浏览器浏览WWW服务器上的信息。

浏览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松驾驭的图形化界面,它可以方便地获取WWW的丰富信息资源。每一个WWW站点
都提供若干网页给访问者浏览,这些网页按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确定的规则书写。

网页上的超链接很容易识别和使用。超链接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超链接的文字颜色常与其他文字的颜色不同,
可以按用户的喜好设置,默认色是蓝色。超链接的一个更重要的特征是,无论是文字链接还是图片链接,也不管文字
链接采用什么颜色,当移动鼠标指针到任一超链接上时,指针变成手形。此时只需轻轻单击一下,即可链接到它指向
的网页。

除包含神奇的超文本技术外,WWW还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大多数网页除显示文本信息外,还插入了图片
和动画,有些网页甚至还具有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网页更有动感和生气。
⒉WWW的工作方式

WWW系统的结构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它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
WWW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
信息资源以主页(也称网页,html文件)的形式存储在WWW服务器中,用户通过
WWW客户端程序(浏览器)向WWW服务器发出请求;

WWW服务器根据客户端请求内容,将保存在WWW服务器中的某个页面发送给
客户端;

浏览器在接收到该页面后对其进行解释,最终将图、文、声并茂的画面呈现给
用户。

在Internet上的一些计算机中运行着WWW服务器程序,它们是信息的提供者;

在用户的计算机中(即客户端)运行着WWW客户机程序,即网络浏览器,用于帮
助用户完成信息浏览或查询。当然,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允许同时使用它们。
⑴客户端

WWW客户端是指已接入Internet并使用WWW提供的信息服务的用户端。

在用户眼里,WWW由遍布全球的文献集组成,这些文献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页面。

每个页面可以包括许多信息,也包括许多连接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相关的其他页面的
链接。

用户使用网络浏览器,沿着某一条链接(例如通过单击)到达想要获取的页面。如果页面
中包含指向其他链接页面的文本,我们就说该页面使用的是超文本(Hypertext)。

WWW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在网页中链接其他网页的文本串称之为超级链接(Hyper link),
这些文本经常以高亮度显示,或使用加下划线方式显示,或以不同的颜色显示,这主要
是为了与其他普通文本内容进行区分。

对于超级链接,用户可以将鼠标移到高亮度区域,然后单击它。
⑵服务器端

WWW的服务器端运行在一台主机上,它专门提供WWW服务(当
然还可以提供其他网络服务)。

每一个WWW服务器都有一个服务进程,用于侦听来自客户端
(一般是指浏览器)的连接。


连接建立后,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给予一个应答,然后
连接被断开。
定义这种合法的请求与应答的协议叫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⑶浏览器

WWW浏览器(Web Browser,也称Web浏览器)是安装在客户端上的WWW浏览工具,其
主要作用是在窗口中显示和播放从WWW服务器上取得的主页文件中嵌入的文本、图形、
动画、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访问主页中各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对应的信息。

此外,它也可以让用户访问和获得Internet上的其他各种信息服务。


浏览器在读取和处理用HTML语言和JavaScript编写的单个主页文件(该文件中包括文字
内容、文件结构、JavaScript源程序、与其他多媒体或Java Applet小程序文件的链接等)
时,翻译其中的HTML标签,并按主页的形式进行格式与显示处理,同时还对主页中的
链接进行管理。
对于主页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格式的文本、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Web
浏览器一般通过预置的软件或外部辅助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内容进行显示和播放,
供用户观赏。
7.4.2 FTP与Telnet服务
⒈FTP服务

文件传输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FTP能屏蔽计算机所处
位置、连接方式以及操作系统等细节,让Internet上的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的传送。

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搜索需要的文件或程序,然后下载(Download)到本地计算机,也可以将本地计算
机上的文件上传(Upload)到远程计算机上。

远程登录Telnet是由本地计算机通过Internet登录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去,这台计算机可以近在咫尺,也可
以远隔千里。

当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作远程计算机,可以查询数据库、检索资料,也可以利
用远程计算机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

F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用户计算机称为FTP客户,远程提供FTP服务的计算机称为FTP服务器,
它通常是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计算机。

FTP服务是一种实时联机服务,用户在访问FTP服务器之前需要进行注册。不过,Internet上大多数FTP服务
器都支持匿名服务,当然匿名FTP服务有很大的限制,匿名用户一般只能获取文件,不能在远程计算机上建
立文件或修改已存在的文件,对可以复制的文件也有严格的限制。

目前,利用FTP传输文件的方式主要有FTP命令行、浏览器和FTP下载工具等三种。
⒉远程登录Telnet

Tel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进行远程登录时本地计算机上必须装有包含Telnet协议的客户程
序、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必须知道登录标识与口令。

Telnet远程登录服务分为以下4个过程:

⑴本地与远程主机建立TCP连接,用户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
⑵将本地机上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以及以后输入的任何命令或字符串变成NVT(Net Virtual Terminal)
格式传送到远程主机;

⑶将远程主机输出的NVT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本地所接受的格式送回本地终端,包括输入命令回显和命
令执行结果;

⑷最后,本地终端对远程主机撤消TCP连接。

世界上有许多图书馆都通过Telnet对外提供联机检索服务,一些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将他们的数据
库对外开放,供用户通过Telnet查询。

要在远地计算机上登录,首先要成为该系统的合法用户,并有相应的账号和口令。一旦登录成功,用
户便可使用远程计算机对外开放的全部信息和资源。
7.5.3 电子邮件


电子邮件E-mail(Electronic mail)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电子信件的通信手段,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
多、最受欢迎的一种服务。
电子邮件将邮件发送到收信人的邮箱中,收信人可随时进行读取。电子邮件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具有
传递迅速和费用低廉的优点。电子邮件不仅能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
息。

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由邮件服务器端与邮件客户端两部分组成。

邮件服务器端包括接收和发送邮件服务器。

发送邮件服务器又被称为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服务器,当发信方发出一份电子邮件时,
SMTP服务器依照邮件地址送到收信人接收邮件服务器中。

接收邮件服务器为每个电子邮箱用户开辟了一个专用硬盘空间,用于暂时存放对方发来的邮件。当收件
人将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接收邮件服务器并发出接收指令后,客户端通过邮局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或交互式邮件存取协议IMAP (Interactive Mail Access Protocol)读取电子信箱内的邮件。

当电子邮件应用程序访问IMAP服务器时,用户可以决定是否在IMAP服务器中保留邮件副本。而访问
POP3服务器时,邮箱中的邮件被拷贝到用户的计算机中,不再保留邮件的副本。目前,多数接收邮件
服务器是POP3服务器。
电子邮件地址

每一个电子邮箱都有一个E-mail地址。

Internet上的所有E-mail地址统一格式如下:
收信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
其中,符号“@”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

收信人邮箱名就是用户在向电子邮件服务机构注册时获得的用户名,
它必须是惟一的。

例如,[email protected]就是一个用户的E-mail地址。它表示辽宁
石油化工大学邮件服务器上的用户master的E-mail地址。
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
常用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有Microsoft公司的Outlook Express、高通的
Eudora以及国内开发的非商业软件Foxmail。

目前,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硬件与软件平台上。它们所
提供的功能基本相同,可以完成的工作包括建立和发送电子邮件;接收、阅
读和管理邮件;账号、邮箱和通信簿管理等。

其中Foxmail能实现多用户、多账户、多POP3支持,能进行自动拨号,能设
置邮件过滤功能,除了直接查看HTML格式外,还能阅读和收发Big5码的邮
件,具有远程管理信箱,恢复误删的信件等能力。

最新的版本还具备数字签名和加密功能,以及强大的反垃圾邮件功能,能准
确识别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并将垃圾邮件直接分捡入垃圾信箱中。
电子邮件的格式

电子邮件由两部分组成,即信封和内容。[RFC 822]只规定了邮件内容中的
首部(header)格式,而对邮件的主体(body)部分则让用户自由撰写。首部包
含发件人的地址、邮件发送的日期和时间、收件人的地址、邮件的主题等。

用户写好首部后,邮件系统将自动地将信封所需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写在信封
上。所以用户不需要填写电子邮件信封上的信息。

在邮件的信封上最重要的就是收件人的地址,电子邮件系统的传输程序根据
邮件信封上的信息来传送邮件,用户从自己的信箱中读取邮件时才能见到邮
件的内容。

电子邮件系统不但可以传输各种文字信息,而且能传输图像、语音与视频等
多种信息。
邮件账号设置

要发送与接收电子邮件,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合法的邮件账号。

当前邮件账号主要有收费邮件账号和免费邮件账号两种类型。

收费邮件账号要求使用者每年要交纳一定费用,一般邮箱较大,安全保密性较好,如单
位内的收费邮箱、新浪收费邮箱等。

当前提供免费邮件的服务商较多,各大门户网站都能申请到,不过安全保密性较差,经
常有一些垃圾邮件入侵。

当从邮件服务提供商处申请到邮件账号后,即可获得提供接收邮件服务器主机名和发送
邮件服务器主机名,将自己的邮件账号与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客户端软件相链
接,就可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
当然也可以直接进入服务提供商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直接使用邮件系统。
7.4.4 IP电话

IP电话(Internet Phone)又称网络电话,狭义上指通过因特网打电话,广义上则包括语音、传真、视频传输等多
项电信业务。

因特网的IP电话采用“存储一转发”的方式传输数据,传输数据过程中通信双方并不独占电路,并对语音信号进
行了大比例的压缩处理,网络电话所占用的通信资源大大减少,节省了长途通信费用。

IP电话主要有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电话机、电话机与电话机等三种通话方式。能打网络电话的计算机必
须是一台能上因特网的计算机,同时要装有声卡以及扬声器和话筒,并且安装IP电话软件(如Microsoft的
NetMeeting、国内开发的E话通等),这样通话双方就可以约定时间同时上网进行通话了。

电话机用户应当具备拨号到本地网络的IP电话网关功能。IP电话网关其实是一台通过专线与Internet相连的主
机,通常由电信公司建立,提供IP电话接入服务。计算机方呼叫远端电话时,先通过Internet登录到IP电话网
关,进行账号确认,提交被叫号码,然后由网关完成呼叫。电话呼叫远端计算机时,计算机应当向Internet提
供一个固定的地址,并且在电话所在网关上进行登记,电话向网关呼叫,通过网关自动呼叫被叫计算机(计算
机平时不能关机)。

普通电话客户通过本地电话拨号连接到本地的IP电话网关,输入账号、密码,确认后键入被叫号码,使本地IP
电话网关与远端的IP电话网关进行连接,远端的IP电话网关通过当地的电话网呼叫被叫用户,从而完成普通电
话客户之间的电话通信。

通过Internet用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方式是目前发展最快而且最有商用化前途的电话方式。国际、
国内许多大的电信公司都推出了这项业务。目前,国内的IP电话业务主要采用IP电话卡。
7.4.5网上寻呼机

网上寻呼机又称为ICQ,它是“I seek you”的缩写。它可以及时地传送文字信息、
语音信息、聊天和发送文件。

要使用ICQ,首先要在计算机中安装ICQ软件,通过软件登录到ICQ服务器上,
提出申请并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ICQ号码。有了ICQ号就能寻找并添加网友。
以后一旦上网,ICQ就会自动连接到服务器,查看自己的网友是否在线。利用
ICQ可以与在线的网友之间互发消息、互传文件、聊天、互传网页,这些操作
都是即时的,远比E-mail的存储转发机制要快得多。

中国国内的ICQ首推腾讯QQ,它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是
基于Internet的中文即时寻呼软件。使用QQ可以与网友进行信息即时交流,同
时,QQ还具有BP机网上寻呼、手机短信服务、聊天室、语音邮件、视频电话
等功能。它不仅仅是Internet的虚拟网络寻呼机,还可以与传统的无线寻呼网、
移动电话的短消息系统互联,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中文网络寻呼机。
7.5 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基础

网页(又称web页)是万维网上的基本文档,用HTML(超文本标记
语言)书写。

Web网站(简称网站)则是由链接在一起具有相关主题的、经过组
织和管理的网页组成。

将网页传送到Web网站上,称为网站(站点)发布。

Web网站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网页文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管理,网
页文件之间以超链接为纽带,组成一个整体。
7.5.1 Web网站设计基础
1.Web网站设计的基本步骤

建立网站的基本步骤包括网站规划、网站内容(即网页)制作
和网站发布。

制作网页的基本步骤如下:

(1)首先在本地硬盘中创建一个文件夹来放置网页使用的所
有文件,即网页站点;

(2)使用网页制作软件(如FrontPage、Dreamweaver)制作
网页或直接用HTML语言编写网页,最后将制作的网页保
存在所创建的文件夹中。
2.Web网站设计的基本原则







如今,Web网站到处都是,网页编写和网站设置也很简单。可
以说只要会打字,几乎人人都能制作Web网站,但做得好不好,
就要看个人功力与用心程度了。建设网站的目的是为别人提供
所需的信息。
一般来说,设计网站应考虑如下基本原则:
(1)使用者优先的观念;
(2)内容第一,内容一定要与这个网站所要提供给人的信息有关
系;
(3)着手规划,确定特色,锁定目标;重视首页,合理分类;
(4)考虑网站的互动性,合理运用各种技巧;
(5)选取合理的背景底色,避免滥用技术,及时更新与维护等。
3.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
(1)适当使用图形,保持页面简洁
图形是WWW网站的特色,但是,考虑到网络传输带宽十分有限,考虑传输速率、延迟时间、网络流通量及服务器端
与用户端的软硬件条件等因素,要尽可能少使用图形;使用的图形尽量采用一般浏览器都可支持的压缩图形格式,如
JPEG、GIF等。
(2)兼容性好
这里说的兼容性是指浏览器的兼容性,这是设计中文站点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目前使用的浏览器主要有Netscape和
Internet Explorer。虽然它们都是以HTML为标准,但有许多差别,因此设计网页时尽量使网页在大多数浏览器上都能
查看,以便使设计的网页在大多数环境中都能阅读。
(3)合理组织网页结构
网页结构的合理组织能帮助设计者表达思想,使浏览者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主题。此外,应避免滥用超链接。
(4)文字颜色与背景搭配要方便阅读
网页中加入背景图案虽然可以使网页美观,但却耗费传输时间,而且容易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如果没有特殊需要,
应避免使用背景图案,使用单色背景,而且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要合理搭配。
4.网页制作的基本方式与工具

编写网页的4种方式:

利用HTML语言直接编写(例如用Windows【附件】中的文本编辑器【记事本】、HomeSite编写);

利用网页编辑软件(例如Fireworks、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等)编写;

利用某些格式转换工具将现有的其他格式文件(如word文件)转换成HTML文件;

由Web服务器(或称HTTP服务器)实时动态生成。

制作网页的基本工具:

⑴FrontPage

⑵网页设计三剑客
Dreamweaver、F1ash和Fireworks统称为网页设计三剑客,它们是由Macromedia公司研发的所见即所得的网
页设计软件。

⑶Home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