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RM石油衍生性生品投資避險虧損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MGRM石油衍生性生品投資避險虧損案

MGRM石油衍生性商品
投資避險虧損案
組員
94207210 邱逸芬
94207213 賴思妤
MG公司簡介

成立背景
 1821年
 德國金屬工業集團(Metallgesellschaft A.G.)
 化學工業、營建工程等領域
環保工程—市場不如預期
 海外事業的擴張—前進美國

 美國子公司「MG煉油及行銷公司」
(MG Refining and Marketing,MGRM)
 1989年買進「嘉實多能源公司」49%的股權
MGRM期貨避險虧損案

事件概述
 1993年間,與客戶簽訂十年的遠期供油契約
—未來十年內以高於當時市價的固定價格,
定期提供客戶總量約1.6億桶的石油商品
 避險方式:買進大量的短期原油期貨
MGRM期貨避險虧損案

事件概述(續)
1993年下半年起,能源價格持續下跌
—非OPEC產油國和工業國家的原油庫存不斷增加
—利用油價上揚時增產,導致油價下跌
 被追繳超過9億美元的保證金
 虧損達23億馬克
【圖1】1861-2006石油價格走勢圖

遠期供油契約
 有助於美國能源市場的產業整合策略
 汽油零售、大型生產事業、政府機構
 「選擇提現」條款(Cash-out option)
A=(P-F)×M÷2
A:下游廠商可以拿回的現金,
P:距清算時到期日最近的期貨價格,
F:原先約定的供油價格,
M:雙方清算時尚未到期的合約桶數。

避險方式
「集中式展期」
—將避險契約集中在短天期期貨契約及交換契約
上,等到契約到期 後再予以連續展期來維持避
險比率
 短天期的能源期貨&能源交換契約
 避險比率100%
能源期貨市場的特性

原油期貨的逆價差現象
 季節性、重大事故、便利性
 逆價差—展期利得
 正價差—展期損失

表1、統計數據摘要(1982/4~1992/12)
原油期貨的逆價差現象(續)
統計數據
原油
熱油
 1983~1992年間油品期貨價格之歷史資料
—能源期貨市場出現逆價差的頻率極高,且
展期平均值
0.25
0.32
逆價差的幅度又高於正價差,因此,當時
展期平均利益值
0.48
1.1
MRGM認為,以短期的期貨契約連續展期的
避險方式,應可得到巨額的展期利潤。
展期平均損失值
-0.24
-0.33
汽油
0.45
0.86
-0.51
累積展期利益
29.63
37.69
43.58
產生展期利益頻率
67%
45%
70%
(單位:美元/桶)
表3、MGRM展期損益狀況(原油)
MGRM避險策略風險
展期日期
展期利得與損失
1993/1/15
-0.16
1993/2/17
-0.03
展期風險
(rollover risk)
1993/3/17
-0.13
 正價差時逐漸墊高成本而招致損失的風險
累積1993年展期結果
1993/4/16
-0.24

原油期貨展期損失
每桶3.1美元
1993/5/17
-0.32
1993/6/17
-0.3
1993/7/16
-0.28
1993/8/17
-0.43
1993/9/17
-0.3
1993/10/17
-0.09
1993/11/17
-0.15
1993/12/16
-3.42
(單位:美元/桶)
 展期風險關鍵在於:
 未來出現正價差的期間會持續多久?
 未來出現正價差的幅度會多大?
 MGRM投資預測錯誤在於:
 忽視整體經濟結構發生變化預期
 展期報酬的波動性預估草率
資金調度流動性風險
(funding liquidity risk)
 期貨:保證金追繳壓力(短期)
 遠期契約:利潤未實現(遠期)
→流動性風險,對沖的時點無法配合。

 「油價下跌」與「石油期貨正價差」之間的關係
→「遠期契約未實現的利潤」與「期貨每日已實現損
益」間時點出現重大的缺口。
信用風險 (credit risk)
 遠期供油契約的信用風險:客戶眾多信用方面參
差不齊,向銀行融資不易,信用風險較高。
 石油期貨契約的信用風險:保證金追繳制度,信
用風險較低。

完全避險風險 表6、絕對價格波動程度
 避險比率達到100%→「避險過度」
距期約到期日
熱油標準差
汽油標準差
 想達到損利相抵→必須即期價格與遠期價格間是
一個月
4.91
4.03
「完全正相關」
二個月
4.91
3.53
 「完全正相關」不合常理
→因價格波動擴散效果
三個月
4.7
3.19

六個月
3.36
3.23
(單位:美元/桶)
伍、MGRM避險案例結論
1.
避險過度:100%的避險比率
停損過度:買進的期貨部位砍在最低點
 MGRM的避險成本平均每桶18美元,
 出場時的平均價格每桶14美元
 1993/12~1994/8,原油價格由每桶13.91美
元漲至19.42美元
→最壞的時間出場
2.
遠期契約不對等條款
 油價上升:與客戶簽定「選擇提現」
 油價下跌:客戶也必須增提期貨被追繳的保證
金
3.
4.
欠缺完善的財務援助計劃
5.
董事會與經營階層的溝通問題
相似案件—2004年中航油事件
 規避航油價格風險進行石油期貨交易
 預測錯誤2003年石油價格走勢
看低卻飆升

→避免權力集中在個人身上、控制內部風險、使董
事會了解經營者的投資策略
THE END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