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熱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1章--熱學

Ch1-熱學
§1-1 溫度與熱平衡
§1-2 熱容量與比熱
§1-3 熱膨脹
§1-4 物質的三態變化與潛熱
§1-5 熱的本質與熱功當量
§1-6 理想氣體方程式
§1-7 氣體動力論
§1-8 溫度與分子平均動能
選讀材料:熱力學第一定律
§ 1-1 溫度與熱平衡
1. 熱平衡:
• 熱平衡:當孤立的兩個物體互相傳熱時,經過一段時
間,兩物體的宏觀性質(可經由實驗直接測得的物理
量,例如壓力、體積等)將不再變化,這時我們說這
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
•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 A、B 兩物體分別與 C 物體處於
熱平衡狀態,則 A 物體與 B 物體之間也會處於熱平衡
狀態。稱為「熱力學第零定律」。
• 溫度與熱平衡:由「熱力學第零定律」得知,所有彼
此處於熱平衡狀態的物體,其冷熱程度是相同的,此
冷熱程度我們以「溫度」表示之。
2. 溫度:
1) 測溫性質:我們僅憑感覺來表達冷熱程度,不僅測量範
圍狹窄,而且無法獲得準確一致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
尋求隨冷熱變化明顯的物質製成溫度計,作為表示冷熱
程度的客觀標準。物體溫度發生改變時,其許多特性會
隨之變化,這些會反應物體溫度的物理量稱為「測溫性
質」。
2) 溫度計:利用測溫性質可以作成各種測量溫度的工具稱
為溫度計。
各種溫度計與其所使用的測溫性質
溫度計
測溫物質與性質
水銀溫度計
水銀的體積
酒精溫度計
酒精的體積
電阻溫度計
導體的電阻
半導體溫度計
半導體的電阻
定容氣體溫度計
氣體的壓力
定壓氣體溫度計
氣體的體積
轉動式溫度計
雙金屬片的長度差
熱電偶溫度計
熱電偶的電位差
液晶溫度計
液晶的顏色
光測溫度計
熱輻射的強度
3) 溫標與溫度的換算:
 攝氏溫標:1atm下,純水的冰點
與沸點分別為 0℃ 及100℃。
 華氏溫標:1atm下,純水的冰點
與沸點分別為 32˚F 及 212 ˚F 。
 兩溫標的換算關係為:
T 0
TF  32
 C
212  32 100  0
9
 TF  TC  32
5
TC
TF
 絕對溫標:
a. 查理與給呂薩克定律:法國人查理
氣壓 p
與給呂薩克從實驗中發現,當定量
的低密度氣體其體積保持不變時,
其壓力 p 與攝氏溫度 t 成線性關係,
改變氣體種類時結果亦然。各直線
273.15 0
外插之延長線,在 t 軸之截距相交
於同一點,該點溫度為
-273.15 ℃。
b. 定容氣體溫度計:根據查理與給呂
薩克定律,將少量的惰性氣體裝入
固定體積的容器中,接上測壓力的
水銀管,即構成一定容的理想氣體
溫度計,如右圖。
氣體一
氣體二
氣體三
t(攝氏)
定容氣體溫度計
c. 絕對溫標:1848年,克耳文爵士建議將-273.15 ℃(理
論中的最低溫度)定為克氏零度,記為 0K,而將 0 ℃ 定
為 273.15K,此種溫標稱為克氏溫標或絕對溫標。以克氏
溫標表示的溫度,稱為克氏溫度,或絕對溫度。
d. 1954年國際度量衡大會中決定,選取水在三相點的溫度
273.16K(0.1 ℃)作為標定點溫度。因此如一定容理想
氣體溫度計在水的三相點時量到的氣壓為 P3 。以此溫度
計來測量一待測體溫度,達熱平衡時量到的氣壓為 P,
則此待測體的溫度
p
T  273.16 
p3
水的三相點時的壓力為
4.58mm Hg
 克氏溫度 T 與攝氏溫度 t 的換算: T  t  273.15
例題:曾在法國使用一段時間的一種溫標,將水的冰點定
為 0oR,沸點定為 80oR,則正常人的體溫 37℃,用此溫標
表示為幾度?
答案:29.6 oR
例題:一物體的華氏與攝氏溫度的讀數相差 36o 時,則此
物體的溫度為攝氏幾度?
答案:-85℃
§1-2 熱容量與比熱
1. 熱量:
1) 熱量:會自發地從高溫物質流向低溫物質的物理量,高
溫物質熱量流出,使溫度逐漸降低;而低溫物質因熱量
流入,使溫度逐漸上升,最終兩者達成熱平衡。
2) 單位:
• 卡(cal):1g 純水升高由 14.5℃上升至 15.5℃ 所吸收的
熱量。
• 英熱單位(BTU) :使 1 lb(磅)水從 63 ℉ 上升至 64
℉(上升 1℉)所需的熱量。
• 1 BTU = 252 cal。
2. 熱容量:
• 熱容量:物質每升高或降低 1℃ 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
量,以 C 表示熱容量。
• 單位: cal∕℃。
• 設某物質升高溫度 Δt 時,共吸收 ΔQ 的熱量,則依上述
定義,其熱容量 C 可表示成 C = ΔQ∕Δt。
• 在相同的熱源下,物質的熱容量越大,則溫度越不容易
升降。
• 水當量:物質的熱容量相當於幾克的水,以克為單位。
3. 比熱:
• 定義:使單位質量的物質每升高或降低 1℃ 時,所吸收或
放出的熱量,以 s 表示比熱。
• 單位: cal∕g .℃。
• 設某物質升高溫度 Δt 時,共吸收 ΔQ 的熱量,則
ΔQ = msΔt。
• 熱容量 C = ms。
• 比熱是與材料有關的物理量,為物質的特性,但會隨溫
度而有些微改變。
4. 莫耳熱容量:
• 莫耳熱容量:每莫耳物質的熱容量,以 Cm 表示,常用
的單位為 J/mol.K。
• 各物質的比熱無一定關係,但部分物質的莫耳熱容卻有
規律性。底下表格為常見物質在一大氣壓 25℃下的比熱
與莫耳熱容量。
例題:有 A、B 兩種物質,其質量比為 1:2,而熱容量的比
為 2:1,則兩物質的比熱之比為
(A) 4:1 (B) 1:4 (C) 2:1 (D) 1:2 (E) 1:1。
答案:A
例題:有一燒杯的熱容量為 0.1千卡∕℃,則該燒杯的水當量
為 (A) 0.1 (B)10 (C)100 (D)1000 (E)10000 公克。
答案:C
例題:有三物體,其質量與比熱分別為 m1,m2,m3 與 s1,
s2,s3,原來溫度各為 T1,T2,T3,今讓三物體作熱接觸,
則達熱平衡時,最終溫度為何?
m1s1T1  m2s 2T2  m3s3T3
答案:T 
m1s1  m2s2  m3s3
例題:在室溫 20℃時,將 200 公克 60℃的水倒入保溫杯中,
若不計熱的散失,達成熱平衡時,保溫杯內的溫度為30℃,
則保溫杯的熱容量為
(A)200 (B)300 (C)400 (D)500 (E)600 卡/°C。
答案:E
例題:甲、乙、丙三個相同材質的金屬球, 質量比為 1:1:2,
初始溫度分別為 50℃、30℃、10℃ 。今先將甲和乙接觸達熱
平衡後分開, 再將乙和丙接觸達熱平衡後分開, 若僅考慮三
金屬球間的熱傳導, 且無其他熱流失, 則以下敘述哪些是正
確的?
(A) 甲的最終溫度為 30℃ (B) 乙的最終溫度為 20℃
(C) 甲、乙、丙三者的最終攝氏溫度比值為 2:1:1
(D) 甲、乙、丙三者的熱容量比值為 1:1:2
(E) 甲、乙、丙三者的熱容量比值為 1:1:1。 [95.指定科考]
答案:BCD
例題:核能電廠遇突發事故時可以關閉反應爐,停止連鎖反
應,反應後的產物仍具有放射性,也會持續產生餘熱,因此
仍需用水來冷卻反應爐。假設某反應爐正常運轉的發電功率
為 2.1x109 W ,停機以後某時段內餘熱的發熱功率為正常運
轉時發電功率的 4.0%。已知水的比熱為 4.2x103 J/kg.K,如
果用 20℃的水來吸收此餘熱,且不能讓水沸騰而蒸發,則每
秒至少需要多少質量的水?
[103.指考]
答案:250kg
§1-3 熱膨脹
1. 線膨脹:
• 固態物體的長度隨溫度上升而增加。由實驗的結果得知,
物體長度增加量 ΔL 與原來長度 L0 及上升的溫度 Δt 成正
比,即
L  L  L0  L0 t

L  L0 (1  t)
t0
t0 +Δt
L0
ΔL
L
• 式中α稱為線膨脹係數,為溫度上升1℃時,物體長度的
增加量與起始長度的比值。在一般溫度範圍內,α之值
都很小,且幾乎不變
常見物質在室溫 25℃ 時之線膨脹係數
物質
α(℃ - 1)
物質
α(℃ - 1)
鋁
23.1 x 10 - 6
金
14.2 x 10 - 6
鐵
11.8 x 10 - 6
鋅
30.2 x 10 - 6
銅
16.5 x 10 - 6
錫
22.0 x 10 - 6
銀
18.9 x 10 - 6
鎳
13.4 x 10 - 6
鉛
28.9 x 10 - 6
鋼
11.0 x 10 - 6
玻璃
9.0 x 10 - 6
石英
0.5 x 10 - 6
2. 面膨脹:
• 在初溫時面積為 A0 的物體,當溫度升高Δt 時,其面積變
為 A。由實驗的結果得知,其面積的增加量與原面積 A0 及
溫差Δt 成正比。即
A  A  A 0   A 0 t

A  A 0 (1  t)
• β稱為面膨脹係數其值約為線膨
脹係數的兩倍,即 β≈ 2α。
說明:如右圖所示
A  ab  a 0 b0 (1  t) 2
a0
b0
t0
a
t0 +Δt
 A 0 (1  2t   2 t 2 )
 A 0 (1  2t)    2
ΔA
b
3. 體膨脹:
• 在初溫時體積為 V0 的物體,當溫度升高Δt 時,其體積變
為 V。由實驗的結果得知,其體積的增加量與原體積 V0
及溫差Δt 成正比。即
V  V  V0  V0 t

V  V0 (1  t)
• γ稱為體膨脹係數其值約為線膨
脹係數的三倍,即 γ≈ 3α。
說明:如右圖所示
V  abc  a 0 b 0c0 (1  t)3
 V0 (1  3t  3 2 t 2   3t 3 )
 V0 (1  3t)    3
b0
a0
b
c0
t0
c
a t0 +Δt
4. 理想氣體的體膨脹:
• 定壓的查理-給呂薩克定律:在密閉容器內的低密度氣體,
若其壓力維持不變,則其體積與攝氏溫度也有線性關係。
若氣體壓力保持不變,其體積與克氏溫度成正比。
V  273.15  t 


V0
273.15
1
V  V0 (1 
t)
273.15
• 密閉容器中的低密度氣體,壓力固
定時,在 0℃時的體膨脹係數為
1∕273.15 ℃-1,遠大於液體和固體
之體膨脹係數。
V
V0
273.15
0
t (℃ )
例題:如果鋪設鋼製鐵軌時的溫度為 20℃,每一段鐵軌長度
為 20公尺,欲使其在溫度 40℃不至發生變形,則兩段鐵軌
之間應留多長的伸縮縫?
(鋼的線膨脹係數 α=11.0 ×10 -6 (1∕℃))
解:兩段鐵軌之間必須預留一條鐵軌所膨脹
的長度,因此兩鐵軌間伸縮縫的長度須為
 
6

t

20

11

10
 (40  20)
0
 0.0044m  0.44cm
例題:鐘擺為黃銅製成的時鐘,在 20℃ 時做校正,當氣溫
上升為 35℃ 時,時鐘每天誤差多少時間?
(黃銅的線膨脹係數) α=18.9 ×10 -6 (1∕℃))
答案:約慢12.25秒
例題:在 0℃ 校準的鋼尺(線膨脹係數為 α1 ),在 40℃時
測得鋁棒的長為 ℓ,則鋁棒(線膨脹係數為 α2 ),在 0℃
之長為何?
(1  401)
答案:
(1  402)
例題:鋁板上有一圓洞,在 0℃ 時的直徑為 2.000cm,當鋁
板的溫度上升至 100℃ 時的直徑為多少?(設鋁的線膨脹係
數為 25 ×10 -6) (A)2.001cm (B)2.003cm (C)2.005cm
(D)2.007cm (E)2.009cm。
答案:C
例題:銅的線膨脹係數是 17.0 × 10 - 6(1∕℃),銅在 -10 ℃
時的密度是ρ1,在 15℃ 時的密度為ρ2,則
1  2
 ________。
[89. 日大]
1
答案:1.275 103
二項式定理:
n(n  1) 2 n(n  1)(n  2) 3
(1  x )  1  nx 
x 
x 
2 1
3  2 1
當 x 1 時,其近似結果為
n
(1  x ) n  1  nx
1
(a ) 當 n  1 
1 x
1 x
1
(b) 當 n  2 , 
 1 2x
2
(1  x )
例題:密閉容器內裝有低密度的氣體,若壓力保持固定時,
其在 100℃ 時的體膨脹係數為何?
1
答案:
373.15
§1-4 物質的三態變化與潛熱
1. 物質的三態變化:
當改變物質的壓力、溫度時,其
物態會發生改變,物態的改變稱
為物態變化或相變。各種相變的
名稱如右圖所示。
2. 相變時的溫度:
• 熔點:一般純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相變,在定壓時通
常發生在特定溫度,稱為固體的熔點或液體的凝固點。
• 沸點:當蒸汽壓與外加壓力相等時,液體內的小氣泡便翻
湧而出,形成沸騰,此時的溫度即為沸點。
3. 三相圖:
• 一般物質在凝固後
體積縮小,當壓力
加大時,凝固點、
沸點升高。如右上
圖所示。
• 少數物質,如冰、
銻、鉍、生鐵等,
在凝固後體積膨脹
者,當壓力加大時,
凝固點降低,沸點
升高。如右下圖所
示。
3. 潛熱:
物質受熱時之溫度與
所加熱量之關係圖
1) 潛熱的意義:
• 物態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
熱量
• 潛熱只改變分子間的位能,
而不改變分子運動的動能,
因此其溫度保持不變。
溫
度
固
體
固
液
體
共
存
液
體
液
氣
體
共
存
氣
體
所加熱量
2) 潛熱的種類:
• 熔化熱(凝固熱):定壓下,使單位質量的固體(液體)物
質變為同溫度之液體(固體)物質所吸收(放出)的熱量。
• 汽化熱(凝結熱):定壓下,使單位質量的固體(液體)物
質變為同溫度之液體(固體)物質所吸收(放出)的熱量。
4. 常見物質在 1 atm 時的熔點、沸點及潛熱:
物質
熔點
(℃)
熔化熱
(cal∕g)
沸點
(℃)
汽化熱
(cal∕g)
水
0
80
100
540
氧
- 218
3.3
- 183
51
水銀
- 38.8
2.82
357
65
銅
1083
42
2300
1750
鉛
327
5.86
1620
175
空氣
- 212
5.5
- 191
51
例題:將 100℃的水蒸氣 120克,與 0℃的冰 120克混合於
絕熱的容器內;假設蒸氣壓變化的因素可略,則達平衡之
後剩下的水蒸氣有__________克。
[87.日大]
答案:80克
例題:設 M1 克的冰和 M2 克的水
蒸氣混合後,最後的溫度成為 T。 100℃
則 M1∕M2 和 T 的關係為右圖中的
那一條? [67.日大]
0℃
M
說明: 1  3  T  100 o C
M2
M1
 3  T  100 o C
M2
答案:E
T
(A) (B)
(C)
(D)
(E) M1∕M2
§1-5 熱的本質與熱功當量
1. 熱的本質模型:
• 熱質說:認為熱是無色、無味,又沒有質量的流質,稱為
熱質。熱質不能產生,也不能消失,總量維持守恆。熱質
增加時,溫度會升高,而熱質減少,使溫度降低。
• 熱動說:經過侖福特發現,及後來焦耳不斷的實驗測定,
認為熱乃能量的另一種形式,可以和其他的能量形式互相
轉換。後來更了解到熱是組成物質的微小粒子運動的表現,
即原子、分子間的力學能。
2. 焦耳實驗:
• 實驗目的:使力學轉換成熱能,證實熱是能量的一種,並
測出功與熱之間的關係。
• 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 步驟與原理:利用兩質量均為 m 之
重錘,由 h 高處緩緩下降,帶動一
轉翼轉動將水攪拌對水作功,力學
能轉換成熱能,使水與容器的溫度
上升。
h
m
h
m
• 實驗結果:測出整個過程所減少的
力學能 W(焦耳)和所產生的熱能
Q(卡),求出焦耳(功的單位)
與卡(熱量的單位)之間轉換的關
係:
W
J
 4.186 (焦耳/卡) ,此常數 J 稱為熱功當量。
Q
• 註:1948年,將 1 卡直接定義成 4.186 焦耳。
例題:一瀑布高為 420米。假設水落至瀑布底時的全部力
學能全變成熱能,則瀑布底及頂點的水溫相差幾度?
答案:0.98 ℃
例題:高空下落的雨滴,因受到空氣阻力,落地前會以等速
下降。一雨滴的質量為 2.7 × 10 -7 公斤,落地前以等速度 20
公尺/秒下降,設在此等速運動期間,雨滴受空氣阻力所生
之熱量全部被雨滴吸收,且雨滴之質量保持不變,則此雨滴
每秒溫度升高幾度?
[79.日大]
答案:約為 0.05度
例題:有一質量為 m、比熱為 s 的金屬小珠子自高處靜止落下,
由於空氣阻力的緣故,珠子落地前以等速度 v 下降。假設空氣
對珠子的阻力所導致的熱全部由珠子吸收,而不考慮珠子的熱
散失,令重力加速度為 g,且所有物理量均採 SI 制,則在珠子
落地前以等速度 v 下降時,珠子的溫度每單位時間升高多少?
[101.指考]
gv
答案:
s
例題:0℃ 的冰塊由高處掉到 0℃ 的水中,掉入水中後,
冰塊剛好因此而完全熔化成的水。問冰塊由多高處落下?
答案:約為 3.42×10 4 公尺
例題:質量為 100克與質量為 200克的兩鉛塊,分別以 250公
尺∕秒與 200公尺∕秒的速率相向運動,正面碰撞後,兩塊合為
一體。
(a)碰撞後,該鉛塊的速率為何?
(b)假設因碰撞而放出的能均變成熱,則所生的熱為幾卡?
(c)又假設所生的熱均用於增加鉛塊的溫度,則鉛塊的溫度增
加幾度?(但鉛塊的比熱為 0.0309卡∕克-度) [74.夜大]
答案: (a) v  50 m / s
(b) 1612.5 卡
(c) 約 174 ℃
例題:一卡車的質量為 4.0 × 10 3 公斤,以 10 公尺∕秒的速率
沿仰角 30o 的斜坡上等速上升,引擎輸出的功率為
2.0 ×
10 6 瓦特,則每秒因摩擦所產生的熱量約為若干仟卡?
答案:約為 431 仟卡
§1-6理想氣體方程式
1. 波以耳定律:
1662年,英國化學家波以耳從實驗研究中發現,密閉容器
內定量的低密度氣體,若氣體溫度 T 維持不變,其壓力 P
與其體積 V 成反比。即 PV = 定值。
2. 查理-給呂薩克定律:
• 定容的查理-給呂薩克定律:密閉容器內的低密度氣體,
若氣體體積 V 維持不變,其壓力 P 與絕對溫度 T 成正比。
即 V / T = 定值
• 定壓的查理-給呂薩克定律:密閉容器內的低密度氣體,
若氣體壓力 P 維持不變,其體積 V 也與絕對溫度 T 成正
比。即 P / T = 定值
定容的查理與給呂薩克定律:
定量的低密度氣體其體積保持不變
時,溫度每升高 1 ℃,其壓力增加
0℃ 時壓力的 1∕273.15。
t
t  273.15
P  P0 (1 
)  P0 (
)
273.15
273.15
P0
(
)T  T
273.15
氣壓 P
273.15 0 t(攝氏)
定壓的查理與給呂薩克定律:
定量的低密度氣體其壓力保持不變
時,溫度每升高 1 ℃,其體積增加
0℃ 時體積的 1∕273.15。
t
t  273.15
V  V0 (1 
)  V0 (
)
273.15
273.15
V0
(
)T  T
273.15
體積 V
273.15 0 t(攝氏)
3. 理想氣體方程式:
綜合波以耳定律、查理-給呂薩克定律可以得到,當氣體處於
低密度狀態時,其壓力 P,體積 V,溫度 T 和莫耳數 n 之間
的關係為
PV  nRT
R 是與氣體種類無關之常數,稱為理想氣體常數
0.082 公升 - 大氣壓∕ 莫耳 - 度

R  8.317 焦耳∕ 莫耳 - 度
1.987 卡∕ 莫耳 - 度

http://www.phy.ntnu.edu.tw/ntnujava/
例題:一氣缸中裝有 3 莫耳之理想氣體,設活塞與氣缸壁間
之摩擦可以略去,氣體之起始溫度為 300K,體積為 0.45 m3。
今再將 1 莫耳的同種理想氣體緩緩灌入氣缸,並將其溫度冷
卻至 250K。設氣缸外壓力維持不變,則最後平衡時,氣缸
中氣體的體積為 __________。
[88.日大]
答案:0.5 m3
例題:兩同體積之氣室以一體積可以忽略之細管相連通,兩
氣室內含有一大氣壓、27℃之氦氣。若將其中一氣室加溫至
127℃,另一氣室降溫至 - 73℃,則氣室中之氦氣之最終壓力
為__________大氣壓。
[88.日大]
8
答案: atm
9
例題:某君找到一根玻璃毛細管,其中空部分的截面積為 0.1
公分2,長為 120公分。若要作成可以測量 0°C 至 100°C 間溫度
之氣體溫度計,應選擇下面哪一種容器最為適當? (A)250cc.
平底燒瓶 (B)200cc.味全奶瓶 (C)100cc.養樂多膠瓶 (D)50cc.藥
瓶 (E)25cc.試管。
[67.日大]
答案:E
例題:一定質量之理想氣體,在 PT
(壓力-絕對溫度)圖上,由狀態 a
經圖中所示之過程再回到原狀態。圖
中 ab 平行於 cd,且 ab 之延長線通過
原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 到 b 之過程中體積不變
(B) b 到 c 之過程體積減少
(C) c 到 d 的過程體積不變
(D) d 到 a 的等壓過程中體積增加
(E) 狀態 c 之體積最小。 [82.日大]
答案:ABDE
P
d
a
c
e
b
0
T
例題:一容積為 V 的氧氣筒內裝有壓力為 P 的高壓氧,筒內
氣體的絕對溫度 T 與室溫相同。設病患在大氣壓力 Po 下利用
壓力差使用此氧氣筒。假設筒內的氧氣為理想氣體,氣體常
數為 R,且每單位時間流出的氧分子莫耳數固定為 r,過程中
氧氣筒內外溫度皆保持為 T,則此筒氧氣可使用的時間為何?
[103.指考]
V(P  P0 )
答案:
rRT
§1-7 氣體動力論
1. 氣體動力論的發展史:
• 1678年,英國人虎克首次用組成氣體
的粒子不斷撞擊器壁(如右圖),來
解釋氣體壓力的產生。
• 1857年,克勞休斯利用一簡化的氣體
模型,假設容器中的氣體分子只在垂
直於容器壁的路徑上運動,由此導出
理想氣體的定律。
• 1859年,馬克斯威爾由更符合真實情
況的理想氣體模型導出溫度與理想氣
體分子平均動能的關係式。
合力 F
P
F
A
2. 理想氣體模型的基本假設:
• 理想氣體是由極大數目的分子所組成,且分子的運動是無
規則的,因此在任一段時間內,向各方向運動的分子數目
皆相同。
• 分子與分子間距離比分子直徑大得多,因此通常在低密度
下,氣體分子本身的總體積與氣體占有空間的體積相比是
極微小的。
• 分子可視為小剛球,當其互相間的碰撞或與容器壁的碰撞
是作彈性碰撞,並且遵守牛頓運動定律。碰撞時間極短,
除碰撞外,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在兩次碰撞之間
分子作等速直線運動。
3. 理論的推導:
y
• 考慮一邊長為 L、容積為 V(= L3)
的正立方密閉容器,如右圖,內含
N 個相同的氣體分子,每個分子質
量均為 m。
• 若器壁是光滑之剛體,則分子與器
壁的碰撞呈彈性碰撞。第 i 個分子與
A x 面碰撞後,其速度與此面平行的
分量 v i y 與 v i z 將不改變,如右圖所
示,僅 v i x 分量在碰撞後變成
- v i x,即此分子之動量變化的量值
Δp i = 2mv i x。
vi
Ax
x
L
z
viy
vix
viy
viz
y
viz
vix
z
x
• 假如這個氣體分子彈回去後未與其它氣體分子發生碰撞,
彈到對面器壁彈回來再一次碰到這面器壁所經過的時間
2L
t i 
vix
這個氣體分子不斷的來回碰撞這面器壁,對這面器壁所
產生的平均撞擊力
pi 2mvix
mvi2
Fi 


t i 2L / vix
L
全部氣體分子撞擊 A x 面所給予之總撞擊平均力為
vix2
F   Fi  m
L
i
i
式中的
2
2
2
v
可以用
v
的平均值
v
 ix
x
x 來表示,
i
N mv 2x
1
2
v   vix ,因此 F 
N i
L
2
x
我門希望最後結果是由速率平方的平均值 v 2 來表示,
而不是由 v 2x 的平均值 v 2x 來表示。因為 v 2  v 2x  v 2y  v 2z ,
因此我們有 v 2  v 2x  v 2y  v 2z
根據理想氣體模型的假設,氣體分子的運動是無規的,
1 2
2
2
2
因此有 v x  v y  v z  v ,將這個結果代入總撞擊力
3
Nmv 2
的公式,得到 F 
3L
• 這個平均撞擊力在 A x 這面器壁所造成的壓力
F Nmv2 Nmv2 2 N 1
2 NEk
2
P 2 


( mv ) 
3
L
3L
3V
3V 2
3 V
或 PV 
2
NE k
3
1
E k  mv 2 為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
2
以上的結果是在假設氣體分子間不發生碰撞所得,實際
上氣體分子間時常會互相碰撞。兩分子間的碰撞如為彈
性碰撞,很容易證明碰撞後速度互換。因此並不會影響
所推導出來的最後結果。
例題:假設一氣體容器的器壁上有一微小面積,氣體分子在
該處反射後的速率為入射速率的 3∕4,則在該處的壓力為器
壁上他處壓力的
[65.日大]
(A) 1∕4 (B) 1∕2 (C) 3∕4 (D) 5∕8 (E) 7∕8。
答案:E
例題:氦分子的質量為 6.64 × 10 -27 公斤。若每秒有 10 23 個
氦分子與器壁垂直方向成 60 o 角撞擊面積為 2 × 10 -4 平方公
尺的器壁上,其速率為 10 3 公尺∕秒,則施於器壁的壓力為
若干?
答案:3.32 x 10 3 牛頓∕公尺2
60 o
60 o
例題:1 莫耳的氦氣在 1 大氣壓下,其體積為 22.4公升,則
每個氦分子的平均動能為何?
答案:5.65 × 10 -21 焦耳
§1-8 溫度與分子平均動能
1. 溫度與平均動能的關係:
首先將理想氣體的物態方程式改寫成
N
PV  nRT 
RT  NkT
N0
其中 N 為氣體分子的總數,N0 為亞佛加厥數。新的常數
R
k
 1.38 1023 焦耳∕ 度,稱為波茲曼常數。
N0
2
與前一節由氣體動力論所導出的方程式 PV  NE k
3
作一對照即得到
1
3
2
E k  mv  kT
2
2
即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與氣體的絕對溫度成正比,或溫度
的本質可看成是分子平均移動動能的度量。
2. 方均根速率:
氣體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以符號 v rms 表示,定義成
vrms  v2
方均根速率並不等平均速率,但與平均速率接近,分子的
平均速率不容易計算,而方均根速率,利用之前的公式可
導出下面的關係式
vrms
3kT
3RT
3pV



m
M0 (分子量)
M(總質量)
例題:將一理想氣體,在等壓條件下,使其體積增為兩倍。
系統達平衡之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質量密度為原來的 1∕2 倍
(B)分子方均根速率為原來的兩倍
(C)分子總動量與原來相同
(D)溫度為原來溫度的兩倍
(E)分子平均動能為原來的兩倍
[85.日大]
答案:ACDE
(C) 總動量始終為零
(B)方均根速率為原來的 2 倍
例題:1997年若貝爾物理獎得獎者主要的貢獻是發展出以
雷射冷卻原子的方法。某實驗室以此方法將納(23 Na) 原
子冷卻後,測得這些氣態納原子的方均根速率為 0.20 公
尺∕秒;若系統可視為理想氣體,則這些納原子的絕對溫度
為為若干?
答案: 3.687 105
例題:已知氫分子(H2)之方均根速率在室溫(300K)時
約為 2000公尺∕秒,則氧分子(O2)之方均根速率在1200K
時約為
(A)500公尺∕秒 (B)1000公尺∕秒 (C)2000公尺∕秒
(D)4000公尺∕秒 (E)8000公尺∕秒。
[83.日大]
答案:B
例題:已知在某一溫度下,同種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有大有小。
今將同為 5 莫耳及100℃的氦氣及氮氣注入同一密閉隔熱的真
空鋼瓶內,鋼瓶上裝設有一速度選擇閥,當此閥門開啟時可以
使到達該閥門而速率高於 400 m/s 的鋼瓶內任何種類氣體分子
單向通過此閥門,而脫離鋼瓶。待氦氣與氮氣達到熱平衡後開
啟此速度選擇閥一段時間,然後關閉。當存留於鋼瓶內的氦氣
與氮氣再次達到熱平衡後,則下列關於鋼瓶中氦氣與氮氣的敘
述,何者正確?(氦氣分子量為4,氮氣分子量為28)
(A) 氦氣的溫度較氮氣高 (B) 氮氣的溫度較氦氣高 (C) 氮氣的
分壓較氦氣高 (D) 氦氣的分壓較氮氣高 (E) 兩種氣體的分子數
目相等。
[103.指考]
答案:C
例題:在地球表面,若空氣平均一分子的重量為 5.0 × 10 -25
牛頓,地球的半徑為 6.4 × 10 6 米,則空氣分子要逃離地球表
面時,地球表面的溫度至少須為若干?
[72.日大]
答案:1.5 105 K
例題:某容積不變之密閉容器中裝有氦氣,最初溫度為攝氏
零下 173 度,若溫度升高為攝氏 127 度,則其中氦分子每秒
撞擊器壁之次數變為最初之 __________ 倍。
答案:2
例題:有一充滿氦氣的氣球,由一大氣壓的地面升至 0.5
大氣壓的高空。假設氦氣的溫度不改變,又氣球皮的張力
可忽略,則每單位時間撞到氣球皮單位面積的分子數為在
地面時的幾倍?
[63.日大]
答案:原來一半
選讀材料:熱力學第一定律
1. 氣體分子的內能:
理想氣體分子間幾乎無作用力,因此分子間的位能可以
忽略掉,氣體分子的內能即為分子的總動能,以符號 U
表示,如為單原子理想氣體
3
3
3
U  NE k  NkT  nRT  PV
2
2
2
如為多原子分子的氣體,則除了移動動能外還需考慮轉
動動能。有一定理稱為均分定理告訴我們,氣體分子運
動時,每一自由度貢獻 1∕2 kT 的動能。對於雙原子的分
子,移動加轉動共有五個自由度,因此氣體的內能
5
5
U  nRT  PV
2
2
2. 熱力學第一定律:
根據能量的觀念,一個理想氣體系統可透過吸放熱或作功
的形式與外界產生能量的轉移。因此一理想氣體的內能可
以藉由熱量吸收 ΔQ 而增加,會因為對外做功 W 而減少,
由能量守恆的原理,一系統的內能變化量為
U  Q  W
這個關係式稱為熱力學第一定律,為能量守恆的敘述。
3. 氣體對外所作的功:
• 如右圖,考慮一裝有活塞(面積為 A)
的圓柱形容器,內有壓力為 P 的氣體,
若壓力保持不變,活塞產生了一小段位
移Δx ,則氣體對外作功
W  Fx  (PA)x  PV
F
A
ΔV
P
Δx
• 氣體的體積如不改變,則氣體對外界不作功。如氣體
體積變化的同時,壓力也在改變,則氣體對外界所作
的功可由其 P - V 圖求所圍面積。
4. 在孤立系統中將不同的氣體混合
將幾種不同的氣體加以混合,氣體如不產生化學變化,且
在混合過程與外界無能量的交換,則混合後總內能保持守
恆。例如兩種氣體,混合前的壓力分別為 P1、P2,體積分
別為 V1、V2,溫度分別為 T1、T2,混合後達平衡時壓力變
為 P,體積為 V,溫度為 T,則由內能守恆可得到下列關
係式:
n1RT1  n 2 RT2  (n1  n 2 )RT

P1V1  P2 V2  PV
5. 氣體的莫耳比熱:
• 定容下:氣體在定容下不對外作功,則熱量變化量等於
內能變化量
3
Q  U  nRT(單原子分子)
2
因此莫耳比熱
Q 3
CV 
 R  12.48 (J / mol  K)
n T 2
• 定壓下:單原子分子的氣體,在定壓下對外所作的功
W  PV  nRT
因此熱量變化量
3
5
Q  U  W  nRT  nRT  nRT
2
2
莫耳比熱
Q 5
CP 
 R  20.79 (J / mol  K)
n T 2
例題:一密閉於隔熱活塞筒內之氣體,若推動活塞壓縮之,
則 (A)氣體之壓力增加 (B)氣體之溫度升高 (C)氣體之內
能增加 (D)氣體分子之平均速率不變 (E)氣體之密度增加。
[66.日大]
答案:ABCE
說明:外界對氣體作正功,氣體內能增加,因此溫度
升高,壓力變大,平均速率增加
例題:將一莫耳的單原子分子理想氣體加熱,使其溫度從
27℃升至 327℃,則下列敘述中何者正確?
(A)此系統的分子方均根速率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B)若加熱過程中,體積維持一定,則此系統的氣體分子總能
量(分子的總移動動能)增大為原來總能量的兩倍
(C)若加熱過程中,壓力維持一定,則此系統的氣體分子總能
量仍增大為原來總能量的兩倍
(D)加熱過程中,無論是體積維持一定,或壓力維持一定,對
此系統需要輸進的熱量均相等。
[77.夜大]
答案:BC
例題:一理想氣體物系由狀態 a 經途中
所示之過程再回到狀態 a。
壓力
1) 求每一過程(a → b,b → c,c → d,
b
d → a)中物系所作的功
P1
2) 試判斷每一過程中物系是吸熱或放熱,
並說明你的理由。
P2 a
3) 物系回到 a 狀態後,內能之變化為多
V1
少?請說明你的理由。 [75.日大]
解:(1) a  b : W  0 ;c  d : W  0
b  c : W  P1 (V2  V1 )
d  a : W  P2 (V2  V1 )
c
d
V2 容積
3
(2) Q  U  W  ( PV)  W
2
a  b : P  0 且 W  0  Q  0 (吸熱)
b  c : V  0 且 W  0  Q  0 (吸熱)
c  d : P  0 且 W  0  Q  0 (放熱)
d  a : V  0 且 W  0  Q  0 (放熱)
3
(3) U  PV,回到 a 狀態,P、V 回到原來的值
2
因此內能不變。
例題:設於某一密閉容器中裝有一莫耳之單原子理想氣體,
其溫度由 300K 升高至 600K。設容器之體積不變,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氣體的密度為原來的兩倍
(B)氣體的壓力為原來的兩倍
(C)氣體分子之方均根速率為原來的兩倍
(D)氣體分子之平均動能為原來的兩倍
(E)在升溫過程中氣體共吸熱 3.74 × 10 3 焦耳。 [84.日大]
答案:BDE
例題:在室溫時,甲容器體積為 V,內有氦氣,壓力為 2P,
乙容器體積為 V∕3,內有氦氣,壓力為 P,把乙容器之氦氣全
部加到甲容器內,若氦氣可視為理想氣體,並假設溫度不變,
則甲容器內的壓力變為 P 的________倍。
[83.日大]
7
答案:
3
例題:一絕熱密閉容器以一絕熱的中間隔板隔成左、右二
室。二室分別封存相同之單原子理想氣體。左室中氣體體
積為 V,莫耳數為 n,絕對溫度為 T;右室中氣體體積為
2V,莫耳數為 2n,絕對溫度為 2T。今將中間隔板抽去,
令左、右二室氣體混合,平衡後容器中氣體之壓力為左室
起始(未抽去中間隔板前)壓力的 __________倍。
[90.日大]
5
答案:
3
例題:兩絕熱容器內充以相同的理想氣體,兩者的壓力、體
積和溫度分別是(P,V,T1)及(P,2V,T2)。在兩者連
通混合達平衡之後,氣體的絕對溫度為__________。
[85.日大]
3T1T2
答案:
2T1  T2
例題:兩個絕熱容器內裝有相同的理想氣體,壓力相等,
其中一個容器體積為 V,溫度為 150 K,另一個容器體積
為 2V,溫度為 450K。若使這兩個容器相通,則熱平衡時
氣體之溫度為何?
答案:270K
例題:有兩種理想氣體,其氣體分子的質量,平均速率及
分子數分別為 m1、m2、v1、v1、N1 及 N2。兩者混合且平
衡後第一種分子的平均速率為何?
[68.夜大]
N1m1v12  N 2 m 2 v 22
答案:
(N1  N 2 )m1
例題:使 2 莫耳理想單原子氣體在定容下,溫度由 27℃加
熱至127 ℃ 需吸收熱量幾焦耳?如在 1atm 的定壓下進行,
則所需吸收熱量幾焦耳?
答案:約 2459 焦耳
約 4159 焦耳
THE END