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檔案(201113110_新課程領域0512)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附加檔案(201113110_新課程領域0512)

台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林佳慧
76年幼稚園課程
91年幼稚教育課
標準
程綱要
(草案)
97年幼兒園教保
活動及課程大綱









總綱
一、台灣幼兒教育課程修訂背景及其定位
二、宗旨(的核心價值)
三、幼兒園教育的意義及範疇
四、總目標
五、課程大綱架構
六、基本理念
七、課程規劃
八、實施通則




舊課程未能反映當代課程發展趨勢
非義務教育尊重幼兒園獨特的發展趨勢
幼兒教育權
「兒童教育及照顧法」中兼具教育及照顧功能,
教育:「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
照顧:「服務實施準則」




美國:發展心理學 DAP 滿足個體的個別差異
多元觀點的發展趨勢,環境及文化對個體的影響
芬蘭:教育的公平與平等性 ;弱勢族群的照顧
紐西蘭:對生活及生命幸福感的追求






社會文化的重要性
社會文化的差異性
人為學習的主體、非結構好的課程
學習非線性的發展是機動性的調整
課程是動態循環、開放式的課程
滿足個體需求
•社會文化的重要性
•社會文化的差異性
•人為學習的主體非結構好的課程
•學習非線性的發展是機動性的調整
•課程是動態循環、開放式的課程
•滿足個體需求
培養個體的能力







凸顯幼兒階段的全人發展:以幼兒為主體的考量
聚焦幼兒全面發展的「發展」領域
不以學科劃分
凸顯幼兒教育階段的獨特性
避免幼兒教育淪為小學教育的準備階段
重視幼小銜接
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與身體動作

幼兒園教保活動設計及課程大綱
+
教
育
保
育







幼兒園為非義務教育
無教科書
幼兒園個別且獨特的教學取向
尊重幼兒為本位
幼兒園宜規畫適宜的課程
促進全人教育
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



幼兒園屬教保機構兼顧教育與照顧的內涵
透過有計畫有目的課程規劃師幼兒學習的內涵
相關教育部份由「教保活動與課程綱要」規劃
相關於照顧的部分由「服務實施準則」規劃




以人為本
課程實施仰賴對幼兒發展與學習能力掌握
反映本土文化特色
以「覺知辨識」、 「表達溝通」 、「關懷合
作 」 、「推理賞析」、「想像創造」 、「自主
管理 」
幼兒教育的功能
 法律保障幼兒的發展
 賦予幼兒獨特的發展任務應有的
學習方式







幫助幼兒擁有安定的情緒與健康的身心,養成自主的生
活態度、習慣與技能
建立幼兒的自信,陶養豐富的情感,學習情緒的調適與
表達。
重視幼兒語言的理解與敘說,啟發在人際溝通中友愛合
作的情懷。
支持幼兒對自然環境與人文世界的好奇與探索,發展思
考及表現創意。
豐富幼兒的文化經驗,建構在地文化的認同,認識並欣
賞多元文化。
擴展幼兒的美感經驗培養幼兒對環境的覺知愛護環境與
珍惜環境。

身體動作




社會領域

內涵於與76年版的差
異

情緒

美感領域
認知領域


領域目標
範疇與內容
實施原則

內涵與「認知」「情
意」「技能」的差異
語文領域



領域目標
範疇與內容
實施原則
領域目標
 範疇與內容
 實施原則

健康
• 身體動作、情緒、社會
語文
• 語文
常識
• 認知
音樂
• 美感
工作
• 美感
遊戲
• 社會
「我們怎麼看幼兒」
「我們怎麼看幼兒的學習」
「我們怎麼看課程」
「我們怎麼看幼兒的學習」



各年齡層的課程目標與學習能力指標為課程規劃
方向
以課綱宗旨基本理念與實施通則為架構
規劃課程經驗活動教學材料資源及評量的方法
規劃課程經驗、
活動、教學材料、
以課綱宗旨、基
資源及評量的方
本理念與實施通
法
則為架構
各年齡層的課程
目標與學習能力
指標為課程規劃
方向
適宜的教材
動態的學習情境及多元的學環境
遊戲
學習社群:分齡、混齡、融合
教保人的角色
評量的動態及多元
與義務教育的銜合性
教育、家庭與社區關係建立





反映本國文化
培養自由多元的公民
能力培養為訴求
領域統整
強調社會文化及在地取材






提出美感課程
強調情緒能力的培養
區別課程與活動的差異性
動態的課程動態的學習情境
幼小銜接
四個年齡層的課程目標與能力指標




強調教保人員的省思
出版實施說明
清楚規畫評量
統整方式實施


以本土實施研究訂定課程及能力指標
專業學習社群
肢體的基本動作
穩定性動作
 移動性動作
 操作性動作





察覺並修正身體動作技能,奠立安全活動基礎
運用各種生活自理機會,強化清潔衛生及自我照
顧能力
樂於參與團體活動與展現動作創意,並體驗多元
活動的經驗
應用動作技能及相關資源,培養喜歡運動的習慣



身體操控活動:獨立自主、環境探索
用具操控活動:正確使用各種工具
律動活動:音樂與節奏、善用肢體
課程內容
身體操控活動
用具操控
律動
能在生活情境中觀
察及模仿穩定性及
移動性的身體操控
活動
能在生活情境中觀
察及模仿各種體能
器材及用具使用
在遊戲及音樂活動
中,能觀察及模仿
遊戲、舞蹈、體操
能在遊戲中安全應
用身體穩定及移動
技能,滿足自由活
動及與他人合作之
需求
能應用及練習操作
各種素材滿足生活
自理及學習探索的
需要
在遊戲及學習情境
中應用動作、速度、
節奏與空間,參與
音樂律動活動
習慣活動身體各部
分組合及創作各種
類型想像活動
喜歡變化體能器材,在律動中變化肢體
並能集體討論創新 勇於創作不同活動
身體活動及遊戲的
方法
學習能力
觀察與模仿
練習與應用
參與組合與創造


幼兒能觀察人走、跑、跳、滑、攀爬等移動性的
動作技能
伸展、彎曲、旋轉、擺動、支撐、抖動等穩定性
的動作。


身體動作自遊戲抽離成為獨立領域,強調每天應
有30-40 分鐘體能活動,並與其他領域統整。
以運動為主體、遊戲為方法,強調基本動作之正
確性,以為健康與動作模式奠基。





體驗覺知生活中語言、文字的趣味與功能
合宜參與日常互動情境
慣於敘說經驗與編織故事
喜歡閱讀、並能作出具有個人觀點的回應
認識並欣賞社會中使用多種語文的情形
溝通對象
• 人
• 文本:任何一種有系統
表達異議的符號
溝通媒介
• 肢體
• 口語
• 圖像符號
• 文字


2-6 歲幼兒語文學習發展就是參與社會溝通系統
的歷程
參與方式
 理解:理解人
 理解各式文本
 表達:以肢體、語文、圖像及自創符號
肢體
理解
表達
口語
圖像符號
文字





目標
範疇
選材原則
教學原則
評量原則
76版





啟發幼兒語文潛能,增進
幼兒語文能力
培養幼兒良好說話及聽
話態度與習慣
發展幼兒欣賞、思考及想
像能力
培養幼兒閱讀、問答及發
表能力
陶冶幼兒優美的情操及
健全的品格
97版





體驗覺知生活中語言文
字的趣味與功能
合宜參與日常互動情境
慣於敘說經驗與編織故
事
喜歡閱讀,並能作出具有
個人觀點的回應
認識並欣賞社會中使用
多種語文的情形
76版
 故事與歌謠
 說話
 閱讀
97版
 敘事文本
 社會互動
 閱讀
處理訊息的思考歷程
認知領域在培養幼兒習得能力

解決問題的思考歷程
發現問題
確定問題
解決問題
• 蒐集訊息
• 與他人合作解
• 整理訊息
決問題
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檢查可能方法之可行性
實作與驗證
評鑑結果
回顧歷程
• 解決問題
比較、歸類與分類連結推理(找關係)
紀錄整理後的訊息(圖、表)
• 整理訊息
善用感官及運用工具蒐集訊息(正式或非正式的工具)
紀錄蒐集的資訊(繪圖、替代物、符號)
• 蒐集資訊
蒐集訊息
善用感官及運用
紀錄蒐集到的訊
工具蒐集資料
息
分享、溝通、討
論
整理訊息
有系統的整理
比較、歸類與分類、連結、推論
記錄整理後的訊息

分享、溝通、討論
解決問題
與他人合作


•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檢查可能方法的可能性
•實作與驗證
•評鑑結果
•回顧歷程
•數與量的合成與分解
分享、溝通、討論
數、量、形
蒐集資料
整理訊息
解決問題
常見的動植物
自然環境與現象

選材:以生活環境為主的教學範疇

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歷程

評量:幼兒能習得的認知能力
經由觀察蒐集
蒐
集
訊
息
認
知
領
域
課
程
架
構
提問蒐集
資料查閱
比較
歸類分類
連結推論
問解決的方法
解
決
問
題
以
具
體
實物、圖片、書
物
及資料、詢問相
品
關人士或場所
或
替
代
以 物
口
語
表
達
非正式(正式)工具
調查
整
理
訊
息
感官
評估可能性
實作與驗證
評鑑
回顧
以
口
語
描
述
繪
圖
紀
錄
以
文
字
數
學
符
號
繪
製
社會傾向
訊息處理
社會互動為媒介
社
會
領
域
人
幼兒
物
事

幼兒和環境產生有意義的互動能力
 幼兒對自我他人及生活環境的敏覺
 人際互動和生活經驗的探索
 理解經驗意義後能調整自身行為
 發展愛人惜物的態度



【探索與覺察】主動探索自己、他人與環境,覺
察自己和他人的異同及與環境的關係。
【協商與調整】透過協商理解人我環境的影響,
並調整自我的行為,與他人互動過程,以及與環
境共處方式。
【愛護與尊重】體會自我、他人及環境的存在與
需要,而能愛護自己、家人,尊重他人與珍惜環
境。






自我照顧
生活自理、健康與安全能力
學習行為
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於活動過程中發展自概念
社會技巧
覺察人我異同,瞭解與回應他人,溝通協商能力,欣賞接納自
己與他人
行為規範
行為是非對錯的理解,團體規則的覺察與規則訂定的理解
人文環境
社區人事物活動的覺察體會與自我生活的關鍵
自然環境
覺察自然現象與生命變化,體會自然環境與自我的關連性與相
互影響
內容範疇
能力
探索與覺察
協商與調整
愛護與尊重
自 己
人與人
人與環境
自我照
學習行
社會技
行為規
人文環
自然環
顧
為
巧
範
境
境
舉例
一、自我照顧
探索與覺察
社-1-1 探索與覺察自我的˙身體狀況
協商與調整
社2-1 協商與調整合宜的自我照顧行為
與態度
愛護與尊重
社3-1 愛護自己、養成愛護自己自握負
責的習慣與態度
新課綱-情緒領域
一.
二.
三.
四.
幼稚園課程標準-健康領域
目標
目標
一.
滿足幼兒身心需要,促進
覺察與辨識自己與他人
幼兒身心均衡的發展。
的情緒,以知覺自己與
他人的情緒。
二.
充實幼兒健康知能,培養
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幼兒健康習慣與態度。
以改變或接納自己與他
三.
鍛鍊幼兒基本動作,發展
人的情緒。
幼兒運動與興趣與能力。
運用多元策略調節情緒,
以維持平穩自己的情緒。 四.
擴展幼兒生活經驗,增進
使用符合文化規範的方
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
式表達情緒,以增進人
五.
實施幼兒安全教育,協助
我的關係。
幼兒獲得自護的能力。
新課綱-情緒領域
範圍與能力
四項情緒能力
1.
情緒覺察與辨識
2.
情緒理解
3.
情緒調節
4.
情緒表達
又分自己、環境兩向共八
項(略 詳述於後)
幼稚園課程標準-健康領域
範圍
1.
健康的身體
2.
健康的心理
3.
健康的生活
內容
(1)心理需求-滿足幼兒下列
各種心理需求:安全
感好奇和冒險、被愛
與同情、自尊與自信、
獨立與表現、 成功和
讚賞、公正和合理、
其他。

是指一個人處理情緒有關的能力
表達
發生在自己或
外在的事件
情緒
覺察與辨識
情緒理解
情緒調節
覺察與辨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以知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二.
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以改變或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三.
運用多元策略調節情緒,
以維持平穩自己的情緒。
四.
使用符合文化規範的方式表達情緒,
以增進人我的關係。
一.
是指一個人處理情緒有關的能力
從情緒的歷程能力來看,包括了
『情緒的覺察與辨識』、『情緒的表達』、『情緒的理
解』、『情緒的調節』
從情緒的範圍來看,分為『自己』與『環境』
由於『情緒』起於『幼兒解讀內外在刺激』, 因此每項情
緒能力分為『自己』和『環境』兩個部分
共有八大項
範圍
能力
覺察與辨識
表達
理解
調節
對自己
環境
探索與覺察
表現與創作
回應與賞析
76年課程標準
美感領域
特 名詞-學科取向:音樂、工作教材 動詞-能力取向:探索與覺察、
色 教法。
表現與創作、回應與賞析
以藝術的媒介來介紹各種教學的 以藝術的『過程能力』來統整各
內涵及方法
種藝術的媒介,重視過程能力和
情意感受的結合
媒 音樂唱遊、韻律、欣賞節奏、
介 樂器、工作繪畫、紙工、雕塑
、工藝
音樂高低、強弱、節奏、音色、
視覺藝術線條、色彩、造型、戲
劇扮演角色、情節、互動
遊 將『遊戲』領域特別劃分出來
戲
定
位
遊戲的概念
隱藏於各個媒介中
能以感官知覺主動探索
並發現周遭生活中美的
事物,並對其產生好奇
與感動。
1-1 體驗生活周遭美的事物,並產生愉悅的感覺和強烈的
好奇心(愉悅的感受、好奇心)
1-2 透過視覺感官,探索並覺察生活周遭事物的美(自然
物、人造物、藝術作品)
1-3 透過聽覺或身體動作,探索並覺察生活周遭聲音及節
奏律動的美(大自然、周遭事物、樂器的聲音)
1-4 透過扮演遊戲,探索並覺察生活周遭感官經驗
樂於參與各種表現創
作,透過藝術媒介來表
現自我及對生活事物的
體驗
2-1 以多元的藝術媒介,發揮想像、展現創意並抒發情感
2-2 運用視覺的藝術媒材或元素,進行表現與創作
2-3 運用音樂的藝術媒材或元素,進行表現與創作
2-4 運用戲劇的藝術媒材或元素,進行表現與創作
回應及賞析生活中各種
藝術創作與展現,並逐
步累積對藝術文化的體
驗與感受。
3-1 欣賞視覺藝術、音樂、戲劇等創作或展演,表現恰 當
的欣賞態度並回應個人的感受
3-2 欣賞視覺藝術創作後,對其中的藝術元素與文化意涵
有所覺知與體察
3-3 欣賞音樂創作或展演後,對其中的藝術元素與文化意
涵有所覺知與體察
3-4 欣賞戲劇或展演後,對其中的藝術元素與文化意涵有
所覺知與體察
98 年第一階段實驗
 99年擴大實驗園所
 100年全國研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