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论文写作课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4论文写作课件

第二章 科技论文概述
什么是科技论文?
 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
 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
学记录;
 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
新成果的科学总结。
科技论文的分类
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
学位申请者提交的论文。
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
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
文,以报道学术研究成
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
果为主要内容。
论文三种。
博士论文:可以是一篇论文,亦可以是相互关联
科技论文根据其发挥的作用可分为四类
的若干篇论文的总和。博士论文应反映出作者具有坚
学术性论文
硕士论文: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但必须具有一定
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技术性论文
程度的创新性,强调作者的独立思考作用。通过答辩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反映出该
学位论文
的硕士论文,应该说基本上达到了发表水平。
科学技术领域最前沿的独创性成果;因此,博士论文
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
其 他
被视为重要的科技文献。
而提交的论文,主要是应
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
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等具体技术问题。
其 他
 供在一定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及科技
人员阅读的内部科技资料
 博士后出站报告
 科技工作者之间以通信形式进行的
学术交流
 ……
科技论文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可作如下
分类
实 (试) 验研究报告
理论推导
理论分析
设计计算
综合论述
科技论文的特点
科技论文同一般的科技文章有共同之处, 具有准确、鲜
明、生动的特点, 但作为科技论文, 它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创新性
学术性
科学性和准确性
规范性和可读性
科技论文的特点:I, 创新性
科技论文报道的主要研究成果应是
前人 (或他人) 所没有的。没有新的观点、
见解和结论, 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
看看 Nature 对“创新”的说明
Nature 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 (出入
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
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
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
的科学家感兴趣。
再看看 Science 对“创新”的说明
Science 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
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
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
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
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
在一起。
Nature 和 Science 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界
广泛的兴趣 (即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
 Nature 与 Science 强调这一要求是应当的,同时也是可以
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论
文
 Nature 发表科学和技术所有领域的论文。该杂志每星期收
到论文约 150 篇, 其中能够发表的只有约20 篇
 国内期刊没有条件在创新性方面提出如此高要求。
看看国内的情况
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
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在基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
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 Nature 与 Science 这样著名的科学周刊,全世界也只此两
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
东西
 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
慎重地对待“创新性”
创新不仅仅是 Nature 和 Science
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
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
独到的见解。
关注一下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创刊初期的一些论文
与创新性有关的问题

创新程度是相对于已有知识而言的。一篇论文的创新程
度可大可小, 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


“首次提出”或者“首次发现”
基本上重复他人的工作, 尽管确实是作者自己“研究”所
得也不属于创新之列。

引进、消化、移植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应用
已有的理论来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的实际问题, 只要
对丰富理论、促进生产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有效果, 有作
用, 报道这类成果的论文也应视为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与创新性有关的几个应该注意的细节


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
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
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
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
从会议到期刊
一篇有一定创新性的论文至少会有一、两个其他研究
者去读,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论文被
引用的多寡是创新性程度的一种量度。
科技论文的特点:II, 学术性
 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 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
分析和总结, 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
 对自己提出的科学见解或问题, 要进行符合逻辑
的论证与分析或说明, 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一篇论文如果仅仅是说明解决了某一实际问题讲述了某一技
术和方法是不够的。科技人员应注意并学会从理论上总结与
提高, 写出既有创新性又有理论价值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的特点:III, 科学性和准确性

科学性:要正确地说明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 要
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

具体包括论点正确、论据必要而充分、论证严密、推理符合逻辑、
数据可靠、处理合理、计算精确、实验重复、结论客观等等。
准确性

对客观事物即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和性质表述的接近程度, 包
括概念、定义、判断、分析和结论要准确,

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估计要确切、恰当, 对他人研究成果 (尤其
是在做比较时) 的评价要实事求是

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
科技论文的特点:IV, 规范性和可读性


科技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写作, 必须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
可读性。

文字表达: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论述
严谨。

技术表达: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 图表的设计, 计量单位
的使用, 文献的著录等都应符合规范化要求。
一篇科技论文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 将严重降低它的价
值, 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报道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
看看 Nature 对可读性的要求


Nature在投稿指南对可读性是这样要求的:

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
的读者能能够读懂。

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

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
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
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
辑部,凡不符合可读性要求的稿件,毋需送审即行退稿。
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
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
决定可读性的几个因素

论述上要做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
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
文字与插图恰当配合


插图应尽可能丰富

表格与插图不要重复
论文的体例格式

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
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

虽然每一种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
要求,但是真正认真照着去做的作者却不多
需要注意的一些典型问题
 有效数字的取舍
 计量单位的标准化, 例如MPa (Mpa)
 名词术语的前后一致性
 文献的著录
 插图 :符号、线型、坐标
 .......
典型问题:XRD谱线
典型问题:显微结构照片
标尺的标注
不要用 “300X”这样的描述
典型问题:曲线图

线条与符号

彩色与黑白
典型问题:曲线图

字符大小

刻度间隔
典型问题:有效数字
 仪器直接给出的结果
 计算得到的结果
 习惯用法
典型问题:参考文献
 同一篇文献重复引用
 参考文献格式混乱
第三章 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的编排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
独特的结构程序 (标准):
ISO:
“文献工作——科学报告编写格式” (1983年)
中国: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387)
“文献编写规则” (GB6447-8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7714-87)
科技论文编排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
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
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 (1) 前置部分
– (2) 主体部分
一般说, 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为:题名、
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 (和建议)、
参考文献。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参考文献”之前列出
“致谢”, 在“参考文献”之后列出“附录”。
下面对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写作要求逐
一进行讨论。
声明:下面引用的很多实例取自有关科
技期刊及学术会议,对这些实例的讲解和分
析纯属教学需要,不针对作者本人及期刊本
身。
3.1 论文的前置部分
科技论文的前置部分包括四个内容:题名、作
者署名、摘要、关键词。
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基本上决定了论文
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
前置部分写作对于一篇论文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
作用。
3.1.1 题目
题目叫文题、题名、标题 (或称“总标题”, 以
区别于“层次标题”), 是论文的总纲, 是能反映论
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
辑组合。
科技论文的题目一般应符合以下一些要求:准
确得体、简短精练、便于检索、容易认读。
论文题目要准确得体
“准确得体”指的是: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
文的中心内容,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
的深度, 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
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问题:
(1) 题名反映的面大, 而实际包括的面窄
(2) 标题一般化, 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
(3)不注意分寸, 有意无意拔高
陶瓷材料的增韧研究
低温烧结耐磨陶瓷的研制
陶瓷坯体快速干燥法研究
清华大学材料系一位博士生为一篇会议论文取了这么一个题
目 (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
长柱状氧化铝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
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首先,“长柱状氧化物陶瓷”
准确、具体地描述了所研究的对象;其次,“摩擦磨损性
能”恰如其分地给出了研究的范围。
看看 2003 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上发表的一些
论文的题目 (粉体制备与表征部分)

钴酸镍尖晶石的制备研究

纳米多元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
钛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如果能在题目中加上几个字,说明一下
方法或者性能等方面的与众不同,显然
就更加吸引读者了。
论文题目要简短精炼
 题目应简明, 使读者印象鲜明, 便于记忆和引用
 GB7713-87 规定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 应把这“20 字”视为上限, 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
内容”的前提下, 题目字数越少越好
国外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一般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 12
个词或 100 ~ 120 个书写符号 (包括间隔在内)
压缩字数的唯一途径:尽可能删去多余词语
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投稿指南:论文的题目 “要尽可
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
investigate (调查),study (研究),discuss (讨论) 等词”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投稿指南: The
title should be both brief and descriptive. Introductory words,
such as "On,'' "Observations on," "Some," and "Study of''
are to be avoided.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作者 都很习惯地在论文题
目中加上“研究”两个字,好像没有这两个字论文
就不是研究性的论文了。
2003 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陶瓷分会场出
版的论文集收录了 217 篇论文,其中以“……研究”
作为论文题目的有 85 篇 (不完全统计),占39.1%。
试举几例
 Al2O3耐磨陶瓷冲蚀磨损性能的评价研究
 是“评价方法的研究”还是“评价与研究”?
 钴酸镍尖晶石的制备研究
 怕没有了“研究”就成实验报告了?
 制备高固相含量 -磷酸三钙悬浮体的研究
 “高固相含量 -磷酸三钙悬浮体的制备”也能说明问题的
 添加剂对提高燃烧合成 Al2O3 陶瓷涂层表面质量
的研究
 天啊!为了“研究”,连最基本的文法都不要了。
如果题目字数太多实在无法精简,可以考虑采用
副标题。

单独采用主标题会使题目过于冗长;

主标题语意未尽, 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
内容
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 或者是分阶段
的研究结果, 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论文题目要便于检索
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
等二次文献, 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题目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 关键词多一些
更好
 SCI 网络版检索中有一个选项就是“限定在题目中检索关键词”
 一般不能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科目作为题目组成部分
论文题目要容易认读
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
字、字符、代号等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些论文的题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
单晶硅的微纳米压痕尺寸效应实验研究
摘要:针对材料在微纳米压痕硬度测试实验中出现的压
痕尺寸效应,通过对单晶硅……实验得到……。以残余
面积和最大压深为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硬度压痕尺
寸效应的模型  残余面积最大压深模型,此模型能
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微纳米压痕硬度的尺寸效应。
一些有益的例子
研究陶瓷材料烧结行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这个题目有两种可能的理解:
(1) 研究 ……问题
(2) 研究……时用到的几个理论问题
可以考虑改为: 陶瓷材料烧结行为研究
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些有益的例子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 ZnS 及其性能研究
这个题目中的“性能研究”的主体因次序不对
而变得不明确了
可以考虑改为:ZnS 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一些有益的例子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活性处理
“表面活性”在这里似乎有点不合适。
作者摘要中第一句写道:“对生物材料表面
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作者为什么不用
“表面活化”呢?
一些有益的例子
热压烧结 Yb /-Sialon陶瓷及其压痕裂纹的研究
“压痕裂纹”在这里有点不合适。陶瓷本身不
存在压痕裂纹。
如果将“压痕裂纹”改为“压痕开裂行为”就
比较准确了。
一些有益的例子
陶瓷坯体连接的环境扫描电镜原位观察
这篇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 与陶瓷坯体连接在一起的环境扫描电镜?
 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陶瓷坯体的连接过程?
论文题目中“连接”后省略了一个“界面”
造成了严重的歧义!
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申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研 究 生:彭志坚
指导教师:苗赫濯
最初定的题目是:“载能离子陶瓷
刀具表面改性研究”。经学位委员
会审查后建议改为这个题目。
3.1.2 署 名
通常, 学术性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
方。
署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所有作者的姓
名以及为各位作者完成本论文工作提供条件
的单位的名称。
科技论文署名的作用和意义
 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 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 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科技论文署名的原则
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
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
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 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
的人员

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
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 以及接受委托进
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 均不应署名

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 。
科技论文署名的原则
 署名单位应该是本论文工作完成的所在单
位。
 在职研究生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在学校的导
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应该将学校作为署名单位;
研究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如果确实提供了一定的
研究条件,也可以并列署名
 作者的联系地址与论文署名单位不一致时可以
以脚注形式给出通讯联系地址。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
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
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负责,
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
义务。

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
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Baltimore 于 1986 年在
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
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
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 。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界出现了一次极不公
平的诺贝尔奖事件,当时著名的女物理学家莱丝·梅特娜对
核裂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出身犹太民族受到迫害而离
开德国后,她曾通过大量书信促进 (实际上也指导了) 奥
托·哈恩进行实验工作,遗憾的是哈恩为了独得诺贝尔奖,
未能向评委会提供这些内情,既未在论文中署上梅特娜的
名字,也未向她致谢,终于将梅特娜排斥于诺贝尔奖之外,
使科学界感到极大的震动,哈恩的品行将永远受到谴责。
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
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时的署名问题
 署导师的名字是一种义务?



考虑一下导师是不是发挥了实际的作用;
导师署名的论文至少在投稿前请导师过目 (当然导师是否愿意
过目另当别论)
修理一下导师?
 师兄弟搭车?


想一下搭车的人准备冲击诺贝尔奖的时候,你的这篇论文 会不
会有副作用
署名千万不要讲哥们义气
3.1.3 摘 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
述”。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
作用有二 :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分析几个实例
用煤矸石和滑石合成堇青石的研究
摘要:以煤矸石和滑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进
行了低成本合成高纯堇青石的研究。利用XRD、SEM、热膨
胀分析测试等手段探讨了合成反应机理,分析了温度制度对
合成堇青石的结晶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只是概括地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读者无
法从中了解到论文的主要新意。作为期刊论文或者会议论
文的摘要是不合适的。
分析几个实例
添加剂对MgO/Si3N4复合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金属Al、Si 及 B4C、MgAlON化合物等为添加剂
对有希望作为无机耐火材料应用于洁净炼钢冶炼过程的
MgO/Si3N4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得出 4 种材料都可
以作为Si3N4 的抗氧化剂,但金属Al、Si复合加入可以得到更
好的效果,因为它们可以同时起到抗氧化、助烧结、现成致
密层等提高材料性能的作用。
不考虑文笔方面的问题的话,这是一篇比较好的报道性摘
要,给出了该论文中最主要的研究成果。
一篇好的摘要中一般应包括的内
容是: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
和结论, 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的写作要求

用第三人称
 摘要一般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
简短精练, 明确具体
 简短指篇幅短, 一般要求50 ~ 300字 (依摘要类型而定)
 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 无多余的话
 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 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
格式要规范
 尽可能用规范术语, 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
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 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
考文献序号
 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

语言通顺, 结构严谨, 标点符号准确
3.1.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
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两个部分
 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
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
 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 ~ 8个关键词, 它们应能反映论
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
3.2 论文的主体部分
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引言、正文、
结论和参考文献。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参考
文献”之前列出“致谢”, 在“参考文献”之后列出
“附录” 。
主体结构中应该包括的内容

引 言 (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
材料与方法 (你怎样做的)

结 果 (你发现了什么?)

讨 论 (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

结 论 (由结果得出的结论)

致 谢 (如果有人帮助了你,在这里表示一下)

参考文献

附 录 (必要的情况下给出)
2.2.1 引 言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
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 其作用在于唤起
读者的注意, 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
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 包括问题的提出,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前人对这一问题做
了哪些工作, 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该问题的解
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 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 只需提及一笔, 或注出
有关的文献。
 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 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1) 言简意赅, 突出重点
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 而篇幅有限, 这
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
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
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意思
要明确, 语言要简练 。
引言的写作要求:(2) 开门见山, 不绕圈子
注意一起笔就切题, 不能铺垫太远 。
引言的写作要求:(3) 尊重科学, 不落俗套
“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 时间仓促”, “不足或
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字句应该杜绝
第一, 这本身是客套话, 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
第二, 既是论文, 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责任感表现在自
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
投稿, 不要发表。
第三, 水平高低, 质量好坏, 应让读者去评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4)如实评述, 防止吹嘘自己和贬
低别人。
“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了什么级先进水平”、
“前人从未研究过”等字句应该杜绝。
当然,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确实“前人从未”的前提
下也可以谦虚地吹嘘一下:“以往相关报道较为少见”、
“据作者所知前人很少涉及……”。但是一定要注意语气,
万一呢?
2.2.2 正 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 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
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 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的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
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
大, 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 总
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 通过论据 (事
实和 (或) 数据) 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正文的写作要求
 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论证合理
 事实准确, 数据准确, 计算准确, 语言准确
 内容丰富, 文字简练, 避免重复、繁琐
 条理清楚, 逻辑性强, 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 不泄密, 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的基本原则:I, 抓住基本观点
 正文部分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 要用事实
或数据说明观点, 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 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 并加以严密论
证, 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 说服不了审
稿人和读者
 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 对与基本
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 哪怕只有一
句一字
关于事实或数据  “材料”
为表现论文主题而收集到的各种事实、数据和观点
等称为“材料”。材料按来源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材料:作者通过亲自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的材料
间接材料:作者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或由他人提供的
材料
发展材料:作者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加以整理、分
析、研究而形成的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必要而充
分

必要即必不可少, 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
抓住这类材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 则不论来得多么
不容易也不要采用, 一时用了修改时也应割爱

充分即量要足够, 必要的材料若没有一定的数量, 有
时难以论证清楚问题, 即所谓“证据不足”。有了足
够的量, 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真实而准确

真实即不虚假, 材料应该直接来自客观实际, 而不是
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

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
对, 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 避免断
章取义, 更不能歪曲原意;形成发展材料时, 要保持
原有材料的客观性, 力求避免由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
失真。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典型而新颖


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
理具体化, 描述形象化, 有极强的说服力。

要获得典型的材料, 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 否则难以捕获事
物的本质;

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 而将一般性的材
料不吝舍去。
新颖即新鲜, 不陈旧。

要使材料新颖, 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 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

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 量要大, 并多作分析、比较, 从中选取能反
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 而摒弃过时的陈旧材料。
正文写作的基本原则:II, 科学性和准确性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绝不能弄虚作假, 也不能
粗心大意。
遣词造句要准确, 力求避免含混不清, 模棱两可,
词不达意。
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
要准确无误, 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就材料领域的学术论文而言,论文的正文部分
一般分为实验和结果与讨论两章。在某些特定情况
下,也可以把结果和讨论分为两章来写。而对于偏
重于理论推导或理论分析的论文,可能也会把“理
论背景”、“理论分析”等作为单独一章来处理。
“实验”的写法
 这一章节应阐明的内容包括:
 实验材料; 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实验及测定的方法
和过程; 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
 要求:阐述必须具体、真实。
 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 介绍清
楚这些内容, 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实验方法的描述

所谓实验方法就是作者“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
使用众所周知的常规方法,指出方法名称和参考文献
即可

如果对已有的方法法做了修改,应写出方法名称和修
改部分,并解释为什么进行了修改

采用他人发明并公开报道的非常规方法时,指出参考
文献 (必要时 (比如在后续讨论讨论时不再涉及的话)可
以对方法加以简要评论)

对作者自行设计和创造的新方法应详细描述
“结果”的写法

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
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 要注意灵活且恰当地使用图表和照片
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给出数据的误差范围

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
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加以
表达。
 要简要地说明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关于“讨论”
– “讨论”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
分
– 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
– 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
学结论
– 讨论部分应围绕回答两个问题来展开: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
“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讨论”的内容
 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
 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 (不同时间、不同地
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 相比较,分
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
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
地与其他作者商榷
 突出本项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
 分析本次研究的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讨论”的注意事项
 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
 尽量从读者地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
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
 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
机制
 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
示出来的各种于主题相关的问题
 如果一些数据暂时无法解释或者于本论文主题无关,用一句话
带过即可
正文部分写作的常见问题

实验数据重复表述

叶茂而枝不繁

不善于借鉴间接材料

捕风捉影,夸夸其谈
正文部分的组织

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与读者交流新的信息,但是新信息在
读者 (尤其是审稿人) 看来往往是可信度最低的东西。因
此组织一篇论文时必须时刻考虑如何说服读者接受你提
出的新信息

说服审稿人: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论文内容
 间接材料的可信度是最高的:与他人结果相比较
 严密的数学处理可以获得很高的可信度:
 标准的实验方法加上精确的测量可以提高可信度:对实验方
法的描述要尽可能详细
可信度递减原则:实验及结果部分

按以下的顺序组织你的实验及结果部分
 让读者相信你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实验数据的获得是可
信的;(实验的可重复性、可操作性;数据的重现性等)
 尽量用常规的方法分析你的实验数据 (误差分析、严格的数
学处理)
 介绍一下你的实验结果与前人报道的结果的相同之处
 提出你的实验结果与前人报道的结果的不同之处
 从实验方法或者数据处理方法或者其他可能的方面分析导
致“不同”的原因
可信度递减原则:讨论部分
 按以下的顺序组织你的讨论
 说明你观察到的新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间接材料在
这里有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分析一下为什么前
人相似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
 尽可能从文献中寻找出相似的、但却被文献作者
忽略了的实验现象,为自己的新发现“造势”;
 用已有的模型或理论对新现象做一些分析;
 必要的时候对已有的模型或理论做一些改进
迅速提高正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途径:
阅
读
(像审稿人一样去阅读正式发表的高水平论文)
2.3 结 论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它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
验证的基础上, 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
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它又以自身的条理
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
结论与引言相呼应, 同摘要一样, 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
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
“结论”应该包括的内容

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
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有什么一致或
不一致之处;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一篇论文的“结论”上述第一条是必需的,
而 后两条则可以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确定
是否必要。
“结论”的格式

如果结论段的内容较多, 可以分条来写, 并给以编
号, 如 (1), (2), (3) 等, 每条成一段, 包括几句话或1
句话

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 可以不分条写, 整个为一段
或几段

结论里可以包括必要的数据, 但主要是用文字表达,
一般不再用插图和表格,不夹注参考文献
“结论”的撰写要求



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
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应当准确、完整, 不要轻易放弃, 更不
要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 但也不能凭空杜撰。

措词要严谨, 语句要像法律条文那样清清楚楚, 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其词。一般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
词语。
明确具体、简短精练

结论段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
行文要简短, 不对论文中各段的小结作简单重复

语言要锤炼, 删去可有可无的词语
不作自我评价
在某些情况下,论文的摘要已经足以把结论表
达得十分清楚,或者正文中进行的讨论无需再归纳
成结论,这时也可能把“结论”略去。
2.4 致 谢
一项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单独完成的, 而需要他人的合作
与帮助, 因此当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时作者应当对
他人的劳动给以充分肯定, 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致谢的对象是:对本研究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
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致谢”段可以列出标题并贯以序号, 如“6 致谢”放
在如“5 结论”段之后, 也可不列标题, 空 1 行置于“结
论”段之后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
在论文最终被期刊接受准备发表之前,作者一般
会被要求对论文做最后一次润色。这时,处于兴奋状
态中作者应该认真地、冷静地回顾一下论文的审稿过
程,看看审稿人是否为提高本论文的质量提出过积极
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是,那么请在“致谢”中对匿名
的审稿人表示一下诚挚的谢意。
2.5 参考文献
所谓“参考文献”, 是指“文后参考文献”。其概
念是, 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
在科技论文中, 凡是引用前人 (包括作者自己过去)
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 都要对它们在
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 并在文末 (致谢段之后) 列出
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
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
学依据, 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
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同
时也表示对他人工作的尊重。

索引作用

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 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
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
节省论文篇幅

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一项研究工作从选题开始就离不开阅读文献资料,
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将你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
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
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
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
献均应列出,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
检索,看看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是一项很严肃的学术活动

参考文献的著录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
论文作者对所开列的主要文献均应认真阅读过,并
向读者保证论文中某处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确与该处
的内容有关,文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标题、
页码同样应核实无误


如果不是受文献检索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在论文中列
出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
人可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这对作者的事业可
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孟德尔定律”的故事
当初。孟德尔 (J.G. Mendel) 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
了杂交组合法则,并发表在“自然研究协会”的杂志上。但
是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去世 16 年以后,三位有
名的生物学家分别独立地再次发现了孟德尔得出的组合法则,
并同时于 1900 年递交了自己的论文。为慎重起见,这三位
学者又不约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全部资料
和论文,恰巧同时发现了孟德尔早于他们 30 多年就发现了
的杂交遗传规律。为了表示对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们各自
在论文中将该规律称作“孟德尔定律”。
参考文献著录必须杜绝以下做法
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
同行的类似工作。
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引文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
己的观点。
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 (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
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
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
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
如果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到一篇无法获取的原始文献对自己
论文的论点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或者与自己论文的工作相似
(孟德尔事件),可以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


[1] 参见:XXXXX
如果仅仅是通过阅读文摘了解了文献的基本内容而必须在
自己论文中引用该文献,应该直接将文摘的检索信息写在
“参考文献”中

[1] 作者, 题名,见:文摘检索信息

这么做的目的是避免因为未读全文而可能导致的误引
2.6 附 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对于每一篇科
技论文并不是必需的
为了体现整篇论文材料上的完整性, 但写入
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行文的条理性、逻辑性
和精练性, 这类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
需要采用“附录”表述的一些材料

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更深
入的叙述, 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 对了解正文内
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
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资料

不便于写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
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 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
的资料
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
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第三章
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
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
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 不是看
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 更不是
看他的智能和魅力, 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
此而出名, (或依然默默无闻)
 著名生物学家
罗伯特·戴
3.1 科技论文发表的途径
 学术期刊
 学术会议
 其它
 专题论文集、内部报告、学位论
文、非学术性出版物
学术期刊的分类
 SCI、EI
 中文核心期刊
 一般期刊
3.2 悉心准备论文
向期刊投稿时应该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

确保你有一个清晰的,合乎逻辑的信息

把你的论文用合乎投稿期刊格式的形式表达
是否已经获得了一个清晰的、合乎逻辑的信息?
1.
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文献检索 ,看看你的研究结果与他人已经报道
的工作是否完全重复。

2.
分析一下你的研究结果中的新发现是否可以提炼并上升到一个比较
高的理论高度?

3.
是:继续下一步;否:暂停你的工作
你是否能够用合适的语言将你的新发现及其相应的理论表述出来?

4.
是:停止你的工作;否:继续下一步
是:继续下一步;否:暂停你的工作
为你的论文编制出一个合适的提纲,然后开始撰写你的论文。
文章初稿完成后,检查一下看看是否
具有以下特征

Clear: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

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切忌虎头蛇
尾,有始无终

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资料数据正确、语言正确

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其科学内涵、使用定
量方法
投稿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版权问题:直接引用他人文章中的图表要先
获得版权许可

通讯联系作者和通讯联系地址的确定

和其他的署名作者打招呼,必要的时候和老
板商量一下各作者的排名顺序
4.3 为你的论文找一个“婆家”
 期刊的选择及投稿
选择期刊是在一开始准备你的论文的时候就必
须同时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在撰写论文时,
你必须参照期刊所要求的格式。
选择期刊的推荐步骤

整理一下你的研究工作中所依据的参考文献,筛选出发
表同类论文较多的期刊

查阅这些期刊的投稿指南,看看是否存在一些有利或者
不利于你的规定

对你的研究工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看看与你选择
的某一种期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相比,你的工作是否处
于中等以上的水平

分析一下期刊的编委会的组成、审稿周期、作者来源以
及其他一些信息

最终根据你自己的需求确定你的论文的婆家
选择期刊的几点建议

不要一味地追求影响因子而选择偏离自己的研究领域的
期刊

要敢于向本领域的国际性权威刊物投稿


国外审稿人的意见颇多真知灼见,即使退稿对你也有很大启发

档次越高的刊物审稿人的水平越高,有新意的成果不会被埋没

可以不花代价得到与世界级学者进行学术对话的难得机会。

国际刊物一般不迷信名人
通过投稿和发表论文与一些期刊建立良好关系 (固定几
个杂志)
选择好期刊后,你就可以开始投稿了:
 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按照指南要求对
论文做最后的润色 (一定要尽量符合期刊的
格式要求)
 打印稿:双倍行距、纸张质量、排版质量
 电子版:杜绝使用全角字符、尽量提供便于出版
社编辑加工的MS-WORD文档 (断字、硬回
车……)

准备一封包括以下内容的简短的投稿信

说明你向该期刊提交的论文的题目

用一两句话简要陈述为什么你觉得论文是很重要的,并且
适合于在该期刊发表

你的姓名,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电子信箱

将论文和投稿信装入信封,寄给期刊主编或指定的
编委 (现在一些期刊已经开始接受网上投稿)

等待期刊的回应
投稿后期刊的第一次响应
绝大多数期刊会在收到你的稿件后给你发一封
信,告知稿件收到,提供给你一个稿件编号。你不
必理会它,只要把稿件编号记下来就可以了。
如果杂志对你提出了一些要求 (如填写版权转让
书、推荐审稿人、所有作者的声明等等),应该及时
响应。
投稿后期刊的第二次响应
一段时间之后,期刊主编会给你写第二封信,
说明稿件的处理情况,并附上审稿人的意见。这时
候你就该忙起来了。
审稿意见一般有以下几种

直接发表

修改后发表

修改后重审

退稿
尊重审稿人是处理所有各种审稿
意见的前提。
关于修改后发表
 修改后发表一般是需要作者对论文中的一些细
节进一步润色,这时的修改比较简单,按审稿
人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 语法的进一步推敲
 个别说法的修正、语气的推敲
 图表的删减
 文献的漏引
 ……
关于修改后重审
 “修改后重审”一般是审稿人认为论文中有值得
发表的内容,但是需要对一些主要的推理过程
进行深入的推敲、或者对实验结果做深入的分
析、或者甚至是对实验可信度的置疑…..
 无论是“修改后发表”还是“修改后重审”,对
审稿人的意见都要很认真地对待
 仔细推敲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甚至每一句话
 仔细推敲主编针对你的论文和审稿人意见的每一句话
 按照有关意见认真修改论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给主编写一封情真意切同时也应该不卑不亢的信
 首先感谢审稿人的工作
 对审稿人的意见逐条予以答复
 即使是审稿人错了,也不要过分责难
 给主编的信要当成是一篇论文来写
关于退稿

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
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
义的

另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
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
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
晰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
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

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
志是一个很糟的错误 (你可能会遇到同一个审稿人)
关于错误的退稿
 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
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这
时,你有两种选择
 给主编写一封信,很客气地批评一下审稿人的眼睛,
然后将论文做必要修改后投给其他刊物
 给主编写一封信,请他转给审稿人,客气地给他讲
一节课,以便他更新一下知识,重新认识你的论文
论文被接受等待发表以后……
 主编会给你写一封信通知你
 出版社或者主编会要求提供论文的电子版 (如果
你从来没有提供过的话)
 出版社会给你寄来论文的清样
 阅读清样,找出与你的原稿不一致的地方,不要试
图修改与你的原稿一致的内容
 阅读清样,体会一下编辑对你的文字进行的加工
论文发表以后……

给所有的作者送几份抽印本

愿意的话给你所敬仰的国内外学者寄抽印本

如果有人给你写信索取抽印本,千万不要吝啬

欣喜之后冷静地读一读印成了铅字的论文,看看没有错
误,发现错误尽快更正
第4 章
关于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论文的选题 (文献检索)
2. 确定研究方案、开题
3. 数据采集、整理 (实验研究)
4. 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
5. 补充实验
6. 论文写作及修改
7. 送审、答辩
关 于 选 题
所谓选题,就是选择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
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学位论文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
和学术水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
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选题的重要性
 合适的选题能够决定论文工作的价值和效用
 合适的选题可以规划论文工作的方向和规模,
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 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研究能力
如何选题 1:选题方向应与专业对口

从所在课题组 (或工作单位) 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中,筛
选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
题

实践中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
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
度,形成论题

通过阅读文献,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

……
如何选题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

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爱好 (如自己掌握材料的深度
和广度,驾驭材料的能力,对课题的理解程度等),扬
长避短,充分发挥主观优势。

要充分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如本课题研究已有的成
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迫切程
度,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等。

其它相关因素:资料、设备、经费等
如何选题 3:知难而进、量力而行

鼓励选题时着眼于一些学术价值较高、角度较新、内容
较奇的论题目,但是万万不可随大流或者赶时髦

要充分估计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选
题时要量力而行。


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选
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

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
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
大题可能会导致小做,而小题往往最终能做大。
一个实例
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申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研 究 生:彭志坚
指导教师:苗赫濯
选题实例: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 这个选题是从所在课题组 (或工作单位) 正在进行
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来的。
 作者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了两个热点: (1) 陶瓷刀具
的表面改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2) 金属蒸气
真空离子源 (MEVVA) 在非半导体材料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研究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于是作者
把博士论文选题定位为陶瓷刀具的 MEVVA 源离
子注入表面改性。
选题实例: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这一个看上去很平凡的选题与作者的主客观条件是符合的:

作者本人读博士前不是材料专业的,选择对已有的刀具材料进行
表面改性可以避免在材料制备工艺方面可能遇到的很多麻烦

表面改性是陶瓷刀具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而清华大学材料系在
离子束表面改性方面也有很强的基础

作者读博士前的专业是化学,在仪器分析技术有较扎实的基础,
而离子束表面改性的研究需要涉及大量的仪器分析,正好可以发
挥作者的长处

尽管陶瓷表面改性并不是一个十分前沿的方向,但是将 MEVVA
源离子注入与陶瓷刀具结合在一起多少也具备了一定的新意,从
而为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奠定了一个基础
选题实例: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这一个看上去很小的选题最终被作者做大了:

首先,通过 MEVVA 源离子注入对陶瓷刀具进行表面改性后,需
要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这是刀具材料评价的一个主要内
容。作者的文献调研是很全面的,不但注意到了评价方法,同时
也在积极地思考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于是在对表面改性刀具
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顺带着完成了对力学性能评价方法的改进

其次,在文献调研过程中,作者很敏锐地注意到了中科院物理所
几年前研制成功了一种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 (PHEDP) 技术。
考虑到MEVVA 源离子注入与陶瓷刀具的结合新意有限,作者大
胆地引进了 PHEDP 技术,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
作者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收录 22 篇。
选题实例: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这个比较成功的选题背后有几点有益的启发:

有一个比较坚实的研究基础:作者所在课题组长期从事刀具材料
研究,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材料系在离子束表面改性方面有很好
的研究成果

扎实的文献调研工作:陶瓷刀具研制、离子束表面改性、力学性
能评价、新的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等等都在作者的调研范围之内。
文献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作者知识储备的不足

扬长避短:作者充分发挥了在仪器分析方面的优势,避开了在材
料制备技术方面的劣势 (表面改性实验全部委托别的课题组完成)

善于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先是注意到了 MEVVA 源,而后又注
意到了 PHEDP。
选题没有既成的规律可循。每个科学工作者
在每一次选题中都可能有不一样的经验和体会。
但是从一些具体的实例中仍然可以得到一些有益
的启发。
下面推荐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种可能思路。
可能思路 1 :罗列需求
针对自己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问问以下一些问题:
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
那些地方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别人、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哪些方面有与人不同的经验和体会?
我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
……
可能思路 2 :从容易被忽略处选题
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
象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认真与细心地观察各种
事物,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
牛顿与苹果
石材加工行业废弃边角料的回收利用
玻璃加工行业噪音的防治
固体胶水、无尘粉笔……
可能思路 3 :从意外获得中选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偶然的现象,当
这种现象发生后,不要轻易纠正它排斥它,而应该去深入研
究它。即使是不属于自己研究课题范围的内容和所从事的专
业问题,也应该去深入地探讨它。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我们
以新的启迪,如果追踪下去,往往会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课题。
X 射线的发现
艺术陶瓷中的“开片”
Si3N4陶瓷刀具的发明
……
可能思路 4 :在开拓创新中选题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选题本身
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力的强弱取决于知识贮存的多寡、应用
知识的技巧与想象力是否丰富。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
想象力,就敢于从自己熟知的学科跨入到生疏的学科,就敢
于冲击所谓不可逾越的禁区。
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明 (劳厄)
从贝壳到层状复合材料
……
关于文献调研
文献调研方法一:浏览捕捉法
 在选题初期、也就是论文选题尚未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浏览捕捉法进行文献调研
 浏览捕捉法就是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快速地、大
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

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
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

浏览的目的是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因此要求主要的、次要
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

浏览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
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
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
浏览捕捉法进行文献调研的三个基本步骤

第一步,广泛浏览,勤作笔录


第二步,将阅读所得到的内容进行分类, 从中寻找问题


随时记下文献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
如分成: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对某一个问
题研究情况的资料;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对某一
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以
初步确定选题

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
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
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
文献调研方法二:追溯验证法

在初步确定论文选题后,可以采用追溯验证法进行进一
步的文献调研

这是一种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
定选题的方法。这种选题方法必须先有一定的想法,即
根据自己平素的积累 (浏览捕捉),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
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但这种想法是否真正可行,心
中没有太大的把握,故还需按着拟想的研究方向,跟踪
追溯。

追溯验证法是以“拟想”为出发点,沿着一定方向对已
有研究成果步步紧跟,一追到底,从中获得“一己之见”
的方法。但这种“拟想”绝不是“凭空想象”,必须以
客观事实、客观需要等作为依据。
追溯验证法进行文献调研的三个基本要点

考察自己的“拟想”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



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
的理由来加以论证,考虑到论文工作时间的限制,那就应该中
止,再作重新构思。
考察“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

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完全一样,就应马上改变“拟想”

如果自己的想法只是部分的与别人的研究成果重复,就应再缩
小范围,在非重复方面深入研究
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

在阅读文献时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很简单、很
朦胧,也未成型,但干万不可轻易放弃。因为这种思想火花往
往是在对某一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的理性升华,如果能及时
捕捉并顺势追溯下去,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很有价值的。
文献调研过程中应该养成几个良好的习惯
• 随时记录文献的所有检索信息
–期刊中的文献:期刊名、卷号、起止页码等
–文集中的文献:出版社、主编、出版年代等
–最好能够建立个人的文献档案
• 及时回溯文献中提及的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
历史文献
• 及时结合阅读专著及教材弄清文献阅读中遇
到的名词、术语、理论及方法等
• 努力把某些研究方向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
近的课题组发表的文献资料收集完整
文献调研几个有用的技巧
•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
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 集中时间看文献
–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
来,形成整体印象。
• 做好记录和标记
– 印刷版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 电子版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详细阅读
•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
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
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关于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工作流程中原则上应该包括一个开题报告。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开题报告应该包括的一些主要内
容。
开题报告:选题意义
• 理论意义:对学科发展或理论完善的贡献;
• 现实意义: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转型
等方面的贡献;
• 时代意义:在特定时代解决特定问题的紧迫性
和重要性;
• 方法价值:对特定研究方法发展和完善的贡献。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全面了解既定选题的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
势;
• 了解既定选题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及其成果;
• 了解既定选题领域的空白点或发展机会;
• 确定拟研究的问题或假设。
开题报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进度安排
定 题
收集资料
实验研究
初 稿
修 改
定 稿
答 辩
开题报告:预期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
学术报告或咨询报告
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创新点及难点
创新点
• 硕士研究生并非一定要求创新,但如果有创新点最好,创
新点是指自己的原创而非重复他人的工作或对他人工作的
简单改进;
• 创新主要包括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
难


点
难点往往也是突破点;
难点包括资料或数据的缺乏、案例的缺乏、研究手段的
欠缺、数据或案例的可比较性差、相关理论知识的欠缺、
模型的复杂性、结论的检验等。
关于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准确、数据可靠是论文工作
最基本的要求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测试精度、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状
态等
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与妥善存档
 原始数据的记录应该真实详尽
 要正确对待实验中观察到的阴性结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进行重复的验证实验,以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尽量避免对实验数据做定量预测
如何进行实验研究:一些技巧

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


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
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
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通过阅读文献予以解决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
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
做实验遇到困难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与导师、同学之间保持
经常性的交流可以保证少走弯路
关于论文写作
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
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
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
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
合汉语语法规范。
关于摘要
摘要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 (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关于引言
引言内容包括:
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
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
位、作用和意义
关于正文
• 正文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
力,主题明确。
• 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
• 文献综述 (第二手数据)
• 模型或方案设计 (研究框架)
• 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 (第一手数据)
• 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关于结论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结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 展、证
实或否定。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
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关于参考文献
在学位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目
的有三,即:
–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
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指明
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关于致谢
致谢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
–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
– 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的组织或个人;
–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
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关于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
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 式推导等有特
色的内容,可做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
1”、“附录2”等
学位论文后一般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
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清华大学规定:个人简历
为规范学位论文的写作,清华大学研
究生院拟定了一个“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指
南”。各位在正式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应该认
真阅读这个指南,然后按照这个指南的要求
认真编排自己的论文。
论文的写作过程:准备工作
 计算和列表:把实验研究过程中所作的计算和所得的结
果重新检查并核对。
 绘 图:尽可能把实验结果用图表达出来。
 结 论:仔细研究有关系的图、表和分类的叙述性观察
记录,进行分析,找出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想想对
所得数据能作什么解释,并得出暂时性结论。
 补充实验:如果需要而且时间许可,重复或补充一些实
验,收集更多的数据,看看这些实验结果是否与结论
符合。
 修正结论:把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以及叙述性记录反复
核对,看看暂时性结论是否恰当。检查一下在什么情
况下结论是适用的,什么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准备工作
 例 外:检查一下记录数据或计算结果,与结论比较,
看看是否有例外,不符,差异或反常的现象。如果有,
对于这些数据或结果作进一步的仔细核对。从异常的
结果会得到启发,甚至会有新的发现。对于例外或异
常的现象,作适当的解释。根据这些例外或异常的现
象,把结论作适当的修改。
 剔除资料:无可比性资料、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资
料、质量不佳的资料、有明显逻辑错误的资料、在实
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研究对象的资料
 笔 记:在进行上述反复检查与核对工作过程中,每
有见解,即作笔记,用活页纸分条记出;每条见解占
一张纸;然后,将属于一类的见解归在一起,加以整
理,便可作为一段或一节的内容。
论文的写作过程:拟定大纲
拟订提纲
在需要重点阐述的要点下划横线
选定一个好的开头
以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各个论题
选定一个好的结尾
考虑一下在插图、照片、副本等方面需要什
么帮助
论文的写作过程:写作
一气呵成你的文章,要使用脑海第一次想到的词
初稿完成后才是修改文章的时候
要根据提纲写作
写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话全都写出来,把
内容的先后次序尽可能安排适当
原订的计划有不当之处,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改
变过多;应等把整个初稿写完,把全篇论文从头到
反复看几遍,再订修改计划。
论文的写作过程:写作
在初稿中,凡是引用文献的地方,都简明地写
出著者姓氏、刊物名称、年份、卷、期、页数,
并用括号括起。凡需加脚注的地方,应紧接正
文的相应位置把脚注的内容写出,并加上括号
写初稿不要追求完美。
论文的写作过程:写作
如有可能,暂时把工作搁在一边,以保证不
受干扰
以提纲作为写作指导
使用醒目的标题,紧扣主题
开始写作、持续写作直到完成初稿,使脑海
里第一次出现的词汇都能记录下来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一是修改结构,二是修改内容 。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结构的修改 :
各主标题和分标题排列的次序先后,是否很自然,
是否便于推理和合乎逻辑?
各分标题是否应该属于其主标题之下,或是归列
其它主标题之下更为合适?
提纲中原定为分标题的,成文后是否显得重要,
因而需改为一个主标题?
在一个主标题之下,是否需要增加分标题?
每一个标题之下各段的内容是否符合该段的意思,
若不太符合可否归到其它段落?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内容的修改:
足够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论文是否过于简要;
所有的材料是否都符合著者的主要目的;
论文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题目的修改:
 确切概括论文的性质与内容
 简短、易读、易懂,但又不过于简单,空泛,
以致意义不明确
 文字中包括被研究对象和被观察的因素,不包
括细节和结论
 字句的次序适当,重要的字句应尽可能排在前
边
 语法合理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 段落的修改:
太短或太长的段子都不好。在一篇论文里,应根
据内容的需要,把段子的长短作恰当的安排。
• 句子的修改:
在写论文时,应恰当地运用联接词,短语或其它
的字,把字和句连接起来,以显示句与句之间的
连贯性和相互关系。句子本身的长短,不是一个
重要的条件。在表达关系复杂的思想时,句子的
结构就会复杂些,也会长些。但科技论文的基本
要求之一是句子简短。
论文的写作过程:修改
 把文章暂时搁在一边,随后再修改。
 文章读起来是否朗朗上口,内容是否平衡
 最重要的论点充分是否强调了,应叙述的基本内容
有否遗漏
 是否有逻辑错误和拼写错误
 每个句子的意义是否清楚、准确
 长句是否组织的很好
 在形式、用词、缩写、符号、数学公式和插图方面
是否符合读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