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央研究院院士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朱敬一【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央研究院院士

全球化浪潮下的資源分配趨勢
朱敬一
(中央研究院 經濟所)
陳一姍
(中國時報 財經組)
全球化的多重面向
文化、歷史、政治、環保
本文,從經濟面切入
分析經濟發展與資源配置兩大議題
全球化,資源重新洗牌─人與人間
國與國間
全球化的成因
運輸革命,天涯若比鄰 (atoms)
通訊革命,全球資訊大串連 (bytes)
政經架構改變,冷戰結束、 WTO、
新興超大平台的出現 (中、印、東歐)
過去十年九國經濟成長率
單位:%
19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平均成
長率
台灣
6.3
6.6
4.5
5.7
5.8
-2.2
4.2
3.4
6.1
4.1
4.45
美國
3.7
4.5
4.2
4.4
3.7
0.8
1.6
2.5
3.9
3.2
3.25
英國
2.8
3.0
3.3
3.0
3.8
2.4
2.1
2.7
3.3
1.9
2.83
日本
2.6
1.4
-1.8
-0.2
2.9
0.4
0.1
1.8
2.3
2.6
1.21
中國
10.0
9.3
7.8
7.1
8.4
8.3
9.1
10.0
10.1
10.2
9.03
印度
7.5
4.9
5.9
6.9
5.3
4.1
4.3
7.2
8.0
8.5
6.26
韓國
7.0
4.7
-6.9
9.5
8.5
3.8
7.0
3.1
4.7
4.0
4.54
香港
4.2
5.1
-5.5
4.0
10.0
0.6
1.8
3.2
8.6
7.3
3.93
新加坡
7.8
8.3
-1.4
7.2
10.0
-2.3
4.0
2.9
8.7
6.4
5.16
四小龍
 美、日、英、印、中
各國所得分配吉尼係數
單位:%
1990
1995
2000
2005
台灣
31.2
31.7
32.6
34.0
美國
33.6
34.4
34.5
40.0
英國
33.6
36.0
36.8
32.8*
日本
28.7
27.9
30.1
30.8*
中國
35.4
38.6
44.7
45.0
印度
28.0
37.8
38.0
─
韓國
31.0
29.5
35.2
35.1
香港
47.6
37.4
52.5
53.0**
新加坡
38.7
39.3
48.1
52.2
註:*為2004年資料;**為2001年資料
各國皆惡化,與經濟成長無關
所得分配惡化的原因
CEO vs. 勞工
知識經濟 (high-educated vs. low-educated)
全球化
CEO vs. 勞工
1990(107倍) → 2005(411倍)
Stock options
私募基金搶人,“superstar” market
S. Rosen 理論,skewed distribution
知識經濟
知識漸漸成為主要生產要素
1975 → 2000,美 25-34 歲
大專以上/高中以下,薪資差擴大40%
不只各國國內,國與國之間也向知識領
先國傾斜 (美上日下)
為什麼知識經濟會拉大不均
知識 learning by doing (普化與生化)
知識 non-rivalry (無規模限制)
突破 diminishing returns
Paul Romer (1986)
高知識者,more adaptive
全球化的影響一 (擴大)
產品市場擴大,面對各種可能客戶
人人皆可分羹,潛在競爭對手增加
原料市場擴大,outsourcing 或 FDI 可能性增加
(私募基金,全球募、全球買、全球找 CEO)
Siemens
80% sales ,皆在外
70% 工廠
66% 員工
全球化的影響二 (被迫調整)
擴大 → MR、MC皆然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不再有「小」善「小」惡)
調整必須面對成本 absorption
(福爾曼對阿里)
agility
全球化的影響三 (新商機出現)
Google (algorithm  marketing)
條碼管理 (information  inventory)
網路拍賣、私募基金、資訊外包
科技整合的機會大增
綜合,全球化
Magnification of competition scale
Expansion of competition scope
知識經濟讓上游研發創新獲利

市場原料與平台讓下游ASEAN+1崛起
台灣在哪裡 (只有absorption,沒有agility)
以汽車業為例
集團合併 (如 Ford、Jaguar 、Mazda 、
Rover 、Volvo 、Suzuki 、長安)
底盤共用、研發合作
生產外移 (東歐、中國、南非)
產品兩極 (平價車,2000美金,10氣囊車)
環保,CO2
其他案例
品牌、行銷的 scale 擴大 ,outsourcing 的
機會擴大 (Nike)
資訊優勢者的偶然機會 (印度)
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長期而言,有待觀察
如何因應全球化
A matter of attitude
莫怨天尤人,東亞各國、世界各地皆然
absorption 承受轉型成本
agility 開創新局契機
Yes
No
情形與歐洲各國相反
世界平嗎?對於壁壘重重者,更為不平
清除最為迫切的路障
社福、教育,都是自修內功 (absorption)
兩岸、佈局,才是外闢疆土 (agility)
台積電 vs. 英特爾
(經濟部應主動 re-open the case)
蘇花高 vs. 大陸觀光客
Close to your friends, closer to your enemy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