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藝術Art deco 背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裝飾藝術Art deco 背景

裝飾藝術
Art deco
背景
 「Art Deco」運動是一場國際性設計運動,不少歐美國家都捲
入其中,尤其以法國、美國、英國的設計較具代表性。
 同時它還影響到許多歐洲國家,從大約1910年前後開始, 一直
發展到1935年前後為止。這個運動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幾乎同
時發生與發展,因此,Art Deco運動受到現代主義運動很大的影
響。
 Art Deco運動的名稱出自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巴黎國際現代
化工業裝飾藝術展覽會」 (The exposition des Arts Decoratifs)。
 這個展覽旨在展示一種 「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之後的建
築與裝飾風格。
風格特徵
Art Deco運動發韌於法國巴黎,主要集中在豪華
和奢侈的產品與藝術品設計上。後來陸陸續續有許
多國家相繼參與,如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
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 亞……,而促成這些國家
如此交流的是英國。
Art Deco喜歡用直線和對稱的構成,另外使用新
材料如鋼筋混泥土、合成樹脂玻璃,使得原本的手
工藝藝術與工業技術對立的現象得以解除。
紐約市帝國大廈
1930年
影響ART DECO 運動風格形式的因素
1.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的實用性借鑒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豪瓦特‧卡特)在埃及發現一個完全沒有
被擾亂過的古代帝王墓---Tutankhamun(圖坦卡蒙)墓,大量出土文物,展示出
一個絢麗的古典藝術世界,震動了歐洲的新進設計師們。 那些三千三百年前的
古物,特別是Tutankharmun的金面具,具有簡單的幾何圖形,使用金屬色系
列和黑白色彩系列,卻達到高度裝飾的效果,這給予設計師們強而有力的啟示。
2.原始藝術的影響
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非洲雕塑特別是木雕的明快
簡練,給
了西方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啟發。
3.簡單的幾何外型
4.舞臺藝術的影響
5.汽車的影響
6.形成自己獨特的色彩系列
ART DECO 與ART NOUVE AU
 從思想和意識形態方面來看,「Art Deco」運動是對矯
飾的「Art Nouveau」運動的一種反動。
 Art Nouveau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
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
 而Art Deco恰恰是要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的(特別是有
機形態的)、單純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
Bauhaus
包浩斯
包浩斯1923年的海報
Walter Gropius, the Dessau
Bauhaus building, 1925 to
26. Considered a landmark
in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the Bauhaus building was
a series of parts (workshop,
classroom, dormitory,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unified into a whole.
包浩斯,是一所學院,更是一種設計主義,包浩斯的特質乃在
提倡「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亦即倡導配合機械性的大量生產。
在造型理念上追求合理性、機能性的同時,也強調以「人」為
本位的設計理念,認為設計的目的是人並非產品本身,這種以客
觀的角度來實踐其造形設計的理念,確實將設計導入全新的時代。
建築師的養成就包括了各種設計藝術分科能力的養成。所以包
浩斯設校的目標始終都是培養全能的建築師。
包浩斯學制與傳統設計教育體制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包浩斯改
變了『學徒制』,同時包浩斯引進了許多工程學科的學分制與工
學院裡的工廠實習制度。
現代主義
Modernism
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
 現代主義者,特別是那些從事設計的人,具有實用主義
(pragmatic)的觀點。
 現代主義建築師和設計師相信新技術使得舊的建築風格已毫無
用處。
 Le Corbusier認為建築的作用應該是「為居住而準備的機器」,
就像汽車是旅行的機器。正如汽車取代了馬,現代主義設計師應
該拒絕從古希臘和中世紀繼承下來的舊風格、舊結構。從機器審
美出發,現代主義設計師普遍拒絕在設計中採取裝飾性的圖形,
轉而強調使用的材料和純粹的幾何形式。
位於紐約,由Lugwig Mies van der rohe設計的Seagram Building
(1956-1958)就成為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原型。
Designer: Gerrit Rietveld
1918/23
Description: Red-blue chair in painted
Beech and Plywood.
History: Gerrit Thomas Rietveld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De Stiijl art
movement; he became one of its first
members when it was founded in 1917
by Theo Van Doesburg and Piet
Mondrian.
Designer: Le Corbusier 1928
Description: Chaise longue, with a chrome plated tubular steel frame.
The steel base is painted and the upholstery is pony skin.
History: Swiss architect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a.k.a 'Le Corbusier')
is associated with 'modern classicists' Mies Van der Rhoe and Walter
Gropius. This design from one of his most noted range which uses
tubular steel contrasted with natural materials such as animal skins.
• Mies van der Rohe密斯凡德羅
(德國人1886-1969) 1929年為
巴塞隆納的國際博覽會德國館設
計了這張椅子。
• 椅架由兩對相連接的銅管交叉組
成,背上的一根弧形管子延伸成
前腿,後腿穿過這些管子組成兩
個弧形支撐椅座。椅座和椅背由
皮帶組成,上面裝有罩皮套的泡
沫橡皮墊子。
• 這張椅子名為「巴塞隆納椅」,
被喻為廿世紀最優美雅致的經典
椅子之一,也算是現代建築的先
驅之一,是現代主義發源的象徵。
議題探討
 請思考設計風格如何呈現、呼應以及影響人類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