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File

創意氛圍
講者:陳朝興 Chaunsin Chen
大葉大學藝術暨設計學院教授
中原大學景觀系副教授
資料整理:
興趣的起源
興趣的起源
對城市創意與創新氛圍的興趣,源自今昔世界
各地的部份城市與地區開發上,採用非傳統、
富創意的策略,有效地在城市的「基因碼」中
深植創意,並獲得顯而易見的成功。在它們的
環境中,無論組織文化、領導階層,或是某些
特質都能加以運用;而與此相關的,就是諸如
矽谷、第三義大利的艾密利亞─羅馬涅附近等,
全是網路高度連結、無階級的創新地區。在這
些地方,規模往往相當小的私人企業,因置身
技術日新又新,又有專業支援服務的環境中,
而得以欣欣向榮。
興趣的起源
矽谷這個詞最早是
由Don Hoefler在
1971年創造的。它
從1971年的1月11
日開始被用於《每
周商業》報紙電子
新聞的一系列文章
的題目──美國矽谷。
之所以名字當中有
一個「矽」字,是
因為當地的企業多
數是與由高純度的
矽製造的半導體及
電腦相關的。而
「谷」則是從聖塔
克拉拉谷中得到的。
興趣的起源
如今,必要支援服務的概念,已由創投資本家
或配銷連鎖店的出現,擴及至對文化設施與城
市繁華的需求。這些往往產生自文化企業家、
藝術型態、社會活動,以及良好的住宅、交通、
保健設施等攸關生活品質的更舒適環境。在非
工作背景與公司行號間,城市氛圍有必要提供
建立網路的機會。這或許包括在咖啡館、音樂
會、健身俱樂部,或學校等地點邂逅的能力。
重要的是,要找出哪種城市環境能促進這類互
動。
興趣的起源
公共介入透過規範、獎勵制度,還有改變組織
文化,得以幫忙製造這類氛圍。最初強調的焦
點,大都在透過會計中止或批准計畫,為小企
業營造能欣欣向榮的氣象。隨著生活品質問題
發揮作用,其他介入工具也開始受到評估。在
一個極端,這包括建立諸如公共交通,或是整
修、再利用老舊工業建築等硬體基礎設施;在
另一極端,則是發給餐廳或咖啡館開店執照,
以形成較活耀的社會生活等議題。
興趣的起源
在越來越多人列之為創
新氛圍的西雅圖最近掀
起一番討論,探討市民
群起行動,迫使市府當
局同意,在全市興建美
國第一條單軌鐵路的議
題。他們主張在於對維
持當地的經濟地位來說,
藉由公共交通所確保的
城市生活品質,已日益
不可或缺。
西雅圖單軌鐵
路建於1962年
什麼是創意氛圍?
興趣的起源
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是種空間的概念,可
能指建築群、城市的某處、甚至整座城市或區域。
它涵蓋了必要的先決條件,足以激發源源不絕的
創意點子與發明的一切「軟」「硬」體設施。這
類環境是實質的,是一個讓關鍵多數企業家、知
識分子、社運人士、藝術家、行政官員、政治掮
客或學生等,得以置身其間運作的開放式國際環
境,也是一個能互動,激發新創意,並創造工藝
品、產品、服務與機構等,繼而使經濟成功的地
方。
興趣的起源
所謂「硬體」基礎設
施,就是諸如研究院
所、教育機構、文化
設施、其他集會場所,
以及像交通、衛生、
便利設施的支援服務
等,種種建築與機構
的網路。至於「軟體」
基礎設施,則是關係
結構、社交網路、社
會關係、人際互動等,
得以鞏固並促進個人
與機構間創意流通的
系統。
興趣的起源
這是藉由面對面或資訊科技來形成,使傳播網發展
更為廣泛,以促進商品與服務交易。這些網路或許
包括如俱樂部、酒吧定期聚會、非正式交際等社會
網路;商業俱樂部、行銷聯盟等共同利益網路,或
是涉及財務支援架構與計畫的公私合作夥伴,藉此
以充滿創意的方式,結合公、私資源與創意人才。
興趣的起源
位居創意氛圍核心的網路連線能力,需要彈性組織
去培養高度信任、自我負責感,並建立不成文、但
卻強而有力的原則。這包括為了大我而樂於分享,
樂於對網路的成功有所貢獻。至於創意網路的健全
與繁榮,主要取決於各企業的成功。除非那氛圍欣
欣向榮,不然身為其中一份子的靈感泉源將枯竭,
而純粹的私利則會導致這氛圍每況愈下。
皮克斯(Pixar)的
分鏡、故事、
角色討論過程。
藉由討論,激發
靈感創意
興趣的起源
信任是創意氛圍運作方式的中心特色,能產生一連
串的創意與創新,而藉由它們的散播和接納,又能
激發更多創造的良性循環。這類系統相關規定的優
點在於原則,如網路比個人需求重要,還有在應用
時要保持彈性等。
興趣的起源
創意氛圍需要能在工作項目與企業之間、之中輕易
轉換。在持續僵化的勞力市場,藍白領和研究人員
彼此涇渭分明,要做到這點可說難如登天,以致會
葬失源自溝通的潛能。同樣的,如公、私領域或恐
外症等方面間的偏見,也會導致無能效應。要使這
類氛圍欣欣向榮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合作性競爭
的文化。
藉由歷史營造的創意氛圍
興趣的起源
傳統上,城市是由文化、智識、
技術、組織等方式創造出來的,
並營造氛圍去加以配合。由於
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技術和
組織這兩者已變得日益重要。
此外,20世紀時,在文化產業
興起的狀況下,文化與技術的
創意、創新有合流的傾向。這
些連結關係有助於發展新的綜
效,以逐步形成需要新組織、
經濟及政治形態的新產品、新
服務。彼得‧霍爾在《城市文明》
(Cities in Civilization)裡便善加
概述了它們的動能。
彼得‧霍爾(Peter Geoffrey
Hall,1932~ ),英國城鄉規
劃專家、地理學家。
1991~94年間,曾任英國官
方政府城鄉策略規劃顧問。
興趣的起源
在雅典、羅馬、佛羅倫斯、倫敦、維也納或柏林等城
市,智識與文化活力要達到高潮,得靠迅速、徹底的
經濟及社會變革;而在促進並投資新創意,尤其是藝
術創意上,額外的資源就變得舉足輕重了。
「保守與激進勢力間的緊張關係經常令人苦惱」(霍
爾,1998年),而這些勢力在智識領域彼此角力,由
於激進勢力新崛起,具偏狹或外來性,因此往往覺得
遭排拒於既定的體制外。猶如與既有主流秩序建立關
係,以接觸更廣大社會的能力那般,接納「外人」或
激進份子,也同樣不可或缺。
興趣的起源
西元前500年時,克利斯
提尼(Cleisthenes)在希臘
所制定的民主憲法,是項
有助於當地活力與成功的
社會政治創新。它不僅為
更廣大的民眾帶來發言權
和影響力,也有助於擴大
一個不斷增加新產物、商
品、創意及靈感的帝國。
然而,與希臘帝國少數派
的額外接觸,也導致不穩
定,繼而為哲學家與文人
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克里斯提尼是古代雅典政治家,因西元
前508年對雅典的政治機構進行了改革,
將其建立在民主的基石上而為人所知。
興趣的起源
18世紀時,英格蘭文學與
藝術氛圍的發展,則與在
新興商業社會中,宮廷和
正形成的中產階級之間,
彼此政治及經濟力平衡的
改變有關;而其中具決定
性的,就是讓新型態文學
與表演藝術發展的「自由
憲法」(free constitution)。
也因此,倫敦成了歐洲成
長最快的城市,在自續的
循環下,如磁鐵般吸引來
藝術家和音樂家。
工業革命約於1750年開始於大英地區。工
業革命的展開有多種原因,其中,封建制
度的結束就是一個明顯的工業革命導火線。
隨著封建制度於18世紀初在西方消失,貴
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種特權(例如貿易
的專利)也隨之消失。這些改變推動了自
由貿易,形成了更大規模的市場,使工商
業的發展更為蓬勃。
興趣的起源
1880年到1914年間,隨
著帝國衰微不安所導致的
社會、制度、政治結構失
衡,維也納就成了創意中
心。從經濟、醫學、哲學
到精神病學、表現和視覺
藝術;城市規劃及建築等,
它促使種種無關的領域重
新思考。位於這熱烈活動
的核心,並有助於「正面」
不穩定性的,正是文化創
意團體,還有舊社會機構
間的鬥爭及世代衝突。
哈布斯堡的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的維也
納。西元1914年,哈布斯堡皇儲斐迪
南遇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歐洲權傾一時的哈布
斯堡家族也就此畫下句點。
興趣的起源
在這情況下,咖啡館文化就成為柏林、維也納、慕
尼黑、布拉格、蘇黎世等中歐各地的共同特色。也
就是從那時起,咖啡館文化成了世界各地創意氛圍
的重要特色。咖啡館為知識份子、新聞從業人員;
藝術家、科學家,甚至商人,提供了每天與人接觸
的場所。它們形成綿密的網路,以傳播創意點子、
知識與技術專業,並成為能克服階級差異的熔爐。
興趣的起源
技術性創新城市的歷史較短,
在這些如曼徹斯特、格拉斯
哥,或底特律等的邊緣化都
市,擁有「住在外圍城市、
身為外人的改革者」。這些
城市並非徹底疏離,而是樂
於冒險,較不受老套的做事
方式拘束,而且大都具備平
等主義架構、獨立自主的精
神,以及自我實現和開放性
教育的架構。它們將基礎建
立在技術能力上,較少投入
原始的創新,而較致力於下 工業革命期間使曼徹斯特自十八世紀
起成為工業城市,大量紡織廠在此設
游的創新,與市場的步調一 立。戰後的曼徹斯特工業開始式微,
但曼市的大城市地位依舊不變。圖為
致。
別具特色的曼徹斯特公民中心。
興趣的起源
洛杉磯後來在電影與娛樂業稱霸,就是結合文化融
合及技術創意的範例。原本遠離傳統的權力與財富
核心而被視為暴發戶的洛杉磯,如今藉由結合流行
文化及科技,將創新與廣大的市場作相連結。
著名的好萊塢位於洛杉磯市境內
興趣的起源
在城市中產生的技術─組織性都市創新,需要解決
城市由於建立下水道系統、處置廢物、公共交通、
新建築技術、住宅供給、金融創新、支付新興基礎
建設等需求所出現的成長、發展問題。從古羅馬到
倫敦、紐約和現代斯德哥爾摩等城市,始終都是這
方面的佼佼者。有關城市永續性的論述,則已為這
類創新製造了新動力。
興趣的起源
以1998年魏哲克
(von Weizsäcker)等
人為羅馬俱樂部
(club of Rome)執筆
之作《四倍數:資源
使用減半,人民福祉
加倍》(Factor Four:
Doubling Wealth,
Havling Resource
Use)為基礎的概念,
也已經確立。
魏哲克(von Weizsäcker)是德國的政治
家。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曾於
1981年任西柏林市長,1984年至1994
年擔任德國聯邦總統
興趣的起源
《四倍數》一書中指出,
藉由運用「以少作多」
的原則,可以從目前所
利用的資源中獲取至少
為原本四倍的財富。由
於這概念具有獲利潛能,
在使企業更能永續的自
利訴求上,便顯得格外
富吸引力。同樣的,這
以永續為導向的創意能
否成功,將取決於環保
份子與自由市場人事角
力的結果。
興趣的起源
筆者在「傳通媒體」的許多研究中,就證實了此
一衝突趨勢。我們發現,在赫爾辛基、哈德斯菲、
曼圖亞、阿得雷德等世代觀念與價值觀分歧的地
方,理解上根深蒂固的摩擦與隔閡,往往和年齡
無關,而與對生活的觀點息息相關。改革者對構
想和策略有默契。
整體而言,在心態、價值觀與人生觀上,體現了
世代交替。在某些狀況下,連各方所用的語言也
是天差地別,而缺乏溝通的共同基礎。猶如霍爾
所說,「創意城市並非穩定、安逸的地方,但也
絕不能完全脫序。在這個地方,既有秩序不斷受
到創意新團體的威脅。」
興趣的起源
置於下一波創新浪潮,
將自然地與資訊科技、
聯合電信的創新意涵息
息相關,也就是說將電
視、電腦融入多媒體。
其中最重要的是,唯有
它們與身為潤滑劑、催
化劑的社會和政治結合,
才能發揮最強大的動能,
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原
則上,這讓「距離限制」
得以終結,並發展電子
通勤(遠距離辦公,
telecommuting)。
興趣的起源
諷刺的是,由於群聚與
集中效應,這很可能導
致城市文藝復興,也就
是城市在剷除污染性產
業之後,其保有的吸引
力竟來自需要面對面接
觸的活動。這些靠藝術
家和新媒體事業而脫胎
換骨的地方,往往被稱
為「文化區」。
2009年,在台北華山文化園區舉辦的
奔牛藝術節
文化產業區
文化產業區
20世紀末時,「繁榮的
數位經濟」形成風行全
球的生產文化區,或創
意產業區等概念;這包
括從倫敦塔橋區磚巷,
到提堡普羅聚落(pop
cluster);從柏林哈克夏
社區(Hackische Höfe)
到約翰尼斯堡的新鎮
(Newtown)、紐約矽巷,
或是阿得雷德的倫敦東
街(Rundle Street East)
等地。
Rundle Street East,這裡聚集了各色
俱樂部、酒吧、咖啡屋、餐廳和旅館
。
文化產業區
Hackesche Hofe ,由舊社區改建, 一 共 有 8 座 building , 每 座 大 樓
都 最 少 有 3 層 高 , 集 餐 廳 、 戲 院 、 boutique 和 理 髮 於 一 身
文化產業區
這名詞十分受歡迎,
任何沾得上邊的文
化設施如今都被稱
做為「文化區」,
無論從阿姆斯特丹
的博物館區
(Museumplein),
到僅消費文化而非
創造文化的巴爾的
摩內港(Inner
Harber),都把它當
作打造品牌的手段。
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
丹的一個廣場,周邊有4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
(Rijksmuseum)、凡·高博物館、市立博物館
(Stedelijk Museum)和鑽石博物館。廣場改建於
1999年。用於節慶活動。美國領事館也設於此處。
文化產業區
巴爾的摩內港(Baltimore Inner Harber)是美國1700年代的主要海港。
文化產業區
美國的文化產業才剛超越飛機,成為首屈一指的出口
吸金機,並雇用了全國逾10%的人口,有人甚至還說,
這比例高達20%(普萊特,1998年)。在歐洲,這數據
約為5%。以英國為例,從1980年代初起,音樂輸出
便高於工程輸出。
音樂產業是英國最大產業以及文化創意要素之一。包含了作曲家、製作人、音
樂出版、藝術者、演唱會宣傳、唱片公司、網路音樂公司等。
文化產業區
這些產業包括音樂、出版、影音、多媒體、表演、
視覺藝術和工藝等。它們涵蓋諸如設計、工業設計、
圖像、時尚等領域,在這方面創意置入是提高其他
產品價值一種間接、但舉足輕重的方式,若缺乏這
要素,將減損那些產品的暢銷性與效能。
文化產業區
整合藝術產業與
電腦通信,並藉數位
化讓它們相互交流,
已使它們成為新經濟
的新動力。這產業的
形象不僅吸引遷移而
來的企業與觀光客,
也增加了間接的經濟
獲利。數位化是變革
的關鍵動力:影像、
聲音和文字都轉為二
進碼語言,繼而得以
無限地加以運用、混
合,並廉價地複製與
傳輸。
數位化是變革的關鍵動力:影像、聲
音和文字都轉為二進碼語言,圖為科
技藝術作品。
文化產業區
在電子通勤模式中,新數
位媒體經濟得以發揮效用,
但大半卻是在沒有公共介
入下,於風格特殊、舊工
業建築得以再利用的市區
裡欣欣向榮。甚至在美國
這個全球網路最發達的社
會,軟體與多媒體公司都
受到吸引,進駐如不久前
仍是一片破敗的舊金山
「多媒體峽谷」
(Multimedia Gulch)倉庫/
工廠區等地方;紐約的矽
巷,以及倫敦的哈克尼與 2009年,在台北華山文化園區舉辦的
奔牛藝術節
豪斯頓也都是如此。
文化產業區
反之,雪菲爾則在公家領導
下,1980年先有鉛廠藝術中
心(Leadmill Arts Center)開
幕,接著又有紅帶(Red
Tape)這英國最大的市區彩排
、錄音和聲音訓練設施跟進
。由於他們擁有一整批舊工
業建築,因此得以設立名為
「工作站與連線工作空間」
(workstation and wired
workspace)的影音事業中心
,而最近又設立了「國家流
行音樂中心」(national
2009年,在台北華山文化園區舉辦的
center for popular music) 奔牛藝術節
。
文化產業區
創意產業不僅在雪菲爾促成驚人的實體更新,也
在不可能的地點催生了工業區。其中的癥結在於,
公家是否能介入,以設置這類區域。在世界各地
的已開發國家,當局都尋尋覓覓,希望能找到文
化與數位聚落,「為夕陽工業注入活力」,並使
「數位菁英不僅自視為充滿夢想的藝術家,更是
苦幹實幹,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家」
(引述自羅伯‧布朗Rob Brown在
[email protected]發表的「人人都需要時間面
對面(everybody needs face time)」)一文。
文化產業區
也就是在這些「創意氛圍」中,對文化敏銳的
「科技人」既能與其他文化工作者合作,又能享
有「面對面時間」,以激發同業的活力。而身為
「無重量經濟」最佳範例的多媒體,便是藉由社
會網路、組織及機構的存在、市場的接近,以及
與供應商間的跨國貿易等,在空間上自我深耕。
至於在什麼狀況下,決策者設定某地為文化區才
有用,還有何時基於城市的利益,要打定主意不
這樣做,都取決於更廣泛的判斷城市整體的前途。
有時將資源集中於某地區,會導致其他地區衰微。
在那些較不具關鍵多數,或是較不知名的地方,
鼓勵群聚和發展品牌,就可能比較有利。
歷史轉折的意涵
歷史轉折的意涵
這裡顯現出四大結論:
1.
城市要維持未來的創新地位,就需要在智
識、文化、科技、組織等所有層面,而不僅只是
其中的一個層面,保持創意與創新。在永續性被
定義為涵蓋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等包羅
萬象概念的狀況下,結合文化與科技的創意,一
如我們目睹多媒體與城市創新的結合,得以提升
城市的永續性,而這將是一大關鍵。
歷史轉折的意涵
2.
在城市背景下,需要將創意與創新視為一
全盤性、整合性的流程,這流程涵蓋了經濟、政
治、文化、環境、多元社會創新的每個面相。屆
時,城市才能因應全球變革帶來的緊張與壓力,
並保持效率與功效。
歷史轉折的意涵
3. 有必要強調「較軟性」的新型創意與創新,
鞏固城市身為包容、開明環境的角色。或許最重
要的課題,就是解決社會凝聚、社會分裂,以及
跨文化瞭解等問題。在世界生產新秩序的觸發下,
導致全球化、資金迅速流動、人口大量遷徙等,
這讓城市、國家各組織間,以及各文化間的相互
了解,變得更舉足輕重。無論波士尼亞、東帝汶
或是盧安達,都是未以關懷、一貫方式處理這些
問題,而導致種種後果的赤裸裸例證。社會文化
必然會變得更多元化,這可以從正面或負面的角
度來看這點。至於未來的因應之道,就是視這問
題為機會,而非威脅;但這卻是知易行難。
歷史轉折的意涵
4.
諸如西雅圖、波特蘭、溫哥華、墨爾本、
蘇黎世,或佛萊堡等許多嶄新的創意、創新城市,
都全神貫注地經營高品質生活。它們尋求藉由結
合永續性、社區授權及嚴格的標竿管理計畫,使
經濟創新問題環環相扣,以驅動當地城市的發展。
它們以高品質生活為競爭工具,來加強當地的經
濟與社會動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群組並不代
表較廣泛區域的核心區動城市(舊金山、洛杉磯、
雪梨等),而是嘗試尋求新利基的「次要」城市。
歷史轉折的意涵
當然,營造創意氛圍的方式不只一種,而這類氛圍也
越來越不是單靠技術來驅動。整體而論,城市參與者
的多元化網路建構,如大學與產業間的連線,都舉足
輕重。歷史證明,一流的大都會均維持卓越的創意氛
圍,尤其當重心放在經濟創新上時就更是如此,而這
純粹是因為它們增進了建立網路的能力。然而,其中
其新意的,便是認清容許創新的「較軟性」、較微妙
條件。
創意氛圍的特質
創意氛圍的特質
諸如安德森(Andersson)、霍爾(Hall)、托恩維
斯特(Toernqvist)、艾達拉特(Aydalot)等城市思
想家都認為,創意氛圍的主要特質包括:
創意氛圍的特質
●當地具某種程度的原創、深厚知識、現成的技術與能
力,還有身懷互相溝通需求及能力的人;
●健全的金融基礎,不受嚴格規範,容許實驗性空間;
●決策者、商人、藝術家、科學家;社會批判者的自覺
性需求,及實際機會間存有某種不平衡;
●面對有關未來文化、科學與技術領域變遷的複雜與不
確定性,當地具備因應的能力;
●無論內外,都具備非正式與自發性溝通的高度可能;
是個迎合多元性和多樣性需求的環境;
●是個在多領域及動能上具綜效的環境,尤其能結合科
學與藝術的發展;
●最後,就是結構的不穩定性。的確,有時在控制的環
境下,如環保運動本身的需求,會在目前現狀與未來可
能之間製造不平衡。
當地人有所寄託
當地人有所寄託
縱使在網路世界,主要靠一連串「非交易式」相互
依賴的地區,依舊具有與時並進的重要性(史托波
Storper,1997年);而這在地方層次的依賴,是靠
高度集中在一個地區的活動,促成結合組織、技術
與個人學習所建立的。因此,全球化與地方化並不
相斥。某些地區會成為「熱點」(hot spots),則取
決於特定地方的蛻變與相互聯繫的動能。
當地人有所寄託
重要的是,不斷有新企業成立以及許多企業活動進
行;而且一如在新的媒體產業集中那般,擁有經驗
豐富、能把握新技術與商機優勢的人才。這不僅在
特定地區誘發群聚效應,也為有用的社會和社區發
展模式製造了條件。至於群聚的誘因,可能從需要
整修的廉價建築,親近政府研究機構及主要大學,
高人口比例的當地工程師、科學家或具文學意識者,
到可利用的創投資本不等。
當地人有所寄託
寄托感要靠「制度厚實」(institutional thickness)
來促進(阿敏與綏夫特Amin and Thrift,1994年)。
制度厚實是個有趣的概念,也是一種在全球「保有
地方」的手段。這涉及結合諸如機構間的高度互動、
政治層面的集體代表文化、產業共同目標感的培養、
共享文化準則與價值觀等要素。單單有地方機構網
路,還不足以維持一個地方的成功;還必須依賴社
會風氣和建立制度的流程,來幫助營造這種氣氛。
就是靠這種「厚實感」,才能再繼續激發創業精神,
並加強當地深耕產業的同時,也促進信任關係、資
訊交流及城市繁榮。
當地人有所寄託
某種程度的制度彈性是「制度厚實」的另一項成果;
當組織能力置身創意氛圍中時,遠比身在他處更能
迅速發揮學習與應變力,這可說是顯而易見的。根
據「新經濟」(new economy)邏輯運作的多媒體公
司,目前已成為一股創新力,不僅傳播新技術,也
打破了傳統的勞工關係模式,而且至少未來十年都
將是如此。
當地人有所寄託
由於電子工程不斷被迫因應新技術挑戰,因此引發
出一長串創新。就以格拉斯哥的造船業為例,工業
革命時期,關鍵的風雲人物充當「大師」,指導一
群「學徒」,讓它們日後自立門戶,以所學為基礎,
試圖精益求精。
創意永無止境?
創意永無止境?
「或許無論何時何地,都沒有城市能設法長久維持
創新……歷史上的例證不勝枚舉。在文化領域,有
諸如西元前5世紀的雅典、15世紀的佛羅倫斯、18
世紀的維也納等地,在技術領域,則有諸如18世紀
的曼徹斯特、19世紀的柏林、20世紀初的底特律等
地;這些城市都是大約歷經數世紀後,創意光芒似
乎日驅黯淡。的確,反證十分罕見:如倫敦、巴黎
等重要的歐洲首都,還有如紐約、洛杉磯等知名美
國城市,似乎往往藉由吸引外地人才,或是透過其
在行政機關與政府中的重要地位,有效吸引那類人
才的獨占地位,而得以持續保有某種創意潛能。」
資料來源:霍爾,1998年。
創意永無止境?
維持良性循環
維持良性循環
在成長的年代裡,這些要素以相互強化的方式發
揮效用,以製造某種顛峰造極的自信與成就感,
而在衰退時期,由於狀況相互延續的模式使然,
相對則使問題與日俱增。良性循環可能變成惡性
循環,開放與合作可能成為封閉、自衛與競爭。
城市置身生存與節約模式下,難以維持創造動能。
創意氛圍是令人不安的地方,既因應,也製造需
結合緊張與安逸間必要平衡的不穩定;合作與競
爭並存。至於城市策略家的任務,就是如觀察市
場的投資分析師一樣,去解讀這些潮流。
利用創意誘因
利用創意誘因
在成長的年代裡,這些要素以相互強化的方式發
揮效用,以製造某種顛峰造極的自信與成就感,
而在衰退時期,由於狀況相互延續的模式使然,
相對則使問題與日俱增。良性循環可能變成惡性
循環,開放與合作可能成為封閉、自衛與競爭。
城市置身生存與節約模式下,難以維持創造動能。
創意氛圍是令人不安的地方,既因應,也製造需
結合緊張與安逸間必要平衡的不穩定;合作與競
爭並存。至於城市策略家的任務,就是如觀察市
場的投資分析師一樣,去解讀這些潮流。
無法避免的壓力
無法避免的壓力
需要
我們都知道,需要為發明之母:
有兩個例子便說明了這點。在北
極圈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由於
發現礦產資源,促成這些極端環
境下生活方式的發展。對保暖技
術的需求,幫助赫爾辛基的百特
柯(Partek)成為全球最大的營造
與絕緣材料公司之一。
無法避免的壓力
在另一個極端,澳洲中部的庫柏培迪(Cooper
Pedy)天氣如此炎熱,居民都住在地下尋求舒適
感,就像以往那樣;
無法避免的壓力
一千五百年前,在土耳
其迪馬尤圖庫
(Demayutuku)上下高十
層的地下城市,便有一
個居民多達9千人的社區。
如今這種古老的居住型
態,又藉「穴居」
(earth sheltering)等另
類社區及建築再掀流行
風潮。
無法避免的壓力
匱乏
紐約客為了追求空間而向上興建,並在那過程中發
展新建築與專案管理技術。在能解決風阻問題的條
件下,日本企業研究興建高達1公里的大樓。在阿
姆斯特丹,停車空間有限,但由於水源充足,對策
就是興建水上停車場。
無法避免的壓力
能源價格節節上揚已促使業者投資太陽能、風、浪
潮等的再生能源。在雅典北方18公里的郊外,工人
新村萊科夫魯西(Lykovrussi)已能供應太陽能給435
棟公寓。節能建築和太陽能以較低價格,供應了所
有能源需求的80%。
無法避免的壓力
過時
在更換技術、設備或建築
的需求下,製造了重新思
考的空間。埃姆瑟園區不
環保的焦化設備,已由利
用多餘熱能以製造新能源
的新技術所取代。式微產
業的廢棄建築則提供了在
改建製造廠、工廠、或輕
工業區中居住和工作的新
型態。我們特過諸如倉庫
生活(loft living)等概念,
還有審美觀及生活方式,
改變了對工作型態與生活
空間的觀念。
LOFT,字面意義是倉庫、閣樓的意
思。
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LOFT這種居
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國紐約出現。 當
時,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利用廢棄的工
業廠房,從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
交、娛樂、收藏等各種空間。
意外與不可預知
意外與不可預知
發現
就某些方面來說,發現的影響力顯而易見,但它們有
時引發的連串創新,卻比較難以預測。發現電力無法
預知從收音機,甚至到電腦等的連串發明;由於電力
的無形,令人看不清它在現代生活中如何無所不在。
反之,發現石棉的負面影響,便戲劇性地改變了營造。
至於塑膠袋這看似微不足道的發明,則製造出從包裝、
購物到廢物處理等,由基礎到消費主義的連串社會創
新。在芬蘭北部的席凡其拉(Syvankyla)意外地發現
金礦,則激發了許多城市生活創意,例如隔熱泥炭屋
頂住宅等。
意外與不可預知
意外與不可預知
運氣
天才受啟發,或是靈光乍現等,這種對創意產生的傳
統解釋大都令人懷疑:但這些創意有時的確會出現。
城市領導人遭遇狀況,使他們能以新觀點來看自家城
市,這類軼事更是不勝枚舉。英國前環境大臣夏舜霆
(Michael Heseltine)在視察利物浦暴動災情時,曾說
過這一番話:結果是對城市更新許下重大承諾,而這
促成「城市挑戰」(city challenge)創舉;對英國而
言,它具有需要公、私、志工領域共同合作等創新特
色。
意外與不可預知
世界銀行總裁詹姆斯‧沃芬森(James Wolfensohn)在
烏茲別克時,曾因一名男孩不顧自身一貧如洗,卻按
照傳統習俗致贈禮金而深受感動。於是,文化與習俗
的重要性大獲強調,並促使文化在開發上的角色重獲
評估;而對銀行來說,要將這創新融入運作卻是困難
重重。至於在較日常的層面,1934年,哈利法克斯
(cats eyes)於是「靈機一動」,想到如何運用反光玻
璃來反射燈光的原理,這幾乎不花分文,就改變了城
市夜間指引方向的方式。
野心與抱負
野心與抱負
機會主義、企業主義和追求獲利
無論成敗,競爭力行動是最基本的創造誘因之一。
1970年代末,身為微電腦先驅之一的克萊夫‧辛科萊
(Clive Sinclair),曾試圖製造城市動力機車C5,儘管
這嘗試遭遇狼狽的失敗,但並未嚇走其他相同的嘗試,
反正遲早總有一個會成功。
野心與抱負
從伯明罕迪格貝斯(Digbeth)到約翰
尼斯堡新鎮,老舊內城文化區的興
起,往往是靠創新的房地產開發商,
還有新媒體藝術家及設計師按照本
身的商業議程,結合彼此的幹勁與
創意所促成的。隨著這些生產中樞
成為新零售中心,其生氣蓬勃的環
境不僅製造出更多綜效,也促成更
多下游的創新。
以企業精神應用新社會「技術」法,
例如哈里森‧歐文(Harrison Owen)能
迅速讓數百人參與決策的「開放空
間」(open space),便能一如在南
非村鎮與美國城市所證明的,去發
揮城市影響力。
競爭壓力
競爭壓力
城市進步是由城市競爭所造成的,而對競相爭取
投資、技術性勞工;國際觀光活動的城市來說,
創意更是不可或缺。在的確對內投資時,許多因
素都舉足輕重;其中最明顯的是勞力成本,但技
能與彈性也日趨重要。對於並未加入世界聯盟或
是次要核心都市來說,諸如新加坡或雪梨,展現
獨特性的競爭十分激烈。除了各大城市都該有的
文化、商業設施外,主要的課題在於顯示與眾不
同;這已促使各城市重新評估自身的資源與潛能。
巴賽隆納或畢爾包(Bilbao)成為世界焦點的方式,
證明了創意的價值。
競爭壓力
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始終是建築,如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設計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或是巴塞隆納在公
共場所大膽使用塞拉(Serra)、波拉克(Pollock)、
埃恩沃斯(Ellsworth)與米羅(Miro)等藝術家的作
品。
競爭壓力
在英國,雪菲爾則是選擇所能找到的最逗趣建築
師奈傑爾‧科茲(Nigel Coates),來設計當地的國
家流行音樂中心(National Popular Music
Center)。
參與和集思廣益
參與和集思廣益
辯論
儘管有明顯如排除女性等限制,雅典的辯論文化
仍促進了高度的城市創意:針對相反觀點的解釋、
思考、質疑;爭論等,有助於城市社會的發展。
西元前510年,由克利斯提尼所「創造」的民主,
便是具備充分的生活、發展潛能與適應力,而得
以在2500年後,仍保有主要地位的原創性社會
創新。
參與和集思廣益
有關辯論文化一個叫技術性的當代例證就是矽谷,
它不斷促進討論與意見交流,但這不但催生了新
產品,也被視為創意氛圍的競爭要素。
城市願景
城市願景
願景等於城市任務宣言或經營計畫,從1970年
代發源自美國開始,願景就變得日益普遍。城市
願景與以規章取代抱負的地方架構計畫不同,它
是個激發變革動能的嘗試。願景開啟了橫跨現實
與期望的空間,也因此促進了創意反應。而成功
的核心要素之一,便是培養廣泛的制度化領導文
化,以促使自我不斷精益求精。藉由這種方式,
願景成為變革動力,而必須設法讓大眾參與、激
發一流創意;建立成功標竿,並誘發目標的設定。
向他人學習
向他人學習
卓越的決心
佛萊堡是德國南部擁有22萬居民的小城,如今享有
致力環保城市發展的世界美譽。由於弗勞恩霍夫研
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這國際性再生能源研究
機構設於佛萊堡,至今已吸引來諸如生態研究院
(Öko-Institute),還有建立最佳城市環保策略資料
庫的地方環保創舉國際中心(ICLEI)等創新機構。
向他人學習
而在這群聚效應下,鞏固了佛萊堡身為實驗性生態
城市的地位:它擁有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太陽能展示
屋(設於1978年),以及透過大眾運輸、騎自行車、
運用建材等方式節能的堅定地方環保政策。這建立
了有關技術示範、提高自覺、大眾參與環保生活等
良性循環,同時還有來自全體居民的承諾。佛萊堡
對外界營造出該領域創新者的形象,繼而吸引來更
多人才、創意和資源。
向他人學習
羅凡尼米(Rovaniemi)拉普蘭大學(University of
Lapland)的北極中心(Arctic Center)扮演了類似的
實驗性角色,除了自稱為「耶老人的故鄉」之外,
羅凡尼米也突顯其北極圈城市的利基為手段。從保
暖建築與衣物到通訊技術等,因應寒冷與距離已成
為他們的賣點。研究資源分散在各產業,但卻具有
地理群聚性;此外,它藉由個人互動、職務輪調、
專注研究技能等,強行發揮創意。
向他人學習
矽谷原本靠著與史丹福大學近水樓臺向外發展,其
中國防公共研究經費就是一例。類似的公私合作群
聚效應,正足以說明洛杉磯、舊金山灣區,還有波
士頓周邊128號公路區,因身為新媒體產業中心,
改變當地的城市結構、環境與聲譽,而得以崛起的
事實。此外,源自國防工業的一連串創新,後來都
改作民間用途,其中甚至包括最重要的網際網路。
向他人學習
來自外界的靈感
他人的創意往往是激發自身創意的有效工具,尤其
在共同經驗上更是如此。無論是進修、參訪、研討
會,都能先培養姓名熟悉度並建立個人關係,繼而
促進合作,並大大地激發變革。「傳通媒體」對瑞
典城市圖書館員的一項創新調查發現,最有效的活
動,就是聯合參訪國外其他充滿創意的圖書館。
1980年代中期,為數60人的查塔諾加市
(Chattanooga)決策者參訪團曾赴印地安納波利
(Indianapolis),以視察當地的重建流程,以及它如
何將重大議題去政治化。
向他人學習
而在了解印地安納波利的過程中,雙方不僅對彼此
有所認識,也為查塔諾加創投家(Chattanooga
venturer),還有當時的「Re-vision 2000」奠定了
基礎;1996年在伊斯坦堡舉行的「世界最佳居住環
境策略獎」(Habitat World Best Practice award),
查塔諾成了12個得主之一。
向他人學習
意外的聯繫
結合不同的領域或者是人,不僅能擴大眼界,也能
激發嶄新的創意。由作家擔任評審的衛爾康信託科
學藝術(Wellcome Trust SCI-ART)競賽,便藉由兩
年內獲得四百多項共同提案,而成功拉近了科學及
藝術的洞見。至於評估第一年競賽所獲得的結論是:
科學家與藝術家間的合作過程,激發了「某種新創
意,並創造出某種源自科學和藝術心靈的綜合體」
(摘自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克萊兒‧柯
恩博士﹝Dr. Claire Cohen﹞對科學藝術競賽的評估,
1997年)。
向他人學習
同樣的,讓藝術家參與城市更新,也可能產生意外
的結果。在西約克夏(West Yorkshire)的巴特力
(Batley),萊絲麗‧法蕾斯與一老舊住宅區的房客合
作,參與計畫的有居民、住宅區官員、規劃人員、
建築師、社區領袖與警察等,結果使建築及遊樂區
在環保上有所改善,諸如偶戲、節慶等活動對當地
的自尊、社會凝聚力及活力也產生正面影響。
向他人學習
柏林的車輛共乘
從1990年開始,具有德文雙關語「城市交通車」,
以及「替代車」含意的私人創舉「汽車共乘組織」
(STATTAUTO),已然成為德國最大的汽車共乘企業,
旗下有4000名會員。全市分設有40個派車站,到每
站的平均車程為10分鐘,共配備140輛車,並都集
中在人口稠密的內城區。1996年時,汽車共乘組織
減少了51萬車輛公里,並促使每年減少80.32公噸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該組織一輛共乘車每年行駛的
路程為3萬公里,平均乘載2人;相較之下,全國私
家車每年平均行駛路程為14500公里,平均乘載1.3
人。
向他人學習
例外狀況
例外狀況
政治變革
對創意實驗與不景氣來說,政治爭論狀況和社會政
治變革可能是沃土。柏林的戰後地位,還有後來以
統一城市之姿再現,為人製造了重新思考的機會;
儘管乍看之下,這社會─政治轉型過程是西德接掌
東德,但卻在公私領域營造了樂於接受新創見的氣
氛。它被視為一種實驗城市方案,社會與經濟福利
與環保意識結合。
例外狀況
例如,失業人士受雇進行全市能源稽核;當這計畫
喪失公共資金時,它也能設立專門事務。在克羅茲
堡(Kreuzberg)的103區,原本的佔屋族獲得所佔的
空間,並接受訓練,以將住宅改造成現代環保建築。
在前東德的海勒斯多夫(Hellersdorf),公寓都按高
環保標準加以整修。
例外狀況
政治危機
猶如在貝爾法斯特、貝魯特或塞拉耶佛,衝突有時
也會製造偶然的創新。在貝爾法斯特,當地政府為
了催生新合作架構,至於另一項創舉,就是在烏斯
特大學(University of Ulster)前副校長崔佛‧史密斯
(Trevor Smith)的鼓吹下,提案於史普林維爾
(Springvale)為貝爾法斯特的弱勢者興建大學。它
跨越西貝爾法斯特天主教與新教徒社區間的界線,
而在克服重大的障礙中,本身也不斷重新獲得定義。
例外狀況
最後它經認定為第一所「終身學習」大學,藉由採取
終身學習學分制等,讓學生在各階段取得資格的實驗。
這一項結構性替代案,將使70%未通過入學考試者得
以終身修習學分。較悲慘的是,這些麻煩製造了其他
創新,比如當地的外科醫生,因擅長處理暴力傷害而
世界知名。
改革領導階層
改革領導階層
準備行動
一如哈德斯菲經驗所顯示的,
變革可能產生戲劇性的影響,
並激發未確認的才能。1980
年代,哈德斯菲被視為英國
表現最差的自治市之一,而
拜認清必須徹底改變城市管
理之賜,十年後,它已成為
城市中的佼佼者。甫獲任命
的議會領袖和地方首長,立
即著手處理根深蒂固、以自
我為中心、並始終被視為問
題癥結的地方意識;他們也
鼓勵一小階層的人員離開。
改革領導階層
接著變革就被視為富有創意,諸如在發展企業運
作、區隔策略編制、概觀源自營運管理的思維等
其他方面,也都成為主流。門戶開放政策及訓練
議程,包括輔導以促進人員成長,則成了催化劑。
創意並非孤立的,最初需要有諸如勇氣、毅力、
說服力和政治技巧等特質,以促使人推動變革;
一旦推動,利益便有如瀑布般流洩而下,其中包
括一連串能確保承諾與人才的最佳管理技巧。這
增進了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跨部門運作,以及更
開放式的管理,並向下滲透到整個組織裡。一名
秘書在向部門主管提供意見後直言不諱:「要是
五年前,我會因為擔心丟工作而不敢說這些話。」
頌揚地方特性
頌揚地方特性
地方限制
當宗教、象徵或歷史因素凌駕「理性」決策流程
時,某些地方傳統,尤其是反映在制定法律中的
傳統,就可能引發充滿創意的反應。墨爾本的一
項地方法便規定,無論如何都要能看得見澳紐軍
團紀念館(Anzac Memorial),這導致數棟是中
心摩天大樓的一些特殊設計。另一項通過以維護
維多利亞時代天際線的地方法,則促使人發揮創
意,利用既有建築的後院空間;這樣一來,墨爾
本結合了獨特的大都會外觀,以及充滿親切感,
並適合步行的維多利亞空間。
頌揚地方特性
觀念的突破
觀念的突破
改變思維
重新界定問題能展現創新
行動的潛能。視廢棄物為
資源而非負債,便開啟了
無限可能,便開啟了無限
可能。德國多特蒙德的沙
恩霍斯特(Sharnhorst),
致力推動讓失業年輕人回
收廢棄物轉售。在葡萄牙
的奧伊拉斯(Oeiras),當
地的因應措施是後院堆肥
計畫。義大利帕馬(Parma)
是用來作為建材;而在里
米尼則是應用在農業上。
觀念的突破
1998年魏哲克等人出版的《四倍數:資源使用減
半,人民福祉加倍》一書,就是以50個實例為依據
的簡單概念。從工業革命至今,界定進步的始終是
藉助技術增加的勞動生產力,而《四倍數》卻重新
定義為「資源生產力」,證明規範與獎勵架構若鼓
勵有效利用資源,就能從現有的資源中獲取多達四
倍的財富。書中許多實例所呈現的,正是未充分為
人所知的最佳策略,其中包括電子交易在減少差旅
費上的角色、超級玻璃窗、整合性建築設計、雷達
木土塔零能耗住宅的日光照明與能源系統、家電用
品的節能,還有改變組織採購政策以要求具高效能
設施等。規範機制需要略為改變觀點,例如,提供
開發密度獎勵,以鼓勵住宅與工作場所共置;獎勵
大眾運輸的鄰近性;為有效使用能源設立退費制。
觀念的突破
比較簡單的改變,如減少勞工稅賦,並增加課徵資
源使用稅,都能製造廣泛的福利。即便使用更天然
的資源,仍要靠提升勞動生產力來促進產業發展。
「企業該放棄缺乏產能的資源利用,而不是勞動
力。」根深蒂固的作業方式「猶如惡習般控制」各
行各業;例如,建築師「是按照所使用,而不是所
節省的經費來獲得報酬,因此,效率能藉由使其為
較少費用而更刻苦工作,來直接減少他們的獲利」
(魏哲克等人,1998年)
觀念的突破
《四倍數》之所以創新,是因為它能建立有利可圖,
並得以持續的生態資本主義。這主義涉及城市事業
的所有要角、地方當局與消費者。由於它向下連帶
經濟、社會、生活方式等結構的創新,因此重心由
勞動生產力轉向能源生產力。這轉變將具有革命性。
其中的關鍵在於,建立計算實際生態成本的規範架
構,這將阻止企業挾著現有的競爭優勢去破壞環境。
從失敗中學習
從失敗中學習
失敗可能是創意的意外導
師,有時比成功更能發揮
強大的催化變革力;而成
功則可能導致劣行,使自
滿的氣氛瀰漫,並往往有
衰敗的傾向。其結果或許
是經過嘗試、驗證,但並
不適合眼前需求的被動式
反應。在洛杉磯或倫敦希
斯羅(Heathrow),擴建機
場以因應與日俱增的需求,
似乎是個顯而易見的對策,
但旅程與處理時間增加,
卻可能賦予較短程的火車
競爭優勢。
從失敗中學習
儘管失敗被視為負面,並令人不知所措,但區分有能
及無能的失敗卻有所助益。無能的失敗是輕率的結果,
例如,在未考慮當地狀況,以及其有效性或缺點的肇
因下,便效法零容忍政策,以試圖減少犯罪。無能會
導致重蹈公認的覆轍,如在高速公路旁興建住宅區,
將住宅與環境隔絕等。儘管這種作法對社會凝聚及犯
罪的影響眾所皆知,但卻仍繼續存在。
反之,縱使根據最佳策略與可用的知識,面面俱到地
考慮周詳,但仍舊會出現有能的失敗。然而,最佳策
略可能有不可預知的缺點,或是隨著狀況改變而不再
適合;戒備重重的購物中心可能導致犯罪增加,以及
附近地區擔心犯罪現象。失敗若處理得當,則可能促
使人坦然、有系統地分析肇因,並為後續的創舉從中
學習。在問題不該在於誰失敗,而在我們要如何因應
無法避免的失敗。
象徵性誘因
象徵性誘因
意向聲明
宣言、公告或聲明並
不像條約般具有法律
約束力,但它們仍能
作為號召點、活動或
標竿,以激發行動及
創新。1990年,針
對臭氧層所提出的蒙
特婁議定書(the
montreal protocol),
便讓人體認到建立環
保意識,以及研究消
耗量測率的必要。
象徵性誘因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簽署了公約,保護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從那時起,已有555處地
點被列為世界遺產,其
中包括100多個世界遺產
城市。這名單有助於促
進行動,繼而形成雙重
壓力,不僅使傳統建築
技巧恢復生機,也發展
出減緩毀損過程、穩定
地基,或甚至加速製造
泥磚的創新技術。許多
這類技術提升整體的建
築知識。
地方行銷
地方行銷
越來越多城市使用諸如「智慧」、「教育」、「綠色」
或「創意」城市等品牌定位法。這些行銷口號提高了
期許,並得以成為種種機制,以將策略重心放在縮小
吹噓與現實間的差距上。無論日本的掛川、加拿大的
艾德蒙吞,澳洲的阿得雷德,都尋求自身的「教育」
城市形象;因此,現實必須跟得上大肆宣傳。
地方行銷
圓滿執行的行銷活動能發揮龐大的乘數效應,如
現今馳名的格拉斯哥「更美好(miles better)」活
動,便成功地使人重新認識轉變中的城市。這項
活動搭配相關文化、對內投資的策略,幫助格拉
斯哥在1990年登上歐洲文化城市的王座。此一獎
勵不僅有助於吸引新人才到當地,更製造了創意
的良性循環,進而使它在1999年時,獲選為「建
築與設計城市」。在這些活動中,一直有項將格
拉斯哥營造為創意城市的實驗計畫,更廣泛努力
去發展基礎文化設施,或是催生更國際化的設計
企業。
地方行銷
越來越多城市使用諸如「智慧」、「教育」、「綠色」
或「創意」城市等品牌定位法。這些行銷口號提高了
期許,並得以成為種種機制,以將策略重心放在縮小
吹噓與現實間的差距上。無論日本的掛川、加拿大的
艾德蒙吞,澳洲的阿得雷德,都尋求自身的「教育」
城市形象;因此,現實必須跟得上大肆宣傳。
里程碑事件
里程碑事件
諸如1996年在伊斯坦堡召開聯合國人居大會(UN
Habitat Conference),或是1992年以氣候變化為議
題所召開的里約高峰會(Rio Summit)等,這些里程
碑事件、獎勵與競爭,都能改變對問題的看法,並推
動創新流程。
里程碑事件
對凸顯市區活動、市民團體參與度、非政治組織決
策、城市永續發展等全面性、整合性策略的種種流
程而言,聯合國人居署(UNCHS)召開的會議正是
高潮。有50多國齊聚一堂,以展現他們的最佳策
略;對互相學習和經驗交流來說,這展示與競爭要
素或許舉足輕重。在最佳策略的號召下,擁有700
個實例的資料庫於焉建立。
要進入資料庫會涉及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技術
專家與地主國合作,列出決選名單,以供評審從中
選擇:只有12名候選者能獲得全球獎項。隨著這
流程繼續,會建立兩系列資料庫,其中一系列發展
出全球最佳500大策略名單,而另一遠比這更長的
名單,則有數千個實例。
品牌概念
品牌概念
概念可能是強力催化劑。在聯合國里約環境高峰會
(UN Rio Summit on the Environment )結束後,
於1992年制定的「21世紀地方議程」,不僅激發
了創意,也引發源源不絕的創意反應,例如從海牙
的綠色折扣卡,到根據市民參與衡量當地環境狀況
的方式等。在某個地區,青蛙數量減少可能是環境
惡化的關鍵指標;而在另一個地方,做為指標的,
則可能是蘭花品種或某種昆蟲的狀況。「21世紀
地方一成」是個行動口號,為求永續發展而挑戰市
政府,以改變並採取生態政策。藉由以當地的問題
和責任為重心,它將永續性討論轉向了當地民主及
社會網路的永續性。
策略的明確性
策略的明確性
創意策略
自覺、周延的城市創意及創新政
策少之又少。然而,隨著對城市
創意的需求日趨明顯,各城市也
在問,要如何才能積極地促進城
市創意。城市有產業與技術策略
的經驗,以激勵從啟動基金、科
學園區,到行銷支援等城市所需
要的創新工廠。在社會領域,讓
市民參與規劃、決策的策略,已
成為良好的慣例:在《永續創新
的歐洲城市》(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european)所提及的
515宗個案中,有過半在專案發
展方面,諮詢程序都扮演要角。
策略的明確性
儘管這些流程最初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與資
源,但自主權增加的好處,對結果承擔的更大責任,
還有增強的動機等,都會促使成功率大大提高。哈
德斯菲的「創意城鎮創舉」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因
為它是全面考慮創意、創新的罕見城市範例。即使
還需要多多了解整合性城市創意,以及該如何加以
組織、落實,但顯而易見的是,發展政策的過程已
產生寶貴的成果。
結構性危機
結構性危機
危機
危機需要緊急的反應,這
或許有助於克服創新的障
礙。戰時往往讓女性得以
展現能力。當她們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中有所貢獻後,
英國政府便無法繼續否決
他們的投票權。1995年,
神戶地震暴露了日本行政
機構無能因應大災難,因
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管
理上激發創新。1982年,
倫敦布利克斯頓(Brixton)
的暴動,則導致維安政策
的投資增加
結構性危機
然而,危機未必是單一事件;它能蠶食因應的才
智與能力。長年的腐敗、無能、無法維持基礎設
施,或為新需求而調適,都可能導致士氣低落。
由於這類危機的肇因具有系統性,因此危機一來
會使情形每況愈下,這時就需要能力與決心去執
行創意反應;猶如埃姆瑟河的汙水開始滲入供水
系統,最後迫使北萊茵邦威斯法連政府採取行動;
事情往往會否極泰來。危機未必如它們所顯現的
那樣出乎意料之外;1970年代末時,由於高薪架
構的長久趨勢,以及日本、遠東的有效率新技術,
有利害關係的人都能預見,歐美的鋼鐵與煤礦業
將會式微。
結構性危機
不穩
危機、辯論、衝突、聲明、宣言,隱含於架構不穩
的概念中;隨著城市發展,它們也經歷了老將與新
秀、意識形態、團體間的權力鬥爭。諸如雅典、佛
羅倫斯、倫敦、威瑪(Weimar)、柏林等位居顛峰的
創新組織模式中。不穩定,使創意城市興奮,也使
之不安。如同在古代雅典,新民主政體催生出新創
意、靈感與抱負,並賦予哲人及精神生活參予者更
大的影響力。1270年到1330年間,由於佛羅倫斯大
家族間的競爭檔,導致結構不穩定,繼而促成當地
的擴張。19世紀末、20世紀初,哈布斯堡帝國政奄
奄一息,維也納卻在極度悲觀下,結合了精神病學、
哲學、經濟、文學、音樂、醫學、藝術與建築的非
凡創意。在不同時期,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等
城市,都同樣從類似的創造性不穩定中獲益。
結構性危機
如今,靠城市競爭所造成的新型「結構性不穩定」,
或是「控制性破壞」,已在自覺下發展。城市領導
人能藉由描繪願景、誘發目標設定,或甚至靠鼓勵
遊說團體施壓,靠擘畫不符現實的理想宏願,來模
擬危機狀況,就部份而言,此一情形已在動能的背
後形成了;蘇黎世、巴塞爾、喀斯魯、佛萊堡周邊
的衛星城市,就因不斷發展而在生活品質議題上較
勁。這引發帕尼斯在闡述創意時所謂的「誇張的變
革推動力」。促成地方願景的,則是對不斷改善環
保的追求城市間持續交換意見、相互競爭,還有人
員在城市間遷徙,都營造出新型的創意氛圍,又因
較普遍依賴新科技而有不同的重心。
結論
結論
每項創意火花都有範例,但哪
些最重要,哪些最周延地闡述
城市創意動能?哪些因素最重
要,哪些較次要?哪些誘因激
發出連串永續性的創新?危機
的核心意義是轉機,也是創意
的首要誘因,而創意正是藉由
需求、匱乏、淘汰、衝突的結
果、領導階層的更替、社會政
治變革、徹底改變思維等一切
指向危機的要素所激發。然而,
危機處理卻可能具單一性,與
單一事件有關,例如當某處發
生大飢荒時,就會有人發動募
捐。
結論
這鞏固了「結構性不穩定」的主張:當思維產生根本
改變時,便會出現這類永久性危機。緊接著,舊有的
作業方式便會顯得缺乏適應性。與地方性結構脫序有
關的,則包括多方面的改變,和經濟、社會、制度、
政治結構失去平衡。地球某處的工廠關門大吉,是因
為可能在一萬公里遠的地方,擁有較廉價的勞動力。
結論
然而,全球化與地方需求未必一致,因此製造了
中央政府及地方、城市勢力間的鬥爭。在大家能
接受「文化多元性是有益」的觀念前,移民製造
了恐外症。要因應這類不穩定並非單一事件,在
得以形成另一個平衡前,需要不斷調適。在這調
適下,可能激發有益或負面的創意;而創意可能
成為因應變革的動力,或是向內轉為自衛的盾牌。
能從先前的錯誤中學到教訓,並了解歷史的趨勢
時,變革才有較大的機會發揮建設性、肯定性,
並得以消弭歧見。
結論
城市中因應改變的創意火花來
自何處?私領域?第三部門?
公領域?還是聯盟與合作夥伴?
創意可能來自四面八方,也需
要來自四面八方。未來若能打
破公、私、志工領域的僵硬藩
籬,使之水乳交融,才能獲得
最豐碩的成果。私人企業家或
許會在志工領域從事社會照護
工作;環保運動份子成為地方
當局的交通主管;由文化工作
者主導房地產導向都市更新專
案(如都柏林開發聖殿酒吧文化
區);公務員指導資源回收計畫;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結論
城市策略家所面臨的挑戰,就是認清當地有哪些創
造誘因,並判斷他們需要協助激發哪些創意。至於
營造創意城市的方法,則包括:在正確的搭配下善
用創意火花;有效地排列組合創意火花,為創意城
市氛圍奠定基礎。請想看看:城市內是否有結構危
機,如新科技造成失業率節節高升,以致使失業的
年輕人增加?這是否引發諸如犯罪、暴力或塗鴉等
下游效應?是否規劃了容納年輕人的願景?是否有
昭告年輕人宣言的必要?是否重新評估年輕人的問
題,將它視為機會?是否能餵年輕人發展嶄新的獎
勵架構?城市內是否有年輕人專業技術中心?是否
有處理問題的多元領域團隊?城市領導人是否能認
同某一處理年輕人創意的地方?哪些要素能加以複
製?
附錄
附錄
由貧到富─巴西美景市
位於巴西東南部的美景
市(Belo Horizonte),職
業拾荒者從不受地方當
局歡迎。但對許多人來
說,從住所、辦公室和
商店附近的垃圾山回收
物資,卻是種生計。如
今當地每年舉辦遊行,
以幫忙改變民眾對街道
拾荒者及廢料的看法。
附錄
瑪利亞‧格拉卡絲‧瑪格
(Maria das Gracas
Margal)孩提時曾在美
景市拾荒,警察與行人
的敵意令她記憶猶新;
不過從那時起,事情便
有了改觀。1990年,
她協助成立「街頭拾荒
者協會」(ASMARE),
監督興建一座大型倉庫,
以供給拾荒者將物資分
類並儲存,以供應市場。
1992年12月,巴西政
府與該協會簽署協議,
以確保維持營運的資金。
附錄
後來儲存空間擴大,街頭拾荒者協會不僅為員工配
備推車,協助收集廢料,同時也發展成立了訓練研
習班。如今拾荒者的收入較穩定,而收益則按每名
拾荒者收集與賣出的廢料多寡,依照比例來加以分
配。此外,根據拾荒者每月的產能,到了月底,每
名會員都能獲得20%的產能獎金,而盈餘收益則年
年分配。這職業仍有重大的健康風險,疾病相當常
見。在多邊與雙邊組織的資助下,最近有項國際廢
料處理研討會在美景市舉辦,由於嚴重缺乏有關健
康狀況、收入程度、兒童參與,以及拾荒者實際人
數等資訊,因此會中決定,對於拾荒活動需要遠比
目前更多的研究
附錄
自1994年起,該協會年年舉辦街頭拾荒者嘉年華,
讓拾荒者與清道夫身穿五顏六色的資源回收物遊行,
其主旨在改變大眾對廢棄物的傳統觀念,從視它為毫
無用處的東西,到正視它為具有價值的資源。這項活
動不僅讓拾荒者彼此交際,也使他們和參與計畫的夥
伴有機會互相溝通。在大家眼裡,拾荒曾是骯髒、毫
無用處的職業,但如今從事這行的當地人不僅引以為
傲,也感受到這計畫所賦予的希望感。無論是將拾荒
當成維生的工具,或是作為吸引大眾關注當地環境的
機會,他們都體會到自己獲得授權,並認清本身工作
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環境顧問嘉碧‧鮑伊兒(Gabriela Boyer)提供。
附錄
附錄
環保城市─萊斯特
1990年,萊斯特成為
英國第一作環保城市。
獲得這封號需要發揮
創意反應,持續投入
城市發展:而持續性
的挑戰在於,就管理
與資源利用全面展開
一連串的重新思考。
附錄
結果這環保城市概念不僅催生了成員來自公、私、
社區與學術領域的跨部門智庫,也促使當地設立最
佳策略研究小組。萊斯特除了進行環保考察外,也
使議會採購政策環保化。他們設置了展示成果的環
保屋,幫助市內建築在十年內的節能率達16%,並
賦予產業綠化許可。此外,他們安裝了節能路燈,
並調查4000座私人庭園對城市野生生物的貢獻。同
時他們向萊斯特的亞裔社區募款,在印度的印度教
區重新造林,並與200個慈善團體開設「綠色帳戶
(Green accounts)」,以協助在全市進行資源回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