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Group 5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B Group 5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2012-2013年度中二級通識科專題研習
智能手機對屯門區青少年的人際關係有甚麼影響?
2B Group 5
 組導師—曹錠邦老師
 組長—葉帥鋒(14)
 組員—曾浩軒(11)
洪婷欣(25)
郭凱瑩(27)
劉明怡(29)
梁兆亨(30)
» 運算能力及功能比傳統功能手機更強的手機
的集合性稱謂
» 功能豐富
» 多任務操作
» 擁有強大的多媒體、郵件和上網功能
» 調查對象—11至18歲的青少年

較多受訪者認為使用智能手機通訊程式後和朋友的溝通
及話題方面有所增加,也能更了解彼此,而爭執方面則
是不變
» 調查對象—11至18歲的青少年


受訪者在使用通訊程式後與父母的各方面包括溝通、話題、爭執
和了解都是沒有轉變的
只有極少人數認為各方面的轉變減少
» 近八成青少年擁有智能手機,可見智能手機
十分普及
» 不少受訪者每天都花1至2小時使用智能手機
及其通訊程式
» 也有34%的青少年花2小時以上使用手機,可
見青少年已有沉迷於智能手機的跡象。
» 過半受訪者認為使用通訊程式有助改善與朋
友關係。
» 調查對象—11至18歲的青少年(中學生)的
家長
總括而言,你覺得智能手機能改善親子的關係嗎?
22%
能夠
不能夠
50%
沒有改變
28%



一半受訪家長認為智能手機沒有改變他們與子女的關係
近三成受訪家長認為智能手機不能夠改善親子關係
較少受訪者認為它可以改善親子關係
» 調查對象—11至18歲的青少年(中學生)的
家長
其他意見
• 11%受訪者認為青少年過份沉迷地使用智能手機
• 4%家長認為智能手機令青少年減少與人直接溝通,可能會導致自
閉或降低溝通能力
• 9%的家長認為智能手機能增加與子女的溝通
• 9%家長則有其他意見
e.g.同學之間能增加話題/令人與人之間方便溝通/會影響學業和家
人之間的關係。
» 受訪家長中亦有81%使用智能手機,可見智能
手機的普及程度很高
» 近六成受訪者曾經因智能手機的問題而與子
女發生爭執
» 一半受訪家長認為智能手機沒有改變他們與
子女的關係
» 大部分青少年不會在家庭聚會中沉迷使用智
能手機
好處:
»促進即時交流,
»溝通形式變得多元化
»追求即時的回應和不受時空阻隔
»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等, 與遠方的親友聯絡, 拉近人與
人之間的距離
»向家人表達難以啟齒的說話
»當家人間的溝通不流暢時, 也可通過智能手機的通訊程式接觸
子女
壞處:
»“火星文” 和表情符號十分流行
»青少年的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被削弱了,彼此間的相處乏味。
»可能會受網上欺凌、謠言甚至是”起底文化” 影響, 產生壓力
導致社交退縮行為, 阻隔溝通。
»青少年用智能手機大多數都是用來玩手機程式,
小部分人只會用智能手機真正地做功課。
»降低語文能力或寫作能力(口語和 `火星文’ 溝通)
» 與人面對面談話的對答便會愈來愈簡短。
»家長角度:很少時間陪伴子女, 因為子女都只顧使用智能手機
»容易發生意外
e.g.在過馬路時可能會只顧看著手機,而沒有理會路面上的情況
»與朋友的社交關係變好
e.g.facebook, whatsapp
»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身在遠方的朋友也能夠即時通話。
»想改善沈迷於智能手機的情況, 可進行實質的樂趣
e.g.做運動, 與朋友出外遊玩等等
平日使用智能手機兩個多小時
不會在考試前使用
不會因智能手機與父母爭吵
主要是通過智能手機與朋友互發短訊
內容大多是談心事及功課、閒聊
聚會時或在街道或交通工具上會不時留意是否有新短訊並作出回應
在假期時,曾一天發出多於五百個短訊,更表示會因智能手機引致
較少機會與人面對面溝通
好處:
智能手機對人際關係有正面影響,可以結識多些朋友,在交談時亦較
易開口
壞處:
» 長期使用會使身體不息,會出現手痛和頭痛的症狀,在溝通技
巧方面則沒太轉變,但認為會影響中文詞匯知識和常寫錯字。
»
»
»
»
»
»
»
好處:
»較直接及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加快建立朋友關係
»擴闊社交圈子
»減少時間限制
壞處:
»面對面溝通技巧下降
»產生誤會的機會增加
»不懂處理面對面的衝突和問題
以往:
»使用家庭電話與別人溝通
»不會花太多時間去講電話
»書信方法去與一些在外國的朋友聯絡
好處)-較少出現沉迷的情況
-筆友十分普及
壞處)-不適合即時傾談一些尷尬的事或心事
-不容易立即找到傾談對象
-被別人聽見
現代:
»使用方便快捷的智能手機中的通訊程式來溝通
好處)-方便快捷
-促進了青少年與朋友的關係
壞處)- 缺少現實溝通技巧的練習
-文字表達能力下降
-面對面溝通技巧下降
剪報一(東方日報)
逾半港人手機離身現恐懼症
【本報訊】智能手機大行其道,除了催生大量機不離手的低頭族外,更隨時引發集體「精神焦慮危機」!有調查發現,合共逾
兩成受訪者每日花至少五小時使用智能手機,另有逾五成更陷入「無手機恐懼症」,負責調查的團體呼籲市民使用智能手機要
節制,避免淪為為手機奴隸。
青少依賴高於成人
香港研究協會上月底以隨機抽樣方法進行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一千一百零七位智能手機用戶,六成四受訪者稱,通訊聯絡為日
常使用智能手機最主要用途,最常使用WhatsApp等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逾兩成更日花至少五小時或以上使用智能手機、兩成六
更會不厭其煩每小時查看手機至少十次,換言之每六分鐘查看一次。
智能手機的功能和流動性帶來種種方便,但同時可能令用戶變得過分依賴,四成九受訪者外遊時會隨時隨地搜尋無線上網服務,
四成八習慣如廁時也攜帶電話,更有高達五成三疑患上「無手機恐懼症」、即一旦忘記帶手機外出即感到焦慮不安。
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指,青少年依賴智能手機程度遠高於成年人,憂慮長遠會窒礙下一代健康發展,又指過分依賴智能手機進
行溝通,勢必衝擊傳統溝通模式,對人際關係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協會呼籲市民使用智能手機時要適可而止,多與真實世界
互動,以防智能手機支配生活。
概要:
智能手機的出現,更引發集體「精神焦慮危機」。有調查發現,一半受訪者陷入「無手機恐懼症」,他們十
分依賴智能手機,會在日常生活經常使用,包括外遊時會隨時隨地搜尋無線上網服務及如廁時也攜帶電話等
等,此外,他們一旦忘記帶手機外出即感到焦慮不安。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指,青少年依賴智能手機程度遠
高於成年人,可能會影響下一代的人際關係和溝通,因此青少年不應過於沉迷智能手機,要適可而止,多與
真實世界互動。
TO 青少年~
»自律地控制自己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
»多嘗試與朋友、同學及家人面對面溝通
»從群體活動(如舞蹈或體育活動)和講座中學會如何表達自己
»如發現自己因手機成癮而時常感到依賴及焦慮,應盡快告訴父母
或尋求專業人仕協助
TO 家長~
»監督子女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和情況
»不要為子女造成壞榜樣
»時常留意子女在智能手機下載的程式,以免他們誤觸不良資訊。
»購買智能手機前先考慮子女的確實需要
»如發現子女手機成癮,應及早帶子女就醫,或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和指導。
» 科技日新月異, 青少年每天都花不少時間使用智能手
機的通訊程式溝通
好處:
» 減少時間限制
» 加快建立朋友關係及擴闊社交圈子
» 話題增加
» 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從而令關係更密切。
壞處:
» 以智能手機代替面對面的對話方式,或過度沉迷使
用智能手機的程式容易使他們的溝通技巧下降
» 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更會影響到他們與家人的
關係
»
»
»
»
»
»
»
»
»
周佩瓊老師
曹錠邦老師
梁麗筠老師
高中生關同學
黃蔚澄博士
朱漢彬社工
受訪者
Wikipedia
Yahoo/Google
匯報完畢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