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6陳婷婷

題目:過度追求物質
生活如何影響青少年.
學生:陳婷婷
指導老師:
歐海健
遞交日期:3月31號
老師
目錄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資料搜集
 研究內容
 研究分析 / 問卷調查分析
 總結 / 建議
 反思
 參考資料
研究背景:
 在拜金主義的影響,現在的一些青少年過分追求
物質享受 ,把生活等同於享樂 。享樂主義在青少
年當中大有市場。這些人認為,有了金錢就有了
尊嚴,有了金錢就有了前途 ,有了金錢就有了幸
福,有了金錢就有了地位。
 現代家庭子女數目減少,很多家庭甚至只有獨子
或獨女,因此父母能對子女投放較多的資源,為
他們提供較佳的物質享受,可能又忽略灌輸正確
的價值觀,可能令子女認為追求物質、迎合社會
盛行的消費主義是理所當然的。
研究目的:
 目的是想探究爲何青少年盲目追求物質生活和物質生活對青
少年的影響。
資料搜集:
 上網調查在香港社會中青少年是否大多盲目追求物質生活上
的享受,或者做問卷調查,是否周圍的同學朋友過分追求物
質,對財富這個詞又持著什麽態度?又是用什麽樣的途徑和
方法使自己得到滿足。
研究方法:
 这次专题报告我透过问卷调查了解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如何影
响青少年。
 我接觸到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這本書,可以幫助我了解上述
的探究題目。我所收集得資訊對我的探究起著較大的參考借
鑒作用
你的年齡.
 問卷調查涉及的年齡層分
別有:12-16歲,17-21歲
,22-26歲。
12-16
17-21
22-26
7
21
8
19%
58%
22%
 反映出青少年追求物質生
活涉及不同的年齡層。
你買東西是否一定追求名牌包包
/衣飾?
是
否
無所謂
14
4
18
39%
11%
50%
 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顯示
,追求名牌包包/衣飾佔表
示無所謂的佔50%,選擇
追求名牌的人佔39%,祇
有少數人不追求名牌佔
11%
你認為青少年追求物質生活的原
因是因為甚麼?
喜歡攀比
滿足虛榮心
價值觀較低
以上觀點都有.
2
3
1
30
6%
8%
3%
83%
 從調查結果可以顯示,現
在青少年追求物質生活的
原因是喜歡攀比.滿足自己
的虛榮心.自身價值觀較低
。
過分注重物質生活可能導致青少
年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你認
同這個說法嗎?
認同
不認同
35
1
97%
3%
 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大部
分人都認同過分注重物質
生活可能導致青少年迷失
方向,甚至是誤入歧途。
你身邊的同學/朋友有過度的追
求物質生活嗎?
 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身邊
有較多同學/朋友有過度追
求物質生活。
是
否
35
1
97%
3%
過度追求物質生活如何影響青
少年?
家人關係
朋友關係
影響工作
影響學業
14
15
1
6
39%
42%
3%
17%
 調查結果顯示過度追求物
質生活在大程度上影響朋
友關係,其次是家人關係
,接著是影響學業,最後
占少數是影響工作。
問卷調查總結:
從以上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人都認同青少年過分追求物質生活會導致
誤入歧途.而且很多人都較注重物質生活.而原因不少於虛榮心,炫耀性
的消費為得到凸顯自己的身份、品味、個性來獲得他人的肯定以及提
升自尊感,滿足內心的虛榮。最後調查顯示盲目追求物質生活會導致
影響家人關係和朋友關係較多.
總結 / 建議:
 做完這個研究報告,我的總結是關於盲目追求物質生活如何
影響青少年,讓我知道有幾個因素導致,其中包括個人因素
(喜歡攀比/滿足虛榮心)及父母的溺愛和縱容。包括自尊感
較低希望以物質肯定自我,增強自尊感。其次是價值觀,重
視追趕潮流。
反思:
 香港是消費者的天堂,擁有數之不盡的購物商場及商店,售賣不同價
格及不同特色的貨品.現今社會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求物質生活,追求名
牌包包衣飾等引發不少問題。青少年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要平和看待
經濟實力的差距,不要形成自卑的心態。如果過早地被限制在追求物質
生活當中,很可能耽誤未來的發展。總括而言,這次探究計畫書讓我領
悟到不能過分盲目追求物質,提升自尊的正確途徑亦有幫助我們確立自
尊,避免多種時下不良趨勢所影響,自我概念受多方面影響包括了他們
對自己的瞭解、與別人比較以及對自己的看法。
 不少青少年過分追求物質上的生活原因不少於虛榮心,炫耀性的消費為
得到凸顯自己的身份、品味、個性來獲得他人的肯定以及提升自尊感,
滿足內心的虛榮。當然有多方面因素可導致青少年過分對物質生活的追
求,包括個人因素、父母溺愛縱容社會風氣消費主義盛行、朋輩影響等
,個人因素多為自尊感較低希望以物質肯定自我,個人價值觀。父母的
溺愛縱容也會灌輸錯誤的思想,某些父母溺愛子女儘量滿足子女的物質
要求,子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容易建立錯誤的金錢概念,會覺得生活離
不開豐富的物質,相信金錢能令人獲得尊重,因而難以抗拒金錢和物質
的誘惑。擁有富足的物質生活時,人往往沉溺其中, 忘記了精神生活的需
求,漸漸就會安於現狀,成為社會的寄生蟲.現代青少年因為物質過份豐裕
,增加對物質追求的慾望,更難滿足及快樂,所以生活素質低. 物質是
外在的滿足後跟着就是失去;精神是內在的滿足後跟着心安理得。
參考資料:
 通識書(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

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0908/17/content_2369956.htm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50915_76_120607.
html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fl98n4bcGslVCwf1Hd5lka0iaLpgam2drjSyratpF7eTvbLp9uPNN3ub4Tf1
uIimUHZXg-wGZDeqPS
 ZZh2bk_
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
701004170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