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2

1

補充:重力造成空間扭曲 原始網頁: http://www.tohoku-epco.co.jp/new_naze/nazenavi/dotten4/07/ 2

補充:重力透鏡 重力透鏡效應就是當背景光源發出的光在重力場 (比如 星系、星系團及黑洞)附近經過時,光 線會像通過透鏡一樣發生彎曲。 原始網頁: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Gravitational_micro.jpg

3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1.5 發展科學的歷程 牛頓發現運動三定律的過程中,經歷了下列階段 觀察現象,收集資訊 將觀察所得到的資料,歸納出規則性來 假設這個現象會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或者是假設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是什麼。 將變因轉化成「數學模式」 將結果和觀察到的現象相應證 「找研究題目」  「做實驗」  「提出假設」  「設定數學模式」  「驗證」假設的正確性 4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1.6 科學和數學 科學家在研究時所抱持的基本信念 看起來如此雜亂的自然界之中,一定存在著簡單的規律性, 如果日、月、星和氣候沒有規律性,這個世界就不可能是這 樣。 宇宙中的事物都是協調兩不相矛盾的, 否則世界上的萬物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簡言之,對科學家而言 整個宇宙是簡單的、協調的, 是有規律性的 5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科學」和「數學」的關聯 數學的內涵是協調而沒有矛盾的,是由不多於十個 設定(axiom)所建構出來的,並可以化繁為簡。 科學家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找到可以將宇宙萬物 俱可納入的少數幾個規律。 數學的演算是最合乎邏輯的推演方式。 數學化後的科學,即可藉由演算而推測未來的事象。

5 6

6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1.7 科學與道德 「科學」與「道德」二者的目標和對象都不同   科學所追求的是自然界的「真」 道德所要求的是人類心靈活動中的「善」 7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西方 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 將科學歸類於—「智」性世界 將道德和宗教歸類於—「價值」世界 西方主導價值系統的是「宗教 」 宗教之間爭執的原因   民族和地域概念 不同宗教在細節上的要求差異性可以很大, 甚至於導致排斥性  政治 8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東方 主導人類行為和信仰的是「信心」(Faith)。。 孔夫子對行為的最後準則是「求其心安而已」,如何做才能心 安是由個人來決定的。 中國人說「心誠則靈」,宗教信仰不是科學所能決定的。 中國的道德觀念成型於春秋戰國時代。 宗教被迫害的原因  政治因素 9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結 語 哥白尼和伽利略都遭受到西方教廷的壓制,牛頓曾在劍橋 成功的抵制過英皇詹姆士二世將學校天主教化的企圖。那 麼科學家們是否為無神論者? 和一般人相比較,科學家們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奧祕和巧 妙,他們深信這一切都不可能是由任何人所能安排得出來 的,故而他們──從哥白尼到牛頓及愛因斯坦等等──都 深信必有一個大智大慧、全能的創世主存在,他們都是宗 教虔誠的信徒。 10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複習和討論 ⒈ 複習: 試說明以下各項: (A)發展科學定律的過程。 (B)哥白尼和伽利略對科學的貢獻。 (C)牛頓對科學的貢獻。 (D)牛頓的力學三定律。 (E)收集科學資料所需要注意的要點。 (F)曆法和航海與天文學的關係。 11

第一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近代科學的形成 複習和討論 ⒉ 討論: (A)為什麼牛頓要以行星運行的軌道作為研究的對象? 他有其他的選擇嗎? (B)牛頓為何會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 (C)科學可以取代宗教嗎? (D)中國的科學發展,在18世紀後落後於西方,原因是什麼? 第 2 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