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CH09光學
第9章 光學
9-1 光的反射
9-2 球面鏡成像
9-3 光的折射
9-4 視深與全反射
9-5 色散現象
9-6 透鏡成像
9-1 光的反射
• 光在均勻介質中傳播時,都以直線傳播,所以光又稱為光線。
• 光行進時,如果遇到障礙物(例如鏡子)或是遇到不同介質(例如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會有一部分返回到原來的介質中,這就是光
的反射現象。
‧9-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 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入射角,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反射角。
• 由反射實驗可知,光反射時必定遵守下述的反射定律:
(1)入射線與反射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2)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即 θi= θr。
‧9-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 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如果
遇到光滑平坦的表面,由反
射定律可知,其反射光仍平
行,此種有規則的反射稱為
單向反射。
• 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如果
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其反
射光沒有固定的方向,此種
不規則的反射稱為漫射。
‧9-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 平面鏡成像性質:
(1)像與原物體大小相等,即像長= 物長。
(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於物到鏡面的距離,即像距= 物距。
(3)當鏡面垂直於地面時,像與原物左右相反,上下不顛倒。
‧9-5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9-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9-7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9-8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1 光的反射
‧9-9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以球殼表面的一部分為反射面的鏡子,統稱為球面鏡。
• 其中以凹面為反射面者稱為凹面鏡;而以凸面為反射面者稱為凸
面鏡。
‧9-10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右圖為半徑相同之凸面鏡和凹面鏡的剖面示意圖,兩者都是以C為
球心,半徑皆為R。
• A、B為凸面鏡的最上緣與最下緣的點,A’、B’為凹面鏡的最上緣
與最下緣的點 。
• 鏡面的中心點V、V’稱為鏡頂。
‧9-11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球面的球心稱C為曲率中心;球的半徑R稱為曲率半徑。
•
VC 、V C 分別為凸面鏡和凹面鏡的主軸。
•
AB 及AB 稱為孔徑;ACB 和ACB 稱為孔徑角。
•
球面鏡焦距 f 約為曲率半徑R 的一半,即:
‧9-1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平行於主軸的入射光,經凹面鏡反射後,
會聚集於一點,此點稱為凹面鏡的實焦點。
• 因為凹面鏡會使光線會聚,所以凹面鏡又
稱為會聚面鏡。
• 平行於主軸的入射光,經凸面鏡反射後會
發散,但這些反射的光線都好像從鏡後的
同一點發射出來的,此點稱為凸面鏡的虛
焦點。
• 因為凸面鏡會使光線發散,所以凸面鏡又
稱為發散面鏡。
‧9-1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凹面鏡成像作圖法則:
(1)平行主軸的入射光,反射後通過焦點 F ,如圖中紅色箭號。
(2)通過焦點 F 的入射光,反射後平行主軸,如圖中橘色箭號。
(3)通過曲率中心 C 的入射光,反射後沿原路徑返回,如圖中綠色箭號。
(4)射向鏡頂 V 的入射光,反射後與入射光對稱於主軸,如圖中藍色箭號。
(a)凹面鏡
‧9-1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凸面鏡成像作圖法則:
(1)平行主軸的入射光,其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會通過鏡後焦點 F,如圖中
紅色箭號。
(2)射向鏡後焦點 F 的入射光,反射後平行主軸,如圖中橘色箭號。
(3)射向鏡後曲率中心 C 的入射光,反射後沿原路徑返回,如圖中綠色箭號。
(4)射向鏡頂 V 的入射光,反射後與入射光對稱於主軸,如圖中藍色箭號。
(b)凸面鏡
9-1
9-2
9-3
9-4
‧9-15 ‧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凹
面
鏡
‧9-1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凹
面
鏡
‧9-17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9-18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若球面鏡的焦距為f,物體到球面鏡的距離(簡稱物距)為 p,像到球
面鏡的距離(簡稱像距)為 q,則球面鏡成像公式為:
• 運用式(9-2)計算時,須注意p 、 q、f 之正負號及其意義:
(1)物距p :一般皆為實物,取正值。
(2)像距q :算出若為正,代表像為實像,且像在鏡前(與物體同側);
若為負,代表像為虛像,且像在鏡後(與物體不同側)。
(3)焦距f :凹面鏡(會聚面鏡) 取正值;凸面鏡(發散面鏡) 取負值。
面鏡之焦距 f 為曲率半徑 R 的一半,即 f = R/2 。
‧9-19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 放大率為像長 h 與物長 h’ 的比值。
• 根據放大率之定義及圖中相似三角形之比例關係可得放大率公式為:
‧9-20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9-21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2 球面鏡成像
‧9-2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光在均勻介質中係沿直線前進,但光由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例如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由於光速不同,造成光的行進方向會發生偏折,
這就是光的折射現象。
• 例如我們將一把直尺斜插入水中,直尺看起來好像被折斷了,這就是
光的折射現象所造成的結果。
‧9-2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1)入射線與折射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且三
者在同一平面上。
(2)入射角θ1 的正弦值與折射角θ2 的正弦值之比
為一定值,即:
• n12 稱為介質2 對介質1 的相對折射率,用來表
示光從介質1 進入介質2 時的偏折程度。
‧9-2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一束較粗的光線從介質1 進入介質2 中,設介質1 中之光速為v1、介
質2 中之光速為v2、入射角為θ1、折射角為θ2。
• 若經Δ t 秒,光束前端從
前進到
,在此期間,A 點光線在介質2
中行進到 C 點,故
;此期
間B點光線在介質1中行進到D點,
故
,由式(9-4)及圖可得:
‧9-25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假設光在介質 1 和介質 2 中的波長分別是λ 1 和λ2,因為光折射時,頻
率 f 不變,由波速公式 v = f λ ,可知波速v和波長λ成正比,因此可得:
‧9-2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某介質對真空的折射率又稱為某介質的絕對折射率,簡稱為某介質
的折射率。
• 介質的折射率n介為:
‧9-27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若介質1 的折射率為n1、光速為v1;介質2 的折射率為n2、光速為v2,
則由式(9-6)可得:
• 代入式(9-5),可得:
• 將此結果加入式(9-5),可得下列折射率公式:
‧9-28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 光從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我們稱
折射率較小的介質為光疏介質,而折
射率較大的介質為光密介質。
• 當光從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例如
光從空氣進入玻璃中),光速變慢,
折射角較小,折射光偏向法線。
• 反之,當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
(例如光從玻璃進入空氣中),光速
變快,折射角較大,折射光偏離法線。
‧9-29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9-30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3 光的折射
‧9-31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我們將直尺插入水中,直尺看起來好像被折斷了,這是光的折射現
象所造成的結果。
• 我們發現,直尺底端所成之像,要比原來的位置淺。這是因為光從
水中進入空氣中時,光速變快,其折射線會偏離法線的緣故。
‧9-3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視深與實深之關係式為:
• 式中h1 為實深、n1 為物體所在介質之折射率;h2 為視深、n2 為觀察者
所在介質之折射率。
• 值得注意的是,此為觀察者幾乎垂直界面觀看之視深。
‧9-3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9-3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光從光密介質(如水)進入光疏介質(如空氣)時,其折射角大於
入射角。若入射角逐漸增大,折射角亦逐漸增大。
• 當入射角增加到某一特定角度時,其折射線沿交界面行進,亦即折
射角為90°,此時之入射角稱為臨界角θc。
‧9-35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當入射角大於臨界角,將不再有折射線,所有入射光線皆依反射定
律完全反射回密介質中,此現象稱為全反射。
‧9-3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利用司乃耳定律,若以n1、n2 分別代表光密介質和光疏介質的折射
率,就圖9-28(b)之藍色入射光而言,其入射角θ
1
= θc ,折射角 θ 2=
90°,由司乃耳定律: n1 sinθ1 = n2 sinθ2 ,得n1 sin θc = n2 sin 90° ,
因此臨界角θc的sin 值為:
‧9-37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9-38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9-39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由於鑽石的折射率為2.42,其值甚大,臨界角僅約為24.6°,所以極易
造成全反射,再加上光的色散,使得鑽石看起來色彩繽紛、耀眼奪目。
‧9-40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4 視深與全反射
• 如圖所示之光纖,其內層核心的折射率比外層薄膜的折射率大很多。
• 當光線以適當的角度入射時,就會產生一連串的全反射,因此光的能
量損失極少,如此便能將訊息傳送到遠方。
• 醫學上的內視鏡,是先利用一條光纖將光導入胃中,以照亮胃壁,光
經胃壁反射後再由另一條光纖傳送回來,將此訊息顯示在螢幕上,以
檢查胃的狀況。
‧9-41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5 色散現象
• 西元1666 年,牛頓發現一束白色光
射向三稜鏡,經三稜鏡兩次折射後,
會形成紅、橙、黃、綠、藍、靛、
紫七色光帶,這種現象稱為色散。
‧9-4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5 色散現象
• 為何會有色散現象呢?那是因為白色光是由七種顏色的光所組成,
而各色光在真空中速率都是3×108 公尺/秒。
• 當七種色光由空氣進入玻璃中,速率都會減慢,但減慢程度不同
(即對各色光而言,玻璃的折射率不同),其中又以紫色光在玻璃
中的速率最慢(改變最大),因此紫色光偏折角度最大。
• 由於各色光有不同的折射角,經由三稜鏡兩次折射後,這七種顏色
的光就散開來了。
‧9-4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5 色散現象
• 彩虹,就是色散現象的一個實例。
• 能夠看到彩虹的條件是:太陽的仰角不大,天空的某一邊正在下雨,
而另一邊則是陽光普照。
• 此時當你背對太陽,就可以看到一道弧形的顏色光譜,此稱之為虹。
• 有時在彩虹外側,還會出現另一道較弱的色帶,此稱之為霓。
‧9-4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5 色散現象
• 太陽光進入水滴後,依照不同的入射角,有些會立刻穿出,有些則會在
水滴內多反射幾次才會穿出。
• 若是經過「折射→反射→折射」而離開水珠者會形成虹;若是經過「折
射→ 反射→ 反射→ 折射」才離開水珠者會形成霓。
• 因霓多一次反射,所以亮度比較小,比較不容易看清楚。而且,霓的顏
色順序由上而下依次為「紫、靛、藍、綠、黃、橙、紅」,與我們比較
熟知的虹順序相反。
‧9-45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5 色散現象
‧9-4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使用的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所製成。
• 例如放大鏡和照相機的鏡頭是屬於凸透鏡。
• 而我們所戴的近視眼鏡則是屬於凹透鏡。
• 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折射面為球面,所以又將它們統稱為球面透鏡。
‧9-47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1. 對凸透鏡而言
(1)平行主軸的入射光,折射後通過鏡後焦點 F,如圖中紅色箭號。
(2)通過鏡前焦點 F 的入射光,折射後平行主軸,如圖中橘色箭號。
(3)射向鏡心 O 的入射光,折射後方向不變,如圖中綠色箭號。
‧9-48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2. 對凹透鏡而言
(1)平行主軸的入射光,其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會通過鏡前焦點 F ,如
圖中紅色箭號。
(2)射向鏡後焦點 F 的入射光,折射後平行主軸,如圖中橘色箭號。
(3)射向鏡心的入射光,折射後方向不變,如圖中綠色箭號。
‧9-49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9-50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9-51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 若透鏡的焦距為 f ,物體到球面鏡的距離(簡稱物距)為 p,像到球
面鏡的距離(簡稱像距)為 q ,則透鏡成像公式為:
‧9-52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 運用式(9-11)計算時,須注意 p、q、f 之正負號及其意義:
(1)物距 p:一般皆為實物,取正值。
(2)像距q:算出若為正,代表像為實像,且像在鏡後(與物體不同
側);若為負,代表像為虛像,且像在鏡前(與物體同側)。
(3)焦距 f:凸透鏡(會聚透鏡) f取正值;凹透鏡(發散透鏡) f取負
值。
‧9-53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9-6 透鏡成像
• 如圖9-45 所示為凸透鏡之成像圖,我們定義放大率為像長 h 與物長
h’ 的比值。
• 根據放大率之定義及圖中相似三角形之比例關係可得放大率公式為:
‧9-54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教材
多媒體動畫展示
凸透鏡成像
光的反射與折射
‧9-55 ‧
9-1
9-2
9-3
9-4
9-5
9-6
EXIT
教材
多媒體動畫展示
凹透鏡成像
‧9-56 ‧
9-1
9-2
9-3
9-4
9-5
9-6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