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课件下载

金门人文景观
黄振良
一.金门地理位置
 金门位于福建九龙江口外,与厦门岛比邻,
除本岛外,尚有烈屿、大担等十五个大小不
同的岛屿,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岛的东西
两端宽、中央窄,形如金锭状。据考古数据
显示,大约距今九千年前,金门岛就有先民
活动遗迹,其史始于晋代五胡乱华,中原之
士不甘臣服异族而南迁入闽,并避居岛上。
金门地理位置图
二.金门开发史略
 (一)唐马:
 相传唐贞元年间,福建都团练观察使柳冕奏
请在泉州置「万安监」,设牧马区五处,时
称浯洲的金门为其中之一。牧马监陈渊率部
属至岛上牧马,从此逐渐开发,陈渊受后人
塑像崇拜,尊称为「圣侯恩主」,民间称
「恩主公」。
牧马侯祠原名孚济庙
 (二)宋图:
 宋太平兴国年间,开始在岛上开征赋税,接
着于熙宁、元丰年间,将浯洲划入泉州府辖
的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全岛和烈屿划为十
七、十八、十九、二十等四个都。这段时期
的金门,先是有朱熹采风岛上,接着有泉州
的梁克家、曾从龙、傅自得三大世家,发众
来浯,设堰筑埭,自此居民日众。
 (三)元盐:
 据《浯阳陈氏族谱》记载:浯阳陈氏始祖陈
达公(898─933年),五代闽国时受王审知
承事郎封职,上浯洲管理盐场事,卜居于阳
翟村,为金门浯阳陈氏始祖,是为纪念中原
祖籍光州固始阳翟村也,今金门、同安三个
「阳翟」都是其分衍。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
设浯洲盐场,正式纳入政府管辖。
浯洲场图(万历版福建运司志)
近期的盐场
 (四)明文:
 东北距泉州、北距同安、西面是厦门、西南
距漳州都不远,从泉州晋江的围头角与漳州
的镇海角,形成一个「围头湾」,犹如一座
海门,而金门正在这个海口,所以形容该岛
「内捍漳、泉,外制台、澎」。明洪武二十
年在岛上置守御千户所,以其地理位置「固
若金汤,雄镇海门」 ,形势险要。因此取名
「金门守御千户所」。
固若金汤,雄镇海门
 在海疆平靖的时局下,金门士子得以安心读
书,所以能在明代科考上获得重大的成就。
尤其是万历年间,先有同登举人的「八鲤渡
江」,紧接着是一榜五进士的「五桂联芳」,
将金门科举盛况推向最高峰。从洪武五年陈
显开科后二百多年中,金门有举人96名,文
进士28名,文风宦绩盛极一时。「无地不开
花」和「无金不成铜」两句俗谚,正是这段
时期金门科举的写照。
 (五)清武:
 康熙2年清兵攻取金门,实施禁海迁界,金门
为之岛墟17年,到康熙19年复界后,一切从
头再来。
 经过近百年的战乱岁月,金门元气大伤,鼎
盛之文风中辍,明郑亡后,国家虽然统一,
清政府顷力于北方边境而忽略东南海防,先
是台湾岛内的小叛乱,继之是来自西方列强
的入侵,东洋的海盗也未曾平息。处在这个
历史与地理交叉点上的金门子弟,纷纷从戎
投身军旅。
健勇巴图鲁:蔡攀龙墓
 (六)民侨:
 清末厦门开埠之后,金门因生活艰苦,再因
地利之便,于是相率南下出洋,民国之后至
日军侵华,金门陷日,出洋人口更见大增,
这些侨民在异乡奋斗赚钱后,再相继返乡建
屋筑楼,使金门成了闽南侨乡之一。
三.金门民情习俗
 (一)民间信仰:
 金门现有265座以上的寺庙,分布在大小金门
两岛140个聚落中,各庙宇主奉祀的信仰神,
计有关帝庙计22座,保生大帝庙17座,玄天
上帝庙13座,恩主圣侯庙11座,天上圣母庙
10座,各姓王爷庙56座。每年秋冬农闲时节,
定期醮仪活动不断。
 其中以后浦「四月十二迎城隍」规模最大,
以前是后浦附近村落的共同活动,现在已经
发展为全县性的醮仪活动。
四月十二迎城隍
 (二)宗族祭祀:
 宗祠,金门人称「祖厝」或「祠堂」,是奉
祀祖先牌位的屋宇,金门的每一个传统聚落,
都有一座以上的宗祠。目前全岛计有170座宗
祠,清明前后的墓祭和冬至前后的庙祭是定
期祭祀。还有宗祠奠安活动,吸引无数旅居
在外的乡亲及外来游客、研究学者参观,并
配合举行「食头」(全族聚餐)。各姓氏有
修谱、入丁等仪式。
阳翟陈氏大宗祠:五恒堂
陈氏宗祠内部
 (三)岁时节庆:
 金门有句俗谚:「年兜(春节)不回家是无
姥,清明不回家是无墓,冬至不回家是无
祖。」春节、清明、冬至是金门的三大民俗
节日。春节是全家大团圆日,清明是春祭日,
冬至是冬祭日,格外受到重视,也凸显金门
人对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及祖先的崇拜。至于
端午节则仅于插榕叶、艾草,中秋节有敬拜
天公,有的家族也有祭祀祖先(做春秋)的
习俗。
琼林蔡氏宗祠祭祖
蔡氏宗祠祭祖
 (四)生命礼俗:
 家里小孩出生后,有做「十二日」、「做弥
月」、「做四月历」、「做度晬(周岁)的
习俗,烈屿(小金门)有「做十六岁」的习
俗,此乃缘于「满十六岁就可以申请「大字」
下南洋的法规。
 男子结婚时,要挂「新郎灯」,椭圆形的新
郎灯上,书有姓氏和灯号,是祈求家族添丁
的标志。
 时至今日,金门丧葬仪典的「家祭」部分,
依然保存古礼的祭拜、祭文等程序,虽然繁
杂,却是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尊重和作为
「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代表。
结婚提灯拜宗祠
 (五)民俗文化景观:
 金门人对风狮爷概称为「石狮爷」或「石狮
公」,奉为村落守护神,其功能是多元而非
仅用于镇风。推测乃由于明代中叶之后,金
门因煮盐、海盗危患、郑氏渡台,使树木大
量减少,每届秋冬之季,风砂肆虐,居民为
风砂疾病所苦,故于迎风及路口处,设置风
狮以镇风制煞,相因而成习俗。
风狮爷之一
风狮爷之二
金门村落风狮爷数量统计
鄉
鎮 數量 編
號
附
金沙鎮 45
1~45
金湖鎮 15
46~60 東南角
金寧鄉 10
61~70 西北角
金城鎮 8
71~78 西南角
烈嶼鄉 1
79
註
總
東北角
小金門
79尊
計
四.金门文物古迹
 (一)文物古迹:
 经政府公告的古迹(文物保护单位)44处,
历史建筑144处,年代上自南宋,下至1950年
代,密度为台澎金马地区之冠。其中有祠庙、
有民居、有古墓古塔、有牌坊碑刻。
 (二)传统聚落:
 闽南传统建筑型式的聚落6处,洋楼130多栋,
明代金门城北门老街和民初后浦模范街,都
是列入历史建筑保护的文物单位。
建于南宋的古井
清初「出砖入石」民居建筑
 (三)民俗文物:
 金门地表多岩石及砂地,资源缺乏,生活不
易,故对于器物特别爱惜,从早就养成节俭、
爱物、惜物的习性,对于各种文物之保存尤
其重视,至今岛上随处可见的闽南古厝,依
屋脊的营建方式,有燕尾式的「翘脊」和马
背式的「圆脊」;以营建的形制来分,则有
一落、二落、三落及护龙、突归、回向等,
还有许多泥塑、彩绘、砖雕、交趾,更增添
这些传统古厝的美观。
侨汇建筑之:山后民俗村
五.金门历史名人
 (一)唐代:
 相传唐贞元年间,泉州置牧马区五处,浯洲
为其一,牧马监陈渊率部属至岛上牧马,从
此逐渐开发,陈渊受后人塑像崇拜,尊称为
「圣侯恩主」,民间称「恩主公」。
 (二)宋代:
 同安首任邑令陈洪济、开同进士陈纲,朱熹
二度上岛采风。留下「今日山林,他日儒林」
及「鸿渐脑已渡江矣」等忏语。
朱子祠
 (三)元代:
 受理学及儒家教化影响,重气节之陶冶,加
上元朝廷对南方人的轻视,以及金门移民多
系「中原士族」后代,所以元代统治九十年
期间,金门人生前只读书而不参加科考做官。
 至今所见金门各家宗祠祖龛中,其牌位上只
见冠上宋、明者,而没有冠上「元」者,至
今金门人自许为「河南光州固始人」,重视
宗族、姓氏制度,与这些都有莫大的关系。
 (四)明代:
 明代金门科举倡兴,计有举人96人,文进士
28人,并有「八鲤渡江」(明万历16年一榜
八举人)、「五桂流芳」(明万历17年一榜
五进士)之壮举。
 同安首任邑令陈洪济、开同进士陈纲、开台
进士郑用锡、开澎进士蔡廷兰都是金门人。
乡贤名宦有黄伟、陈健、蔡守愚、蔡贵易、
蔡献臣、许獬、蔡复一、卢若腾。
二品文官:蔡守愚墓
云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 (五)清代:金门武将辈出,最高任过提督
者有蔡攀龙、李光显、邱良功、吴建勋4位。
总兵9位,副将21位,参将8,游击26,都司
12,守备42,这一盛况集中在乾隆、嘉庆至
道光三朝,一时之间有「九里三提督,百步
一总兵」的盛誉。
 (六)民国:傅锡琪(清末秀才,倡导植树
造林、建后浦模范街),其女婿陈村牧,是
集美学校校长及校董。
一品武将:邱良功墓
侨汇建筑之:后浦模范街
六.结论
 1.
历史上金门有三次大迁徙:
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迁界,由金门迁往福建内
陆(主要在厦、漳、泉)。
 第二次是清末民初,由金门迁往南洋各地
(新、马、印、菲、汶)。
 第三次是1950至1970年代,由金门迁往台湾。
 2.从避乱世之桃源的「海上仙洲」,到「内
捍漳、泉,外制台、澎」的军事要津,历经
宋末到二十世纪长达八个世纪的军事重镇。
本世纪之始,忽然蜕变为两岸快速往来的门
户。
 3.过去五十年,金门表面上是两岸的前哨站,
实际上金门更是一个「闽南文化的基因库、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区」。
谢谢各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