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神经系统(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九章神经系统(一)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The Nervous System: General Principles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授课内容: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
授课时间:
2学时
学习要点:
1.重点掌握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
及特点。
2.掌握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
突触后电位。
3.了解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
第十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neuron):胞体和突起
树突
轴突
胞体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运输营养物质
③分隔与绝缘作用
④修复与再生作用
(二)神经纤维
1.神经纤维的功能
传导兴奋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传导
④相对不疲劳性
3.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①与直径有关
直径较粗、有髓鞘的纤维,传导速度较快
②受温度影响
温度下降,传导速度减慢。
5.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神经元轴突内的胞质常在胞体与轴突末
梢之间流动,称轴浆运输。
轴浆运输具有双向性。
顺向轴浆运输
快速:410mm/d
慢速:1~12mm/d
逆向轴浆运输
205mm/d
二、突触生理(synapse)
(一)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1.突触的概念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2.分类
按接触部位:轴-体、轴-树、轴-轴突触。
按作用方式:化学突触、电突触
按效应: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的基本结构
1.突触前膜
2.突触后膜
3.突触间隙 20nm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
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到突触后
神经元的过程。
突触传递的过程
神经冲动达到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去
极化→Ca2+内流→突触小泡移动至突触前膜,
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
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
极化→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电位的类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提高了对Na+的通透性
Na+内流,突触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
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提高了对Cl-的通透性
Cl-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如曲张体
特点:
①没有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一个曲张
体能支配较多的效应细胞
③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大于20nm
④信息传递花费的时间长
⑤递质弥散到效应细胞时,能否发生效
应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电突触传递:如缝隙连接
特点:
①膜之间的间隙小,只有 2~3nm。
②轴浆中没有聚集的突触小泡。
③细胞间通道将胞浆直接沟通。
④信息传递双向性,电阻低,是一种电
传递。
⑤没有潜伏期,传递速度快。
三、神经递质
(一)神经递质的基本慨念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
效应器细胞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
据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
外周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
(二)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3.氨基酸类
谷氨酸、甘氨酸
4.肽类
下丘脑神经肽、阿片样肽、胃肠肽。
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
(noradrenaline,NA)
(三)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合成:小分子递质在胞浆内由前体物质经酶
催化而合成。
肽类递质由基因调控,在核糖体上合成。
释放:Ca2+进入膜内促进囊泡释放递质。
失活:被酶水解,吸收回血液,被神经末梢
再摄取或被神经胶质细胞摄取。
四、反射中枢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式
聚合式
环式
链锁式
(二)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
包括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突触的可塑性:
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
增强或减弱。
(三)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通过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而发生的抑制。
特点:需要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来发挥作用。
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分:
传入侧支性抑制
返回性抑制
(1)传入侧支性抑制
(2)返回性抑制
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使突触后
神经元产生的抑制。
小结:
1.突触与突触传递过程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突触、突触传递。
2.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主要参考资料:
 姚泰主编. 生理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3
 朱大年主编. 生理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8

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ine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0
 Gan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2th
ed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McGraw-Hill, 2005
网络资源:
1. http://cai.csu.edu.cn/jpkc/shenglixue/index.htm
2. http://physiol.med.stu.edu.cn/sl/
3. http://202.116.65.193/jinpinkc/shengli/index.htm
4. http://www.actaps.com.cn
5. http://advan.physiology.org/
6. http://aipcon.physiology.org/
7. http://www.fleshandbone.com/physiology/davies
8. http://www.iphysiol.org
9. http://www.prenhall.com/silverth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