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體育課

體育課—無壓田徑教學法
讓學生在無壓力又快樂中學習跑步
教學者:張艾尼瓦爾老師
前言
常聽胡金枝校長說:教育是用智慧啓發智慧,用
生命感動生命的志業。剛開始聽起來有點高不可攀,
但經過了數十年的教育志業之後,發現這句話一點没
錯,體育教學也是一樣,不再是一顆球玩三年,不再
是自己去打球等這類的課程,而是透過多元化的教學
課程引導,讓學生自然而然就熱中於體育課的教學過
程當中,學生學習成效就相對提高,這也就是為什麼
學生真正那麼愛上體育課的原因。
大綱
 一、跑步的基本動作要領
 二、如何讓學生熱中參與跑步練習
 三、輔助教具的運用
 四、實施方法(教案)
 五、多元評量
 六、結語
一、跑步的基本動作要領
(一)跑步的基本動作原理很簡單,跟走路其實是一樣
的道理。只是快跑和慢跑的動作要求有所不同。
 (二)手和腳的運用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用走的一個是
用跑的運用的角度不同。
 (三)走路時:手的擺動是伸直微彎放鬆的,短距快跑
時:手的擺動是呈90度的前後擺動,慢跑則不同。
 (四)走路時,抬腿(大腿與小腿)的角度大約20度左右,
短距離快跑時:抬腿的角度則是大約90度的曲膝抬腿。
 (五)要跑的快,手和腳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 (六)藉輔具來指導讓學生更有效的完成動作。(圖一)

快跑的基本動作示範講解(圖一)
二、如何讓學生熱中參與跑步練習
(一)讓學生熱中的第一個要點是:幽默
基本上這對體育老師並不難,難在用詞而已。
(二)讓課程內容變簡單(如圖二)。
國中生階段對於運動姿勢及技巧的理解度並不高,
所以在講解示範過程當中必需要淺顯易懂。另外
課程的實用性很重要,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幫助身高成長、塑身、跑的快、跳的高
(籃球為例)等等…。
(三)教材使用多元性(如圖三)
讓學生能保有新鮮感和期待感。
(四)適時的鼓勵學生
給予每一位同學正向的肯定。
教師親自示範是學生模仿的重要指標,所以
課前的教材準備很重要(圖二)
教師的幽默及教材的運用是學生快樂學習的
重要元素之一(圖三)
三、輔助教具的運用-欄架
(一)簡易小欄架(安全型塑膠製):
高度低、重量輕不易損壞又經濟,可以多種用途。
(二)可做靜態的跑步基楚訓練(如圖四)。
(三)可做動態的跳躍+衝刺訓練(如圖五)。
(四)可做空間感、協調性+衝刺訓練(如圖六)。
(五)依課程需求來做適當的變化。
藉小欄架練習跑步的基本動作-協調性(圖四)
動態的跳躍訓練-協調性、空間感+衝刺訓練
(圖五)
空間感、協調性+衝刺訓練(前+右+左+前)
(圖六)
四、實施方法
(一)上課時間:
課程維持五週,一週兩次體育課,每次上課45鐘。
(二)教學內容:
1.點名、做操、暖身:7分鐘
暖身慢跑200M場二圈
2.服裝整理:3分鐘
學生如厠、 盥洗及飲用水
3.課程說明:5分鐘
(1)講解跑步的基本原理
(2)說明跑步腳和手部運用的力學分析
(3)動作示範
四、實施方法
4.實際操作:25分鐘
(1)分組男女混合皆可,共分四組(依實際人數編排)
(如圖七)。
(2)跑的基本動作:小欄架引導學生抬腿,教師在旁
說明指導(如圖八)。
(3)前進式跳躍+衝刺20M:跳過小欄架後衝刺20M,
一次一個小欄架循序漸進增加(如圖九、十)。
(4)變化式跳躍+衝刺20M:增加學生對空間感及不同。
肌群的練習(如圖十一.十二)
5.集合分享及點名:5分鐘
(1)講解今日上課過程內容並分享及鼓勵同學。
(2)說明下次上課內容,做最後人數的清點下課。
五、多元評量






100公尺測驗
第一節田徑課程(跑步)向同學說明課程評量內容及方法。
課前先實施100公尺的現況測驗提供學生了解現階段100公
尺自我成績,五週的學習課程結束,最後一節課進行100
公尺測驗當做階段性評量成績(提供100公尺成績評量表給
同學)。
藉由前測成績和後測成績之差異,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
(個別差異有所不同),並提供教師做為調整課程內容的一
項依據。
學習過程中藉由同儕的掌聲來給予每一位同學100%的正向
鼓勵與支持,讓同學分享學習心得。
因其他因素(如特殊生或傷病之學生)無參與測驗的同學,
可以參與五週學習課程過程記錄並分享,做為評量成績。
分四組(依實際人數編排)(圖七)
小欄架跑步基本動作(圖八)
跳躍+衝刺20M(圖九)
跳躍+衝刺20M(圖十)
變化式跳躍+衝刺20M,前.右.左.前.衝(圖十一)
變化式跳躍+衝刺20M,前.右.左.前.衝(圖十二)
五、結語
把教學趣味化,學生才會熱中參與,豐富自己的
教學內容,學生也能學習得很有成效,當學生學習
得快樂,教師就教得有成就感,所以,如何充實自
己的教學方法與內容,端看每一位任課教師對於教
育的認知與態度。
在多元化的環境,教師不得不更加的充實自己的
專業,這也就是目前教育部一直在推展的教師專業
成長,也希望藉由各領域的專業分享讓教師能有更
多的教育資源能運用,讓學生能獲得最完善的教育
學習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